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汉武帝刘彻的一生最想见的一个女人是谁?

揭秘:汉武帝刘彻的一生最想见的一个女人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146 更新时间:2024/2/13 0:50:34

导读:后人善忘,总是把“金屋”和“娇”想象的无限美好。殊不知,“沙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金屋藏娇并非一则爱情童话。

汉武帝刘彻(原名刘彘)约四岁时,大姑妈刘嫖抱他坐在腿上,逗他:“你想娶妻子?”刘彻说:“想。”刘嫖指着身旁的许多宫女,问他中意谁,刘彻的小脑袋瓜子摇得像拨浪鼓似的。刘嫖又指着自己的女儿阿娇,对刘彻说:“将阿娇嫁给你好不好?”小家伙立刻高兴起来,拍着小手说:“好啊好啊,如果能娶表姐为妻,我一定造个金屋子给她住。”

这是班固写的历史故事,流传极广,后人以此炮制出典故“金屋藏娇”。然而,《汉武故事》毕竟只是故事,美丽动听才是它所追求的底线,是不是靠谱,不重要。故事所依据的历史细节大致也没错:馆陶长公主刘嫖是个有野心的女人,希望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能成为皇后,以稳固在朝廷里的政治地位。他原先希望把女儿许给皇太子刘荣,但被刘荣生母栗姬拒绝了。于是,馆陶长公主震怒,遂起废皇太子之心。

刘彘的生母王娡是景帝后宫里一个比较得宠的夫人,且王夫人聪敏世故,一发现有机可乘立刻曲意迎合,百般讨好馆陶长公主,为自己既非嫡子又非长子的儿子谋夺太子之位。双方一拍即合,联姻遂成。当时的阿娇十四岁,据说容貌非常秀美。但四岁的小家伙是不是具备了审美能力,得画个大大的问号:四岁的孩子娶十四岁的老婆,这婚姻会幸福吗?别以为我闲的蛋疼没事顺着梯子下地,明知后来有“长门事”而发此一问。

要知道,女人青春期很短的。民间有“女大三,抱金砖”的俗语,也只大三岁而已,相差十岁,晕。当刘彻长到二十岁,阿娇徐娘半老了,当刘彻而立之年风华正茂时,阿娇基本残花败柳了,这婚姻注定难幸福。现实里的婚姻,幸福指数取决于性福指数,当是不争的事实,用脚指头去想,也会明白。

刘彻十六岁登基,这时候的阿娇二十六岁,倒也琴瑟和谐了几年,但是太皇太后窦氏(窦漪房)去世后,情况即发生了变化,刘彻其时约21岁,阿娇年过三十了,却没有生育,夫妻裂痕渐生,以至不再见面。司马相如在《长门赋》写到:“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有丈夫却不知道丈夫在何处,一个人在长门宫里来回走动,以排解心中的愁怅与寂寞,自闲居长门宫后,汉武帝再不曾召见过她,有一次偶尔想起她来,约好城南宫相会,本是君无戏言,她却左等右等不见人影。

当阿娇“奉黄金百斤”,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代为陈情,刘彻阅后深为感动,阿娇复得宠幸,然这个时间也是很短暂的。好像没到一年,也就是元光五年,二十七岁的刘彻以“巫蛊”罪名颁下诏书:“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初为帝王妻时,刘彻曾对她许诺,早上出去处理国事,晚上一定回来陪她,可是现在呢,只听新人笑,那闻旧人哭,怕是早已忘记她的存在了。“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前139年上巳节,刘彻到平阳公主家饮宴时,对平阳侯府的一个歌女卫子夫非常喜欢,当时就临幸了她,并把她带入宫中。卫子夫从此成为刘彻的二奶,被封为夫人(仅次于皇后),后被扶正,卫家也因此显贵。公元前91年,奸人江充、宦官苏文等刻意制造巫蛊案陷害太子刘据,刘据被迫起兵反抗,兵败自杀。卫子夫由于支持太子,被汉武帝迁怒,自缢而亡。

李央央的故事更传奇,其兄李延年有一首献给刘彻的乐府:“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央央成了“倾国倾城”和“佳人”的代名词,从而三千宠爱在一身。可惜李央央也是红颜命薄之人,年纪轻轻的就得了绝症,刘彻几次探望都被她拒绝,死后还留遗嘱不让刘彻见她的病容。

她的目的实现了,倾国之色永远定格在刘彻心里,成为刘彻最怀念的女人,刘彻有一首秋风赋,字里行间尽是对她的思念之情。古代若干童养媳的凄惨事儿,基本都是为了有口饭吃。如今流行的“嫁碗族”、“比婚女”之类,大姑娘猴急猴急的找夫婿、拼未来,说到底还是想嫁给一口锅,锅里有,碗里才会有啊。

可陈阿娇不一样,她有着显赫的家庭,故去的孝文帝和孝景帝,分别是她的外公和舅舅,太皇太后窦氏是她外婆,父亲是世袭堂邑侯陈午,绝对的开国勋贵之后,母亲是馆陶长公主刘嫖,刘彻是她嫡亲的表弟,而且她自幼就深得外婆的宠爱。也就是说,阿娇根本不缺钱,经济上完全可以独立。即便婚姻不能自主,嫁就嫁了,废就废了,风雨过后,一准会见到彩虹。女人经济只要独立,对男人的要求,一般会从平面的审美上升为立体,这是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因为她离开了任何一个男人,都能活的很好。这种物质上的从容,会让女人更有底气,从而放慢对婚姻和爱情的追求脚步。

阿娇与刘彻的婚姻,或许谈不上爱情,但在窦太后去世之前的一段日子里,刘彻并未亏待她。《汉书》载:“及帝即位,立为皇后,擅宠骄贵”。“擅宠骄贵”四字,说得再明白不过。“移情别恋”之后,刘彻也没有亏待她,《资治通鉴》说:“虽废,供奉如法,长门无异上宫也”。当然,即便刘彻不管她,阿娇也不会寒酸,毕竟她老妈刘嫖还在呢。

正因为如此,阿娇的余生,也就有了励志的特点。她似乎不再需要刘彻这口“锅”了,被废时大约也三十七岁,婚姻至此,青春不再,那又何必强求?李白说:“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面对现实才是正经。于是,淡定成了她的人生底色,不怨不妒,自个儿活自个儿的,反正谁也不能把她怎么样,谁也不敢把她怎么样。

婚姻爱情这东西,有,享受之,无,别奢求,强扭的瓜不甜。阿娇死时,大约57到60岁,《汉书·外戚传·卷六十七》上记载说:“后20多年,乃薨,葬霸陵郎官亭东。”也算寿终正寝。金屋藏尽了阿娇一生的青春风华,藏尽了她一生的快乐与痛苦。金屋里曾经的郎情妾意娇怯红颜,最后却在长门宫里“灯惨月暗无复盼”,孤独到老。

金屋藏娇的故事,听起来很美,其实,故事的主角阿娇只不过是一个政治婚姻的牺牲品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清朝唯一的一个汉人公主:和硕格格孔四贞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汉人公主孔四贞(1635年生),清初定南王孔有德之女。曾是孝庄皇太后的养女,封和硕公主。孔四贞是大清王朝在建国初年定南王孔有德的独女,是清朝唯一一个汉人公主。生平简介孔有德曾在崇祯五年,作为明朝副将在登州发动兵变,制造了惨无人道的登州大屠杀,除了被孔有德劫做营妓的数百位青貌美的女子外,数以十万计的登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10大奇女子之财富排行榜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风流才子辈出,而在这其中也不乏何种奇女子,今天小编就要来盘点一下这些有钱的奇女子们。赛金花,原名赵灵飞,安徽人,因家道中落,化名"傅彩云",穿梭于秦淮河花船之上卖笑为乐,许多富商显贵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赛金花赚了大把银子。同治七年,赛金花被中了状元的苏州人洪钧在探亲途

  • 明代好宦官大盘点:揭秘明朝史上六大贤德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宦官王国,被视之为历史上太监祸国殃民的巅峰时代,有人甚至说大明江山是在宦官的祸害下,民穷财尽,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其实不然,明代宦官中有珠玑,除却祸国殃民的坏太监外,也有力图救正时弊缺失的正直太监,并不全是毒瘤。最有名的当属郑和莫属,除此之外,还有太监张永和张敏,都在明朝的历史

  • 揭秘:史上唯一被老婆挤兑得离家出走的开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中国,皇帝肯定是个最风光的职业,可偏偏就有这么一个皇帝,他统一了中国,却受不了家中老婆的气,甚至连自己最最心爱的东西都保护不了,这不,有一天真想不开了,伤心之下骑着一匹千里马独自离家出走,这事肯定是闻所未闻的,这个可怜的男人就是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自有史记载以来,最著名的“母狮子”恐怕要算独

  • 揭秘:中国历史上因请客死在酒桌上的荒唐国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毛泽东主席有一句名言叫做“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是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可谓无奇不有,其中就包括“革命因为请客吃饭”!《战国策·中山策》记载,中山国的国君大宴宾客,司马子期在座,席间中山君为宾客们分食羊羹,但是“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没有分到。于是他一怒之下跑到楚国,劝说楚王攻打中山。中山君“以一杯

  • 揭秘:玄武门唐太宗李世民杀兄与李渊脱不了干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随着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李渊的思想开始松懈下来,安于享乐,不再对政治事务像以前那么关心了,这直接导致了皇储问题的产生。他作为父亲,想让几个儿子和睦相处,但又在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反复,没有明确的主意,使得兄弟相争不已。在刘武周大举南下,攻陷太原威胁长安的时候,李渊亲自为儿子李世民送行,还许诺得胜回

  • 揭秘:农民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是如何靠杀人取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明太祖朱元璋被称为“平民皇帝”,他甚至被一些旧式史学家捧为“民族英雄”。这类说法不能说没有一定的根据。元廷灭宋,朱元璋在元末抗元起义中,削平群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不正是“民族英雄”吗!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朱元璋的家庭层次低得不能再低,穷得不能再穷。他当叫化子讨不到饭,当小和尚化不到缘,

  • 揭秘慈禧另一面:像个小姑娘 化妆品香水一大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太后总是先梳头后洗脸,她就像年轻女孩儿一样精心打扮,如果太监梳得不合适,她就会像个小姑娘一样大惊小怪地指出来。她有几十种瓶瓶罐罐,装满了各种香水和香粉,还有很多香皂。等洗完脸,她先拿一块软毛巾轻轻擦干,然后再洒上用蜂蜜和花瓣制成的花露水,扑上一种味道浓郁的粉红色香粉。入住宫中正像我前面提到的,我们所

  • 揭秘“谋圣”张良的千古之谜:张良为何不称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秦末汉初的军事谋略家张良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指的就是张良。张良被誉为“谋圣”,他的名字成了智慧的代名词,与文圣孔丘、武圣关羽、诗圣杜甫等人一起并列为中国古代的14位圣人。有意思的是,历史老人在张良身上涂抹了太多的神秘色彩,张良 给后人留下了一个

  • 揭秘中国唯一的世界首富 曾独担百万鸦片战争赔款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在1843年下令行商偿还300万银元的外商债务,而伍秉鉴一人就承担了100万银元。1686年春,广东巡抚李士祯在广州颁布了一项公告,宣布凡是“身家殷实”之人,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白银,就可作为“官商”包揽对外贸易。令李士祯想不到的是,这一公告竟会在以后的岁月里为中国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