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太宗李世民遭突厥暗杀之谜:刺杀李世民行动!

唐太宗李世民遭突厥暗杀之谜:刺杀李世民行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422 更新时间:2023/12/24 9:18:49

众所周知,由于东罗马帝国(395—1453)的衰落,当时西方变得支离破碎。而唐帝国尤其是贞观时期的大唐,雄踞东方,傲视万邦。首都长安是世界性的大都会,各国使节民商云集,空前强盛繁华。

据唐“鸿胪寺”(外交及军事情报机关)粗略统计,贞观年间,来自国外的“侨民”,尤其是中亚细亚和西洋的人士,在长安的定居者就不下五万人,其中突厥和波斯商人就有两万多人,他们的军事谍报人员为了各自的利益,对大唐展开了空前的情报战。

李世民继位前后,大唐先后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战争。这六个战争李世民就指挥了四个,全部取得了胜利,其中在对突厥的反击作战中显示了杰出的政治军事才华,立下了赫赫战功。东突厥吉利可汗把太宗李世民视为劲敌,必欲除之而后快,为此制定了“真神计划”,指示突厥情报人员侦查李世民行踪,伺机刺杀,以便造成大唐动乱。

贞观初年,突厥情报机关长安站负责人维尼撒,以黄金客商身份常驻长安,以重金先后收买了守卫长安城门的禁卫军副都统、契丹人库塞;以及皇宫内侍、长乐公主的贴身小奴婢、具有鲜卑血统的胡兰花等人,从他们那里得知唐太宗李世民的外出规律,即每隔半年或一年,李世民必要到西部边境视察驻军,考察民情,就决定找机会动手。

与此同时,唐国谍报人员、长期潜伏在东突厥吉利可汗身边的近臣金水宽,也知晓了刺杀李世民的“真神计划”,就通过商队线人秘密来到长安,告知大唐“鸿胪寺”并奏报李世民,李世民责成杜如晦(尚书左仆射)全权负责。

法律专家出身的杜如晦成立了专案组,由刑部、大理寺和鸿胪寺的顶尖刑侦和和情报专家构成,针对突厥的“真神计划”展开了大规模的破解和反制活动,很快库塞、胡兰花等人相继被秘密逮捕,并成为大唐在突厥情报组织的卧底。专案组已经掌握了突厥在长安的谍报活动,一张天网已悄悄张开。

635年4月,投靠突厥的吐谷浑可汗伏允被大唐消灭,伏允之子慕容顺自立为可汗,投降大唐,唐太宗亲自率领心腹近臣和少量禁卫军赶赴边陲,册封慕容顺为吐谷浑可汗。

突厥情报头子维尼撒得知消息,觉得时机已到,决定集结一支精锐的百人突击队,由精良的弓弩手和武艺高强的杀手组成(这些人都是长期潜伏在唐国各地的商人和旅行家),准备埋伏在李世民返回长安的途中,届时和禁卫军副都统、契丹人库塞里应外合,一举将其刺杀。

维尼撒决定,把行动地点选定在返回长安的必经之路——距离长安不远的扶风县和武功县之间。但是暗杀小组其他成员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这里地势平坦,驻军密集,村镇众多,是唐国统治心脏地区,难以下手,不如选在天水和宝鸡之间,这里山高林密,道路崎岖,便于设伏刺杀。但维尼撒坚持认为,越是便于刺杀的地段,唐国反间谍部门和军队越会加大防范力度,不一定就会刺杀成功;而越接近首都长安,驻军、集市和村镇越多,唐军的戒备就会越松懈,刺杀成功的概率就会越高。

突厥间谍要在李世民返回长安途中准备刺杀的情报,此时杜如晦已经确知,这次暗杀的规模不小,他密报唐太宗李世民,并决定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假令禁卫军继续按照预定计划大张旗鼓地返回,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密令沿途各地驻军进入一级戒备,一旦敌人发动袭击,就地歼灭;在暗地里向近臣和禁卫军头目宣布,准备让皇帝李世民等近臣混进波斯客商的驼队(其实这是一个烟幕弹),神不知鬼不觉的悄悄进入长安。

本来这是一个万无一失的方案,孰料天有不测风云,禁卫军副都统库塞突然又心生叛变,暗中命令心腹骑快马到天水县突厥秘密情报交通站,告知李世民要假扮波斯客商混进驼队的信息。

当时,进入长安的外国客商驼队要先到武功县一带休整,由唐朝官府甄别和审查。然后按照贞观5年长安府的规定,每天只允许两支外国商队进入长安城市场。635年5月7日,李世民的仪仗队将进入长安,李世民队伍的前后有两支驼队,前一支是突厥商人的驼队,后一支是波斯商人的驼队。

维尼撒率领暗杀突击队埋伏在扶风县集贸市场,闻报大为震惊,急忙稳住心神,调整部署,他决定李世民的仪仗队和波斯商队一个都不放过,都要袭击,即使同归于尽,也要力争杀死李世民。他放过了前一支突厥商人的驼队,然后过了两个小时,突厥暗杀突击队一跃而起,向后面的李世民仪仗队和一支疲惫不堪的波斯商队伸出了杀戮的魔掌。

据史料载,“集市上熙熙攘攘的汉夷番客,叫买叫卖,好不繁华,一队大唐骑士持旗挂幡,簇拥一顶乌龙大轿,缓缓而过。一声啸叫,忽两边街楼箭如雨下,乌龙大轿顿成刺猬,骑士纷纷中箭落马。有百余胡人从四面跃起,黑巾蒙面,手持弯刀,围住大轿和后面一个西洋(波斯)驼队大肆砍杀,出手犹如电闪雷鸣,刹那间血肉横飞,嚎叫不止,驼队尸积如山,无一人生还,集市大乱,人群狼奔……”

维尼撒冲到了街市上,看到了乌龙大轿内穿着皇帝衣冠的中年男子浑身是血,被乱刀砍倒,波斯商队也全部被杀,料定李世民已死,就下令撤退。突厥暗杀队混入人群四散撤退,大部分人不太熟悉地理环境,逃进扶风山中,被唐国大军层层包围,全部消灭。

逃回长安城的维尼撒千算万算,他做梦也没有算计到,他针对的这两支队伍中,一个也没有唐国皇帝李世民。杜如晦深知敌中有我、我中有敌的道理,一年前,他秘密培养了一个伶人(演员)做皇帝李世民的替身,这个替身进入角色很快,不禁形似而且神似,杜如晦让这个替身一直在仪仗队假扮李世民,居然没有露出半点破绽。

在出发回长安之前,杜如晦瞒过禁卫军统领库塞等人,单独和李世民商议,要他秘密混入突厥客商的驼队,而不是向其他人宣布那样去混入波斯的商队,因为敌人做梦也想不到大唐的皇帝会混进他们的商队,这是一招险棋,但是胜算很大。李世民非常赞同这个计划,就在两个得力爱将的保护下,扮作天竺国的行脚客商混进了突厥商队,一路畅行无阻进入了长安。

公元635年5月7日,李世民下令,长安九门洞开,禁卫军隆重护卫,武大臣列队相迎,朱雀大街人山人海。大唐朝廷向天下昭告:敌人刺杀大唐皇帝的阴谋彻底破产了。

此时维尼撒已经知道行刺未成,“真神计划”彻底破产了,他不禁悔恨不已。当唐国官府捕快和长安驻军包围了货栈后,维尼撒向他们的“真神”进行了最后的祈祷,然后缓缓地喝下了一杯封喉的毒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才女李清照晚年改嫁之争:再嫁后因何又迅速离婚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李清照(1084年-1156年),几乎无人不晓,特别是济南人更是引以为豪。她才华横溢却命运不济,中年以后适逢乱世,流浪不顺,屡遭变故,特别是在晚年还留下一个千古之谜—到底有没有改嫁张汝舟?持改嫁观点的几乎都出自宋代人的记载,甚至还有几位和李清照同时期,从目前能查阅到的宋代文献看,在宋代都没有人怀

  • 日本明治天皇:一天宁可吃一餐 也要建立强大海军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日本天皇节衣缩食买军舰,日本养生专家一天一餐,日本明治天皇的儿子

    1868年7月14日,明治天皇在宫中审视了军务官的奏折,折上写道:耀皇威于海外,非海军而莫属,当今应大兴海军……这句话,立即拨动了明治天皇的心弦。在辅政诸大臣的帮助下,他立草诏书,谕令全国:海军之事为当务之急,应从速奠定基础。从速!加快!日本人的“水磨”遇到洋流的冲击,立即疯狂地运转起来了。沉埋多年

  • 伊藤博文对话李鸿章:我在中国不一定干得比你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伊藤博文与李鸿章对比,李鸿章伊藤博文谈判实录,王也名言未来可以改变

    如果没有“长毛之乱”,李鸿章这等人物充其量是地方二等官,绝对到不了朝廷大员的位置。他与曾国藩、左宗棠这些“中兴之臣”是通过“非正当”的渠道仕途高升的,应该具有一定的水平和活力。但即便是这样的人物,到了官场中心之后,也蜕变为噤若寒蝉的动物。可见,还是生存空间与官场环境决定一个官员的素质。李鸿章、曾国藩

  • 军神还是蠢货:旅顺战役中的日方主将乃木希典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日本四大军神,甲午战争旅顺战役,军神归来

    乃木希典(1849.12.25~1912.9.13)明治天皇时代,由日本官方人为制造出来的一个所谓军神,现代的日本史学界对其武功,特别是在日俄战争旅顺战役中其攻击203高地的战役指挥,基本持否定态度。有些更激进的如司马辽太郎干脆就给他戴上一个愚将的称呼,战前对乃木的肯定和吹嘘,实则是鼓吹愚忠天皇的人

  • 及时雨宋江人格的侧面:不择手段骗取好汉上梁山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江智取无为军体现宋江的什么性格,你如何看待梁山泊英雄接受招安,不择手段的人好吗

    导语:宋江为骗取这些好汉上山,可谓不择手段。但宋江的想法是:你们跟着我去奔一个远大的前程,这就叫做“舍小家为大家”。现在你们家死几个人,这不算什么,只要把梁山这个事搞好,将来你那个小家,肯定是红红火火的,超过过去。大概宋江之所以下这么狠的手,就是因为他认为这是仁慈,但对那些被梁山逼上梁山的人来说,就

  • 古代最离奇婚姻:皇太极贵为天子为何娶俩寡妇?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只娶一个妻子,太后下嫁确有其事吗,万贵妃为什么不害周太后

    根据史籍记载,清太宗皇太极有名号的后妃共有十五人,在这十五位后妃中,有七位来自蒙古草原。其中地位最为尊贵的“崇德五宫后妃”,全部是蒙古族女子,并且有两位是寡妇。那么,贵为天子的皇太极干吗娶俩寡妇呢?这不得不从清初的满蒙政治联姻说起。十八年婚盟之战埋葬“叶赫老女”首先,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努尔哈赤的婚姻

  • 揭秘:重兵在握的曾国藩为什么会四次拒绝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曾国藩书籍兵鉴,曾国藩治兵语录,曾国藩打了几次败仗

    曾国藩(1811~1872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具影响得人物之一。他从湖南一个偏僻得小山村以一介书生进京赶考,二十八岁便靠中了进士,从此以后,他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

  • 谁是历史上唯一被皇帝父亲追谥为皇帝的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皇太子的地位仅次于皇上吗,历史上夺位的皇帝,第一任太史公是谁

    追谥曾经当过太子的父亲为皇帝,是后辈子孙称帝后从下到上表现孝道的一种惯例。与他们相比,唐高宗李治以父亲身份从上到下追谥儿子李弘为皇帝,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特例。唐高宗为何追谥儿子为皇帝?在历史上,死后被追谥为皇帝的太子不乏其人,如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追谥生父景穆太子拓跋晃为景穆皇帝;隋哀帝杨侗被

  • 贵妃作秀:万历皇帝为何被迫封宫女之子为太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万贵妃为什么不害周太后,万贞儿是哪个皇帝的妃子,从宫女到贵妃游戏

    郑贵妃作序印书,在当时的人看来,完全是在抢皇后的风头。用今天的流行语,是在“作秀”。这不是在为自己母仪天下、为自己的儿子争夺皇储的地位做准备吗?这不是阴谋夺嫡又是什么?有鉴于此,这个名为《忧危竑议》的“妖书”号召全体正直的官员和民众联合起来,共同揭穿、共同挫败郑贵妃的阴谋。一、贵妃“作秀”山人乐新炉

  • 揭秘:是何人给刘邦出主意“用女人换和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刘邦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刘邦是阴险之人吗,刘邦纯输出装怎么出

    “乱世出英雄”,这几乎是一个真理,因为乱世是一个缺乏秩序的时代,缺乏了秩序,就为各色人等的脱颖而出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因此,每一次乱世都会造就大量英雄。秦末当然是乱世,许多英雄应运而生,不足为奇,到了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居然还有人能抓住乱世的尾巴,奋力成为英雄,终至封侯,就不能不让人叹服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