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从屠杀前臣子开始 成为傀儡皇帝后自杀而终

他从屠杀前臣子开始 成为傀儡皇帝后自杀而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869 更新时间:2024/1/3 9:44:30

对大臣痛下杀手一直是中国历史中一个颇具划时代意义的举动:一朝天子一朝臣,这种内部大清洗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新皇权威不会被挑战,另一方面则是为提拔自己的亲信腾出空间。但胡亥时期的屠杀动摇了国之根本,是因为他不仅屠杀了身在权力中心的大臣,甚至连身在地方的小臣子们也进行了清洗——没有区别对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你是始皇时期的臣子,你就洗净脖子,乖乖等着项上一刀就是了。

网络配图

在大清洗开始以前,赵高的阵前动员必然是免不了的:“皇上啊,这些大臣与地方官都是先帝提拔的,他们对你的感情不深厚,留着他们始终是个祸患——将他们全杀了,再扶植您自己的人,他们便会绝对效忠您。这样一来,您的威信就提高了,您的皇位坐得就更稳了!”你看他似苦口婆心,你看他似忠臣铮铮,实则是在大秦原本就羸弱的机器上,再卸下一颗颗螺丝钉。

秦二世可意识不到这些,一道道圣旨下去,一个个臣子死去,一时间无数人头落地。经过这次大清洗以后,秦朝初建时期的官员被屠杀得不剩几个了。

接下来,便是培植亲信的时间。

赵高将自己的亲信一个个地安进了秦朝的心脏地带,他的兄弟赵成升至中车府令,他的女婿阎乐是都城咸阳的县令,其他朝中要职也全部是赵高的党羽——这些新被提拔的官员的确感恩,只不过,他们感恩的对象是赵高,而非秦二世胡亥——赵高实际上将年轻无为又无识的胡亥当成了扩张自我权势的工具而已。

网络配图

大杀戮以后,大臣之中再无敢劝谏与愿劝谏者,胡亥的政治才能之低在这一时刻体现得淋漓尽致——除了赵高,他没有任何亲信,让臣子之间相互制约的基本道理他都不懂,而一个有庞大野心的臣子永远都是导致王朝动荡的关键性因素。

此时,赵高又出言相劝:“天子之所以称贵,就是因为他高高在上、深居九重,只让群臣听其声,但不见其面。从前先皇在位时间长,群臣无不敬畏,所以即使每天与群臣见面,他们也不敢胡作非为、妄进邪说。现在陛下年轻又刚即位,对各类事情未必精通,若当场处理朝政,万一处置有误,便会被臣子抓住把柄,有损您的圣明。所以,您大可不必临朝与臣子相见,只管深居宫禁,其他事情由我和侍中来处理就行了。”

胡亥原本就没有治国之才,更没有治国之心,赵高的建议深合其意。于是,他从此深居宫中,每日饮酒作乐,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各地风云四起、动乱不断,他也丝毫不知,只听赵高时时报平安。一年多以后,胡亥完全被架空,成了傀儡皇帝。

网络配图

对于傀儡的存在,赵高依然不放过——他的梦想是建立赵家天下。为此,他上演了一场“指鹿为马”的丑剧——直到这一天,胡亥才发现,自己已是身在危难之中,他再愚钝,也已经嗅到了空气中弥漫的血腥之气。

最后时刻终于到来。赵高的女婿阎乐与另一官员一同进入望夷宫,以箭射胡亥的帷帐。胡亥怒不可遏,他大声呼喊近侍,但却没有人上前格斗——此时,陪伴他的只有一名宦官。胡亥此时竟然还怪罪对方:“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宦官惶恐地回答:“我怎么敢说?正因为我不敢说,才能保全性命,若我说了,早就被您杀掉了,哪里还能活到今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活活累死竟只因信错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像诸葛亮一样的人,诸葛亮一生最大的错误,诸葛亮临死最后一计是真的吗

    明代著名大家李贽有副名垂千古的对联:“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吕端是北宋名臣,“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便是他;而诸葛亮更是妇孺皆知。今天小编想聊的就是诸葛亮的谨慎,这也是导致他活活累死的重要因素。三国中,诸葛亮几乎是算无遗策。陈寿在《三国志》里写得很明确,诸葛亮精通用人之道,每个人都能人尽其

  • 壮烈的历史:诸葛子孙为守蜀汉战死沙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与曹魏之间的斗争在三国后期愈演愈烈,在曹魏与蜀汉的最后一场二战中,诸葛亮子孙英勇牺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段壮烈的历史。网络配图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曹操和刘备之间的大小战斗不计其数。在三大势力格局稳定后,蜀汉和曹魏之间的战争,依然保持着较为频繁的趋势。不管是诸葛亮还是姜维,都在致力于针对魏

  • 三国时期刘备从荆州撤退为何裹挟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刘备从荆州撤退后为何要大量裹挟百姓呢?刘备率领十多万老百生,大批物资向南转移。在此过程中,自然又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带着这样多的老百姓、这样多的物资,这种行军速度,比老牛拉破车也慢。这种走法,迟早也会让曹操追上的。所以,我们应该抛下他们,赶紧向江陵进军。网络配图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

  • 道光皇帝的孝穆皇后:死后为何葬了三次?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有一位皇后死后,曾下葬过三次,一般人们对亡者都讲求入土为安,为何这位皇后会被下葬三次呢?网络配图通常情况下,一个人死后,只会埋葬一次。在极少情况下,有的会迁葬一次。埋葬三次的,更是少之又少。清朝有一位皇后,在她死后却埋葬了三次,这便是道光皇帝的皇后——孝穆皇后。孝穆皇后,钮祜禄氏,户部尚书布彦达

  • 揭秘:蜀汉阵营中谁才是刘备的真正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刘备是个很有名气的人物,不为别的,就因为他小的时候,一无所有。近似于乞丐,刘备的父亲死的早,母亲和他相依为命。不过刘备最后能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靠的是朋友的力量。所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所谓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刘备的朋友到底有多少?早先,刘备曾在叔父刘元起的资助下,去河北大

  • 和珅总是被纪晓岚耍,为何他不将纪晓岚除掉?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朋友都知道,在剧中,和珅总是被纪晓岚耍,和珅却拿他没办法,要知道在当时和珅的官职远比纪晓岚高,权利非常大,和珅要想打压纪晓岚的话,那是易如反掌,但是和珅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其实历史上的纪晓岚只不过是乾隆的御用文人,地位权势远不如和珅,和珅才是乾隆真正的大红人。曾经有学者评价纪

  • 诸葛亮点七星灯续命有没有成功?真神奇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天文地理,阴阳五行八卦无一不通,在北伐中知自己时日不多,便用七星灯续命,那么最后有没有成功呢?七星灯真的有那么神奇吗?网络配图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与司马懿战于五丈原,夜观星象知道自己要死,所以想要用祈禳之法为自己续命,就在帐中地面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灯,内安本命灯一盏,倘若七

  • 清末孙耀廷: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最后的太监是谁,清朝有名的大太监,孙耀庭晚年

    有皇帝的地方就有太监,中国有上百位帝王,太监更是不计其数。但是在清末有一位太监差点就进不了宫,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廷。网络配图孙耀廷是末代皇后婉容的贴身太监,在清政府倒台后,他还将自己在宫中的见闻写成了书《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前几年这本书还被拍成了电影,场面十分凄惨。网络配图在孙耀廷

  • 崇祯皇帝为什么要秘密收葬魏忠贤的遗骸?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崇祯葬在明十三陵吗,崇祯为什么厚葬魏忠贤,崇祯重用魏忠贤

    天启七年(1627年)思宗朱由检登位以后,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状: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功;九伤民财;十通关节。思宗下令清查“阉党逆案”。一共清查出首逆同谋六人,交结近侍十九人,交结近侍次等十一人,逆孽军犯三十五人,谄附拥戴军犯十五人,交结

  • 奸雄董卓肥胖程度:死后他的油脂燃烧好几天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董卓到底有多胖,董卓墓,董卓61岁死真实吗

    肥胖不仅是今人存在的问题,古代人依然存在。三国时期大奸雄董卓是出了名的肥胖症患者,据传他死后他的油脂燃烧了好几天。网络配图董卓,三国时期东汉权臣,在乱世中因其残暴的性格使其一路高升,手中所握权利无人能及,废黜少帝刘辩,扶植幼帝,壮大董家势力,逐步问鼎中央政权。董卓的一生,可以用残暴不仁、野心勃勃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