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鳌拜被清算之后,他的后代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上鳌拜被清算之后,他的后代都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864 更新时间:2024/2/5 3:59:08

鳌拜,中国清初权臣,清朝三代元勋,康熙帝早年辅政大臣之一。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鳌拜作死,顺带着费英东这一脉在清朝都混不起来了。

康熙终结鳌拜,其实是对于清初“贵族”政治打压的一次“杀鸡儆猴”,鳌拜或许本不该死,但态度要做出来,鳌拜死于不死不是重点,重点是对鳌拜此类的“贵族”进行压制,实现真正的高集中皇权。

作为瓜尔佳氏的一员,鳌拜乃是费英东为数不多杰出后辈里的一个,费英东当年的地位很高,因为后金、清初实行“国议”制度,大清皇帝也要看八旗、满族文武的意见行事,所以费英东也被誉为“开国五大臣”之一,对于大清领导人中的一个。

瓜尔佳家族在跟随着努尔哈赤打江山的阶段,扮演的是“武将”的角色,费英东被视为“女真满万不可敌”传说的继承者,以一当百,人称“万人敌”,但费英东的儿子们没有继承费英东的英勇,反而是他的侄子与他一同撑起家族的盛名,这个侄子就是鳌拜。

鳌拜以“忠诚”、“舍生忘死”著名。

为了爱新觉罗家族,鳌拜数次浴血沙场,立下大战功,皇太极赐予他“满族第一勇士”的名号,这在以“战士”为名的新政权里(清的满语就是“战士”),是非常了不起的。

而在皇太极驾崩后,皇太极一脉皇权受到多尔衮的威胁,为了保住皇太极一脉的皇权,鳌拜宁愿以死犯险,多次顶撞多尔衮,这是一场赌博,但鳌拜赌赢了,顺治登基后,孝庄太后和顺治立即重用这个“忠诚的勇士”。

因此,鳌拜跻身入大清“政治贵族”的行列,有了影响朝廷的资格。

朝中无权臣,鳌拜称大王

在顺治时期,鳌拜因为对皇太极这一脉日月可鉴的忠心,顺治逐渐把他提拔到重要的位置,一是为了培养利于自己的人,二是为了对抗多尔衮的权力侵蚀。

多尔衮心底很厌恶鳌拜,数次都差点将鳌拜置之死地,但鳌拜很幸运,在顺治七年多尔衮都几乎要公开把他除掉的窘困之际,多尔衮在归来的路上坠马受伤去世了,鳌拜总算是没有生命危险了。

或许是因为被多尔衮狠狠打压过,鳌拜在顺治时期很忠诚,也不做多余的事情,完全按照孝庄和顺治的意志办事。

很多人都一直以为,鳌拜就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莽夫,没有一点政治智慧,同样的,鳌拜也不会有什么阴谋诡计,这种形象越深入,包括顺治等人就越觉得是这样。

试想,一个没有“私心”,只有“忠诚”的政治贵族,怎么就不是皇帝想要的呢?

因此顺治在驾崩之前,一直提高鳌拜的话语权,在顺治临终前,鳌拜成为了四大顾命大臣之一,另外三位乃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比起这三个人,鳌拜显然是没有资格的,因为鳌拜的能力不足以,可顺治还是这样决定了。

顺治此举,本来就是为了让鳌拜这个“绝对忠臣”的保皇党牵制其他的政治贵族和顾命大臣,因为鳌拜那种一往无前的忠诚,顺治对鳌拜的寄托反而是最重的。

可顺治也没想到,失去了打压的鳌拜,竟然变得那么快。

康熙登基时,年纪非常小,虽然不至于日夜裹于襁褓之中,但十岁不到的年龄,很多事情都做不到,权力很容易就被架空。

索尼本来威望最高,但索尼嗅到了皇权对“贵族”的厌恶感,索尼乃是四朝老臣,到了康熙这里,他年纪已经大了,他只要一说话,那么下面的人肯定奉承,索尼本来不想“架空”皇帝,都会让人觉得索尼势大,为了保全晚节,索尼反而是“低调”起来。

本来顺治扶持鳌拜,就是为了制衡索尼等人权力过大,谁知道索尼却如此自觉,但索尼的“退缩”,就造成了另一种失衡:作为制衡力量的鳌拜无人可制。

而苏克萨哈是背叛多尔衮,“卖主求荣”的臭名昭著人物,在鳌拜这种忠臣面前,说话矮一头,苏克萨哈也没有什么话语权和存在感。

最后一个遏必隆更稀奇,他看重鳌拜的“特点”,反而附属于鳌拜,鳌拜说啥他就是啥,本来的局面是顺治让鳌拜1v3,而事实上的局面却是2v1(苏克萨哈和索尼只算一个)。

所以孝庄也没想到啊,你鳌拜反而成为权力最大的那一个。

但只要鳌拜没变,那就没问题,只要他是对皇帝绝对忠臣的,那么按鳌拜集中“顾命大臣”的权力来看,鳌拜就是大清康熙朝最大的政治贵族,也是皇权的延伸。

谁知道,鳌拜变了,他忠诚是忠诚,但就是不听皇帝的话。

这件事不矛盾,鳌拜的忠诚是不造皇帝的反,但在朝廷里怎么玩,这是鳌拜自己决定,皇帝下命令也没用,毕竟你皇帝年纪小,心智不成熟,鳌拜有很充足的理由来反驳康熙。

变化来得突然,孝庄也没有办法,当年孝庄生病,还是鳌拜日夜不停地守候在宫外,饭也不吃,水也不喝,一直坚持到孝庄痊愈了为止,这份忠心让孝庄无法快速对鳌拜做出打击处理。

所谓的政治贵族,到头来变成了鳌拜,鳌拜还对索尼,正白旗的苏克萨哈疯狂打压,把权力拢于手中,渐渐地,孝庄感受到了鳌拜的危害,而康熙必然也是同样的感受,“打压”鳌拜,只能提上议程。

康熙过渡,鳌拜降服

虽说政治贵族看起来对皇权的压制很大,但不可否认的是,像顺治、康熙这种少年天子,他们必须要依靠政治贵族的力量才能牵制其他有不轨之心的人,并且出色地完成治理天下的任务,这便是“过渡期”。

鳌拜可恶,但打压鳌拜,要看时机。

索尼退隐,鳌拜疯狂针对苏克萨哈,而遏必隆不足为虑,看起来朝廷疯了,但站在皇帝的角度来看,这是非常符合他的利益的。

自古以来,顾命大臣对皇帝都是一种极其致命的“牵制”,秦朝有吕不韦,汉朝有霍光,唐朝有长孙无忌,对于朝廷而言,需要他们,但对于皇帝而言,在差不多的时候,他们必须消失。

顾命大臣内斗,这给了康熙安稳过渡的空间。

因此在索尼死后,苏克萨哈又被鳌拜斗死后,那种对皇帝造成“致命”牵制的人只剩下鳌拜一个了,这个时候再放任鳌拜“作死”,一切顺理成章。

鳌拜的政治智慧肯定是低的,身为权柄极重之人,鳌拜很多行事风格乃是“肆无忌惮”,他无视规则,无视建言,特别是在苏克萨哈一事上,鳌拜把苏克萨哈全家都弄死,恶劣至极,造成很多人厌恶鳌拜。

这种玩法,注定是死路一条,常言道,欲使人灭亡,必使其疯狂,康熙不是阻止不了鳌拜,只要孝庄愿意加把劲,鳌拜肯定要停下清醒,可站在康熙的角度看,鳌拜一直发疯,未必不是好事。

仗着“忠诚”的招牌,鳌拜后期行事越来越没有底线,有的人都觉得鳌拜是不是要造反了,这就是一种帝王心术般的“钓鱼执法”。

也许这种心机不是年少的康熙所想的,但应该带有孝庄的意志,在康熙七年康熙亲政后,皇权并没有收拢起来,反而是对鳌拜大开“方便之门”,六部、“国议”的权力全部在鳌拜手上,鳌拜已经达到了当年多尔衮的级别。

当鳌拜以“忠诚”为由肆意妄为时,他的保护伞就已经没有了。

要知道鳌拜的“保护伞”实在是太厚,堪称“免死金牌”。

因为在皇太极、顺治两朝,鳌拜用接近“死”的代价立下的功劳,必须要有更强力的理由来打破,才能彻底除去以鳌拜为代表的“贵族政治”隐患,所以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皇权必须这么做。

康熙八年,皇权第一次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康熙只是用命令的方式,就把鳌拜的心腹调走,又把自己的信任的人安排到调走的位置上,通俗地讲,就是架空鳌拜,且不费吹灰之力。

而后便上演了康熙擒鳌拜的历史名场面,这个名场面一直被视为康熙“天才少年”的佐证,把康熙和老谋深算的鳌拜勾心斗角、尔我诈的交手说得有模有样,实际上,康熙根本没有那么大的压力,鳌拜也没有那么老谋深算。

因为忠诚,鳌拜不设防,因为知道鳌拜忠诚,康熙没用军队镇压鳌拜。

鳌拜被抓,意味着皇权完成了过渡,此时的顾命大臣还剩下谁呢?

还剩下的就是遏必隆,可遏必隆一直唯鳌拜的马首是瞻,他也跑不掉,因为鳌拜的罪名,可以匀一点给遏必隆,只需要一点,遏必隆就会被名正言顺地革职。

所以顾命四大臣,已经没有人了,大清的政治贵族,到了康熙八年,彻底宣告第一次瓦解,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次瓦解。

鳌拜子孙及其家族下场

以费英东为崛起标志的瓜尔佳氏,到了鳌拜这里算是彻底栽了。

大清的贵族政治最明显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类似于“关陇贵族”一般的“世家”制,如果没有费英东,就不会有鳌拜,谁都可以是费英东,谁都可以是鳌拜。

那么抓了鳌拜,必须要对瓜尔佳氏进行打压,这种打压,就是一种信号,干涉皇权者死,且万劫不复。

鳌拜入狱后,是多次亮出自己身上的伤口来告诉狱卒和康熙,他为爱新觉罗家族立下的功劳,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这件事让康熙十分尴尬,不知道如何接招。

所以康熙也只能是“囚禁”鳌拜,而不是杀了鳌拜。

但是鳌拜被擒后,瓜尔佳氏一系列重要的人物全部被打压,革职的革职,连坐的连坐,比如鳌拜的弟弟卓布泰就被革职,穆里玛就被连坐杀死,而这里面还有很多鳌拜的侄子,全部都被抓进来跟着鳌拜坐牢。

鳌拜的亲子纳穆福也被抓进来了,鳌拜在狱中死后,康熙慢慢才释放了瓜尔佳氏幸存活下来的子弟,而在康熙后期,康熙还是恢复了鳌拜的爵位,不过却没有恢复这个爵位的世袭。

这一脉的“爵位”一直到了鳌拜的孙子达福才重新继承起来,而达福后来战死沙场,也算为家族重新争回了一点名望,谁知道,到了乾隆时代,乾隆又翻起了旧案,继续惩戒鳌拜一脉。

虽然嘉庆后来又恢复了鳌拜一脉的“一等梅勒章京”爵位,可瓜尔佳氏却是没有出过什么人才了,一代代都只是“混吃等死”,直到清朝末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关羽会败走麦城的真相是什么?他做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关羽为什么会败走麦城,谁杀关羽,关羽败给了谁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名将,被后世崇为“武圣”,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关羽北攻樊城,发动了“襄樊之战”,在整个战事过程中,发生了四件事,每一件事都没引起关羽的重视,最终导致了关羽败亡,非常可惜,那么,这四件事到底是什么呢?这四件事,和刘备、诸葛

  • 历史上武则天在世时造了一间密室,里面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在位期间丢失了多少国土,世人怎么评价武则天,武则天的治世局面叫什么

    武则天的一生其实是有很多故事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崔融在《则天大圣皇后哀册文》中评价武则天:“英才远略,鸿业大勋。雷霆其武,日月其文。洒以甘露,覆之庆云。制礼作乐,还淳返朴。宗礼明堂,崇儒太学。四海慕化,九夷禀朔。沈璧大河,泥金中岳。巍乎成功,翕然向风。”作

  • 乾隆帝妃嫔陆氏是什么出身?她的皇贵妃之位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答应常在,纯懿皇贵妃,乾隆皇帝的令妃简介

    庆妃,陆士隆之女,清高宗妃嫔。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大清后宫中有些女子一生无子女,但却深受皇帝宠爱,也是恩宠不断,富贵荣华享尽。还有一些女子,自身没有子嗣,因曾抚育过未来的皇帝,而被追封为皇贵妃,乾隆帝的庆恭皇贵妃就是这样的妃子。庆恭皇贵妃陆氏,她

  • 历史上关羽在出兵攻打樊城前做了什么梦?有何寓意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如果关羽攻下了樊城,关羽打樊城刘备在干嘛,关羽为何攻不下樊城

    樊城之战是蜀魏争雄间的一场著名战役,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刘备在汉中之战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在群臣的劝谏下,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接着,关羽便率军北攻樊城,襄樊之战打响。战事一开始,关羽取得辉煌胜利,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 历史上赵光义与孝章宋皇后之间的关系如何?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赵光义后代绝了吗,赵匡胤为什么传位赵光义,赵光义兄弟

    赵光义,宋太祖赵匡胤之弟,北宋第二位皇帝,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宋史》中如此评价宋太宗赵光义“: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乱。其故何也

  • 唐朝时期的八大开国名将分别是谁?他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国十大名将,战国四大名将,唐朝十大名将

    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了多次朝代的更替,也经历了很多次的战乱年代。自古乱世出英雄,每一个战乱时代,也必定是英雄人物辈出之时,在他们的带领下,新王朝建立了,百姓再次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然而

  • 正史中的陈式是什么样的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陈平最后大结局是什么样的,陈宫后人,历史上陈默群的结局

    三国是一个动乱的时代,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演义之中,陈式可能是最饭桶的一个将领了。无勇无谋,事前说大话,事后甩锅,几乎集中了饭桶将军的所有缺点。事实上,陈式虽不是一位顶级名将,但绝对是一位最靠谱的将领。遗憾的是,无论是史家还是后人,

  • 历史上康熙初见乾隆是在何时?他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康熙与乾隆是哪个朝代,康熙乾隆雍正的关系图解,康熙和乾隆哪个伟大

    玄烨,顺治帝第三子,清朝第四位皇帝,年号“康熙”,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弘历因为会背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康熙的晚年,儿子们斗争得凶狠,闹得他心里很烦闷,所以康熙也出现了“隔代亲”的心态,对儿子们已经没有办法管顾了,反而对年幼的孙子们,有着不一样的宠爱。废太子胤礽,在第二次被废后,彻底被康熙关押,但

  • 三国时期于禁在曹魏的地位r如何?他的一世英名因何被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魏谋士,三国魏国被谁灭了,魏国是被谁打败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曹操手下外姓武将第一人,当属于禁,于禁位列五子良将,是五子中唯一的假节钺,于禁这个假节钺,可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真刀真枪,凭着战功得来的。正史记载中的于禁,征战一生,大小几十战,只败过一次,就是襄樊之战败给了关羽。于禁是最早跟随曹操征战的元老级别大将之一,

  • 貂蝉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她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貂蝉真的存在于历史上吗,貂蝉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这个人,貂蝉是真实存在的人吗

    提起三国美女,很多人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位列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乱世,战火纷飞,英雄辈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好不热闹!有“武勇犹如霸王项羽”的小霸王孙策,有“长坂坡喝退百万曹兵”的燕人张翼德,有“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关二爷,还有“虎痴”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