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在八百里连营的时候 诸葛亮为何没有劝谏

刘备在八百里连营的时候 诸葛亮为何没有劝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341 更新时间:2024/2/11 12:15:21

对夷陵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为何不死谏刘备别八百里连营?

夷陵之战可以说是蜀汉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同时也是蜀汉历史上具有转折点的一场战役。夷陵之战的失败,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决定了蜀汉政权再也没有任何希望一统中国,只能尽可能地延长自己割据的寿命。即使诸葛亮在此后的多次北伐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本质上还是没有将蜀汉政权的真实力量彻底恢复起来。

因此,在历史上有不少人会对夷陵之战有一定的质疑,甚至有人会认为夷陵之战这场仗打的非常具有奇葩性,根本就不应该发动。而他们所有的议论焦点,其实集中的一个关键就在于刘备连营这件事上,在他们眼里,或许正是因为刘备连营,才导致了夷陵之战最终走向失败的结局。但是有人也会考虑一件事,就是为什么作为刘备手下第一谋士的诸葛亮,没有对刘备连营这个行为做出自己的劝诫呢?如果诸葛亮劝诫了刘备,不要进行连营,是否会为夷陵之战最后的结局奠定一个新的状态呢?

首先第一点我们要说的是,诸葛亮之所以没有劝谏刘备连营这件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诸葛亮当时并没有在刘备身边,无法对战局作出及时的判断。要了解历史上的诸葛亮并非是我们在很多小说,例如三国演义中看到那样,见到一名武将或者自己的主公就给他一个锦囊,让主公和武将到了事情发生的时候打开锦囊,按照诸葛亮的计谋来行事。诸葛亮是一个政治人物,或者他是一个军事家,但并非是一个神棍,他根本就没法预料到很多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

而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时,诸葛亮的主要任务,是坐镇成都,帮助刘备治理自己的大本营。在这种状态下,诸葛亮是根本没有办法对于夷陵之战发生的很多事情,做出自己准确反应的。可能当诸葛亮了解刘备建立了连营后,再过了相当一段时间,他才会了解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因为到了这个时候,消息才传递到了成都,那又怎么能要求诸葛亮去劝诫刘备呢?

此外第二点在于,即使诸葛亮真的跟随刘备在战场上,他也未必会一定劝说刘备取消连营的状态。原因很简单,刘备连营是一个必然现象,所有进攻东吴的势力,其实都会在夷陵附近的平坦区域建立起自己的营寨,如果不建立营寨,在就没法处在一个更好的环境下与东吴政权进行对峙。而且刘备建立营寨的根本,并不是为了积攒力量继续灭掉东吴,而是为了想办法跟东吴达成一个和平协议,或者从东吴这里为自己死去的二弟讨一个公道。

谁又能想到东吴会派出陆逊,使用火攻将刘备打的大败亏输呢?要了解在这件事上,连营不是一个错误,没有预料到陆逊会施行火攻才是一个错误。也就是说如果诸葛亮在刘备身边,他未必会劝诫刘备不连营,而是会劝谏刘备注意防止火攻,这才是整个夷陵之战失败的关键元素所在。即使刘备不执行连营,如果陆逊还是会采取火攻的办法针对他,那他也会失败。所以要求诸葛亮不劝诫连营,这件事其实是多少有点逻辑失误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张居正被称为一代名相是因为什么?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能称之为“千古名相”的不多,而明朝张居正就是其中之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张居正的私生活虽然非常奢侈,但是他的贡献却足以让人无视他的私生活。毕竟张居正所做的事情,在整个明朝是独一份,在封建社会的历史上,敢做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志气相比于其他人,张居正的考试过程不是

  • 蜀汉北伐基本没有可能成功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多年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诸葛亮北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国的北伐几乎不可能成功,可诸葛亮却坚持多年为什么?三国时期,谁都想成为统一天下的主人。尤其是蜀汉王朝,自从诸葛亮主政之后,便旗帜鲜明提出了要“还于旧都”的发展目标。而诸葛亮是一个提起做到的人,他把北伐当成后半生唯一的

  • 历史上吴三桂降清的真实原因什么?与陈圆圆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吴三桂,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1644年3月,李自成的起义军已经快要打到了京城脚下,自登基以来就因内忧外患而焦头烂额的崇祯皇帝,急忙传召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和蓟镇总兵唐通进京勤王。唐通前脚刚接到朝廷

  • 诸葛亮如果北伐成功的话 最后会自立门户吗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诸葛亮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会自立门户吗?“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在《蜀相》中高度赞美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以及对诸葛亮北伐还没取得最后获胜复兴汉室的惋惜之情。诸葛亮也在《出师表》中说过“受命以来

  • 樗里疾简介:战国时期秦国将领,足智多谋,绰号“智囊”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樗里疾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樗(chū)里疾(

  • 孔尚任是什么人?犯了死罪的他为何没有被处罚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桃花扇》是我国戏剧史上鼎鼎有名的一块丰碑,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据清人刘廷玑《长留集序》中评价孔尚任:“海内之重东塘者,不仅诗也。即以诗言,而《湖海》、《岸堂》、《石门》诸集,盈尺等身,亦洋洋乎当代之大家矣。”康熙“尊孔”的根本原因在清朝推翻明朝的统治之后,满族人入驻中

  • 孙膑简介: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曾与庞涓为同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膑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膑(生卒年不详),

  • 清朝没有昏君 清朝为什么还是灭亡了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对清代灭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没有一个昏君,但这个强大的王朝,为何却灭亡了呢?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朝代,大大小小有数十个,如果加上一些转瞬即逝的小朝廷,整个中国历史上差不多有近百个朝代了。每个朝代灭亡的原因都不同,但很大概率上都会出现昏君。而纵观满清这个

  • 蒙骜简介:战国末期秦国将领,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蒙骜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蒙骜(?—公元前24

  • 朱元璋作为大明江山开国皇帝 后世评价为何那么高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朱元璋评价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开创了明代的朱元璋,为什么在后世有那么高的评价?朱元璋是真真正正的草根创业皇帝,相传在家里排名第八。实际上他本名朱重八,父母早亡。他父母因为天灾饿死后,没有地方安葬,只能葬在地主户下的农田上。之后,他的大叔根据朋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