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陈李婉若:揭秘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女市长

陈李婉若:揭秘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女市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943 更新时间:2024/2/22 3:08:35

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女市长陈婉若是颇有名望的美籍华人女政治家。作为美国华裔妇女参政率先取得突破的代表人物之一,她不仅在美国州及市一级政府机构内屡任要职,还曾出任福特、卡特、里根、克林顿四任总统的政府高级顾问,并担任美国华人组织“百人会”会长。由于其超群的才华和表现,曾被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褒奖为“具有东方化教养的美国政坛魅力女神”。

经历磨难,站稳脚跟

陈李婉若本名李婉若,其祖籍为中国河北兴隆,她的出生地则是天津市。

李婉若,1936年5月出生于天津的一个书香门第,并在天津度过了她的孩提时代。她的父亲李耀林曾是天津一所中学的校长,因从事地下抗日工作,被日军抓进牢狱,受尽折磨。父亲的被捕,对幼年的婉若影响甚大。父亲出狱后,把她们三姐妹叫到一起,沉痛地说:“永远不要忘记‘东亚病夫’这充满奇耻大辱的四个字。中国一定要富强起来。你们长大了,要为中国的富强努力。”

1949年,李婉若随父母移居台北,1957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法商学院社会工作系。20世纪50年代末,李婉若赴美留学,在旧金山州立大学学习社会学。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李婉若与在伯克利加州大学攻读电机学博士学位的华裔留学生陈宝和相识相爱,本来相约等各自事业有成再考虑婚嫁,不料陈宝和在一次去西雅图路上不幸遇到车祸,昏迷不醒几乎瘫痪。李婉若主动承担了照料男友的义务。她每天像保姆似地给陈宝和做饭喂食,换洗衣裤,帮助他度过生命中最艰难的日子。当陈宝和脱离危险后,为了让他尽快恢复健康,李婉若毅然与这位可能会终生残疾的同胞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举行婚礼,组成家庭,并独自一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婚后按外国习俗被人们称为陈李婉若。她说自己当时连想都没想过,假如日后陈宝和真的落下残疾,她将如生活。也许她的真情感动了上苍,在她的精心护理下,陈宝和渐渐度过危机,完全康复痊愈,后来成为一位很有成就的太空专家。

陈李婉若是个热爱生活、性格开朗的人。她从小就喜欢热情洋溢的演讲,喜欢挑战,具有进取精神和超出一般人的精力和热情。正是这种积极上的生活态度,让她能够不怕困难、笑对人生。初到美国的那几年,陈李婉若的生活状况曾异难熬。为了偿还债务、增加收入、完成学业,她曾到饭店刷碗端盘洗碟子,到洗衣店做勤杂工,去残疾病人家中料理家务,还曾做过速记、打字及电台记者,经常夜以继日地工作,每天奔波于家庭与学校之间,又要学习又要照顾丈夫、儿女,其艰难、辛苦可想而知。但这种贫穷、忙碌的生活,没有压垮陈李婉若,反而使她养成了有条理、有规律的良好习惯。在完成了旧金山州立大学的学业后,她又考入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攻读社会工作专业,并且于1964年在该校获得硕士学位。“风雨过后见彩虹”,陈李婉若经历艰难打拼,终于在美国站稳了脚跟。

从基层社工中脱颖而出

从华盛顿大学毕业后不久,陈李婉若便随丈夫带着孩子迁到洛杉矶蒙特利公园市定居。身为社工专业的硕士,她决定发挥自己的特长,从最低层做起,到洛杉矶郡立医院——长堤医院当社会工作人员。因表现优异,使她在入院三年后即被擢升为医院社工部主任。

出色的工作业绩让陈李婉若在社会上也有了名气。至1970年4月,由于亚洲移民剧增,洛杉矶郡社会福利部独具慧眼,首创亚洲局,陈李婉若被委任为第一任局长。1973年后,她还曾转任该郡的专案计划局局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华人在美国政府机构内任要职的尚非常稀少,一个华裔女子被委任为郡一级的高级官员职务,在全美社会服务系统,陈李婉若实属第一人。她第一天走进那幢大楼时,门口的白人警卫不认识她,还以为她是来找人的,听说她来上班,问她给谁当秘书?连美国人也不相信,这位外形娇小可爱的中国女人,会是上百名美国和亚裔职员的“上司”。

那些年中,年轻的陈李婉若尽心竭力,为亚裔移民申请经费、举办英语和职业培训学校,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虽事务缠身却显得游刃有,其卓越表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1973年,陈李婉若入选“洛杉矶十大杰出妇女”之列,直至今天,她仍是获此荣誉的唯一东方女性。1975年,在多名美国国会议员的联名推荐下,她被当时的美国总统福特任命为美国联邦社会福利部妇女权利义务委员会的委员。

任职期间,她遍访美国各州,悉心调研妇女问题,并在美国国会中协助了妇女职业训练法案的通过与实施。1977年,东洛杉矶社区联合会,因陈李婉若出色的工作,颁赠她一项女性成就奖。1979年,她获得卡特政府提名,担任美国妇女权益顾问委员会顾问,还兼任华裔妇女组织的全美总主席。第二年,她升任洛杉矶郡社会福利部资源开发局局长,并被美国政府任命为全国成人教育顾问委员会委员。这一系列的任职经历,不仅让陈李婉若积累了工作经验,还为她扩大了社会影响,为其日后的政坛生涯打下了良好基础。

为竞选议员曾跑烂三双鞋

从1970年到1980年十年间在洛杉矶郡社会福利部的工作经历,让陈李婉若对美国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也让她感慨良多。她感觉到,华人在美国政坛的力量太小了,而大多数华人都仅仅热衷于求学、经商或钻研科学技术,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心态,绝缘于政坛之外,对国家政策漠不关心,因此也无能为力。她身边的情景就是最明显的例证。

蒙特利公园市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郡的一个小城市,原先只有6万居民,其中华人有1万多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洛杉矶湾区出现华裔移民大量涌入的高潮,蒙市的华人移民高速增长,至90年代,蒙市已成为全美国第一个华裔人口过半的城市),但在陈李婉若当选议员之前,市议会里没有一个华人代表,华人常受歧视,却没有人为自己说话。陈李婉若认识到,只有华人才能真正了解在美华人的境遇、心态和切身利益,而非华人则因为语言、文化传统和民族意识的不同,对华人的许多痛苦是感受不到的。于是,她立志改变这种状况,以自己的才华,向美国社会挑战,从一个政策的执行者变成政策的制定者和参与人,其途径则是首先争取进入地方议会,成为跻身美国政坛的华人代表。

1981年,为了实现华人参政的理想,陈李婉若全力投入了市议员竞选活动。尽管当时她在美国南加州蒙特利公园市已经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是要想成功当选议员就得让更多的普通市民投她的票。陈李婉若带着自己的宣传材料,从一个社区跑到另一个社区,一家一户地登门拜访,耐心地敲开人家的大门,微笑着递上自己的材料,细心地倾听每一位选民的意见,回答他们的各种提问,宣传自己的政见和主张,既鼓励华裔同胞珍惜和维护自己的公民权利,也争取其他族裔选民的同情、理解与支持。据陈李婉若后来回忆说,当时她几乎跑遍了所有的选民家拉票,为此曾跑烂了三双鞋。有个周末风雨交加,她依然撑着雨伞,带着手电筒,去敲开选民的家门。

由于华人在美国属于少数民族,因此陈李婉若在竞选初期确实遇到很大的歧视和阻力。有些人撕毁她的相片,处处对她加以刁难,千方百计企图阻止她当选。但这些人的行径却激发了华人的团结,许多从不参加投票的华人,这次都积极参加了选民登记和投票,而且非选陈李婉若不可。一位老华人看到陈李婉若的相片被人撕毁,很是气愤,便与朋友一起把她的照片高高地竖到山顶上,以至把脚都扭伤了。

尤令陈李婉若自豪的是,作为共和党人的丈夫陈宝和,成了支持她这位民主党人竞选的坚强“后盾”。为了帮助妻子胜选,陈宝和亲自设计了一份通俗易懂的《选民须知》,并风雨无阻地上街分发;他还在唐人街的宾馆酒楼门口摆档,请华裔公民做选民登记,想尽各种办法拉“铁票”。有一次,一个华人说他女儿也有投票资格,但出门去了。当晚陈宝和刚回家,电话响了,对方说:“我女儿回来了。”陈宝和赶紧放下热乎乎的饭菜直奔那户人家,终于为妻子争取到一张支持票。

陈李婉若本以为此次竞选志在必得,可结果出乎意料,最终她还是以18票的微弱劣势败给了对手。但此番落选并未使她气馁、退却,反而促使她更加发奋图强。次年4月,她重旗鼓,再度参选,在当地亚裔民众的鼎力支持下,陈李婉若以蒙特利公园市历史上所获选民的最高选票,当选为市议会的五位议员之一。

华裔女市长书写新历史

陈李婉若毅然参加市议员竞选,已在当时当地开了华人参政风气之先。时隔不久,她更上一层楼。根据美国地方法律,陈李婉若于1983年11月作为民选得票最高的市议员出任蒙特利市公园市市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女市长。

消息一经传出,立即轰动了美国和美国华人社会。在陈李婉若就职那天,美联社、合众国际社、《华盛顿邮报》等众多新闻媒介的记者都争相来采访和报道这一堪称“破天荒”的事件。华人过海移民,来异国求职谋生,能在美国主流社会中争得立锥之地已属不易,而今一名看似纤弱的华裔女子,却成为全美有史以来首位华裔女市长,这对美国和海外华人参政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许多华人对陈李婉若说:“你帮我们争了一口气,争得了好大的面子。”

陈李婉若勇闯美国政坛的初衷,就是要为华人争光、争气,以自己的才华,为她居住的城市居民造福。在她担任市议员和市长之后,就以女性的坚韧和男性的果敢,兑现自己的竞选承诺,干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情。

在市长任期之内,陈李婉若向州政府争取到了经费,为蒙特利公园市建造了唯一的一所大会场;又整修了市内两条主要道路,改善了市容,并建立了全市的公共交通系统,使老人可以免费乘车;她多次呼吁,四处游说,终于将影响市容和市民健康的垃圾积物场搬迁,使得邻近的几个城市都能享有较高品质的空气和饮水。

在为全市民众服务的同时,陈李婉若在她担任议员和市长期间,还为增进华人与非华人之间的谅解和合作,维护华人的权益做了很多工作,从而赢得了选民的尊敬,也改变了市政府工作人员对华人的看法。正是由于她的努力,市政府的公报开始增出中文版,市政府开始聘请华人当警察和公务人员,她还督促图书馆大量增加亚洲语文的报刊书籍,并在图书馆内成立教授英文的组织,市政府办的电视台也增设了一个教华人学英语的节目,使新抵美国的中国新移民,能够得到免费学习英语的机会。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期间,她使蒙市成功地成为奥运会的赛场之一,并以市长的身份,欢迎大陆赴美的奥运会代表团。

不过,既然有志在美国当市长,当然会遇到美国式的麻烦。蒙市是一个华裔和西班牙人、墨西哥人以及白人和亚洲民族的混居地。上世纪80年代,华人移民大量涌入。由于华商置地建商场收购了白人的一家加油站,而引起了白人被“侵占”的强烈不安和不满,致使白人高竖标语驱逐华人;继而发生的市政府为当地英文报纸加设华文增页,导致报社遭人投掷燃烧弹事件;还有市政府反对英文独尊,允许商店设立中英文对照招牌的行动,都使反华之声愈演愈烈,不仅给华裔移民构成了威胁,也对市长形成了极大的压力。娇弱的女市长奋起反击,公开抗议有人蓄意挑起族裔争执,以法律控告白人的侵权和种族歧视行为。这场诉讼至1985年终以陈李婉若胜诉而结束。为表彰陈李婉若在这场西部风暴中的坚定无畏,亚洲太平洋妇女连线组织曾授予她“女斗士奖”。

在陈李婉若与全市居民的共同努力下,蒙特利公园市的各项建设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很快成为一个以华人和亚裔移民为主的、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具有多元文化的新兴的现代化城市。1984年,原本默默无闻的蒙市在与其他州的数百个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当年“全美模范城市”的荣誉,陈李婉若也因此被誉为“改写南加州历史的华裔女市长”。美国一些大学将蒙特利公园市的发展模式写入了教科书,并提到华裔女市长对这座城市的杰出管理,美国的《今日美国》《世界日报》等有影响的报刊不止一次地指出:“也许没有她的卓越领导和倾心倾力的工作,这个城市可能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面貌。”

她为炎黄子孙树立了世界的公众形象

尽管陈李婉若早已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并成为受人尊重的政界人士,但她对自己的根之所系没有忘怀,历来以自己作为一名华人而感到自豪,总是想着利用自己所处的有利位置为自己的同胞多做一些事情。陈李婉若不仅资助、推荐了在美的众多中国留学生就读,还为改善华人生存环境、争取华人平等权益作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

陈李婉若为华人谋利益,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发生在她任职洛杉矶郡社会福利部期间:当时,广东的烧鹅、天津的烤鸭在当地“唐人街”的中国饭店很有名,一些餐馆常常将成品挂在饭店的柜窗上。然而,因为饮食习惯差异,在美国人眼中,这种食品“不不热”,不符合美国当时的卫生标准。于是,市场管理部门就去查处、开罚单,急坏了不少中餐馆老板。得知此事后,陈李婉若决定寻找时机,出手相助。事有凑巧,上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坚冰解冻,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到中国访问。在尼克松访华期间,陈李婉若打通各种关系,使尼克松在访问期间亲自去北京前门烤鸭店品尝了一番,相当满意。第二天,美国各大报纸头版头条都刊登了尼克松吃中国烤鸭的巨幅照片。这样一来,品尝中国烤鸭在大洋彼岸也成了受人追捧的“时髦”,美国的卫生部门不久就让烧鸭、烧鹅合法化了。

这件“善事”,以及她在担任议员、市长时为华裔同胞所作的好事,后来常常被人提起,陈李婉若却从不居功自傲,反而表现得非常谦虚,认为只是做了自己份内应做的事情。她说:“当初我投身政坛时,很多人认为我的华裔背景是个短处,但我却认为这恰好是个长处。不论在哪儿参政,我都叮嘱自己不要忘记,我身上流的是华夏儿女的血,要为黄面孔人争光!”

从蒙特利市公园市市长职位上卸任后,陈李婉若在美国政坛又驰骋了十余年。她曾担任华人参政促进会首任会长、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党纲委员会成员,兼任国防安全小组主席、全美第一位主事亚裔和少数族裔事务处处长、美国国务院“东西方研究中心”校董、海陆空三军妇女总顾问,同时还任福特、卡特、里根、克林顿四任总统的政府高级顾问,并担任美国华人组织“百人会”会长。陈李婉若还拥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她与丈夫、航天专家陈宝和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在美国道格拉斯飞机公司任职,女儿是一名医生。

在其从政生涯中,陈李婉若为维护美国华人权益、促进中美友好往来、推动中美关系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曾多次受到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领导人接见。陈李婉若是美国知名的华人女政治家,曾被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褒奖为“具有东方文化教养的美国政坛魅力女神。”中国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唐树备先生则评价说,陈李婉若不仅为海外华人参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炎黄子孙树立了世界的公众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三国史上诸葛亮一生唯一一次使用的美男计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诸葛亮一生用计无数,熟读孙子兵法的他,被人称为智圣。其实,在他一生中,使用计谋最高、效果最好的,莫过于美男计,但是,一生只使用过一次,此举曾抱得才女归,也奠定了他在荆州读书人中的位置。以前说过,诸葛亮这个人是个孤儿,曾跟着自己叔父诸葛玄生活,当时诸葛亮和自己的兄长诸葛瑾弟弟诸葛均相依为命,他们

  • 揭秘:西晋历史上的第一美男子王衍是如何误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王衍(256—311),西晋大臣,字夷甫,是“竹林七贤”之一王戎的堂弟,曾经担任过中书令、尚书令、司徒、司空与太尉等职。他端庄清秀,有着一双纤纤玉手。据《世说新语》记载:“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其手如白玉,拿着佛尘时人们都分辨不清玉手与玉柄了。他不像他的堂哥王戎有个向他撒娇“亲卿爱卿

  • 揭秘:汉武帝刘彻的一生最想见的一个女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后人善忘,总是把“金屋”和“娇”想象的无限美好。殊不知,“沙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金屋藏娇并非一则爱情童话。汉武帝刘彻(原名刘彘)约四岁时,大姑妈刘嫖抱他坐在腿上,逗他:“你想娶妻子?”刘彻说:“想。”刘嫖指着身旁的许多宫女,问他中意谁,刘彻的小脑袋瓜

  • 揭秘清朝唯一的一个汉人公主:和硕格格孔四贞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汉人公主孔四贞(1635年生),清初定南王孔有德之女。曾是孝庄皇太后的养女,封和硕公主。孔四贞是大清王朝在建国初年定南王孔有德的独女,是清朝唯一一个汉人公主。生平简介孔有德曾在崇祯五年,作为明朝副将在登州发动兵变,制造了惨无人道的登州大屠杀,除了被孔有德劫做营妓的数百位青貌美的女子外,数以十万计的登

  •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10大奇女子之财富排行榜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风流才子辈出,而在这其中也不乏何种奇女子,今天小编就要来盘点一下这些有钱的奇女子们。赛金花,原名赵灵飞,安徽人,因家道中落,化名"傅彩云",穿梭于秦淮河花船之上卖笑为乐,许多富商显贵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赛金花赚了大把银子。同治七年,赛金花被中了状元的苏州人洪钧在探亲途

  • 明代好宦官大盘点:揭秘明朝史上六大贤德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宦官王国,被视之为历史上太监祸国殃民的巅峰时代,有人甚至说大明江山是在宦官的祸害下,民穷财尽,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其实不然,明代宦官中有珠玑,除却祸国殃民的坏太监外,也有力图救正时弊缺失的正直太监,并不全是毒瘤。最有名的当属郑和莫属,除此之外,还有太监张永和张敏,都在明朝的历史

  • 揭秘:史上唯一被老婆挤兑得离家出走的开国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中国,皇帝肯定是个最风光的职业,可偏偏就有这么一个皇帝,他统一了中国,却受不了家中老婆的气,甚至连自己最最心爱的东西都保护不了,这不,有一天真想不开了,伤心之下骑着一匹千里马独自离家出走,这事肯定是闻所未闻的,这个可怜的男人就是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自有史记载以来,最著名的“母狮子”恐怕要算独

  • 揭秘:中国历史上因请客死在酒桌上的荒唐国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毛泽东主席有一句名言叫做“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是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可谓无奇不有,其中就包括“革命因为请客吃饭”!《战国策·中山策》记载,中山国的国君大宴宾客,司马子期在座,席间中山君为宾客们分食羊羹,但是“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没有分到。于是他一怒之下跑到楚国,劝说楚王攻打中山。中山君“以一杯

  • 揭秘:玄武门唐太宗李世民杀兄与李渊脱不了干系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随着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李渊的思想开始松懈下来,安于享乐,不再对政治事务像以前那么关心了,这直接导致了皇储问题的产生。他作为父亲,想让几个儿子和睦相处,但又在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反复,没有明确的主意,使得兄弟相争不已。在刘武周大举南下,攻陷太原威胁长安的时候,李渊亲自为儿子李世民送行,还许诺得胜回

  • 揭秘:农民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是如何靠杀人取乐?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明太祖朱元璋被称为“平民皇帝”,他甚至被一些旧式史学家捧为“民族英雄”。这类说法不能说没有一定的根据。元廷灭宋,朱元璋在元末抗元起义中,削平群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不正是“民族英雄”吗!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朱元璋的家庭层次低得不能再低,穷得不能再穷。他当叫化子讨不到饭,当小和尚化不到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