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武则天入寺为尼之后如何为自己怀上孩子?

揭秘:武则天入寺为尼之后如何为自己怀上孩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216 更新时间:2024/1/19 11:14:09

导读:唐代推崇佛学,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股佛学热潮,特别是玄奘法师西行印度取经归国后,佛学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武则天入寺时,玄奘法师已是闻名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佛学泰斗。在这样一位大人物的影响下,在李世民的大力推崇下,武则天也热衷佛学。其实,她的母亲也是一个佛学迷,她自幼受过母亲的熏陶。入寺后,她发现这里的学习氛围更浓厚,学习方法更专业,儿时的兴趣爱好一下子被点燃了。

寂寥而落漠的日子需要打发,武则天决定利用这样的日子潜心学佛。这样既可以改善当前的精神状态,也可以提高佛学造诣,真可谓一举两得。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刻,竟能作出这样的决定,说明武则天是一个非常勇敢、非常坚强的女人。这样的女人超级强大,特别是她的精神和意志,打不倒,摧不垮!

武则天有着深厚的佛学功底,入寺之前,她的佛学化程度相当于大学本科,进入感业寺这所专业院校后,她决定先进修研究生,再冲刺一下博士学位。在她看来,事业和前程无法争取,但学历可以争取,她想通过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高的学历,来弥补事业和前程方面的遗憾。就当是给人生来一次充电吧,反正艺多不压身,多学一些知识,总比整天在悲叹中老去要好得多。

因为有深厚的佛学功底,加上天资聪慧,武则天在钻研佛学上如鱼得水。她不仅融会贯通了佛学经典,还对玄奘法师的一系列佛学理论有深入研究,这为她执政后推行佛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佛学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武则天的胸怀越来越开阔,思想也越来越开窍。她不再把入寺当尼故看做是命运的不公,也不再把理想和前程看作一塌糊涂。恰恰相反,她把这段经历看做是人生的潜伏期。她想,人这辈子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能屈能伸,才能成就大事。潜伏的时候就得屈着,屈着的时候,也不要放弃理想与追求。只要有一口气在,就要奋斗不息;只要奋斗不息,理想就一定能实现!

想到这里,武则天心里就腾地燃起了一股希望之火,那希望由来已久,那就是回到宫廷工作,她想在那里实现人生理想,进而体现人生价值。但一切都没有可能了,因为她已入寺为尼了,她不可能再回宫工作了。再说,李治这段时间音讯全无,他根本没有接她回宫的意思,甚至连来看她一眼的意思都没有。

但一切又不是绝对没有可能。因为经过12年的职场历练和这段时间的人生洗礼,武则天深深懂得:机会不是靠等来的,而是靠创造出来的,只要善于创造并利用机会,理想就一定能实现。这既是武则天事业成功的法宝,也是她的人生座右铭。高墙森森的寺院,不可能给武则天提供实现理想的机会。于是,她只好自己创造机会,她要把创造出来的机会利用在李治身上,这当然要在感情上做文章。

武则天对李治仍然是有感情的,至少她思念李治,期盼李治。当然,她思念和期盼李治的终极目的是希望他到寺院来,把她接回宫。对此,她是望眼欲穿!一定要让李治知道,她是多么的思念和期盼他。只有这样,李治才会动心,才会想起她,才会把她接回宫。于是,她就围绕如何思念和期盼李治这个命题大做文章。武则天才智过人,很快就做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一首题为《如意娘》的情诗: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此来长下泪,开箱验看石榴裙。这首诗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在这首诗里,武则天把自己描写成了一个情痴和色盲,痴得憔悴支离,盲得看朱成碧。思念一个人到了这种程度,实在令人感动。写了情诗,还捎上一条石榴裙,顺便勾引一下李治,那效果可不是一般的妙。情诗写出来后,是要送给李治看的。虽然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这首诗的来龙去脉,但接下来发生的事,表明李治看到了这首诗,因为他去见武则天了。

李治即位后,在工作上一刻也不敢怠慢。正因为此,他才忽略了武则天。可看了武则天的那首诗(也许看到了那条石榴裙)后,他的心一下揪紧了:她是我深爱的女人啊,我怎么把她忘了呢?如今,她跌进了万丈深渊,我却无动于衷,真是该死!何况我对她曾有过承诺。她在那样的环境中,还这般思念我,真让我感到愧疚!

不能再让她受委屈了,一定要去看看她,把她接回宫!李治刚刚作出这样的决定,就遭到了现实的无情抨击。因为他不能立刻去见武则天。我们说过,他当初不敢把武则天留下来有三个原因,如今他不能立刻去见武则天,也有一个重要原因:父亲死了,作为儿子,他要守孝3年(唐代一般为27个月),在这3年期间,只有在父亲忌日这天,他才可以入寺进香,才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见到武则天。但仅有这样的机会还不够,前提条件是需要李治在父亲忌日这天,选择去武则天所在的感业寺进香。

尽管有这么多的前提条件,但李治最终还是到感业寺见了武则天,这足以说明他们在见面之前已互通信息。永徽元年(650年)五月二十六日,这天是李世民的周年忌日,也是武则天期盼已久的日子。这天,李治要到感业寺为父亲进香,他约好了要和武则天见面。李治选择到感业寺为父亲进香的机会见武则天,是需要勇气的。因为皇家寺院林林总总,感业寺并非是李世民的陵墓和宗庙,如果李治必须要在这里为他进香的话,那就先得给朝臣们一个理由。

谁也不知李治是如何说服朝臣们的,但皇帝总不是白当的,某些时候,说话一定得管用!总之,李治拍了板,他决定去感业寺。这次机会对于武则天来说,实在是太难得了,她又把这次机会看作救命稻草。只是,一年未见,李治变得风华更茂,她却变得憔悴不堪。忆往昔,两人是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哭泣声,随后便是无穷尽的相思倾诉。史书记载大抵如此:“忌日,上(李治)诣寺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泣。”

这个场面是非常感人的。擦干眼泪之后,他们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大家可以深入想象。但需要提醒一下,想象也要有个尺度,因为李治这次给他父亲进香是组团来的。李治能到寺院看望武则天,说明他并不是薄情寡义、言而无信之人。他的到来,给武则天带来了无限希望。在她看来,黑暗的日子即将结束了,她依稀感到,身后那座熟悉的城市,那个她工作了12年的皇宫,在殷切地她招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神算刘伯温烧饼歌预言背后的惊人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伯温烧饼歌预言贵州,烧饼歌2000年后解读,刘伯温烧饼歌原文预言什么

    在中国 5000 年的历史里,出现了很多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也出现了很多的圣人、贤人,虽然这些人数不胜数,但唯独一类人却并不常见,甚至是这个世界上最稀有的品种。这类人,我们称之为神人。何为神人?通晓天机,拥有像神一样本事的人。这种本事就是:洞彻天机、 经天纬地、神机妙算、未卜先知……如果您熟悉

  • 揭秘:比貂蝉还吸引男人的一位三国美女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在貂蝉和二乔之外还有一位美女甄氏,她从小是个神童,丈夫是开国皇帝,她的文学造诣超越常人,更难得的是她曾经迷倒了曹操、曹丕、曹植三大文坛巨匠兼政坛精英。三国是男人的T型台,既有帅男、型男、文学男,也有猛男、丑男、血性男,各色各样的男人在这七十多年的时间里轮番登台献艺,演绎传奇。由此造成的后果是

  • 揭秘:与和珅有一拼的“晚清第一贪”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嘉庆如果重用和珅,和珅最经典的对话逻辑分析,和珅家产

    末代皇帝溥仪关于奕劻在辛亥年的所作所为,有个最为尖锐的评价:“(奕劻)受袁世凯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断送在奕劻手里”。奕劻是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乾隆第十七子永璘之孙,光绪的皇叔,1894年慈禧六十大寿时被封为庆亲王,又在1908年获授铁帽子王,世袭罔替,是清廷授封的最后一个铁帽

  • 揭秘贤后卫子夫的悲惨人生:卫子夫为何自杀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按照史载,卫子夫人宫长达四十九年,即使她人官时只有十八岁,到她失宠自杀时,也已经六十七岁。史书上说,卫子夫自杀时,连重孙儿都有了好几个。而和她同龄的汉武帝,却永远只喜爱十七八岁的少女,纵然年轻时卫子夫同样是个绝色佳人,但身为曾祖母的她,又怎么竞争得过豆蔻年华的李夫人、钩弋夫人之流?如果能在六十岁时死

  • 揭秘歌女皇后卫子夫:为何抛弃夫君嫁给汉武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导语:“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卫子夫在失宠的日子里,经常想到她坐上皇后的宝座好像太顺利了,因此害怕来的容易,失去的也容易。其实,卫子夫加冕后冠的道路并非就没有曲折。在卫子夫进宫之前,汉武帝已经有一个皇后了,那就是汉武帝亲姑姑的女儿陈阿娇,那是她的最大劲敌。“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 “三秦”项羽史缘谈:项羽不仅是英雄,还是仁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史圣司马迁的《史记》中,我最喜欢阅读的是《项羽本纪》。说起这位英雄,还与我们陕西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被陕西人引以为自豪的“三秦大地”一词,即始于项羽的“划秦为三”之策,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另外,“皇帝制”的秦朝其实只不过是“帽儿戏”,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史上,建朝立国长达四百余年之久的“

  • 揭秘:为何陈胜早造反失败 刘邦晚造反却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我国的历史上每到一个朝代的末期,就成了造反家的乐园。奇怪就是没人愿意开这个头,一旦有人跨出第一步,第二、第三、第四等等就如雨后春笋全都冒出来了。陈胜一带头造反,屁股后面就跟出一长列名单来。估计嬴政最喜欢看到这种场面,自己的敌人全都露出水面,也不用自己费尽心机地去抓,去搜。对于那些搞地下工作的

  • 揭秘秦淮八艳之的李香君:为何血溅桃花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因为清初作家孔尚任写的一部传世文学作品《桃花扇》,因此李香君的形象跃然纸上,而她的名声也因为这部作品而为大众所熟知。《桃花扇》是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历来受到读者的好评。近代戏剧家欧阳予倩对《桃花扇》情有独钟,曾分别在话剧、京剧、电影等领域涉猎过这一题材。剧情以明代才子

  • 陈李婉若:揭秘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女市长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女市长陈李婉若是颇有名望的美籍华人女政治家。作为美国华裔妇女参政率先取得突破的代表人物之一,她不仅在美国州及市一级政府机构内屡任要职,还曾出任福特、卡特、里根、克林顿四任总统的政府高级顾问,并担任美国华人组织“百人会”会长。由于其超群的才华和表现,曾被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褒奖为“具有东

  • 揭秘:三国史上诸葛亮一生唯一一次使用的美男计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诸葛亮一生用计无数,熟读孙子兵法的他,被人称为智圣。其实,在他一生中,使用计谋最高、效果最好的,莫过于美男计,但是,一生只使用过一次,此举曾抱得才女归,也奠定了他在荆州读书人中的位置。以前说过,诸葛亮这个人是个孤儿,曾跟着自己叔父诸葛玄生活,当时诸葛亮和自己的兄长诸葛瑾弟弟诸葛均相依为命,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