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与和珅有一拼的“晚清第一贪”是谁?

揭秘:与和珅有一拼的“晚清第一贪”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479 更新时间:2024/1/21 13:51:13

末代皇帝溥仪关于奕劻在辛亥年的所作所为,有个最为尖锐的评价:“(奕劻)受袁世凯的钱,劝太后让国,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断送在奕劻手里”。

奕劻是满洲镶蓝旗人,爱新觉罗氏,乾隆第十七子永璘之孙,光绪的皇叔,1894年慈禧六十大寿时被封为庆亲王,又在1908年获授铁帽子王,世袭罔替,是清廷授封的最后一个铁帽子王。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奕劻当了6个月的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是决定清廷命运的关键人物。

慈禧在咸丰年间与其弟桂祥通信,常由奕劻代为捉笔,奕劻虽无学问,却写得一手好字,深得慈禧的好感。1884年(光绪十年),慈禧太后罢斥恭亲王奕,本无实权的奕劻因缘得接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主持外交,并进封庆郡王。次年设立海军衙门,受命会同醇亲王奕譞办理海军事务。权位渐崇的奕劻因才能平平而庸碌无为,常为时人所暗讥。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后,奕劻仍任总理大臣。

1903年,荣禄病死,袁世凯得知奕劻将到军机处任职,立即派亲信杨士琦给奕劻送去1张10万两的银票。奕劻假意推辞。杨士琦说:“宫保知道王爷不久必入军机。在军机处办事的人,每天都得进宫伺候老佛爷,而老佛爷左右,许多太监们一定向王爷道喜讨赏,这一笔费用也就可观。所以这些钱不过作为王爷到任时零用而已,以后还得特别报效。”听了这番话,奕劻欣然收下了银票。此后,袁世凯对奕劻“月有月规,节有节规,年有年规”,供奉不断。袁世凯还和小自己17岁的奕劻长子载振结拜为兄弟,与奕劻套近乎。

奕劻果然如袁世凯所愿,入军机处任领班军机大臣,旋又管理财政处、练兵处事务,集内外大权于一身。奕劻为人贪鄙,与其子载振、大臣那桐卖官鬻爵,被时人讥为庆那公司。

奕劻做事,善于猜测慈禧风向,“荣辱忽焉,皆在圣意”,慈禧对其很信任。与八国联军打过一仗之后,慈禧有些心灰意冷,日常政事由奕劻主持。而奕劻则视袁世凯为最可信赖的人,时常向他问计。奕劻、袁世凯两人的势力迅速膨胀,投靠奕劻父子、袁世凯门下成了不少人升官发财的捷径。

在清末最后十年中,奕劻与袁世凯沆瀣一气,一个掌朝,一个掌军,不折不扣地完成了一个“大北洋”政治框架,朝野军政,大半北洋。甚至于袁世凯在1909年下台,也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北洋系在军事上的垄断地位,这无疑是为清朝的灭亡备好了掘墓人。

武昌起义爆发后,举朝人心惶惶。内阁总理大臣奕劻与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二人皆为袁党)第一个想到能挽回局势的,就是袁世凯。而能说服载沣重新起用袁世凯的,也只有奕劻。1911年10月14日,由奕劻提议起用袁世凯,那桐、徐世昌随声附和。不久,袁世凯代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重新组阁,奕劻改任弼德院总裁。

此时载沣虽被架空,但毕竟还是监国摄政王,也是海陆军大元帅,拥有管辖调遣禁卫军之权,仍然对袁世凯构成一定的威胁。为了彻底除掉这个障碍,袁世凯伙同奕劻,告诉隆裕、载沣,“革命党太厉害,我们没枪炮,没军饷,万不能打仗。”隆裕问:“可否求外国人帮助?”奕劻说:“等奴才同外国人说说看。”过了两天,奕劻说:“外国人再三不肯,经奴才尽力劝说,他们才表示,革命党本是好百姓,因为改良政治,才用兵,如要他们帮忙,必使摄政王退位。”在奕劻、袁世凯的哄骗之下,隆裕让载沣退出监国摄政王之位。

这一年年底,南北和谈进入关键阶段,清帝逊位与否,南北双方难以达成一致见解。南北议和开始后,奕劻主张清帝退位。他对隆裕说:“革命军队已有5万之众,我军前将士皆无战意。”又对载沣说:“全国已去大半,幸能偏安,亦难持久。果能融合满汉,改良政体,似不妨和衷商办。若因固执而至决裂,则满人均为我一家所累。”载沣闻言,放声大哭。

1912年1月17日御前会议上,奕劻、溥伦主张自行退位,颁布共和,奕劻说:“要想保全皇室,除了走共和的道路之外,恐怕没有别的好办法。”但溥伟、载泽坚决反对,没有结果。第二天再开御前会议,仍无结果。会后,以良弼为首的宗社党等十余主战派前往庆邸,围攻奕劻,但奕劻不改主意。

1912年2月12日,清廷接受优待条件,宣布清帝退位。清廷大厦将倾之关键时刻,奕劻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有人这样评价奕劻:“以理内政,则内政无不荒,以理外交,则外交无不败……奕劻于皇族中,固断送满清之第一罪人矣。”

清帝退位后,奕劻迁居天津。凭借多年积累的不义之财,奕劻在那里度过了优裕闲适的6年时光,于1918年病死寓中。奕劻去世后,其家人请求谥号。末代皇帝溥仪本想给奕劻“谬”,“丑”、“幽”、“厉”等恶谥,但最终采纳上书房意见,给了一个“密”字,意思是让他“追补前过”,在清代亲王谥号中,“密”是最差的一个字。

奕劻之贪财,在晚清无人可与其匹敌,堪称“晚清第一贪”。1911年《泰晤士报》刊发《庆亲王外传》一文,称奕劻:“彼之邸第在皇城外之北,北京大小官员,无一不奔走于其门者,盖即中国所云‘其门如市’也。”该报还爆料称,庆亲王仅在汇丰银行一地的存款,就达到200万两之巨。有清一代,奕劻之贪,与和珅不相上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贤后卫子夫的悲惨人生:卫子夫为何自杀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按照史载,卫子夫人宫长达四十九年,即使她人官时只有十八岁,到她失宠自杀时,也已经六十七岁。史书上说,卫子夫自杀时,连重孙儿都有了好几个。而和她同龄的汉武帝,却永远只喜爱十七八岁的少女,纵然年轻时卫子夫同样是个绝色佳人,但身为曾祖母的她,又怎么竞争得过豆蔻年华的李夫人、钩弋夫人之流?如果能在六十岁时死

  • 揭秘歌女皇后卫子夫:为何抛弃夫君嫁给汉武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导语:“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卫子夫在失宠的日子里,经常想到她坐上皇后的宝座好像太顺利了,因此害怕来的容易,失去的也容易。其实,卫子夫加冕后冠的道路并非就没有曲折。在卫子夫进宫之前,汉武帝已经有一个皇后了,那就是汉武帝亲姑姑的女儿陈阿娇,那是她的最大劲敌。“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 “三秦”项羽史缘谈:项羽不仅是英雄,还是仁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史圣司马迁的《史记》中,我最喜欢阅读的是《项羽本纪》。说起这位英雄,还与我们陕西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被陕西人引以为自豪的“三秦大地”一词,即始于项羽的“划秦为三”之策,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另外,“皇帝制”的秦朝其实只不过是“帽儿戏”,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史上,建朝立国长达四百余年之久的“

  • 揭秘:为何陈胜早造反失败 刘邦晚造反却得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在我国的历史上每到一个朝代的末期,就成了造反家的乐园。奇怪就是没人愿意开这个头,一旦有人跨出第一步,第二、第三、第四等等就如雨后春笋全都冒出来了。陈胜一带头造反,屁股后面就跟出一长列名单来。估计嬴政最喜欢看到这种场面,自己的敌人全都露出水面,也不用自己费尽心机地去抓,去搜。对于那些搞地下工作的

  • 揭秘秦淮八艳之的李香君:为何血溅桃花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因为清初作家孔尚任写的一部传世文学作品《桃花扇》,因此李香君的形象跃然纸上,而她的名声也因为这部作品而为大众所熟知。《桃花扇》是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历来受到读者的好评。近代戏剧家欧阳予倩对《桃花扇》情有独钟,曾分别在话剧、京剧、电影等领域涉猎过这一题材。剧情以明代才子

  • 陈李婉若:揭秘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女市长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女市长陈李婉若是颇有名望的美籍华人女政治家。作为美国华裔妇女参政率先取得突破的代表人物之一,她不仅在美国州及市一级政府机构内屡任要职,还曾出任福特、卡特、里根、克林顿四任总统的政府高级顾问,并担任美国华人组织“百人会”会长。由于其超群的才华和表现,曾被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褒奖为“具有东

  • 揭秘:三国史上诸葛亮一生唯一一次使用的美男计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诸葛亮一生用计无数,熟读孙子兵法的他,被人称为智圣。其实,在他一生中,使用计谋最高、效果最好的,莫过于美男计,但是,一生只使用过一次,此举曾抱得才女归,也奠定了他在荆州读书人中的位置。以前说过,诸葛亮这个人是个孤儿,曾跟着自己叔父诸葛玄生活,当时诸葛亮和自己的兄长诸葛瑾弟弟诸葛均相依为命,他们

  • 揭秘:西晋历史上的第一美男子王衍是如何误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王衍(256—311),西晋大臣,字夷甫,是“竹林七贤”之一王戎的堂弟,曾经担任过中书令、尚书令、司徒、司空与太尉等职。他端庄清秀,有着一双纤纤玉手。据《世说新语》记载:“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其手如白玉,拿着佛尘时人们都分辨不清玉手与玉柄了。他不像他的堂哥王戎有个向他撒娇“亲卿爱卿

  • 揭秘:汉武帝刘彻的一生最想见的一个女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后人善忘,总是把“金屋”和“娇”想象的无限美好。殊不知,“沙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金屋藏娇并非一则爱情童话。汉武帝刘彻(原名刘彘)约四岁时,大姑妈刘嫖抱他坐在腿上,逗他:“你想娶妻子?”刘彻说:“想。”刘嫖指着身旁的许多宫女,问他中意谁,刘彻的小脑袋瓜

  • 揭秘清朝唯一的一个汉人公主:和硕格格孔四贞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汉人公主孔四贞(1635年生),清初定南王孔有德之女。曾是孝庄皇太后的养女,封和硕公主。孔四贞是大清王朝在建国初年定南王孔有德的独女,是清朝唯一一个汉人公主。生平简介孔有德曾在崇祯五年,作为明朝副将在登州发动兵变,制造了惨无人道的登州大屠杀,除了被孔有德劫做营妓的数百位青貌美的女子外,数以十万计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