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最早穿西服但严旨禁教使乾隆闭关锁国

雍正最早穿西服但严旨禁教使乾隆闭关锁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864 更新时间:2023/12/14 9:35:17

在中国,最早穿西服的应该是雍正帝。至今,故宫尚保留着他的《雍正半身西服像》,那是来自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稣会修道士郎世宁画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雍正五年(1727),葡萄牙大使麦德乐经澳门抵达北京,朝觐雍正帝,行跪九叩礼,献大量礼物,恳请保护在中国澳门和内地的葡萄牙人。雍正允准,同意葡人继续居留澳门,并在麦德乐返澳时,给予了特别的优待。

7月7日,麦德乐在张安多等传教士及礼部大臣的陪同下,最后一次朝觐雍正帝。雍正特地选在北京圆明园。一进宫,只听见礼部大臣“扑通”一声,吓倒摔地。

“当时的雍正,西装革履,颈系领结,头戴假发,唇上贴了八字胡,脸上扑了粉,鼻梁上还架了一副近视镜,十足的一个假洋鬼子。”此等打扮,在电视剧《雍正朝》中有过表现,只不过换做了在上书房勤政的场景。

但,雍正帝穿西装、戴假发,对于中国而言,可是一次破天荒。

1716年,葡萄牙若昂五世国王将包括此车在内的一个特制专车队送给教皇克雷芒十一世,以炫耀其拥有广袤帝国的皇权威仪

麦德乐朝觐雍正,是带着目的来的。他作为葡萄牙使臣访华,不仅是为了葡人在澳门的利益,还有另外一个重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清之际,天主教传教士尤其是耶稣会士充当中国和欧洲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典籍等方式把中国灿烂文化介绍给欧洲,使西方出现了“中国热”。至康熙前期,中央集权统治尚不完备,朝廷致力于勘定内乱,对意识形态领域尚未进行严密的控制。朝廷对于仍遵循利玛窦方针进行传教、帮助清朝修订历法、制造火枪的天主教传教士,采取了接纳和宽容的政策。康熙三十一年(1692) ,公开允许天主教在华传教,南怀仁、汤若望、郎世宁等传教士进入朝廷担任官职或画师。

然而,1704年,天主教教皇克雷芒十一世公然下令,禁止中国教徒举行祭祖、祭孔等活动,禁止把“上帝”和“天”作为“天主”的别称,并派特使铎罗1706年来华谈判。这彻底激怒了前几年已介入礼仪之争的康熙帝。

康熙认为此举,干涉中国习俗,派人将铎罗送往南京暂住,并下令驱逐反对中国礼仪的传教士,同时派使节前往罗马。铎罗无视康熙的旨意,在南京宣布教皇禁令。康熙闻讯后,下令把铎罗押往澳门软禁,“谕众西洋人,自今以后,若不遵利玛窦之规矩,断不准在中国住,必逐回去”。

1715年,教皇克雷芒十一世重申禁令,违者以异端论处。康熙大怒,下令拘捕传教士并禁止传教。1719年,教皇又派使团来北京,康熙拒不接见,斥责:“尔西洋人不解中国文字,如何妄议中国道理之是非”,“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传教,禁止可也”。第二年,罗马教皇被迫让步,宣布“八项准许”,同意中国信徒举行非宗教性的中国礼仪。康熙下令只准许尊重中国礼仪的传教士居留中国并禁止公开传教。

雍正二年(1724),清朝政府大规模驱逐西洋传教士,澳葡政府担心清廷会进而收回澳门,就上书请求葡萄牙国王若奥五世遗使来华。麦德乐来华朝觐,主动向雍正行跪拜之礼,也是想请雍正收回禁教的旨意。但是,雍正以其特有的大度宽仁,让麦德乐四次朝觐,除了尽量保持葡萄牙的尊严及大使大荣耀外,只字不提传教事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

雍正延续康熙做法,从维护自身统治稳固出发,铲除潜在的危险因素,强调“西洋人何裨益于我中国”,使天主教在华突然中断。

这一层薄纸,慢慢变成一垛厚厚的高墙,是中国几近与世隔绝。

乾隆五十七年(1792),英国伯爵马戛尔尼率领使团,带着英王乔治三世的国书,来到中国希望通商。

当时,欧洲人传说中国人是“全世界最聪明最礼貌的一个民族”。德国大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中国老百姓“服从长上,尊敬老人……中国农夫与婢仆之辈,日常谈话或隔日会面之时,彼此非常客气,其殷勤程度胜过欧洲所有贵族。”更莫说中国皇帝是何等的仁慈。

第二年阴历八月,马戛尔尼高兴地带着丰厚的国礼,如蒸气机、棉纺机、梳理机、织布机等现代科技,以及当时英国规模最大并装备有110门大口径火炮的“君主号”战舰模型,来到热河避暑山庄向乾隆恭贺八十岁万寿,呈上国书。英国人诚请:取消清政府在对外贸易中的种种限制和禁令,允许英国对华派驻使节,打开中国门户,开拓中国市场。

结果让马戛尔尼绝望了。乾隆在回给英王乔治三世的复函中,写了一句著名的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以实物为证,收了马戛尔尼的几个洋表后,回赠了一件雕刻得十分精致的蛇纹石。接着,副使斯当东父子上前向皇帝致礼,乾隆赠给斯当东一块与大使一样的玉石,解下自己身上的一只黄色荷包送给会说中国话的小斯当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至于朝觐的礼仪,英国人说马戛尔尼等人按照觐见英王的礼仪单膝跪地,未曾叩头。和珅的奏折却说,英国使臣等向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双方记载不同,已很难明其真相。

其实在此前,双方的“礼仪之争”,也很热闹。但在以后,乾隆的这个“天朝上国”,却被马戛尔尼的礼单上专门提到的 “榴弹炮、迫击炮”以及手提武器如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打得主动签订《南京条约》这个近代中国丧权辱国的条约。其时,前后还不到5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他捐官后拼军功为何最后又被雍正判斩监候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康熙乾隆雍正顺治是什么关系,雍正暴毙之谜,汉代军功

    雍正元年(1723),青海蒙古贵族、和硕特部大台吉罗卜藏丹津聚兵十余万人,屡犯重镇西宁,劫持蒙古亲王,并杀害朝廷派去调和的钦差大臣。新君震怒,授川陕总督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四川提督岳钟琪为征西副将军、参赞大臣,挥师西征。岳钟琪乃民族英雄岳飞的21世孙,最初因康熙朝定额卖官筹粮打仗的临时性财政政策,捐

  • 顺治为何认为做皇帝还不如出家当和尚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那个和尚为啥要顺治当和尚,劝福临出家的和尚,历史上顺治出家当和尚了吗

    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帝很不幸,本来他就身体脆弱,骨瘦如柴,偏偏又染上了可怕的天花。他自知抵不过这场灾难,于是,他开始安排后事。临死之前,顺治帝做了三件事。一是圆梦。顺治帝最大的憾事就是出家未成,原因就是自己的母后极力反对。眼看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顺治帝决心圆了这个梦。于是,在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二日,他去

  • 细说帝王:南唐后主李煜与宋徽宗的相同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煜经典诗词十八首,南唐后主李煜画像,李煜是哪个朝代的呀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自秦始皇至清宣统共137位帝王,有人因功绩斐然而名垂千古,有人因昏庸无能而遗臭万年。然而,却有这么两位才华横溢却被骂为昏君的皇帝。他们是谁呢?他们就是李煜和宋徽宗。那么,他们二人有何相同点?各自的结局是什么?南唐后主李煜与宋徽宗赵佶都是文学艺术界的翘楚,后主善填词,一曲《虞美人》

  • 十四阿哥半夜发疯?是因雍正害死他福晋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雍正跟乾隆的关系,雍正把十四爷怎么了,雍正与十三阿哥的关系

    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在送康熙灵柩到遵化景陵行礼完毕后,雍正突然下令:十四阿哥允禵留在遵化守陵,不要再回京城了。所谓“守陵”,明眼人都能看出,不过是将之软禁罢了。不仅如此,雍正还特派自己的亲信副将李如柏在此监视并限制允禵的活动。随后,雍正又拿允禵的亲随开刀了,他命人传问允禵的家人向雅图和侍卫孙

  • 前赵荒淫皇帝拥有11个皇后连小妈都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上终身未娶的皇帝,阿房女存在吗,皇后和大臣私通

    刘聪非常好色多淫。因为乃父刘渊之后单氏年轻色美,刘聪便“烝焉”(在古代,下淫上叫烝,上淫下叫报)。也就是说,深受汉文化浸染的他,竟不顾及任何伦理道德,而“临幸”了他刚刚驾崩的父皇的后宫妃嫔们(这一点又让他儿子刘粲学去了,刘粲做了皇帝以后,也对“皆年未盈二十”的靳太后等后宫嫔妃“多行无礼”)。刘聪(?

  • 明英宗复辟:与弟弟无关 都是小人从中作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土木堡之变明英宗结局,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丁元英自嘲后半段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元旦朝贺被取消。因为从前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起,景泰帝就病了。正月十二日,景泰帝为行祭天礼,带病住在南郊(今北京天坛)斋宫。他把石亨召到榻前,命他代行祭天之礼。石亨看到景泰帝病得厉害,退下后与都督张軏、左都御史杨善及太监曹吉祥商议,如果景泰帝死去,立太子不如让太上皇复辟,这

  • 为雍正帝平反!让后世仰望的六大历史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皇帝,大家对他的评价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抄家皇帝,没有什么政绩可言,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历史终究是抹不去他的历史功绩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雍正皇帝让后世仰望的六大历史功绩,以下见分晓。图片来源于网络第一, 整顿吏治康熙往年吏治松散,贪污丛生,官员腐化堕落,国库空虚;

  • 朱允炆剃发穿袈裟 大文豪方孝孺愚忠诛十族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允炆杀的叔叔都有谁,方孝孺真的被诛十族了吗,人不能愚忠

    1402年六月,朱棣攻陷国都应天,朱允炆一看,咱的好日子到头了,他在皇宫里放了一把火,想要自焚了事。一位老干部赶紧拉住他:“您可千万不能想不开呀!太祖去世之前,曾经给您留下一个铁箱,说万一大难临头的时候,要打开这个箱子,现在是时候了。”朱允炆一听,也想起有这回事,赶紧找到那个箱子,打开一看,里边有三

  • 历史上因吃丹药而死的皇帝:最多吃200斤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皇帝养成计划2丹药配方及作用,古代服丹药死的皇帝,明朝吃丹药死亡

    皇帝炼丹,这当然是绝密事件,在官书正史上不可能有记载。可是,在清宫秘档中仍透露出一些蛛丝马迹。记载皇宫日用物品的内务府账本《活计档》,就披露了雍正皇帝炼丹的一些情况。最早出现的有关记载,是1730年冬天的《活计档》四则。这四则档案向人们透露,1730年末,在圆明园东南角的秀清村,在内务府总管海望和太

  • 乾隆皇帝与皇后嫂子乱伦引发的清宫迷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魏璎珞钻皇上被窝是哪一集,乾隆为什么那么恨继后,延禧攻略太后杀母夺子

    原来,她就是皇后的亲嫂子,内务府大臣傅恒的妻子。这时的乾隆帝,恰似灵魂出了窍,糊里糊涂跟着太后出宫,一路上也无心观赏园中美景,老想着跟在皇后身后的美人,不时又回首去看。那位傅夫人似乎觉着了皇帝的多情,也有意无意用眼光去迎接。网络配图乾隆皇帝25岁登位,做了60年皇帝,又做了4年太上皇,享寿89岁才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