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才女李清照晚年改嫁之争:再嫁后因何又迅速离婚

才女李清照晚年改嫁之争:再嫁后因何又迅速离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448 更新时间:2023/12/24 20:48:12

说起李清照(1084年-1156年),几乎无人不晓,特别是济南人更是引以为豪。她才华横溢却命运不济,中年以后适逢乱世,流浪不顺,屡遭变故,特别是在晚年还留下一个千古之谜—到底有没有改嫁张汝舟?

持改嫁观点的几乎都出自宋代人的记载,甚至还有几位和李清照同时期,从目前能查阅到的宋代文献看,在宋代都没有人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但自明、清起出现不少文人学者为其辩诬,造成目前两派观点的局面。仔细分析这些文献,“改嫁”观点占据的论据更充分一些,“辩诬”派的观点都没有实证,因此,我倾向于“晚年改嫁张汝舟”之说。

在宋代记载李清照改嫁事实的文献有七处,现全部抄录下来。

一、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易安再适张汝舟,未几反目,有事与綦处厚云:“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传者无不笑之。”

胡仔,绩溪人。做过常州晋陵县令,后居湖州(浙江吴兴),此书为1148年作于湖州。

二、王灼《碧鸡漫志》——“易安居士,京东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健康守赵明诚之妻。……赵死后,再嫁某氏,诉面离之。晚节流荡无依。”

王灼,遂宁人,此书作于1149年。

三、晁公武《昭德先生郡斋读书志》——“先嫁赵诚之,……然无检操,晚节流落江湖间以卒。”

晁公武,巨野人,此书成于1151年。

四、洪适《隶释》——“易安居士表上于朝。赵君无嗣,李又更嫁。”

洪适(1117-1181年),鄱阳人,此书成于1167年。

五、赵彦卫《云麓漫钞》——“投内翰綦公崇礼启:清照启:素习义方,粗明诗礼。近因疾病,欲至膏肓,牛蚁不分,灰钉已具;尝药虽存弱弟,应门惟有老兵。……忍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璧之将往,决欲杀之。遂肆侵凌,日加殴击;可念刘伶之助,难胜石勒之拳。局地扣天,敢效谈娘之善诉;升堂入室,素非李赤之甘心。……清照敢不省过知惭,扪心识愧?责全责智,已难逃万世之讥,败德败名,何以见中朝之士?虽南山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惟智者之言,可以之无根之谤。”

赵彦卫,宋朝宗室,此书成于1206年。

六、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绍兴二年(1132年)九月戊子朔)有右承奉郎兼诸军审计司张汝舟属吏。以汝舟妻李氏讼其妄增举数入宫也。其后有司当汝舟私罪,徒,诏除名,柳州编管。李氏,格非女,能为歌词,字号易安居士。”

李心传(1166-1243年),此书成于1209年。

七、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名士李格非文叔之女,嫁东武赵明诚德甫。晚岁颇失节。”

以上宋代文献中,《投内翰綦公崇礼启》是李清照个人所写(少数人怀疑其中有篡改之处),叙述情形具体而详实,整篇文笔精彩而凄厉。在李清照的首任丈夫赵明诚死后,她一直生活在飘荡无助、心惊胆颤、食宿有忧、体弱多病的状态下,《金石录后序》中真实记述了这些情况,特别是她和赵明诚殚精竭虑收藏的金石文物,大都因无力保护毁失。再嫁的初衷,只不过是想安度晚年而已,况且在宋代改嫁是极其平常之事,譬如范仲淹王安石等对再嫁改嫁是明确持宽容与同情态度的。

但是李清照的二婚仅仅维持了半年就与第二任丈夫张汝舟反目成仇,宁肯坐牢也要坚决摆脱这场婚姻。在《投内翰綦公崇礼启》中,李清照向沾亲带故的綦崇礼道出了其中原委,张汝舟与她结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霸占她手中仅存的少量金石文物,而李清照不交给他,张汝舟恼羞成怒,甚至拳脚相加。在李清照看来,张汝舟与自己的婚姻是一场骗局,此人不仅道德败坏、行为低劣、为人粗鄙,这对于李清照这样一个个性鲜明、爱憎分明、情趣高雅的女性来说是不能容忍的。于是李清照又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举动——告发张汝舟“妄增举数入官”(虚报考试次数),张汝舟最终被除名、流放。按照当时法律,如果丈夫被流放,那么妻子就能合法地与之离婚。但是如果妻子告发丈夫,就算丈夫被判刑,妻子也要坐牢两年。庆幸的是,由于綦崇礼等亲朋们的庇护,李清照仅仅在监狱里待了九天,就出狱了。

李清照晚年再嫁并且又迅速离婚这件事情给她的声誉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李清照在世时就遭到不少讥讽,事实上,李清照本人也意识到这件事情会给自己造成的消极影响,她在给綦崇礼的信中,就说:“清照敢不省过知惭,扪心识愧。责全责智,已难逃万世之讥;败德败名,何以见中朝之士。虽南山之竹,岂能穷多口之谈?惟智者之言,可以止无根之谤。”

但自明清以后,有不少的学者拼命地要维护李清照的形象,尤以俞正燮最甚,他们认为再嫁是伤风败俗的行为,不可能发生在李清照的身上。他们的理由也很苍白,例如:李清照出身官宦世家、书香门第,本人又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她不可能做出再嫁或者离婚的事情;李清照当时年纪已经比较大了,不可能再嫁;李清照与赵明诚感情深厚,她不可能背叛赵明诚,等等。

用现代观点来说,李清照改嫁与否,并不影响她的地位和其在世人心中的形象,她在婚姻上的爱憎鲜明、行为果断、态度坚定,为摆脱痛苦生活而敢作敢当的精神,现代人都很难做到。她不仅是位杰出的女词人,更是为伟大女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日本明治天皇:一天宁可吃一餐 也要建立强大海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日本天皇节衣缩食买军舰,日本养生专家一天一餐,日本明治天皇的儿子

    1868年7月14日,明治天皇在宫中审视了军务官的奏折,折上写道:耀皇威于海外,非海军而莫属,当今应大兴海军……这句话,立即拨动了明治天皇的心弦。在辅政诸大臣的帮助下,他立草诏书,谕令全国:海军之事为当务之急,应从速奠定基础。从速!加快!日本人的“水磨”遇到洋流的冲击,立即疯狂地运转起来了。沉埋多年

  • 伊藤博文对话李鸿章:我在中国不一定干得比你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伊藤博文与李鸿章对比,李鸿章伊藤博文谈判实录,王也名言未来可以改变

    如果没有“长毛之乱”,李鸿章这等人物充其量是地方二等官,绝对到不了朝廷大员的位置。他与曾国藩、左宗棠这些“中兴之臣”是通过“非正当”的渠道仕途高升的,应该具有一定的水平和活力。但即便是这样的人物,到了官场中心之后,也蜕变为噤若寒蝉的动物。可见,还是生存空间与官场环境决定一个官员的素质。李鸿章、曾国藩

  • 军神还是蠢货:旅顺战役中的日方主将乃木希典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日本四大军神,甲午战争旅顺战役,军神归来

    乃木希典(1849.12.25~1912.9.13)明治天皇时代,由日本官方人为制造出来的一个所谓军神,现代的日本史学界对其武功,特别是在日俄战争旅顺战役中其攻击203高地的战役指挥,基本持否定态度。有些更激进的如司马辽太郎干脆就给他戴上一个愚将的称呼,战前对乃木的肯定和吹嘘,实则是鼓吹愚忠天皇的人

  • 及时雨宋江人格的侧面:不择手段骗取好汉上梁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江智取无为军体现宋江的什么性格,你如何看待梁山泊英雄接受招安,不择手段的人好吗

    导语:宋江为骗取这些好汉上山,可谓不择手段。但宋江的想法是:你们跟着我去奔一个远大的前程,这就叫做“舍小家为大家”。现在你们家死几个人,这不算什么,只要把梁山这个事搞好,将来你那个小家,肯定是红红火火的,超过过去。大概宋江之所以下这么狠的手,就是因为他认为这是仁慈,但对那些被梁山逼上梁山的人来说,就

  • 古代最离奇婚姻:皇太极贵为天子为何娶俩寡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只娶一个妻子,太后下嫁确有其事吗,万贵妃为什么不害周太后

    根据史籍记载,清太宗皇太极有名号的后妃共有十五人,在这十五位后妃中,有七位来自蒙古草原。其中地位最为尊贵的“崇德五宫后妃”,全部是蒙古族女子,并且有两位是寡妇。那么,贵为天子的皇太极干吗娶俩寡妇呢?这不得不从清初的满蒙政治联姻说起。十八年婚盟之战埋葬“叶赫老女”首先,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努尔哈赤的婚姻

  • 揭秘:重兵在握的曾国藩为什么会四次拒绝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曾国藩书籍兵鉴,曾国藩治兵语录,曾国藩打了几次败仗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具影响得人物之一。他从湖南一个偏僻得小山村以一介书生进京赶考,二十八岁便靠中了进士,从此以后,他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

  • 谁是历史上唯一被皇帝父亲追谥为皇帝的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皇太子的地位仅次于皇上吗,历史上夺位的皇帝,第一任太史公是谁

    追谥曾经当过太子的父亲为皇帝,是后辈子孙称帝后从下到上表现孝道的一种惯例。与他们相比,唐高宗李治以父亲身份从上到下追谥儿子李弘为皇帝,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特例。唐高宗为何追谥儿子为皇帝?在历史上,死后被追谥为皇帝的太子不乏其人,如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追谥生父景穆太子拓跋晃为景穆皇帝;隋哀帝杨侗被

  • 贵妃作秀:万历皇帝为何被迫封宫女之子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万贵妃为什么不害周太后,万贞儿是哪个皇帝的妃子,从宫女到贵妃游戏

    郑贵妃作序印书,在当时的人看来,完全是在抢皇后的风头。用今天的流行语,是在“作秀”。这不是在为自己母仪天下、为自己的儿子争夺皇储的地位做准备吗?这不是阴谋夺嫡又是什么?有鉴于此,这个名为《忧危竑议》的“妖书”号召全体正直的官员和民众联合起来,共同揭穿、共同挫败郑贵妃的阴谋。一、贵妃“作秀”山人乐新炉

  • 揭秘:是何人给刘邦出主意“用女人换和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邦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刘邦是阴险之人吗,刘邦纯输出装怎么出

    “乱世出英雄”,这几乎是一个真理,因为乱世是一个缺乏秩序的时代,缺乏了秩序,就为各色人等的脱颖而出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因此,每一次乱世都会造就大量英雄。秦末当然是乱世,许多英雄应运而生,不足为奇,到了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居然还有人能抓住乱世的尾巴,奋力成为英雄,终至封侯,就不能不让人叹服了。此

  • 明君北魏孝文帝死因:因皇后私通出轨被活活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北魏孝文帝汉化措施,北魏孝文帝的妻子是谁,评价北魏孝文帝

    中国是世界上最盛产皇帝的国家。皇帝多了,死法自然就五花八门了:有被活活饿死的,有吃错药死的,有被老婆用被子闷死的,更倒霉的是还有被出轨的老婆气死的。说起来这位皇帝还是一代少年有成的明君,他就是那位把鲜卑族进化为汉族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孝文帝一生共有两位皇后,都姓冯。第一个皇后因为抵制孝文帝的改革,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