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子的“食不厌精”其实并不是指吃细粮

孔子的“食不厌精”其实并不是指吃细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960 更新时间:2024/2/8 10:05:30

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于是很多人觉得,连孔人都讲究吃细粮精肉,那必是对的。其实,这先强调的是饮食过程中的从容,也是养生之必需。其次,在孔子的那个时代追求精细,也是一种合乎营养学的饮食平衡。

网络配图

食物的精、细不仅需要加工,还需要细嚼慢咽,才能得到食物营养,更重要的是,在咀嚼这类身体的“加工”过程,能舍得花时间的人,肯定不会贪婪,大脑的“饱中枢”因为有时间完成经反射,而足以感觉到饱,就此发放不再吃的神经命令。

所以,现代养生的一大要素是吃饭慢,按照现在的营养学规矩,每口能咀嚼30次为最,这样的咀嚼肯定避免了饕餮导致的过食,但估计没几个能做得到。

网络配图

之所以营养学家反对现在的快餐,鼓励吃粗粮,一方面是因为快餐热量高,更重要的是,粗粮因为咀嚼起来费时费力,更容易让大脑有饱的感觉。孔子那个时代不懂现代营养学,但是他从容的人生哲学仍旧可以使他对饮食养生无师自通。

如果一个人一直吃细粮,那他就该增加粗粮的比例来改变饮食结构。反也一样,如果始终吃粗粮,就有可能纤维素摄入足够,但蛋白质不足,他就需要多吃细粮甚至精肉。

孔子那个时代也如此,之所以他提出“食不厌精”,就是因为当时的食物不够精了,“不厌”属于一种生活追求。反之,如果像我们似的,被精细的食物包围,早就厌了。

网络配图

那么,在粗粮为的生活中,吃几顿细粮精肉是绝对合乎营养配比的,这个规则至今也适用,只不过我们的均衡周期不是一生,而是一个期,无论是荤素还是粗细,最好能在这一周中找齐。

比如前半周或者中午,尽情吃喝了,那么后半周或者,就应当回家吃,吃得粗点素点,这样更利于营养的均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单挑从未失败的中国古代最牛武将排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史,千万次的战争中涌现出数不清英雄豪杰,他们处在不同时期,不同时代背景下,一定要说谁优谁劣显然是件很困难的事。记得一些不学历史的人常常闹“关公战秦琼”“张飞杀岳飞”的笑话,笑过之后,我也会想关公和秦琼到底谁更厉害?在每一个人心里肯定有不同的答案!历代武将排行榜依据

  • 历史真相:谁才是逼死崇祯皇帝的真正元凶?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之前的三个皇帝简直匪夷所思,绝对是皇帝中的奇葩:神宗30年不上班,好几茬高干到退休都没见过领导;光宗是个花痴,上台不到一个月,直接牺牲在床上;熹宗的木工和瓦工手艺绝对一流,本职工作统统交给魏忠贤代劳。崇祯帝却一反常态,是个勤政廉政的模范,工作17年,病假都没请过;对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很严,为

  • 活宝皇帝太荒诞!亡国后竟跟敌国皇帝要官做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个特殊时代,也是出了无数个经典人物的时代,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部荒诞剧的主人公,那即是陈后主陈叔宝,我敢言他是史上头号活宝皇帝。究竟怎么个“活宝”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要说陈叔宝的皇位来得很是触目惊心,他是太子,弟弟陈叔陵为抢夺皇位,在父皇的遗体前就忍不住挥刀相向,要不是老妈柳太后和

  • 忽必烈最看重的一位南宋大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宋史》列贾似道于《奸臣传》,其内容不少来自野史小说,且出于反对者之口,遇事不问是非,均加贬抑。如鄂州之战,云似道私约称臣输币,又虚诳报捷,最是坏事。然考《元史·世祖纪》,仅云约和,并无称臣输币之语。况且《元史》里也记载了在鄂州之战后期,忽必烈曾当着众人的面夸奖身为南宋守将的贾似道:“彼守城者只一士

  • 都知道崇祯猜忌多疑 而他却让崇祯信任到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崇祯帝生性多疑是出了名的,老对手皇太极借着这点搞死了有威胁的袁崇焕,明朝内阁首辅光他一代短短几年就换了数十几的。可见要取得这样一个皇帝信任有多难,可能稍微不注意就丢了老命,但是却有一个人做到了!他就是明朝末期的大学士魏藻德,虽然他刚在首辅任上没做到一个月,明帝国就坍塌了!网络配图他是崇祯十三年的状元

  • 只有刘备请过诸葛亮?其实他也去过三次了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自从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后,刘备便于中平十三年春三月引三千军及关羽、张飞二弟兄,前往邓州武荡山卧龙冈拜会诸葛亮。此时诸葛亮正在庵中。听说刘备前来,吩咐道童向刘备谎称自己昨日去江下同有八俊聚会。刘备怏怏而去,只能在庵外西墙上题诗一首,表明自己的心迹。同年八月,刘备又赶往诸葛亮的茅庐。这回诸葛亮有让道童

  • 外宽内忌!细说宋太宗赵匡义的为人处事之道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宗赵光义(本名赵匡义)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历史评价颇高,那么他的为人处事之道是怎样的呢?下面为您一一揭晓。网络配图在对待自己的宰辅大臣的时候,太宗的一些手段,还算是比较仁慈,可是在对待其他人就不那么客气了。比如那些归降的诸侯王,像南唐国主李煜,吴越国君钱弘叔,一个个都被太宗给收拾了,下手毫不容情

  • 权阉赵高:成功的复仇者替自己的祖国报了仇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赵高怕被别人害死,把仇恨埋在心里,一心想颠覆秦国,为亲人们报仇。他天天工作也不说话,时间一长,大家放松了警惕,因为他知识渊博做事认真,所以别人也很喜欢他,不久他娶了妻子,生了一个女儿。网络配图赵高是赵国人,从小天资聪慧喜欢读书。秦赵长平之战时,赵高的父亲带着赵高的四个哥哥上了战场,后被坑杀,家里就剩

  • 揭秘秦始皇嬴政“一统天下”为何独留卫国?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战国时期的各国相继覆灭,但是唯独日渐式微的卫国留存了下来,在濮阳城这个弹丸之地苟延残喘,直到公元前209年才被秦二世胡亥所灭。史料记载,“君角九年,秦并天下,立为始皇帝”,君角是卫国最后一个国君。“君角二十一年,废君角为庶人”,此时的卫国才真正宣告覆灭。秦灭六

  • 史上第一帅哥潘安为什么被诛灭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帅哥潘安童鞋估计大多国人都知道。但对这位帅哥后来被诛灭三族的人生结局却少有人知。被诛灭三族的第一帅哥网络配图潘安(247—300),字安仁,西晋文学家,河南荥阳人,“姿容既好,神情亦佳”。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潘安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他擅缀词令,长于铺陈,造句工整,时人称他是一个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