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孙鲁班是什么出身?她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上孙鲁班是什么出身?她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041 更新时间:2024/2/4 21:24:07

东吴,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在古代皇权社会,女子掌权干政现象虽然不少,但大多都是依仗太后、皇后之尊,而以公主身份掌权干政者却寥寥无几,毕竟公主一旦外嫁,便不再被视作皇室之人。纵观历史,以公主身份掌权干政者,最出名的便是唐朝太平公主,而在三国时期的东吴,也曾出现过这么一位公主,她便是吴大帝孙权的长女孙鲁班

孙鲁班乃孙权长女,凭宠爱干涉天子家事

孙鲁班是孙权和步练师的长女,或许是由于其母极为受宠的原因,孙鲁班极受孙权宠爱。要知道,在此之前,公主作为皇家外嫁之女,出嫁之后便很难再插手皇家事务,但孙鲁班却可以频频插手,这显然源于她的极度受宠。

孙鲁班年岁渐长后,孙权便将爱女嫁给了周瑜长子周循,并拜周循为骑都尉,可惜周循英年早逝。之后,在孙权称帝的同年,又将女儿改嫁给了东吴名将全琮,也正是由于迎娶了孙鲁班,全琮得以在陆逊去世之后,被升任为右大司马,成为东吴第三号实权人物,仅次于丞相步骘和左大司马朱然。

全琮在迎娶孙鲁班之前,便已经有了长子全绪和次子全寄,孙鲁班又为其生下了三子全怿和幼子全吴,也正是因为孙鲁班的原因,结果全怿后来承袭了全琮的爵位,而全吴也被封为了杜乡侯。正是凭借孙鲁班的关系,全氏在东吴一时间风头无两。

赤乌四年(241年),太子孙登去世,次年孙权改立孙和为太子,并打算立孙和之母王夫人为皇后,但却遭到孙鲁班多次出手阻止。当时,孙权的妻妾之中,王夫人的受宠程度仅次于步练师,因此孙鲁班对王夫人极为怨恨。

在孙和被立为太子之后,鲁王孙霸因待遇问题而对孙和生怨,进而开始积极结交官员名士,结果得到全琮次子全寄、吴景之子吴安、孙辅之孙孙奇、诸葛恪之子诸葛绰、才子杨竺等人的支持,进而产生了夺嫡的想法。

由于王夫人的关系,孙鲁班也不希望孙和继位,于是便利用孙和与孙霸之间的矛盾,积极谋划废除孙和的太子之位。也正是由于“南鲁之争”的爆发, 孙鲁班开始得以插手朝政,最终一度权倾东吴。

“南鲁之争”两败俱伤,孙鲁班成功押宝孙亮

为了扳倒太子,孙鲁班派人时常监视孙和,希望能够发现孙和不法证据。之后,孙权由于重病,便派孙和到宗庙祭祀,孙鲁班派去的人便在宗庙附近监视,而正是这次祭祀事件,揭开了孙和被废的序幕。

由于太子妃之父张承弟弟张休的住处距离宗庙较近,便邀请孙和到家中,意图结交太子,结果却被孙鲁班的人所看到。于是,孙鲁班便入宫对孙权说,孙和暗自离开宗庙,在太子妃家中暗谋大事,并说孙权生病时王夫人面露喜色。结果,王夫人在被孙权怒斥之后郁郁而终,而孙权与太子的关系也日趋冷淡。

到了赤乌七年(244年),在得到孙和与孙霸不和的风声后,孙权严令二人不得私自结交大臣,令二人专心学习。结果,孙权的严令非但没有缓和矛盾,反而使得“南鲁之争”愈演愈烈,且迅速蔓延到了朝堂之上。

先有全琮、全寄父子揭发顾承“芍陂之役”夸大战功,结果导致顾承下狱,其兄顾谭也遭到连坐。之后,陆逊也因参与南鲁之争而遭到孙权训斥,不久后去世,又有杨竺、陆胤、吾粲等接连下狱。

后来,孙权眼见“南鲁之争”已经导致朝廷失和,无论是让二人之中的任何一人即位,都必然会造成朝廷的进一步分裂,于是决定在其他诸子之中另立太子。孙鲁班揣摩到孙权的心意后,开始有意接近同样受宠的潘淑和孙亮母子,并时常在孙权面前夸赞孙亮,同时又时常携全尚之女全氏入宫,希望将其立为孙亮之妃。

赤乌十三年(250年)秋,太子孙和被废为南阳王,鲁王孙霸被赐死,两人的党羽朱据、屈晃、陈正、吴安、孙奇、杨竺等皆被牵连,虽然全琮已经去世,但其次子全寄因为历数孙霸一党,也被赐死。

按理来说,全琮、全寄父子作为孙霸一党,在鲁王孙霸及其党羽悉数被杀之后,全氏家族必然会因受到牵连而没落,但正是由于孙鲁班押宝孙亮成功,全氏家族非但没有受到太大牵连,反而在孙亮被立为太子之后,全尚(全琮之侄)之女还成为了太子妃。

以外戚之身权倾朝野,遭遇政变最终惨遭流放

神凤元年(252年),吴大帝孙权驾崩,太子孙亮继承皇位。次年,全氏被立为皇后,全氏家族作为外戚日益显赫,先后五人得以封爵,孙鲁班的地位也是更加稳如泰山,而且凭借外戚之身开始频频插手朝政,一度权倾朝野。

孙权临终之前,留遗诏命孙峻、诸葛恪、滕胤共同辅政,其中诸葛恪位列首位。孙亮即位之后,诸葛恪执掌军政大权,后因伐魏失败而声威受损,为了稳住地位,诸葛恪日益独断专权,最终被孙亮、孙峻联手诛除。

由于滕胤已被皇后全氏之父全尚取代,而全尚又是孙峻的姐夫。因此,虽然当时有不少大臣都认为孙峻乃是祸患,但孙鲁班对其却多有庇护,结果孙峻非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权势日渐高涨,而孙峻则投桃报李般的赐死了废太子孙和。

五凤二年(255年),东吴宗室将领孙仪与张怡、林恂等人密谋刺杀孙峻,结果事情败露,孙仪自尽而亡,张怡、林恂等数十人惨遭牵连。与此同时,孙鲁班因妹妹孙鲁育当年不支持自己扳倒孙和,也趁机陷害孙鲁育是孙仪一党,结果孙鲁育也被孙峻所杀。

五凤三年(256年),权臣孙峻去世,临终之际将权力转交给了堂弟孙綝,为此遭到很多早已对孙峻不满的朝臣反对,双方发生激烈对抗,结果吕据、滕胤惨遭族灭,孙封自尽,镇军将军孙壹叛逃,至此孙綝得以大权在握。

已经十三岁,准备亲政的少帝孙亮,对于孙綝的独断专权极为不满,借着追究孙鲁育被杀之名,以“不匡正孙峻”为由,诛杀了孙綝的亲信虎林督朱熊与外部督朱损。至此,孙亮与孙綝这对君臣的矛盾日益白热化。

太平二年(257年),由于不满司马氏专权,曹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于寿春举兵叛变,并向东吴上表请降。孙綝欲借此事提高声望,于是派文钦、唐咨与全端、全怿等率兵三万前往救援,并成功突破曹魏包围圈杀入寿春。

为了平定叛乱,曹魏方面迅速集结了二十余万大军,将寿春彻底围了个水泄不通。而孙綝为了解救寿春的东吴军队,也不得不抽调军队发动进攻,然而朱异先后三次率兵与曹魏交战,却皆被击败,孙綝一怒之下将朱异杀害。

就在孙綝领兵在外时,少主孙亮开始亲政,孙綝为了保住权势,连忙撤军返回建业,孙亮便则问其救援不成而诛杀大将之过,君臣矛盾全面爆发。为了自保,孙綝在调集兵力的同时,又迫使全氏等家族站在自己一方。

孙綝放着寿春的全端、全怿不救而回军,本就激怒了全氏家族,面对孙綝的逼迫,全琮的孙子全袆、全仪、全静和从子全翩、全缉等全部渡江归降魏国,而被围在寿春的全端、全怿在接到全袆来信后,也选择了出城投降,结果导致孙鲁班与孙綝也全面决裂。

太平三年(258年),为了诛灭孙綝,少帝孙亮与孙鲁班、太长全尚、将军刘承等密谋诛杀孙綝,结果因全尚妻子泄密,导致孙綝抢先下手。结果,少帝孙亮被废、刘承被杀,全尚被流放零陵郡,鲁班公主也被迁徙至豫章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时期皇帝是如何挑选皇后的?为何大都是平民百姓之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后宫三千佳丽,皇后身为“皇帝的正妻”,地位自然不是普通妃嫔可比。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都已经到了明朝了,朱元璋就算是贫农出身,史书肯定也看了不少,后宫干政、外戚专权这种事在历史上可不少见,他辛辛苦苦为老朱家打下的江山怎么能被别人轻易夺走,于是就立下了个规矩,天子

  • 燕惠王:燕国第26任国君,他是怎么去世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燕惠公燕款,一作燕简公,姬姓燕氏,名款,燕懿公之子,春秋时期燕国国君,是燕国第二十六任君主,在位共九年,其子燕悼公即位。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燕惠公有许多宠臣,《战国策》载“燕惠公欲杀公卿立幸臣,公卿诛幸臣,公恐,出奔齐。”燕国大夫共诛宠臣宋,惠公逃奔齐国。

  • 万历皇帝的三个阶段是什么样的 明朝转折点为什么从他开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对万历和明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万历统治分“三大阶段”,为何说大明王朝的转折点自万历而起?三大阶段:万历皇帝在位一共48年,是明代16位皇帝在位时间最久的一个,著名历史学家孟森在《明清史讲义》中,将他在位的48年一共分成了三个阶段。冲幼之期:这一阶段主要指的是

  • 田忌简介:战国时期齐国名将,赏识孙膑才能并收为门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田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田忌,生卒年不详,妫

  • 崇祯国虽亡风骨犹存 崇祯临死前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对明朝崇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皇帝临死之前,他都做了什么?为何说他国虽亡风骨犹存?“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这句话是明成祖朱棣亲征漠北班师回朝的时候所说,被史官记录下来的

  • 朱棣登基之后为何会立嫡长子为朱高炽为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自此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为太子或皇太子。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社会地位,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也正是因为皇位如此美妙,才引得无数人为了争夺皇位而大开杀戒。为了避免皇位继承过程中出现流血事件,人们

  • 都说魏忠贤秽乱宫闱 魏忠贤和客氏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魏忠贤和客氏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魏忠贤和客氏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魏忠贤秽乱宫闱?魏忠贤从小吃喝嫖赌,赌输了全部家当后,干脆手起刀落,自宫做了太监。没想到他净身不够彻底,在宫里竟然靠着女人,爬上了高位。宫中除了皇帝,几乎没有正常的男人,可是

  • 崇祯皇帝在面临无钱可用时 崇祯为什么不直接抄家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对崇祯抄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崇祯穷得叮当响,为啥不抄大臣们的家?崇祯绝对是历史上最穷的一个皇帝。明代经过萨尔浒、广宁之败,朝廷大笔的金银都用在了修建关宁锦防线上,前后花了至少五百万两。要了解,明代在张居正改革后一年的财政收入也才两百来万两。但是,国家再穷也不

  • 如果柴荣没有早逝,他建立大一统王朝的机会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周世宗柴荣,五代时期后周皇帝,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关于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这事,还真怪不到老天那。是他自己年纪轻轻就把自己给玩死了。这事在《宋史》中是有明确记载的。“周世宗好黄白术,”有以抟闻名者,命华州送至阙下。抟对曰:‘陛下为四海之主,当以致治为念,奈何留意

  • 竖刁简介:春秋时期齐国奸臣,深得齐桓公的宠爱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竖刁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竖刁(生卒年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