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吕端简介:北宋初年宰相,太宗称“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吕端简介:北宋初年宰相,太宗称“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315 更新时间:2024/1/14 23:34:40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吕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吕端(935年-1000年5月9日 ),字易直,幽州安次(现廊坊安次区)人。北宋初年宰相、诗人,后晋兵部侍郎吕琦之子、尚书左丞吕馀庆之弟。

吕端生于官宦之家,自幼好学上进。 最初以其父的官位荫补千牛备身。后周时为著作佐郎、直史馆。北宋建立后,历知成都府。宋太宗时累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至道元年(995年)拜相,出任户部侍郎、同平章事,升门下侍郎、兵部尚书。为政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太宗称其“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太宗驾崩后,吕端力挫阴谋,扶立太子真宗即位,以功加右仆射。咸平二年(999年)以太子太保致仕。

咸平三年(1000年),吕端去世,年六十六。追赠司空,谥号“正惠”。《全宋诗》录其诗二首。

人物生平

洊历州郡

吕端的父亲吕琦曾任后晋的兵部侍郎,吕端少年时聪敏好学,最初以其父的官位荫补千牛备身。历任国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直弘文馆,又转任著作佐郎、直史馆。

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建立北宋,吕端调任太常丞、知浚仪县,同判定州。

开宝八年(975年)七月,西上阁门使郝崇信出使契丹,朝廷授吕端为太常少卿,担任副使。同年,吕端出知洪州,还未就职,改任司门员外郎、知成都府,并获赐金紫衣。吕端为政清廉俭约,远方之人得以安宁。

屡遭摈斥

齐王(后封秦王)赵廷美任开封尹时,吕端被征召为考功员外郎,充任开封府判官。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亲征北汉,赵廷美将受命留守开封,吕端对赵廷美说:“主上栉风沐雨,以征伐不义来表明天意,大王您处于近亲且有贤名之位,应当首先跟随护卫。现在由您主持留务事务,这不是您应该做的。”赵廷美于是向赵光义恳请随行。不久后,吕端因受王府亲近官属向管理人员说情违法买卖竹木的案子中牵连,被贬为商州司户参军。后调任汝州司户参军,又复任太常丞、判太常寺事务。

其后出知蔡州,因政绩良好,被官民上奏请求借留一任。后改授祠部员外郎、知开封县,调任考功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曾出使高丽。又调任户部郎中、判太常寺兼礼院,再转任大理少卿,不久后拜右谏议大夫。

许王赵元僖任开封尹时,吕端又任其判官。赵元僖去世后,有人告发他被爱妾张氏迷惑,使其多做不法之事。吕端因辅助有失,被贬为卫尉少卿。不久后,被恢复旧职,又任枢密直学士。一个月后,出任参知政事,成为副相。

荣登相位

吕端历任朝内外官职,虽然并没有重大建树,但他沉稳、镇静、有器量、识大体的吏治才干,已日渐为人所知。宰相赵普就曾称赞吕端说:“我见吕公奏事,得到皇上的嘉许,看不见他显出得意;受到别人的挫抑也看不见他显出沮丧或恐惧。他喜怒不形于言色。真是做宰相的人才啊!”后来,左谏议大夫寇准也升为参知政事。吕端请求让自己位居寇准之下,太宗马上授吕端为左谏议大夫,位在寇准之上。太宗宠待吕端,常常单独在偏殿召见吕端,讨论许久。之后,吕端升任户部侍郎、平章事。

吕端仪表俊秀,处事宽厚忠恕,善交朋友,讲义气,轻钱财,好布施。 处事理政才华出众,逐渐为宋太宗所喜爱和重用。早在吕蒙正为相之时,太宗就有重用吕端的想法。在太宗与别人商量,打算任用吕端为相时,遭到部分朝臣反对,他们认为吕端“糊涂”。太宗根据自己多年体察,立即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其实这个时候已坚定了任用吕端为相的决心。当时,太宗还作过一首钓鱼诗,其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欲铒金钩深未达,磻溪须部钓鱼人。”这诗中的意思是说,对于任用吕端当宰相的事,已无可争议,宰相这个职位非吕端莫属。过后数日,太宗就让吕蒙正改任参知政事,吕端则进官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正式出任宰相。吕端拜相时,已年届六十,太宗曾后悔自己对吕端重用太晚。

吕端任宰相后,办事持重稳当,公道而廉洁,深得朝中朝外各方面的好评。使太宗听到的奏章多是褒奖之辞,对吕端的印象当然就更好了。

太宗为了平衡各方面的关系,特别是对寇准的使用,恐有吕端官居相位以后在寇准之上,使寇准心中不平,就采取了一个临时过渡的办法,作为权宜之计。太宗让时任参知政事的寇准与宰相吕端“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也就是说,让吕端和寇准隔日轮流执掌相府大计,他俩平起平坐,太宗则从旁加以观察。

当时送到朝中的奏折很多,而朝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意见,但是众说纷纭,没有决断性的意见,“惟端罕所建明。”经过一段观察之后,宫内付出太宗的亲手戒谕:“自今中公事必经吕端详的,乃得闻奏。”这一道谕旨,无疑是太宗对吕端的更大信任和重用。吕端感到事已至此,再谦让也就不妥当了,于是他未加推辞欣然从命,履行公事。实际上这时吕端才真正成了名副其实的、有职有权的当朝宰相。以致数年后吕端的名声远扬,而且传至后代,被称为一代名相。

拥立真宗

至道三年(997年)二月,太宗病重时,宦官王继恩暗中串联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知制诰胡旦等,并与太宗妻李皇后一起谋立太宗长子赵元佐,企图发动政变。

三月二十九日,吕端入宫问疾。这时太宗已危在旦夕,吕端见太宗左右只有王继恩和李皇后,却不见太子赵恒。他担心王继恩别有它意,急忙回府,暗中写信,让赵恒赶快入宫,以防不测。

正在这时,太宗已经驾崩,李皇后让王继恩来到中书省告知吕端。吕端知道有变,抽身出阁,反手将王继恩锁在中书画阁中,并派人予以看守。他从中书省来到万岁殿,以太宗的生前意愿为依据和李皇后理论,最后拥立赵恒即位,是为宋真宗。赵恒即位后,垂帘引见群臣。吕端平立殿阶,请求侍臣卷帘,他登殿审视,确认是赵恒后才退降殿阶,率群臣高呼“万岁”。

咸平元年(998年)夏,因吕端久病不僡,真宗下诏免去他每日朝拜的礼仪。有事靠书信沟通视事。十月,真宗授吕端以太子太保致仕。告假三百日后,真宗仍命有司供他俸禄。之后,真宗亲自探望吕端,当时他已病重,真宗对他倍加抚慰。

病逝汴京

咸平三年(1000年)四月初三(5月9日),吕端逝世,享年六十六岁。朝廷追赠司空,谥号“正惠”,并追封其妻李氏为泾国夫人,任命其子吕藩为太子中舍人、吕荀为大理评事、吕蔚为千牛备身、吕蔼为殿中省进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同样都是王朝开创者 司马懿和曹操有什么区别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司马懿建立了什么王朝,司马懿和曹真的关系,西晋司马懿

    还不了解:司马懿和曹操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懿和曹操,一个晋国开创者,一个魏国开创者,却有本质差别。最近整理司马懿的材料时发现,他和曹操有一些想象,比如都有谋朝篡位的想法,但都怕毁了一世英名,名义上都保留了大臣身份。他们都是深谋远虑,才能超群,也为国家立下

  • 张齐贤简介:北宋时期名臣,曾率领边军与契丹作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柴荣北伐契丹,张齐贤传文言文翻译,石敬瑭是靠契丹资助提了天下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齐贤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齐贤(942年—1014年),字师亮。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后徙居洛阳(今属河南)。北

  • 纵观赵襄子的一生,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纵观苏轼一生,宋襄之仁的故事,战国赵括是怎么一个故事

    赵襄子,嬴姓,赵氏,名无恤(亦作“毋恤”),左传也作赵孟。春秋末叶晋国卿,赵氏家族首领,战国时期的赵国的奠基人。公元前500年立为太子,公元前476年赵简子卒,继承父业,五十一年(公元前425年)卒,谥号为“襄子”,故史称“赵襄子”,与其父赵鞅(即赵简子)并称“简襄之烈”。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

  • 三国时期荀彧是怎么死的?他死前说了些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荀彧三国第一谋士,荀彧之死的故事,三国时期荀彧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曹操手下有很多名将,也有很多谋士,在这些谋士中,有五位谋士是顶尖的,他们是荀彧、荀攸、贾诩、程昱和郭嘉,这五位顶尖谋士中,谁是首席谋士呢?也就是说,谁排名第一?毫无疑问,排名第一的只能是荀彧。荀彧年轻的时候,就被称为有“王佐

  • 关羽“身长九尺”换做现在是三米 关羽真的有那么高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关羽身高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身长九尺,现在相当于多高?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关羽的描写是“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其丹凤眼和卧蚕眉乃世间罕见,凤眼生威,卧蚕似雾,英气逼人,霸气十足。”外貌描

  • 赵襄子:战国时期赵国的奠基人,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豫让刺赵襄子翻译,赵国毁在谁手里,战国七雄赵国

    赵襄子,嬴姓,赵氏,名无恤(亦作“毋恤”),左传也作赵孟。春秋末叶晋国卿,赵氏家族首领,战国时期的赵国的奠基人。公元前500年立为太子,公元前476年赵简子卒,继承父业,五十一年(公元前425年)卒,谥号为“襄子”,故史称“赵襄子”,与其父赵鞅(即赵简子)并称“简襄之烈”。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

  • 童贯简介:北宋时期权宦,并掌兵权二十年,权倾内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童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童贯(1054年—1126年),字道夫(一作道辅),开封人,北宋权宦,“六贼”之一,性巧媚。初

  • 刘备病死之后 诸葛亮打仗为何基本没有输过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刘备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病逝后,为何诸葛亮几乎没打过胜仗?谈起诸葛亮,很多人都会赞叹历史上这么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是得,诸葛亮在那个时代不仅是忠臣,甚至犹如天神下凡一般,刘备得到他之后,自己的势力迅速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刘备和诸

  • 诸葛亮在火烧曹操军队时都面不改色 火烧藤甲兵时为何活折阳寿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和藤甲兵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烧曹军都毫无惧色,为何火烧藤甲兵却说必损阳寿?赤壁之战,诸葛亮提出了火攻的方式,直接将曹操的大船和大军烧了个干干净净,这次彻底的失败也让曹操受到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打击,在蜀吴两大阵营的面前,他是独木难支啊。诸葛亮无疑是

  • 张邦昌简介:北宋末年宰相,曾与赵构作为人质前往金国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邦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邦昌(1081年-1127年),字子能,祖籍南阳西鄂人,北宋末年宰相,主和派代表人物。永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