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令妃在后宫是什么地位?有多传奇?

历史上令妃在后宫是什么地位?有多传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25 更新时间:2024/2/5 1:37:37

在我们的一般印象当中,乾隆这个人是非常多情的,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令妃生前没有被立后,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但在乾隆的心里,令妃在永琰(嘉庆帝)被秘密立储之后,就已经是皇后了,只是这件事情,暂时只有乾隆知道罢了。

乾隆是大清最鼎盛时期的君主,不谈其文治武功如何,光是乾隆后宫的兴替,就是一部可观的历史。

而令妃,是这段历史里面的一个“传奇”。

唯一的传奇。

关于清朝皇帝的后宫,一般被认为有地位的,都是“嫔”以上的,清朝的祖宗律令规定,大清皇帝的后宫必须坚守“一后四妃”的原则,后来顺治又增加了“东西十二宫”,因此大清的后宫有“八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排序是:

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这东西十二宫里,有八个人的地位是极高的,对皇子皇女有着“优先抚养权”,还要每天接受低等级妃嫔的请安,这八个人,就是皇后(一人)、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妃(四人)。

如果想当上嫔以上的后宫,对于女子而言,出身、容貌、性格、才华、智慧缺一不可,而出身在这里面的占比又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如果光从“出身”这一点来看,令妃魏佳氏,这一辈子都不会超过嫔的地位。

因为她的出身很低,她的父亲只是内务府的管领,魏佳氏是世代为包衣,她进入宫后,也是要从基层宫女做起的,比起很多八旗贵族直接被选妃进入后宫,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可世事无常,人和人的缘分就是那么奇妙,乾隆十年,比乾隆小了整整十六岁的魏佳氏被乾隆收入后宫,立为贵人,次年,魏佳氏被立为“嫔”,晋升的速度虽然不是最快,但对比她的出身,已经不慢了。

成为嫔的时候,魏佳氏才18岁。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内管领清泰女。事高宗为贵人。封令嫔,累进令贵妃。

魏佳氏有着水一般的温柔,这让他在乾隆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乾隆十三年时,乾隆的后宫风云发生巨变,他最爱的女人,他的青梅竹马,他的发妻富察氏去世了,富察氏也正是乾隆的第一任皇后,乾隆悲痛欲绝,但后宫的秩序还要打理,乾隆让那拉氏以“皇贵妃”的身份摄六宫之事,地位等于皇后。

同样被“提升”的,还有魏佳氏,魏佳氏被立为“妃”,成了核心的八人之一,乾隆给她安了一个称号,那就是“令”,所以魏佳氏史称“令妃”。

这样的晋升速度,已经足以让人惊奇了,但更让人惊奇的是,令妃一直到被封为妃的时候,都没有给乾隆生下子女,这就意味着,令妃不是靠子女得宠的,靠的是自己。

直到了乾隆二十一年,令妃才生下了乾隆的皇七女,按照俗套的剧情来说,令妃开始生育,以后就会渐渐走向人老珠黄,乾隆也会喜新厌旧,但这些老套路在令妃身上不管用,她要打破俗套,继续攀升。

她的方法是:生孩子。

从乾隆二十一年起,令妃不断怀上龙种,这给乾隆带来了很大的乐趣,此后的四年时间里,令妃很“高产”,她几乎是一年一生,给乾隆不断制造儿女:

乾隆二十二年,令妃生下乾隆皇十四子永璐。

乾隆二十三年,令妃生下乾隆皇九女。

乾隆二十四年,令妃被乾隆“升级”,升为了“令贵妃”,从一个普通出身的包衣管领之女走到这一步,令妃已经是足以让后宫很多人敬重了,同样包括了当时的乾隆第二任皇后那拉氏。

而乾隆二十五年,令贵妃生下了改变了她一生的重要孩子,乾隆的皇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大清朝的清仁宗,嘉庆皇帝。

生下了永琰后,令妃终于进入了“休息”阶段,因为此前的皇十四子早薨,令妃的抚养精力全部放在了永琰身上,永琰从小到大,不能说表现远远超出其他兄弟,但总归是中规中矩,让乾隆十分喜爱。

永琰的成长,时值乾隆的嫡子庶子们的命运转折,有的嫡子被乾隆寄予厚望,但可惜早夭了,乾隆伤心不已,有的庶子也被乾隆关心至极,却也有早薨的,随着乾隆在位的时间越长,他慢慢能感觉到,他正处于他爷爷的那种状态。

把儿子们都熬死了、熬坏了。

乾隆三十八年,十三岁的永琰继乾隆和富察氏的爱子永琏之后,再次被立为乾隆朝的皇太子,当然,这是“秘密立储”,除了乾隆和乾清宫门前那块“正大光明”牌匾以外,没有其他人知道。

永琰不知道,令妃也不知道,在隐约中,他们母子二人的命运悄悄改变了。

而令妃,早在乾隆三十年时就被立为了“皇贵妃”,这一年,乾隆和皇后那拉氏闹了巨大的矛盾,那拉氏据说因为乾隆下江南期间多次召见民间女子,十分不满,情绪崩溃后剪发泄愤,这让带着那拉氏一同南下,顺便给她过生日的乾隆十分愤怒。

乾隆在这一年,把那拉氏打进了冷宫,因为大清废皇后的名声太不好听了,爱惜羽毛的乾隆只是囚禁了那拉氏,收回了那拉氏象征地位的后宫“四宝”(娴妃、娴贵妃、皇贵妃、皇后),这等于在侧面废了那拉氏。

那拉氏失宠,能让乾隆安心的,也就只有他的令妃了,所以乾隆三十年,乾隆让令妃升为了皇贵妃,在乾隆三十一年那拉氏死后,令妃正式成为了乾隆后宫的第一人,令妃也开始走那拉氏的路线,摄六宫之事。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令妃就是实际意义上的皇后了,虽然乾隆没有公开册封,但这种只有皇后才能有的权力,足以把她抬到一个很高的地位。

就连令妃自己都觉得,乾隆不久之后也会把她升为皇后。

可乾隆真的是这样想的吗,即便乾隆是真的这样想,他能真的这样做吗?

后宫妃子的地位,随时随地在影响着皇子们的地位,而乾隆的儿子不少,“立储”问题本来就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也就是因为有了雍正创立的“秘密立储”制度,这才让皇子们有所淡定,如果跟康熙时代一样,立皇太子昭告天下,那么又会是一场“家庭大乱”。

所以乾隆不敢再乱立皇后,立了令妃,就等于是无限抬高永琰的地位,甚至会让人直接知道,这个秘密立储的对象,就是永琰,乾隆知道他叔叔伯伯们的“腥风血雨”,必须要考虑这件事情。

政治原因,就是令妃无法立后的主要原因。

除了政治原因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乾隆也在“效仿”他爷爷康熙皇帝,康熙一生有三任皇后(指的是被康熙册立、追封的,雍正的生母乌雅氏不算),而康熙的头两任皇后,都因为各种原因命薄,没有陪康熙走到最后。

所以康熙对于他的第三位“爱人”佟佳氏,十分小心翼翼。

在第二任皇后崩后,康熙没有立即立佟佳氏为后,而是也把佟佳氏升为皇贵妃,让佟佳氏等同于皇后权力摄六宫之事,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佟佳氏走上前两任皇后的老路,但可惜的是,佟佳氏最后也还是病重。

在佟佳氏临终之前,康熙立即册封佟佳氏为后,有帮助佟佳氏召天下祝福之意,可惜最终也没有挽救过来,总而言之,不管康熙怎么做,留不住的女人,他始终留不住,悲痛不已,但他为他的孙子乾隆,留下了一个可行的办法。

乾隆也觉得自己和皇后命数“相冲”,富察氏早崩,那拉氏叛逆,乾隆心力憔悴,他和令妃感情很好,但也怕把令妃立为皇后之后,令妃也会改变,乾隆对改变惶恐,因此模仿了康熙的行为,让令妃成为后宫第一人,却不是皇后。

乾隆四十年,令妃没有等到乾隆册封她为皇后的旨意,却等来了死亡。

自乾隆三十九年,令妃陪着乾隆去了热河行宫回来之后,令妃就开始生病了,乾隆多次来看望令妃,可令妃这属于是急性重病,很快就去世了,乾隆和永琰悲痛不已。

或许令妃去世前,她猜到了什么,也可能乾隆在她的临终前,偷偷告诉了她,永琰就是皇太子,她以后也一会定被追封为皇后,可为了稳定后宫和各皇子,只能委屈令妃以皇贵妃之礼告别人世了。

四十年正月丁丑,薨,年四十九。谥曰令懿皇贵妃,葬胜水峪。

令妃死后,乾隆的生命里产生了巨大的空虚,她的红颜之中,没有几人是从他年轻时就一直陪伴到现在了,而像令妃这样,温柔又懂事,美丽又大方的女子更是找不到了,乾隆非常空虚。

正如嘉庆后来奉乾隆的旨意所给他母亲写的“册文”:

廿五年追忆春晖。夙夜恒垂涕泪。

这是嘉庆的思念,也是乾隆的思念。

令妃去世后,乾隆也必须承认,他也步入了晚年,他开始追求名望,追求十全武功,大清朝也由此开始了一段加速的“腐朽”岁月,乾隆耗费了大量的国库,让后来的嘉庆再也没有精力开展后宫的兴衰历史。

乾隆六十年,令妃死去的第二十个年头,乾隆也没有想到自己可以这么长寿,但为了尊重自己的爷爷,乾隆决定提前退位,把位子让给自己的皇太子永琰,于是乾隆提前打开秘密立储内容,把永琰册立为皇太子。

也把永琰的生母令妃,追封为皇后。

六十年,仁宗立为皇太子,命册赠孝仪皇后。

这一年,乾隆的安排让世人眼前一亮,所有的谜团真相大白,不久后,永琰登基,改年号嘉庆,不过实际上的皇帝,还是他的父亲乾隆,名曰“太上皇帝”。

令妃的“皇后”之名迟到了二十多年,但终究还是来了,没有辜负她一生的期待,而这位后宫女子,也确实成就了一段传奇,她打破了出身限制上限的规则,她的儿子还当上了皇帝,直接改变了家族命运。

她的命运是励志的,或者说是对女性具备迪意义的,虽然奋斗和后宫的进退不同,但人性光芒,总有共同性,也能在令妃的一生中,看到了不一样的人性色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封德彝简介:唐朝初年宰相,北齐太保封隆之之孙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儿子,北魏第七位皇帝,北齐名臣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封德彝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封德彝

  • 长孙无忌简介:唐朝政治家,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长孙无忌怎么被灭的,历史上的长孙无忌,高士廉和长孙无忌的关系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长孙无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长孙

  • 州吁:卫国第14任国君,他为何得不到卫国人的拥护?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石碏谏宠州吁读音,州吁,绝不会亡于三岛倭奴之手

    卫州吁,姬姓卫氏,名州吁,卫庄公之子,卫桓公异母弟,卫国第十四位国君,公元前719年在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州吁少受父宠,爱好军事。卫桓公继位后,州吁骄横奢侈,便罢免其职务,州吁于是出国逃亡。公元前719年,州吁弑杀卫桓公自立,史称卫前废公,成为春秋时期

  • 颖贵妃巴林氏是什么出身?她的贵妃之位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颖妃是延禧攻略的谁,颖嫔,如懿传颖妃怼令贵妃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大清历史上的后妃多的数不清,有的仅仅留下一个某氏的记载,有的甚至连记载都没有,但有一个嫔妃不仅有记载,而且还因为她的特殊加封贵妃被历史铭记,这个嫔妃就是乾隆帝的颖贵妃巴林氏。颖贵妃巴林氏出身于蒙古镶红旗,父

  • 三国时期关羽死后,曹吴两国相继失去了哪些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伐吴失败死了多少人,关羽是不是三国人物,关羽死后荆州归谁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率军攻打驻守樊城的曹仁,曹操先后派于禁和徐晃等几路援军支援曹仁,同时,又暗中联合孙权,偷袭荆州,抄关羽的后路,关羽旋即在这场战役中,败走麦城,被孙权擒获杀害。关羽被擒杀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2

  • 张行成简介:唐朝宰相,曾多次辅佐唐高宗监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第一宰相,辅佐汉高祖的丞相是,辅佐李世民的宰相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行成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行成

  • 卫桓公:卫国第13任国君,春秋时期第一位遭到弑杀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卫桓公,春秋卫国被谁灭的,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弑君事件

    卫桓公卫完,姬姓卫氏,卫前庄公之子,卫前废公、卫宣公之兄。卫国第13任国君,公元前734年—公元前719年在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子完的母亲名叫戴妫,是陈国女子。戴妫死后,卫庄公命正妻庄姜抚养公子完,并将其立为太子。公元前735年,卫庄公去世,太子完继

  • 刘仁轨简介:唐朝宰相、名将,汉章帝刘炟之后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刘仁轨汉章帝,汉章帝刘炟以后的皇帝,汉章帝刘炟的皇后是谁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仁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仁轨

  • 乾隆为什么一直不立令妃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上富察皇后和令妃,乾隆的令妃最后是什么样子的,乾隆为什么喜欢令妃

    乾隆为什么一直不立令妃为皇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看过《还珠格格》的朋友,一定对令妃有一个很深的印象。因为令妃不是在生孩子,就是在生孩子的路上。事实也真的如此,令妃给乾隆生了6个孩子,分别是4个儿子和2个女儿。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儿子,便是皇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

  • 卫武公:卫国第11任国君,他是一位怎样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百岁须齐卫武公,卫国名人,卫宣王

    卫武公,姬姓,卫氏,名和,完整谥法为卫睿圣武公。卫国第11代国君,前812年—前758年在位。他是卫釐侯之子,卫共伯之弟, 卫都朝歌人。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公元前813年,卫釐侯去世,太子余继位,是为卫共伯。和受到其父卫釐侯宠爱,卫釐侯赐给他许多财物。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