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长坂坡之战曹操有机会放箭赵云 曹操为什么没有这么做

长坂坡之战曹操有机会放箭赵云 曹操为什么没有这么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943 更新时间:2024/2/5 4:01:59

赵云曹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长坂坡时,曹操不让箭射赵云,除了爱才之心外还有更深的阴谋?

赵云在长坂坡单骑救主,在曹营中杀得七进七出。当时的曹操看见赵云的英姿,派人前去询问姓名。在得知是常山赵子龙后,曹操下令不得向赵云施放冷箭,只能捉活的。后人评价曹操此举是因为爱才,想要把赵云收入麾下。那么,曹操的真实意图是这样的吗?

一、曹操对赵云的爱才之心。

赵云是刘备手下的一流战将,他在公孙瓒麾下时,就和刘备交好。在双方联合作战的时候,赵云还担任过骑兵将领。在公孙瓒灭亡后,赵云辗转加入到刘备手下,从此一直为刘备效力。因为赵云武艺高强,心细如发,刘备让他担任自己的内卫首领,不离自己的左右。

因为职务的原因,赵云失去了很多上阵杀敌,建立战功的机会。但是赵云毫无怨言,依然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长坂坡之战中,赵云在保护刘备离开战场后,毅然返回战场,去解救刘备的家小。在最后一次进入重围的时候,赵云救出了幼主刘禅

在最后一次突围的时候,对赵云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赵云怀抱刘禅,行动十分不便。而他面对的不光是曹军士卒,还有曹营中所有的名将。赵云凭借着过人的武艺和超人的胆识,硬是在曹营中杀出一条血路,拼死救出了刘禅。

观战的曹操对赵云的表现当然一目了然,一贯爱才心切的曹操起了收揽赵云之心。当年他在观看徐晃许褚交战的时候,也是出于同样的心理,才使得曹营增添了两员大将。这两员大将为曹操的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还多次救了曹操的性命。这一次面对赵云,曹操也想故伎重施,为自己阵营增加一员大将。

曹操深知自己的手下在和赵云交手不胜的情况下,很可能会用弓箭取胜。怀抱刘禅的赵云,无法充分施展自己的武艺,很可能会死在弓箭手之下。如果那样,一个伤残的赵云就对曹操没用了。于是曹操下令不得释放冷箭,只要捉活的。

曹操的这个命令确实帮了赵云大忙,为赵云杀出重围创造了条件。那些名将听到曹操的命令,都对赵云退避三舍。赵云在曹营中反复冲杀,借着曹操的命令,再加上青釭剑的加持,不但杀出了重围,还取得了良好的战绩。《三国演义》中说赵云砍倒大旗两面,夺过三条,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正是曹操的爱才之心,给了赵云一条生路。

二、曹操不让放箭的深层原因。

如果说赵云在曹营之中,曹操不让放箭,是为了爱才,想要活捉赵云。可是当赵云已经杀出重围,眼看着捉不到赵云的时候,曹操依然不让放箭,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那么曹操不让放箭伤害赵云,是否还有其他的企图吗?

这种企图当然是有的,那就是曹操需要赵云引路,去追击刘备。曹操在长坂坡大败刘备是凭仗着自己的骑兵精锐,再加上刘备带领着十几万没有战斗力的百姓,在遭受突袭下引起的大混乱。可是这种大混乱也给曹操带来了困扰,它掩盖了刘备逃跑的去向。

当赵云出现的时候,给曹操的疑问带来了解答的曙光。赵云的武艺高强,身手显然已经达到了超一流的水平。这样的武将在曹营中也是屈指可数,必然会受到刘备的重用。而赵云怀抱幼儿,舍生忘死的要冲出重围,对于曹操这样的智谋之士,马上就引起了他的重视。

这说明了两个重要情况,一个情况是赵云是刘备身边的重要将领,另一个情况是赵云要解救的幼儿非比寻常。如果想要达到招揽赵云,寻找刘备下落的目的,就必须要将赵云和他怀中的幼儿一起擒获。要做到这一点,自然不允许暗箭伤人了。

如果活捉了赵云和他怀抱的幼儿,就可以招揽赵云加入自己的阵营。如果赵云不肯的话,曹操还可以像当年对待关羽一样如法炮制。当年曹操以优待刘备家眷为条件,逼关羽投降。现今他也可以以保护幼儿刘禅为条件,让赵云投降。

只是惋惜赵云的武艺高强,最终杀出了重围,让曹操的设想落了空。于是曹操又开始了第二步计划,那就是跟着赵云追寻刘备的下落。赵云经过长时间的厮杀,已经人困马乏。曹营的那些将领都跟在赵云身后,一直追到长坂桥头,才被张飞拦住。

在赵云向刘备送上熟睡的刘禅时,却没有受到刘备的表扬。刘备把刘禅丢在地上,还骂刘禅说因为这个孺子,差点让自己损失了一员大将。赵云抱着刘禅十分感动,说自己肝脑涂地也不能报答刘备的恩情。殊不知,这是刘备对他变相的批评。

刘备对赵云的不辞而别依然耿耿于怀,他了解赵云不会去投降曹操,可是赵云此去凶多吉少,也给刘备的残部带来了危机。幸亏张飞机警,带领二十名骑兵前去查看情况,并在长坂桥头预做准备,才救下精疲力竭的赵云,避免了曹军的二次偷袭。

我们可以想见,如果不是张飞预做准备,刘备的残部很可能会再次遭受曹军的袭击。这样刘备就可能凶多吉少。赵云此举确实有失妥当,可是赵云也是一片好心,让刘备也没办法指责他,只得用这种方式来告诫他。

不过从后来的情况看,赵云并没有接受刘备的告诫。他在汉水之战中偃旗息鼓,大败前来进攻的曹军,赢得了“子龙一身都是胆”的赞誉。可是在凤鸣山之战中,赵云被敌人看破“有勇无谋”的弱点,陷入包围险些丧命。

结语:

在长坂坡之战中,曹操对赵云起了爱才之心,不如施放冷箭,只要活捉赵云。不过曹操不让放冷箭,还有另一层的深意。他不但要招揽赵云加入自己的阵营,还要从赵云身上得到刘备去向的线索,彻底把刘备残部一网打尽。

曹操如果能够活捉赵云,他就可以利用刘禅的重要性,对赵云恩威并施,劝其归降。如果不能活捉赵云,也可以跟随赵云,去找寻刘备的去向。果然在赵云的带领下,曹军逼近了刘备的残部。幸亏张飞在长坂桥头堵截了曹军,才避免了曹军二次袭击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刘墉是什么人?他是如何捉弄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刘墉出身名门相府,祖上数辈都是进士出身。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中国古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是一个国家的主宰,几乎没有人敢不听从他的话语。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在清朝历史上,就曾经出现过一个胆大包天的大臣,此人名为刘墉,他是唯一敢捉弄皇帝取乐的清朝大臣,若不是他

  • 杨延昭简介:北宋名将,被宋真宗称赞“治兵护塞有父风”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杨延昭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杨延朗,后改为杨延昭,亦称杨六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

  • 绛邑公主和馆陶公主都是汉文帝的女儿 两者待遇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汉文帝女儿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同样是汉文帝的女儿,绛邑公主为何处处不如馆陶公主?汉文帝一生比较节制自己欲望,不仅主张薄葬,对金珠玉器华衣美服这些都少有兴趣,连后宫妃嫔都不多,除了皇后窦氏之外,见诸于史书记载的也就慎夫人、尹姬,不像他孙子汉武帝,光红

  • 于禁投降后,关羽为何没有杀那三万多降卒?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郡解县人,东汉末年名将,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生擒了曹魏救援樊城的七军统帅于禁,斩杀了大将庞德。关羽俘虏了于禁七军三万多人,但关羽没有杀这些降卒,而是连同他们的统帅于禁,全部送

  • 韩宣惠王:韩国第7任国君,也是战国时期韩国第一位称王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韩宣惠王,亦称韩威侯、韩宣王,姬姓,韩氏,名康,韩昭侯之子,战国时期韩国国君,公元前332年—公元前312年在位。前325年魏惠王与韩威侯在巫沙会面,并尊为王。前323年正式称王,史称韩宣惠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韩宣惠王,即韩康,战国时期韩国第一

  • 历史上汉武帝刘彻与卫子夫是如何相识的?与平阳公主有何联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十六岁即位。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社会地位,是一个国家的主宰,是万人之上的存在。因此,对于大部分想要获得权力或者财富之人而言,他们都会想法设法获得皇帝的芳心,从而为自己赢得一个美好的未来,而这

  • 哲哲皇后为何把皇太极推向别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哲哲皇后为何把皇太极推向别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额尔德尼琪琪格也就是哲哲是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斯之女。1614年,当时后金还没有成立,十五岁的哲哲就嫁给了皇太极。可是,一直到1625年,哲哲才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女儿马喀塔,这中间过去了11年。哲哲怀孕期间,她的侄女布

  • 韩昭侯执政期间,取得了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韩武,即韩昭侯,姬姓韩氏,韩懿侯之子,战国时期韩国第6位国君。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韩国国势最强,便要数韩昭侯在位之时。韩昭侯前期,韩国政治混乱,法律、政令前后不一,群臣吏民无所适从。公元前355年,韩昭侯实行改革。他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申不害变法),内政修

  • 司马懿在诸葛亮病逝后没有一次伐蜀,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还活了17年。然而,17年中,司马懿一直没有组织过伐蜀战争。被魏帝阻止的进军其实,司马懿早有伐蜀之意,只是被魏帝阻止了。诸葛亮去世后,杨仪与魏延相争,发生了激烈内讧。司马懿得知后,“帝欲乘隙而进

  • 王彦章简介:五代时期后梁名将,时在军中号称“王铁枪”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五代是指唐天祐四年(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梁王朱晃(本名温,唐帝赐名全忠,受禅前夕改名晃)接受唐哀帝李柷禅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