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白居易:风流成性堪称古今第一“骚”客

白居易:风流成性堪称古今第一“骚”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749 更新时间:2024/2/8 10:06:16

白居易是唐朝着名的大诗人,诗歌史上称其“诗魔”,与李白杜甫合称“李杜白”;与元稹合称“元白”;与刘禹锡合称“刘白”。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世称白傅、白文公。其先太原(今属山西),后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从小聪慧,五六岁时学作诗,9岁时熟悉声韵。刻苦读书,以致口舌生疮,手肘成胝。青少年时代曾避乱江南,迁徙多处。十五六岁时写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受到当时有名诗人顾况的赏识。但“天妒英才”,此后多年落第。贞元年间方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时,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藩镇李师道、王承宗遣人刺杀宰相武元衡,他上表要求严惩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即位,被召回长安,鉴于宦官擅权,政治混乱,因求外出,曾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后又召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和太子少傅等职,官至刑部尚书。晚年辞官,在洛阳闲居,过着蓄妓、饮酒、弹琴、赋诗、游山玩水和“栖心释氏”、持斋向佛的放纵生活。但他仍时常想到人民,73岁高龄时还出资募人凿开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行船。2年后病终,谥号“文”,葬于洛阳附近龙门香山琵琶峰,诗人李商隐为其撰墓志。

网络配图

长安风流客

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代,诗歌创作,浩如烟海;其中,天才诗人白居易,以3800余首诗位居第一。在全唐诗中,有关狎妓的诗作占比重颇大;其中白居易所写的狎妓诗,论数量、质量也为唐代诗人之冠。可谓古今第一“骚”客啊!再说白居易先后与阿软、李某、马某、裴兴奴、商玲珑、谢好好、吴娘、容某、满某、娟某、态某、樊素、小蛮等十数位甚至数十位风尘女子都有过密切的男女关系。从这点来看,他也当之无愧是风流成性堪称的古今第一“骚”客啊!

白居易在中晚唐时期,及时行乐的社会时尚的影响下,不免随波逐流;一入仕途,就流连于声色之中。据可靠的记载,白居易登科及第后,第一件事就是去逛青楼,很快就结识了长安名妓阿软,用诗句“绿水红莲一朵开,千花百草无颜色”来赞美阿软的美丽。这两句诗是白居易早期的作品,并未收入其诗集中,但当时已为一些风流男子所喜爱,广为传抄,于是有了手抄本流通;元稹到通州后,见有本上两句,为之咏叹不已,以为奇物,又抄寄给白居易分享。白居易一看,发现原来是自己15年前登科及第时,赠长安阿软的绝句。

网络配图

白居易进士及第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等职,本来事业春风得意,逛平康里的时间并不算多;后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受此打击,便更加沉溺声色。元和十一年(816),白在送别朋友河梁时,偶遇一从良青楼女子裴兴奴(即着名的琵琶女,唐代着名歌妓,元和年间琵琶名手),便赋出名篇《琵琶行》。

自然,该诗最重要的还是感情真挚。学者陈寅恪曾评该诗道:“既专为此长安故倡女感今伤昔而作,又连绾已身迁谪失路之怀。直将混合作此诗之人与此诗所 咏之人,二者为一体。”《唐宋诗醇》中也说:“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曲尽沦落苦,辞传相知情。琵琶女的 “琵琶曲”唱尽了世态的炎凉、人情的冷暖;白居易的《琵琶行》写满了相逢的凄恻、相知的悲悯。一首“琵琶曲”似怨似悔、如泣如诉;一篇《琵琶行》相怜相 惜、如歌如潮。正是琵琶女,帮助白居易创作了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功不可没。

西湖共狂欢

长庆年间,白居易以中书舍人调任杭州刺史。杭州是江南胜地,人间天堂,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名姬云集;杭州红灯区向来是车水马龙,名妓举不胜举。

白居易在杭州做官时风流潇洒,前前后后有不少青楼知音。他先是找到了名妓商玲珑、谢好好,二人皆巧于应对,善歌舞。白居易每日以诗酒与之调兴。他经 常携玲珑、好好外出游玩,留下了段段风流。尤其是这玲珑,名声远播,色艺过人,当地的文人骚客以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为自豪,能请到玲珑作陪,便是有面子。

网络配图

好友元稹在越州闻之,厚币来邀商玲珑往乐。白遂遣去,使尽歌所唱之曲,让好友品评。后元稹在玲珑陪他1个多月后送归,并作诗调侃白居易云:“休遣玲 珑唱我词,我词都是寄君诗。却向江边整回棹,月落潮平是去时。”二人自此成为知己、文友铁杆嫖友,既交流经验,丰富文化界生活,又互通有无,成为文坛一时佳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非亡于万历也非亡于崇祯?是亡于李成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到底亡于谁之手,一直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有人说明亡于万历,有人明亡于崇祯,还有人说明亡于东林党等等很多观点,我们把亡于万历和崇祯的两个观点拿出来看看。明亡于万历万历后期朝政运作的效率。神宗萎靡委于上,百官党争于下,这就是万历朝后期的官场大势。官僚队伍中党派林立,门户之争日盛一日,互相倾轧。

  • 解密:霍去病为何要射杀“飞将军”李广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十月,大病初愈的汉武帝刘彻率领文武百官在甘泉宫附近打猎。此时曾经横行北方、不可一世的匈奴骑兵早已在卫青、霍去病两位名将的打击下远遁漠北,大汉的国力蒸蒸日上。游猎中,汉武帝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骠骑将军、冠军侯霍去病在打猎时,竟然射杀了郎中令、关内侯李敢!网络配图李敢

  • 揭秘:是什么原因注定吴三桂难以成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公元1644年4月25日),崇祯皇帝在统御天下十七年之后,自缢身亡。同一天,闯王李自成进入北京。第二天,从关外赶来护驾勤王的吴三桂走到山海关之时,得知北京“沦陷”的消息,他便在山海关驻扎下来。他知道,崇祯时代已然是过去式,现在是李自成的“大顺”时代了。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时此刻,

  • 姜子牙的奋斗史:如何度过人生低谷期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汉族,生于公元前1156,死于公元前1017年,寿至139岁,先后辅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因功封于齐,成

  • 惊叹!将相之才韩信是被宫女活活打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之名已无需赘述,韩信之功,可谓建立大汉天下的第一大功着,刘邦曾加封三齐王,并特例准许韩信三不死。为何这样却还是被杀了呢。网络配图所谓三不死即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这可谓是最大的免死铁卷了。即便这样,他还是死的屈辱、窝囊,最后被吕后诱骗至宫中被宫女活活打死。韩信为汉家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

  • 开国功臣韩信为何宁死也不选择背叛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03年,天下连天烽火。韩信率部直取齐地,肥得可以,有了环视群雄的本钱,然后从刘邦手里夺了个齐王的封号——这个轻率的举动埋下了他日后身首异处的祸根。当此之时,脑子清浅的项羽得知他的二十万部队连同司令官龙且尽为韩信所灭,汉军对楚军形成了包围之势。这位力能扛鼎的武夫平生第一次产生了恐惧心理。网络配

  • 揭秘:七岁就能收孔子为徒的人有多“神”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7岁的老师项橐将项橐视为孔子的老师,至少有两部史籍为证。一是《三字经》中的“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另一个是《战国策·秦策五》中记载的“甘罗曰:‘夫项槖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焉,奚以遽言叱也?’”项橐是何许人?一个年仅7岁的孩子怎么能让圣人孔子拜他为师?《三字经》是中

  • 起义军首领李自成为何会败在女人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李自成是明朝末年起义军首领,勇猛有识略,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1644年率领起义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杀,明朝灭亡。网络配图在崇祯十二年,李自成东山再起,却在崇祯十三年的时候被敌人困在了山中,他率领五十个骑兵突围,进入了河南,那个时候中原地区,灾荒严重,社会的矛盾十分尖锐,在部下李岩的建议下,

  • 崇祯帝私房钱数目惊人 但衣服破了却舍不得扔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1627年,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17岁受遗命继承皇位。即位初年,为节省国库开支,崇祯皇帝下令大幅度地裁撤边防驿站、免官税。崇祯皇帝自己的衣服破了也舍不得更换,以至于某日听讲官讲书时,他穿的内衣袖子破损不堪,露在外面很不雅观,只好不时把它塞进去遮掩。就是这样一位节俭的皇帝,其私藏的皇银内帑数目却非常惊

  • 揭秘:谁曾被康熙称为“天下清官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的清代,曾经出现过两个着名的廉吏:一个是礼部尚书张伯行,他为官清正,被康熙皇帝称之为“天下清官第一”。张伯行任江苏巡抚的时候,为禁下属送礼,专门发布檄文:“一黍一铢,尽民脂膏。宽一分,民即受一分之赐;要一文,身即受一文之污。”另一个就是兵部尚书于成龙,于成龙任两江总督3年之后病逝于南京署中,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