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裕夺取司马氏政权后 刘裕为什么将司马氏后人灭族

刘裕夺取司马氏政权后 刘裕为什么将司马氏后人灭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614 更新时间:2024/1/24 19:00:31

刘裕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皇权斗争中,骨肉兄弟自相残杀尚且不足为奇,更何况异姓种族之间。

司马懿的后人,其实早在西晋八王之乱的时候,就自相残杀以至于没剩几个了。说白了,八王之乱时,司马家族里凡是有一点能力的,都想着在皇权大位的争夺中,分一杯羹。只有那些无能之辈,才在这种政治斗争中侥幸活了下来,这听起来,真是有种福兮祸之所依的感觉。

也就是说,八王之乱几乎消耗了司马家族全部的力量,那些剩下的司马氏后人,虽然在南京重新组织建立了东晋,但是,那属于弱者的苟且偷安,司马氏一族,已经是日落西山了。

刘裕在争夺皇权的过程中,确实对司马家族进行了毁灭性的残杀,这几乎是开创了皇族灭种的榜样。因为在此之前,包括曹氏,包括司马氏,他们对他们的前辈朝代的亡国之君,都是做足了表面工作的,一般都是好吃好喝地供着,没有明目张胆地杀害他们。但是刘裕没有,他是一连杀了两个司马氏的皇帝。

刘裕最让后人惊叹的是,他是古代杀皇帝杀的最多的人。楚桓玄,蜀谯纵,南燕慕容超,后秦姚泓,东晋司马德宗司马德文,这六个皇帝都是死在他的手上。关于这些皇帝的故事,大家可以自己查一查了解一下。

桓玄是东晋权臣桓温之子。桓温一生跋扈,位极人臣。桓玄长大后,也“常负其才地,以雄豪自处,众咸惮之”(《晋书·桓玄传》)。

刘裕为什么要对司马家赶尽杀绝?

有人说这是因果报应,天道轮回。说司马家为夺曹氏大位,采用了低劣的手段,刘裕再从司马家夺过皇位,那是因果轮回,报应不爽。而且,再往后说,这刘裕的后人,也被萧道成(427年~482年,南齐开国皇帝),几乎以同样的方式残杀,看起来,这还真是有点神灵感应的意思。

可是我们不能这么看待问题,我们要深入刘裕内心,去看看,到底是出于何种考虑使得司马家为什么必须寸草不留。

首先,刘裕跟司马家没有深仇大恨,也就不存在非要杀人灭口报仇雪恨的因子。其次,这司马家族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政治建树,但是从政治总体上看,他们也没有什么过分危害人民的事情,在民心这一块,也不是完全与民心相背。也就是说,刘裕杀司马,不存在一般的普通情感问题,而是有深厚的政治考虑的。

答案也很简单。刘裕,生于363年,死于422年,称帝时(420年)已经57岁,这时候离他去世,只有短短两年时间了。在古代,五十多岁已经是高龄了,我们可以合理想象,他自己肯定是深知自己已经时日无多了。

而此时,他自己的接班人宋少帝刘义符(406年~424年),才14岁。14岁的孩子,才刚上初中,心智未开,还是个只知玩耍嬉戏的孩子。这种少主年幼的戏码,我们古代没少演,估计诸位都看腻了,不消我多说。

我们推测,正是这个内忧不定少主年幼的政治环境,使得刘裕对国内残余的反抗势力不放心,尤其是不放心司马家族,害怕他们死灰复燃。那么,稳固政权唯一可靠的方式,只有斩草除根了。

这样,我们就基本上解释了刘裕下此毒手的原因,另外还要提一点,那就是,我们分析历史,是基于历史资料来合理推测,而几乎所有的历史资料,都有作者个人情感和避讳在里面,所以,我们很难恢复当时的实际情形,也很难知道刘裕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刘裕其人。

据资料记载,刘裕自小尝尽生活的艰辛,曾以卖草鞋为生,这个出身跟刘备有一比,都是汉高祖的后代,但是家道中落,干起了底层勾当。

刘裕即位后,实行了一些安境保民的措施,受到了人民的欢迎。如他下令赦免因逃避兵役、租税而流亡的流民,在限期内回家可以免租两年。实行“土断”制度,抑制豪强兼并,减轻赋税徭役等。刘裕个人品质也有一些值得称道之处。史书称他“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未尝视珠玉车马之饰,后庭无纨绮丝竹之音”。

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刘裕在后世人眼中的形象,还是比较不错的,我们熟知的宋代词人辛弃疾,曾经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追怀想念过刘裕(刘裕,小名寄奴),我们回顾一下这首诗。(元嘉:(424年—453年)

是南朝宋皇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共计29年余。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西晋八王之乱长达达十六年的动乱 八人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对八王之乱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八王之乱是西晋朝的一次皇族内乱,最开始的导火索是帝权与相权(士族)之争,权后贾南风引宗室力量铲除了士族集团,而在两方相争的时候,宗室势力得到膨胀,反过来吞侵帝权,从而引发了长达十六年的动乱,由于其中最关键的藩王有八位。故称“八王之

  • 曹操,曹丕,曹睿三人当中 司马懿最怕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丕曹睿哪个厉害,司马懿为什么选择曹丕,曹丕为什么选择曹睿

    你真的了解司马懿和曹氏三代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你得这么想,曹操、曹丕、曹睿三人中,谁怀疑过司马懿,司马懿就最怕谁?当然是曹操怀疑过司马懿了,所以司马懿最怕的人,显然是曹操。司马懿最擅长的就是隐忍、欺骗、厚黑,而且连曹操也敢欺骗,曹操最早听说了司马懿的才能,因为司马懿的父亲司马

  • 宋朝将领韩彦直到底是什么实力?岳飞死后其选择了隐居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将领韩彦直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南宋一直是饱受金兵的袭扰,当时出现了两派人物,一边是以宋高宗为首的求和派,他们懦弱胆怯,希望通过求和的方式换回国家的安定。当然另一边就是主战派,他们坚定地前方抵抗外敌的入侵,正是这些民族英雄给孱弱的南宋政权带去了一点点的保护。我

  • 历史上的篡位的人那么多 后人为何很少指责赵匡胤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赵匡胤篡位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历史上,篡位者很多,为什么后人很少责怪篡位的赵匡胤?对篡位者的评价,是多方面的一个综合评定,咱们不能只看他“篡”这个行动。篡位前,王朝运行怎么样?王朝君主怎么样?赵匡胤篡的是后周,柴荣作古后,柴宗训孤儿寡母临朝持政,主少国疑,朝中门阀林

  •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被称为“点检天子”?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宋太祖赵匡胤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事实上,殿前军在后晋时期已经出现,后汉时期则呈现发展壮大势头,至后周时日趋完善成为与侍卫亲军并立的禁军骨干之一。后晋初年,即已出现“殿前”之称。《旧五代史》载:“(王彦超)天福初,累迁奉德军校,再转殿前散指挥都虞候,领蒙州刺史。"

  • 孝庄太后年轻时有多漂亮?怪不得皇太极倾心她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相信在说到孝庄太后的时候,大家都会有很多的了解,她是一个美丽的女子,性格上面也是很活泼的,尤其是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皇太极对于多尔衮,都是那样的倾心于她,这也足以看出来孝庄太后是真的很美。我们在看到电视剧中大玉儿是一个非常魅力的女子,也可以说是仙女的形象,但是在历史上面的孝庄太后,真的有这样的美丽

  • 清朝出身最低的皇后:孝淑睿皇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在清朝历史上,出身较低的皇后不在少数,可是这些皇后大多是儿子做了皇帝,母以子贵才获得了皇后的名分,比如说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德妃)、嘉庆帝生母孝仪纯皇后,她们都是出身内务府的包衣奴才。然而,大清皇帝的元配一般都是出身高贵的王公之女,抑或是出身名门的八旗世家之女,不过,清朝历史上还真有一位包衣奴才出

  • 诸葛亮与姜维的北伐在本质上有什么同?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诸葛亮与姜维的北伐在本质上有什么同,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228年春,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刘禅,向刘禅说明了北伐的重要性,并希望刘禅能够同意自己出兵的请求,以完成刘备毕生的夙愿,在得到刘禅的应允后,诸葛亮提兵汉中,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北伐。当时诸葛亮派出

  • 朱元璋小时候是给地主刘德放牛 朱元璋后来又是怎么对待这个地主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朱元璋和地主刘德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朱元璋登基之后,对于那位小时候曾经剥削自己,让自己放牛的地主刘德,还算是不错的。不但没有追究当年刘德的不敬,没有报复刘德,反倒是赏了刘德五十亩田地,还免了刘德家五年的赋税。要说老朱和地主刘德的这段恩怨,那就得往前推很多年了。朱元璋

  • 诸葛亮如果北伐成功,他会不会废掉刘禅自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为什么最后还是失败了,诸葛亮北伐不可能成功,刘禅为什么不让诸葛亮北伐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假如诸葛亮北伐成功,会废掉刘禅自立吗?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东汉暮年,三分天下,英雄辈出,诸葛亮虽有”经世“之才,不过他却抉择遁世在隆中,由于他有着很高的抱负,要么不入仕,要么就要身居高位,有着”话语权“。以是,当刘备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的来约请他帮手本人的时分,而心里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