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皇帝是怎样炼成的:揭秘四大辅政大臣

康熙皇帝是怎样炼成的:揭秘四大辅政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746 更新时间:2023/12/20 17:22:04

明末长达40多年的战乱,终于在清顺治皇帝时期结束。顺治皇帝就是皇太极最年幼的儿子福临。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时,多尔滚被晋封为“皇父摄政王”。之后,多尔滚独揽朝政,而幼小的福临只不过是个摆设。

公元1650年,即顺治七年,多尔滚在古北口外打猎时,不慎坠马受伤,后病情恶化,死于喀喇城(今河北承德市郊),年仅39岁。多尔滚死后,福临亲政。他对多尔滚摄政时专断授权怀恨在心。多尔滚死后,被多尔滚长期压制的元老郑亲王济尔哈郎等人上奏,要追查多尔滚的罪责。顺治皇行福临借此机会,宣布多尔滚的十大罪状,下沼剥夺了多尔滚的一切封号,削其爵位,抄其家产,还毁坏其坟墓。

网络配图

顺治皇帝亲政后,继续推行统一全国的征战。但他在位的时间并不长,仅短短17年,在他24岁的时候,不幸患上了天花。这个病当时很难治愈,曾夺走了清朝很多皇子、公主的生命。顺治患上天花时,还很年轻,因此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立嗣的问题。然而,他的病情突然恶化,必须要定立一个继承人。顺治有8个儿子。他的意愿是立次子福全继位。但孝庄皇太后不同意,她提出让顺治的第三子玄烨继位。

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正月初四,顺治皇帝卧床不起,高烧不退,昏迷不醒,生命危在旦夕。此时,孝庄皇太后授意翰林院学士王熙起草遗沼。遗诏中立玄烨为皇太子。但玄烨此时年幼,需要有重臣辅政。但是,在顺治初年,宗室多尔滚辅政专权,产生了很多弊病。因此,孝宗皇太后决定,选择非宗室大臣辅政,以便于控制。于是任命资历深厚的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异姓重臣为辅政大臣,辅佐年幼的玄烨管理国家。其中,遏必隆和鳌拜都是皇太极的旧部,因为当年拥立顺治即位,而遭到多尔滚的打击。顺治亲政后,恢复了他们的官职,并委以重任。苏克萨哈原本是多尔滚的部下,多尔滚死后,他首先告发了多尔滚的谋逆之罪,立下大功,得到了顺治的信任。这四个三朝或四朝元老,在朝廷中的地位自然是无可争议的。

网络配图

公元1661年正月初七,顺治帝病逝,玄烨即位,他就是康熙皇帝,当时年仅8岁。顺治帝死后,孝庄皇太后是清朝统治集团中德高望重、一言九鼎的人物,她对这四位辅政大臣也极为信任,放手使用。因此,辅政大臣的权力很大,加之没有监督和约束的机构,从而为个别人结党营私、擅权乱政提供了条件。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某些政见的不同,捕政大臣中两黄旗的索尼(正黄旗)、遏必隆、鳌拜(镶黄旗),与正白旗的苏克萨哈的关系日渐紧张。另一方面,鳌拜居功自傲,权力欲逐步膨胀。他联合遏必隆,扩张镶黄旗的实力,擅杀朝中于自己存有积怨的大臣,专横跋窟的作风越来越显著。

四位辅政大臣在辅政期间,自然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但在处理满汉关系的问题上,却采取保守、倒退的方针。在恢复祖制、首祟满洲的旗号下,歧视汉民,使汉民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当时,反清复明的战火尚未完全熄灭,经济凋敝,百废待兴。但满族大臣既缺乏治理经验,又不能与汉人切磋合作,大大妨碍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这便使得一些投机分子逐步取得辅政大臣的信任,为非作歹。

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鳌拜在索尼、遏必隆的支持下,将清朝人关初期田占土地时分配给镶黄旗与正白旗的土地,强行互换,并再次圈占大量土地,致使广大农民流离失所,加剧了满汉矛盾。这三个辅政大臣还不顾玄烨的反对.矫诏将反对此举的大学士、管理户部事务的苏纳诲等大臣处死,造成了一大冤案。

网络配图

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索尼去世,鳌拜成为首席辅政大臣,遏必隆对他言听计从。鳌拜为消除异己,独掌辅政大权,罗织苏克萨哈的“罪状”,企图将他置于死地。尽管玄烨坚决反对,但鳌拜等人不肯罢休。一连七日强奏,竟将苏克萨哈及子孙全部处死,并没收其家产。

苏克萨哈被除掉后,鳌拜的权势进一步扩大,更加飞扬跋医,欺君擅权。他的种种行径,已构成对皇权的严重威胁。至此,孝庄皇太后作出决断,并指点玄烨,拟定清除鳌拜集团的全盘计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解密:诸葛亮的一句话为什么会害了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姜维有多厉害,诸葛亮为什么收姜维做徒弟,姜维厉害吗

    姜维是是蜀汉后期诸葛亮最为倚重的名将,但是诸葛亮的一句话竟在数十年后害了姜维。这次伤害让姜维吃下了北伐的最大败仗,钟会在其《移蜀将吏士民檄 》中有一句:段谷侯和沮伤之气,难以敌堂堂之阵。段谷之战,姜维大败,蜀国元气大伤,姜维也因为这次败仗自贬三级,从大将军到后将军。可以这么说,段谷之战对蜀国的影响不

  • 大贪官和珅的官宦生涯 最终死于嘉庆手上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曾兼任多职,封一等忠襄公,任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等要职,为皇上宠信之极,官阶之高,管事之

  • 少年时代诸葛亮的命运曾悬于曹操之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如果诸葛亮多活二十年,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阅读,少年诸葛亮电视剧

    那一年,曹操的父亲曹嵩为避战乱,居住在山东琅琊一带,其实也就是诸葛亮的家乡。曹操命令泰山太守应劭去迎接曹老太公。徐州太守陶谦派部下阴平去护送。当时曹家的辎重有一百多辆车,财富外露,引起阴平及其部卒的贪心,“士卒利嵩财宝”,结果在华、费这一带杀了曹老太公全家,其中包括曹嵩的幼子曹德,财货被抢劫一空。然

  • 揭秘康熙孝庄祖孙情:相依为命几十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孝庄为什么喜欢玄烨,孝庄陪了康熙多少年,康熙和孝庄的关系

    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氏,是努尔哈赤的儿媳,皇太极永福宫庄妃,顺治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的祖母。她机智过人,善于谋略,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两辅幼主,权位并隆,是清朝唯一的一位太皇太后。她对清朝贡献大,故事也多。孝庄太后和多尔衮的关系,有种种传闻和故事。传闻最广的,当今家喻户晓的是所谓“太

  • 揭秘:未能葬入明十三陵的大明皇帝朱祁钰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祁钰明十三陵,明十三陵没有的皇帝,大明十六帝为什么只有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明朝自开国以来,从明太祖朱元璋传到明思宗朱由检(即崇祯皇帝),共传了16位皇帝。其中除了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葬在南京明孝陵,还有那个在靖难役中不知所踪的第二任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外,其余14位皇帝中的13位。图片来源于网络就

  • 揭秘:为什么说管仲射箭只打中了六环?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罗斯被公牛交易落泪,射箭怎么打得准,管仲在外交打出了什么旗帜

    话说公孙无知杀死了自己的堂兄弟齐襄公以后,自己当了头儿。世事难料,又过了一年,公孙也走上了被手下所杀的不归路。这次,齐国可乱套喽,一时间成了没娘的孩儿。这样下去怎么行?国不可一日无君呀!于是,齐国一个管事儿的名叫高傒的人出面了,由于他与齐厘(xi即僖)公的老三儿子姜小白是发小,关系相当不错。所以,当

  • 隋唐英雄谱上真实的李元霸 没有被雷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唐英雄李元吉,隋唐英雄传李元霸胖子,隋唐演义李元霸被雷劈

    李元霸是演义小说《说唐》中隋唐英雄谱上第一条好汉,年方十二岁,生得嘴尖缩腮,一头黄毛束在中间,戴一顶乌金冠,面如病鬼,骨瘦如柴。身穿一副铁水穿成宝甲,坐下一匹追风白点万里龙驹马,据说是上界大鹏金翅鸟临凡,使一对铁锤,重八百斤,纵横天下。但因违反师训,杀死了使镏金镗之人(宇文成都),被雷劈了。网络配图

  • 楚汉相争有人劝韩信与项刘三分天下可行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楚汉相争历史背景,谁向韩信提议三分天下,项羽和韩信几次对决

    冬去春来,韩信在齐国歼灭龙且的消息,也先后传到了项羽和刘邦军中。韩信在报告喜讯的同时,也提出了改善个人待遇的请求:“齐人奸猾,田家残余还在继续活动,南面又邻近楚国,请求委任末将为假王(代理齐王)。”刘邦一听就火了,老子在这里快撑不住了,你小子不来支援,还想封王。这不是做梦吗?张良和陈平一听这话急了,

  • 清朝秘史:道光皇帝为什么要踢死自己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道光是谁的儿子,清朝道光踢死太子,道光皇帝一脚踢死自己的儿子

    说起清朝的道光皇帝,他虽然执政期间没有什么突出的政绩,但是他却是一位清朝出了名的“虎爸”。为什么这么说呢?故事源于他赐死自己亲儿子。那么,道光为何踢死亲儿子呢?清朝中期的道光皇帝,可以说平平凡凡,不是开国之君,也不是亡国之奴,可正是在这个平庸的皇帝任期,使得中国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简单的说,鸦

  • 明神宗朱翊钧在位时期的功与过知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明神宗为什么不上朝,明神宗朱翊钧,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

    朱翊钧在位前十年,由于年幼,由母亲李太后代为听政,太后则将一切军政大事交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实行了一条鞭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社会经济很大的发展,是为“万历中兴”。万历怠政但张居正死后,万历十四年(1586年)十一月朱翊钧开始沉于酒色之中(一说是染上鸦片烟癮)。后因立太子之事与内阁争执长达十餘年,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