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紫禁之巅:揭秘首次在天安门登基的皇帝是谁

紫禁之巅:揭秘首次在天安门登基的皇帝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943 更新时间:2024/1/23 13:40:46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禁地,从明永乐皇帝朱棣到清宣统皇帝溥仪,共有明朝十四帝、清朝十帝,这里曾经作为24位皇帝的家,古代中国人认定天帝住在天上的紫微垣,天子的住地因而得名紫禁城。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每逢春节、冬至及皇帝生日,或者皇帝登基、大婚,宫室都要在太和殿举办盛大的典礼。而其中最重要的典礼,莫过于登基大典,登基大典标志着旧统治者统治的结束和新统治者接管权力的开始。那么这种典礼是怎样举行的呢?

在明代皇帝中,明仁宗朱高炽是第一位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登基大典的明朝皇帝——从这个角度讲,他才是紫禁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任主人。

明朝皇帝的登基仪式在《明史·礼记》中称为“登极仪”,在当时的背景下,这毫无疑问是国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因此在封建礼制中,对此作了详细的安排和规定。

《明史·礼志》中记载:“先期,‘司设监’陈御座于奉天门,‘钦天监’设定时鼓,‘尚宝司’设宝案,‘教坊司’设中和韶乐……”

是仪式前期的准备工作,所谓司设监、钦天监、尚宝司、教坊司,都是当时礼部的直属机关,“司设监”相当于今天的后勤部门,下设总理、管理、佥书、典簿、掌司、写字、监工等员。

“钦天监”的工作就是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有监正、监副等官,向皇帝汇报所谓的“天意”;尚宝、教坊两个部门一个负责设备的安置,一个负责仪式中的文艺演出。这几个部门是筹备“登极仪”的主要机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是日,早,遣官告天地宗社。皇帝具孝服告几筵(陈设祭品的桌子,前面列有先帝、神灵的牌位)。”这是仪式的序幕。先要由礼部的官员分别到天坛、先农坛、太庙告知祖先。

“至时,鸣钟鼓,皇帝衮服御奉天门。”明朝的皇帝只有在特别盛大的仪式中才穿黄色的衮服,他们日常所穿的是黑色绣龙形的常服。身着黄色衮服的洪熙皇帝登上天安门城楼后,登基仪式才算正式开始。

早就等在天安门前的官员都身着朝服,在“洪胪寺”官员的引导下,他们经过金水桥进入紫禁城。但这时他们还不能进入“奉天殿”。

因为皇帝还在奉天门上做祷告,所以,大臣们只能留在午门外的广场上。他们以“文东武西”的方式跪在御道的两侧,等皇帝和各路神仙沟通完毕后从“奉天门”上下来。

明仁宗从天安门城楼上下来后,进入“奉天殿”就座。大臣们这才依官阶高低鱼贯进入,对新皇帝上表道贺。然后,“司礼太监”正式宣读诏书,确认新皇帝的身份。一届王朝就此拉开序幕。

这个仪式自此就被确定下来,明代皇帝的登基都大体沿用了这套规矩。换句话说,天安门广场见证了几乎所有明王朝帝王的尊荣。

1644年4月25日上午,李自成起义军由德胜门进入皇宫,终于推翻了统治276年的朱明王朝。1644年6月3日,在山海关一片石战役中战败的李自成回到北京仓皇登基,在武英殿举行登基典礼。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封妻高氏为皇后,派丞相牛金星至天坛代为祭天。但第二天一大早就匆忙离京,向西奔逃。自入城到离京,“大顺”政权仅存在了42天。

清朝入关后,曾举行过十次大典,这十次大典中,有两次是特殊情况,一次是顺治元年爱新觉罗·福临的登基。祟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清太宗皇太极猝死于盛京(沈阳),在一场混乱的王位之争后,年仅6岁的福临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八月二十六日,福临在大政殿登基,并向蒙古、朝鲜送去即位诏书,布告天下。第二年,福临的叔叔多尔衮,在明朝驻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接引下,统帅八旗劲旅走出白山黑水,跨过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农民军,迅速攻占北京。

同年九月,福临和清皇室人员由沈阳抵达北京。十月初一,福临在臣僚的簇拥下,亲到京师南郊告祭天地,即皇帝位,正式颁诏天下,宣布清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改年号为顺治,这一年为顺治元年。

清朝初期,皇子之间夺取皇位的明争暗斗相当激烈。为了缓和这种矛盾,雍正朝开始采取秘密建储的办法,即皇帝生前不公开立皇太子,而秘密写出所选皇位继承人的文书,一式二份,一份放在皇帝身边;一份封在“建储匣”内,放到乾清宫正殿由清代顺治皇帝御笔亲书的“正大光明”匾的背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

皇帝死后,由顾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储匣”,和皇帝秘藏在身边的一份对照验看,经核实后宣布皇位的继承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都是按此制度登上宝座的。

到了清代后期,由于咸丰皇帝只有一个儿子,同治和光绪皇帝没有儿子,这种秘密立储的办法才失去其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宫女回忆录:珍妃在冷宫究竟有多么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珍妃井在哪个宫,珍妃在冷宫的生活,宫女回忆录

    珍妃是光绪皇帝较为宠爱的妃子,但却极不讨慈禧太后的欢心。慈禧太后不喜欢珍妃,这是是人所共知的事情。后来珍妃被慈禧太后执意打进了冷宫。珍妃在冷宫中受尽凌虐。下面,我们就一起跟随清宫宫女的回忆录一起来看看珍妃的冷宫生活吧。网络配图当然,在正史之中和宫中的档案里面,我们是找不到珍妃在冷宫中的情景的。还好,

  • 程咬金如何能三斧制敌?这三招有何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程咬金斧头为什么三下子,程咬金斧法要全学会,程咬金如果学完36斧

    程咬金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是隋唐名将,是唐朝的开国功勋。程咬金战功卓越,军功累累,所以自然而然,他的武器三板斧也随着程咬金一起名扬天下了,日后的人们一提起三板斧就想起程咬金。其实啊这三板斧的故事可有的说了。首先来科普一下三板斧是个什么样的武器,它是古代的长兵器,也叫“马战斧”,这种武器宽五寸

  • 洋务运动领导者奕訢为什么没能挽救大清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奕欣洋务运动首要目的,关于恭亲王奕欣的电视剧,洋务运动领导者阶级

    晚清时期虽然国家政权一手掌握在慈禧一个人的手里,但是恭亲王亦欣也是一个重要人物。他长期主持军机处个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那他为什么没有能挽救大清朝的命运呢?奕訢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和咸丰皇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一度与咸丰争夺帝位。道光帝遗诏传位给咸丰的同时,封奕訢"恭亲王",算是对奕訢的一种补偿。奕訢也打

  • 他的故事家喻户晓最后却被株连全家惨死收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结局让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家事无理结局,家喻户晓中的喻是什么意思

    说起孔融大家肯定会想到"孔融让梨"的故事。他是孔子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首,少有异才,而且勤奋好学,更是家学渊源。但是在三国中他却被曹操所杀了,因为他禀性刚直,太过愤青。那真相是什么样的呢?网络配图“孔融让梨”的故事给我们的感觉一直很温馨,孔融则是温文尔雅的儒士形象。其实在史书的记载中,孔融是个个性很

  • 曾国藩:三个字,迈上人生新境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曾国藩的曾读音,曾国藩的人生格言,曾国藩的人生三气

    《曾国藩家书》有言:“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时常将这句话警醒自己并训诫后代,一来成就了自己,被世人称为“千古第一完人”;二来成就了家族,使得曾家后代从未出过败家子。“奢”、“逸”、“骄”,三个并不深奥的字眼,却能指导今人如何持家、处世、做人,让你迈上人生新境

  • 揭秘:刘备入川为何不带诸葛亮一起同行?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带什么好,带汁的诸葛亮有哪些特点,刘备为什么请诸葛亮出茅庐

    刘备要聘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直到去了三次,诸葛亮才见他,这就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的“三顾茅庐”。刘备见到诸葛亮,两人有一番谈话。诸葛亮说:曹操已经强大,暂时不可以和他争锋,孙吴政权已历三世,只能作为外援而不可以吞并它。荆州是个用武之地,而刘表却不能够守住,这是上天用来资助刘备的。西川是个天险之地,刘邦

  • 英雄都有少年时:曹操与袁绍的少年荒唐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少年三国志2曹焱兵,少年名将极限袁绍,少年三国志2华佗

    曹操与袁绍的积怨已久,可谓是老冤家。东汉末年,两人曾为争夺中国的主导权在今河南中牟大干一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曹军以弱胜强,击溃了袁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两人之间的斗争。网络配图英雄都有少年时,刀锋相对只为权。其实,儿时的曹操和袁绍可是好基友。俩人都是“官二代”,

  • 没有后台的刘恒凭借什么手段能当上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恒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代王刘恒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刘恒的儿子谁当皇帝

    刘恒的皇帝之路让人十分的好奇,因为刘恒既没有受宠的母亲,也没有强大的势力,但是最终他却登上了皇位。究竟是什么原因帮助他成功的当上了皇帝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其一,刘恒的妈妈当年薄夫人不受宠,又没有当大官的各个兄弟,在朝廷上构不成势力。大臣们都想着自己捞取好处,自然希望一个没有根基的人做皇帝,那么这样很好

  • 靠母亲哭出来的皇位晋灵公的继位之路和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争夺皇位,晋灵公原文及翻译,那逆子还不打算回来继承皇位

    晋灵公是著名霸主晋文公的孙子,晋襄公的儿子。由于父亲死的时候年龄实在太小,所以当时晋国的ceo赵盾打算找个年长的公子做晋国的国君,国家有位成熟的国君在总比一个娃娃强。这么想是没错,但是这么做确得罪了孩子他妈。网络配图这一切还要从晋襄公说起,晋襄公去世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老婆孩子特别是年幼的儿子,对赵盾

  • 细思极恐!这才是郭嘉成为三国第一谋士的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细思恐怖,如果郭嘉不死,鬼才郭嘉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提起三国演义中的谋士,总会首先想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火烧赤壁、空城计等众人皆知的事迹,都让他的智慧形象,深深的烙在你我的脑海里。但是,在三国演义众多的谋士之中,郭嘉绝对是一个牛B的人物,他丝毫不逊于诸葛亮。在粉丝们心里,郭嘉才是真正的第一谋士。郭嘉和金庸笔下的一些人物颇有几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