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细思极恐!这才是郭嘉成为三国第一谋士的秘密

细思极恐!这才是郭嘉成为三国第一谋士的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767 更新时间:2024/2/5 0:04:46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提起三国演义中的谋士,总会首先想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火烧赤壁、空城计等众人皆知的事迹,都让他的智慧形象,深深的烙在你我的脑海里。

但是,在三国演义众多的谋士之中,郭嘉绝对是一个牛B的人物,他丝毫不逊于诸葛亮。在粉丝们心里,郭嘉才是真正的第一谋士。

郭嘉和金庸笔下的一些人物颇有几分相似,例如扫地僧、独孤求败,还有身为《葵花宝典》原创者的前朝太监,这些人戏份虽不多,但是他们的才华武功冠绝天下。

那么,郭嘉能够成为第一谋士的秘密究竟是什么?这一切还要从他的求职之路说起。

公元190年,郭嘉21岁。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郭嘉也就是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开始了人生中最为艰难的一段历程。

网络配图

幸运的是,郭嘉的第一份工作就进入到了袁绍主政的集团公司。如果和今天的互联网三巨头BAT相比,鼎盛时期的袁绍集团足以跻身这个第一阵营。待遇和福利是相当好,一时间羡煞了他身边的一群小伙伴。

郭嘉是如何能够进入袁绍集团的呢? 不妨先来看看,年纪轻轻的郭嘉到底是有多厉害。

郭嘉20岁时,就喜欢结识社会名流,虽然在大众用户中没有知名度,但是在上层社会朋友圈里,郭嘉之名尽人皆知。

正是凭借强大的优质人脉关系,在朋友推荐下,郭嘉进入袁绍集团开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而且,郭嘉本人比较高冷,又有才华,简直就是古代版的都教授啊!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说的大抵就是如此。

郭嘉来到袁绍集团之后,受到了高规格礼待,袁绍对他也十分敬重。

要知道,袁绍可是个官二代出身,家族势力非常庞大。因此,以袁绍的地位能够如此重视一位年轻人,由此可以看出,郭嘉也绝非等闲之辈。

在袁绍集团这样的巨头企业里,郭嘉显然可以拥有足够大的施展空间。不过,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郭嘉仅仅过了数十日,便弃袁绍而去。

在离开袁绍集团之后,郭嘉干什么去了?答案是,一直在家赋闲了6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原来郭嘉和现在很多大学生一样,也都曾面临过毕业即失业的尴尬。

直到公元196年,郭嘉终于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折点。又是在朋友的推荐下,郭嘉来到另一家巨头公司魏国曹操麾下。

在郭嘉入职之时,曹操十里相迎将其接入自己的营帐。

网络配图

从此,郭嘉开始了人生最为辉煌的篇章。

先是提出著名的“十胜十败”理论,精准预测了未来战争形势,一举奠定了他的核心地位。

无论是决泗水擒吕布、算死孙策、遗计定辽东,还是官渡之战力劝曹操攻打袁绍,离间袁谭兄弟……

从预判准确度方面来看,郭嘉的长期预测都极其准确。不过,如果单论谋略而言,郭嘉并非真的比诸葛亮、田丰荀彧庞统等人高出多少。

郭嘉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的每条计谋,几乎完全出于军事方面考量,置身于朝堂政治之外,显然他的智谋更为纯粹。这也是郭嘉被为后人所追捧的重要原因。

公元207年,一代旷世奇才郭嘉身患疾病去世。对于郭嘉的死,曹操只能语无伦次地重复着“哀哉!痛哉!惜哉”这般感叹。

回顾郭嘉这一生,他是因为离开袁绍然后选择追随曹操,在魏国方才大展拳脚。

问题来了, 郭嘉在袁绍集团逗留短短数十日之后,为什么会突然选择离开?

以当时的实力来看,袁绍家族势力庞大,天下官员一半以上都是他们家门生,这份家族基业是曹操这个屌丝不能比的。

虽然袁绍的地盘和人口不如曹操的多,但坐拥幽、并、冀、青四州,也算是当时天下第一大势力。在硬件条件上,袁绍的实力已经很强。

解释郭嘉离开袁绍的原因,那就只剩下其个人原因了。

网络配图

对于离职原因,郭嘉是这么说的:“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

不由得深深感叹,后来一系列事实证明,郭嘉当时的判断极其精准!

我们再设想一下:

假如当时郭嘉没有做出离开袁绍的决定,假如曹操也没有给郭嘉足够的信任与施展才华的空间······

或许,郭嘉可能一直赋闲在家,也可能在其他企业里干的并不开心,最终只能成为职场上最普通的一名打工者。

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

有时,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选择适合你的平台,开启属于你的职场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国家的灭亡成全了她的幸福:两国皇后羊献容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一般被废掉的皇帝或者皇后我不会再重新立,但有一位皇后却非常特别,她一共被废了五次,又被立了五次,还是中国唯一当过两国皇后的女人,她就是羊献容,晋惠帝第二任皇后。魏晋时期最重门第,琅琊王氏,太原王氏,泰山羊氏,晋陵杜氏,清河崔氏,琅琊诸葛氏、阳夏谢氏……都是门庭显赫,她正好是泰山南

  • 盘点三国五大奸诈之人:刘备竟排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五大虎将,刘备阴险狡诈,刘禅才是三国最聪明的人

    第五名:司马昭——路人皆知的窃国者司马昭,司马懿次子,曹髦时,继兄司马师为魏国大将军。司马昭像他的父亲、哥哥一样,奸诈无比。姜维曾说道:“司马昭之奸,比于曹操。”司马昭独揽大权,曹髦不满,欲铲除他,却被司马昭反杀,最后还能将罪责归于小卒成济,轻易地把弑君之事掩饰了过去。网络配图第四名:曹操——被误读

  • 他是赵国的大侠也是战神 却让命运摆布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子龙一生败过吗,赵子龙救主救的是谁,战神2

    当战国时代接近尾声的时候,也是高潮到来的日期,赵国在赵武灵王的时代,军事实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强。成为在战国后期唯一的可以和秦国抗衡的国家,可是谁曾想到,秦国的国君虽有不成器的,但终有豪强的人才顶住。可是赵国运气好像就差了点,虽有豪强的人出现,可没有一个能顶住混蛋君主的败家。李牧年轻时多数在北方戍边,当

  • 孙策为何舍弃儿子,把江东大权交给弟弟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策平定江东时几岁,孙权18岁称霸江东还是孙策,孙权杀了孙策全家

    中国古代的权利是世袭的,父亲死后把位子传给儿子,似乎是天经地义。不过在封建王朝中有两个人比较特殊,一个是雄才大略的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取。”康熙皇帝认为这是刘备的权术,以此来约束诸葛亮;另外一个便是孙策,临死时把自己的位子传给弟弟孙权,而不是留给儿

  • 二十几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 真的是昏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万历几十年不上朝,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的原因,万历28年不上朝的真正原因

    提到万历皇帝,第一个印象就是不上朝的皇帝,连续28年不上朝,如果吉尼斯世界纪录有皇帝不上朝的项目,万历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在位48年,竟然有六成的时间给自己放假,也是空前绝后了。在万历年间,大臣看到万历的机会,不会比最底层宫女的机会高多少。万历为何不上朝,历史众说纷纭,但是他给后世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个不

  • 魏蜀吴的末代皇帝结局如何?东吴最后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像素魏蜀吴东吴长歌武将,像素魏蜀吴东吴长歌不能签到,像素魏蜀吴东吴长歌哪里有

    西晋统一中国,是继秦皇汉武的又一大一统的国家。那么,司马炎是如何对待三国时代的末代王君的呢?当然,严格来说,在司马炎还没有登基称帝的时候,蜀汉已经灭亡,刘禅则被带到洛阳。不过,不管是刘禅,还是曹奂以及孙皓,最终的命运依然掌握在司马炎的手中。网络配图一首先,就蜀汉来说,是三国中最先被消灭的国家。对于蜀

  • 三国解惑:诸葛亮前有没有预言魏延会谋反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去世前留下12句预言,诸葛亮为什么说魏延有反骨,魏延是真的谋反吗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第一次见到魏延时,便说魏延脑后有反骨,断言他日后必反。后来,诸葛亮在临终前,又断言魏延会选择在他死后立刻反叛。由于《三国演义》深入人心,再加上魏延的确是以“造反罪”被杀的,所以便坐实了魏延“造反”的罪名。但事实上,魏延真的造反了吗?1魏延是个什么样的人?魏延,字文长,义阳

  • 戚继光选兵行动不要伶俐的 关键时候靠不住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戚继光招兵四要四不要,戚继光练兵排阵,戚继光堵枪眼

    古往今来,要做好一件事情都很难。特别是需要许多人合作的事情,尤其难。最痛苦的,是一个聪明人面对一群猪队友,那种无力吐槽、无处哭诉的感觉,相信今天许多人都体会过。但是,事情还得做。你不动手,麻烦不会自己飞走。明代抗倭战争中,就有这么一个中层干部,面对重重困难,不气馁,不退缩,苦干实干加巧干,最终拉出了

  • 我不如卿!揭秘孙策为何对孙权自叹不如?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权与孙策有什么关系,孙权小时候这么聪明长大后平庸,孙权孙策孙坚

    三国时期东吴孙政权中,当孙策病故后,大全至此旁落到了孙权的手中。在兄弟五个当中孙策最看重孙权,还曾一度觉得自己不如孙权。孙策权兄弟五人,大哥是孙策,长于孙权七岁;三弟是孙翊,小于孙权四岁;四弟是孙匡,生平年岁不详。另一位弟弟孙朗,不见于《三国志》的本传,而见于虞喜所著的《志林》,是孙坚的一位姨太太所

  • 江夏王李道宗究竟是如何陷害薛仁贵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薛仁贵怎么被满门抄斩,薛仁贵牢狱之灾,薛仁贵是王爷吗

    江夏王李道宗字承范,爷爷是毕王李璋,父亲是东平王李韶。论辈分江夏王李道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叔父,但是他的年纪却又跟李世民相仿。高祖李渊登上皇位后,封李道宗为略阳郡公。图片来源于网络当时唐朝守军和贼寇刘武周在度索原交战,守军裴寂不敌,于是刘武周的军队就一直向河东城逼近。当时李道宗只有十七岁,跟在李世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