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太平公主到底是什么样的 太平公主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上的太平公主到底是什么样的 太平公主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88 更新时间:2023/12/28 3:55:41

你真的了解太平公主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太平公主有野心,没魄力,人不漂亮,“胖妞儿”一枚。史载太平公主:体丰硕,方额广颐。简单说就是体型壮实,宽额头,大脸盘子。如此一来,便和想像中的纤纤美女不着边际。太平公主对权欲的渴望不逊色于母亲武则天,她谋略过人,胆识不及,关键时刻犹豫不决,最终输在一个“狠”字上。她的实力曾一度碾压玄宗李隆基,结果却反被对方所制。所以,真实的太平公主有武则天之“形”,但无武则天之“骨”。功败垂成,意料之中。

太平公主剧照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生的最后一个孩子,也是高宗皇帝的最后一个孩子。武则天一共为高宗生了六个孩子,正好占据了他儿女总数的“半壁江山”。相比较而言,其他妃嫔生的几个孩子整体平淡无奇,还倍受打压、排挤,而武则天生的几个孩子却光芒四射、风云际会,尤其太平公主曾一枝独放,绚丽多姿。

通常家中排行越末的孩子越受父母疼爱,所以太平公主是在众星捧月之中长大。太平公主先后经历过两段婚姻,前夫是堂哥薛绍(李治胞妹城阳公主之子),二人生育三子一女。后薛绍因族人谋反被株连,太平公主又嫁给武攸暨(武则天堂侄),复生二子二女。

其实,太平公主的两段姻缘均受母亲操控,如果称其“幸福美满”还真有些勉强。特别是嫁给武攸暨之后,所谓的“妇道”碎了一地,她就像一只风情万种的蝴蝶,流连忘返于才郎俊杰之间。

但相比较其他兄弟姐妹的遭遇来说,太平公主明显要幸运许多。因为姐姐安定公主夭于襁褓之中,死因成谜;大哥李弘英年猝死,不明不白;二哥李贤经母亲授意,被丘神勣逼死于巴州;三哥李贤登上皇位不足两月被废,幽居房州,惊弓之鸟般栖惶十余载;四哥李旦则被软禁于深宫,如同笼中小鸟。而她却无拘无束,武则天还给了她参与朝政的机会。但是,太平公主很识时务,丝毫不敢招揽权势,以免引起母亲的忌惮。为了讨好母亲,太平公主还将“枕边人”张昌宗忍痛割爱,双手奉上。

公元698年,武则天决定还政李唐,于是迎回李显,重新立为皇太子。这时,李旦也恢复自由身,太平公主兄妹几人总算看到了出头之日。但是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母亲面前,兄妹几人丝毫没有懈怠,甚至还违心地一起为张昌宗奏请封王。尽管武则天没有批准,但足见兄妹几个也算是统一了“战线”。所以,在神龙元年(公元705)那场由朝臣张谏之等人主导的兵变过后,太平公主被复位的李显赐封为“镇国太平公主”。

武则天剧照

李显复位之后,将之前被武则天贬谪、流放、诛杀的宗室全部平反、追封、或赐官爵。公元706年,李显又下令允许太平公主及自己的几个女儿建官署,纳幕僚。所以,从此太平公主便有了培植自己势力的机会。但不久又遭到韦后心腹宗楚客的谗言构陷。后多亏御史中丞萧至忠的极力斡旋,太平公主及相王李旦才幸免于难。所以,可见当时太平公主在朝中的势力及地位还很微不足道。

公元710年,身为临淄王王的李隆基利用万骑营力量铲除韦后集团,而太平公主也派儿子薛崇简参与了行动。随后,太平公主又逼迫少帝李重茂让位于叔父李旦。之后,太平公主的势力有了质的飞跃,一度觊觎皇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是拜李旦纵容,因为如今只剩下了这么一个妹妹,不忍心限制她权势的膨胀;二是得益于多年来已树立起的威望,所以引得一些人主动依附;三是本人素有野心,特别是在当前局势下,认为会大有作为。

李旦剧照

所以,最终太平公主组建起了一个由宰相窦怀贞岑羲崔湜、萧至忠、陆象先及太子少保薛稷、新兴王李晋、左羽林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寺卿唐晙与胡僧慧范等人为核心的势力集团。可谓是“文臣武将”齐聚一堂,炟赫一时。

但是,李旦虽平庸,还不至于让皇位落到妹妹的手里,所以他首先将儿子李隆基立为太子,然后在利用李隆基不动声色地进行反制。因此,太平公主面前最大的障碍就是侄子李隆基,如果将他清除,便可为所欲为,即便皇位也是唾手可得。所以,接下来太平公主便对李隆基展开一系列的攻势。但是这些招数没有一条是致命的,或者可视为隔靴搔痒,亦或许是太平公主本身就是在做“势”,她想最终在不动干戈的前提下完美解决问题。总结太平公主对李隆基的压制措施如下:

一、煽动李旦长子李成器同李隆基争太子之位。因为李成器性格柔弱,明显要容易操控。但是李成器有自知之明,他不想成为下一个“李建成”,所以对“皇太子”的诱惑无动于衷。

二、到朝臣们退朝的地方拦截宰相宋璟,让他带头向睿宗李旦奏请废黜李隆基的太子之位。可是太平公主的飞扬跋扈除了引得宋璟的当面拒绝之外,余下就是朝臣们的一片诧异。

三、指使星象之士对李旦故弄玄虚,说经夜观天象,呈现皇太子登基之兆。言外之意,李隆基要武力夺位。没想到术士之言弄巧成拙,正好促使李旦下了让位于李隆基的决心。

四、分散李隆基的权力。李旦决心让位李隆基,太平公主无法阻拦,只好劝说哥哥还应该保留必要的权力,以观其变。于是李旦听从太平公主的建议,三品官员任免及重大刑狱政务还由自己决断,其余权力交由皇帝李隆基。而且李旦每隔五日还要举行朝会一次,防范被李隆基逐渐驾空。

五、指使宫女元氏给唐玄宗投毒。据说李隆基经常食用赤箭(天麻)粉来强身健体,所以太平公主认为有机可乘,于是在他的身边安插亲信元氏,伺机毒死李隆基。

李隆基剧照

综上所述,太平公主的五种手段均算不上高明,并且没有起到实际作用,特别是劝李旦“截流”权力更是一招臭棋。试想,如果李旦完全传位于李隆基,或许她也就只能偃旗息鼓,从此不再对皇位抱有幻想。到头来,姑侄二人虽不能尽释前嫌,但起码能做到相安无事。

但是李隆基遭受“太上皇”掣肘的时候,必然会采取行动去做一个“完整”的皇帝,到时只会先拿太平公主开刀。而之后局势的发展,恰好印证了太平公主是自食苦果。至于利用宫女投毒一事,还不见得真有其事。所以太平公主虽然“多谋”,但不“善断”,因此也注定了她的悲剧。下面的事件更能说明问题。

其实李隆基登上皇位不久,便对偷偷对太平公主采取了行动。当时李隆基就曾策划由宰相刘幽求、右羽林将军张暐牵头行动,将太平公主一伙人一网打尽。但后来由于张暐将计划泄露,李隆基不得不及时叫停,并主动向父亲李旦请罪。最终上述二人均遭到流放。而这样重大的事情太平公主不可能不知情,但是她仍然没有对李隆基采取实质行动。

接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局势又发生了变化。当年(公元712年)冬天,契丹和奚骚扰渔阳,于是李旦萌生了让李隆基巡边的念头。李旦此举可视为两层意图:一缓解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剑拔弩张的关系;二或许就是一个烟雾弹,因为巡边期限一再托延。而太平公主还在等着李隆基被“放边”之后再做打算。因为太平公主认为李隆基一旦人走,必然茶凉,到时自己完全可以翻云覆雨,执掌乾坤。可事与愿违,最终等到的却是被团灭。

公元713年七月三日,李隆基与王毛仲等人率领三百余人一鼓作气,将毫无防备的太平公主等人一锅端掉。首先在武德殿斩杀常元楷、李慈。然后分别在内客省和朝堂上将贾膺福、李猷、萧至忠、岑羲抓捕斩首。窦怀贞主动上吊。太平公主暂时躲入寺庙,三天后回家自缢。其他成员被逐一清算。

纵观李隆基行动的整个过程,太平公主几乎是束手就擒。如此一来,充分说明她还没有用武力手段除掉李隆基的想法,如果有的话,必然有所防备,李隆基也不会轻易得手。所以,太平公主机关算尽,关键时缺少一个“狠”字,到头来误了卿卿性命。如果她同李隆基刀光剑影地拼杀一场,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司马睿为何会建立同盟政权?导致他最终忧郁而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司马睿为何会建立同盟政权?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西晋灭亡后,皇室宗亲司马睿于317年称晋王,第二年在江南的建康正式称帝,建立起了偏安的政权,史称东晋。当了皇帝的司马睿,可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潇洒、威风,苦心经营之后,竟然忧郁而逝。这与他所建立的政权

  • 长孙皇后13岁嫁人到36岁去世 李世民为什么对她如此念念不忘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对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是个好皇帝,但是他为了得到皇位却太过狠心,连自己的亲兄弟都不放过。都说帝王是无情的,他想当皇帝,所以就必须绝情,兄弟之间的情谊在此刻变得一文不值。虽然说为了当皇帝,他用了一些手段,但是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也算是弥补了杀

  • 晋元帝司马睿是什么结局?他为何会被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晋元帝司马睿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古有三纲五常,在如此森严的等级制度下,皇权自然成了至高无上的存在,几乎没有哪个男子能够抵挡住帝位的诱惑。可鲜有人知的是,历史上就曾出现过这样一位帝王,不慕帝位不贪权,一生都在后悔继承皇位。以至于,最后被大臣活活气死了,他就是晋元帝司马睿。司马睿是晋

  • 李治接回武则天仅仅是因为男欢女爱 其实现实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李治和武则天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武后按照辈分来算也是高宗的小妈了,毕竟这是他父亲的女人,可是,高宗却承担风险娶了这个女人,这其中的故事并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难道仅仅是喜欢一个人就能够如此吗?而武后最终能够成功的成为女帝的也并非是李家父子,反而是一直和她不对付的长孙

  • 尉迟恭此人出身并不高贵,为何李世民却偏偏对他恩宠有加?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朝历代众多的名将中,唐代开国名将尉迟公算是比较有特点的一位。尉迟恭此人出身并不高贵,武力值也平常,在隋唐众好汉中只得位居第十三位,然而唐太宗李世民却偏偏对他恩宠有加,甚至在其挥拳殴打帝王宗亲之后,依然厚待于他,其根本原因,大概要从那段尉迟恭单鞭救主的往事说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武则天的出身之谜:女皇武则天的传奇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了。她先后嫁了两位皇帝,也是一对父子——唐太宗和唐高宗;生了两位皇帝,也是一对兄弟——唐中宗和唐睿宗;同时自己还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有关这个女人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有许许多多的谜团需要我们解开。诸如:她如何从唐太宗的才人变成唐高宗的皇后?她为什么会突破

  • 生子当如李亚子:揭秘乱世英雄李存勖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乱世出英雄。陈胜、吴广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仅仅震倒了大秦帝国的高压长城,也震撼了千千万万被欺压的劳苦人民的心,为他们勇于反抗,提出了支持——最少是目的性上的支持。古往今来,农民起义少功成之时,这倒不难想象,毕竟英雄、枭雄的,白手打天下,没有后顾之忧,大不了就是烂命一条;而泥腿子却是很难扛着锄

  • 唐朝的科举是怎样的?她改变了中国的科举制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很重视科举,这和她的经历有关。唐朝前期还有贵族政治的残余,朝廷内有关陇集团,朝廷外有山东旧贵族势力。武则天呢,武家是小姓,被贵族们瞧不起,武则天全靠自己的力量逐渐走上高位,在这个过程中她没少和关陇集团对抗,甚至出现了双方对骂的热闹景象。武则天上台后,特别注意扶持中低级官员,提拔庶族人士,用来取

  • 女皇武则天消民怨:重用小人酷吏用完即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利用的小人,必须是有才的小人,没有才能的小人,她是绝对不用的。什么是才呢?图片来源于网络一类是不讲道德,但有学问,会做事。李义府精通史学,还写得一手好文章。许敬宗人品不咋的,亲情淡薄,对儿女极其冷血,可他身兼两职而不怠,的确有些才能。这都不是仅仅靠逢承拍马就行的,比如和糰被乾隆皇帝重用,也是他

  • 他是最懂明朝政治的首辅 让明朝续命60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万历皇帝执政的前十年,国家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变法,使吏治得到了很高程度的肃清,革除了不少财政上的弊端,特别是一条鞭法的推行,大大增加的国库的税收,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明朝经济一片繁荣,史称这十年的时间为“万历中兴”。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明朝二百多年来最具实力和责任心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被梁启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