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逵杀人无数为何从没遇到有质量的对手

李逵杀人无数为何从没遇到有质量的对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562 更新时间:2023/12/5 21:44:29

大凡世间大奸大恶、凶残狡诈之人,多以伪面目示人。他们或用忠厚掩盖其奸恶,或以仁义隐藏其凶残,若以真相示人,尚可防之避之,唯有这种虚伪之人最是可恶,令世人防不胜防,避无可避。

你绝对想不到今天所说的大奸大恶,竟然是是“黑旋风”。

网络配图

李逵是梁山好汉中出镜率最高之人,深受宋江的喜爱,在梁山上人缘也很好,是个嫉恶如仇、形如烈火的好汉,宋江在江州牢城营时曾评价李逵是“这黑厮道也憨直的可爱”。

李逵本是沂州人,小名铁牛,因其力大无穷,肤黑性烈,善使一对板斧,所以,江湖人称“黑旋风”,因救宋江而大闹江州,后随宋江上梁山入伙,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二十二位,司职梁山泊第五位步军统领。

李逵于梁山泊可以算作是高层,当然也是宋头领的绝对嫡系。

李逵后来随梁山群雄南征北战,虽没有什么太出彩的战绩(当然是指砍了多少成了名的上将),但也是斩获无数,若只论杀人的数量,李逵自认第二的话,绝对没谁敢认第一。

毕竟是看着水浒传长大的,随着看水浒次数的增加和阅历的增长,忽觉这铁牛貌似并不简单,甚至还很恐怖。

细思极恐之下,竟发现这李逵本是位大奸大恶、凶残狡诈之辈,空口无凭,诸君且观李逵的好汉行径。

并非是杀人不眨眼,李逵每次杀人都是经过考虑的!

网络配图

《水浒》全书未见李逵从师学过武功的记载,可说起杀人却是最多的。而且李逵杀人从不需要理由,也不管你是谁。鲁迅先生就无比痛恨李逵的“一斧一个,排头儿砍将去,却都是百姓”。

在江州为救宋江,李逵与梁山好汉劫法场,这铁牛逢人便砍,无论军卒与平民,李逵是照单全收,就连梁山之主晁盖也制止不住。如果说这之是他初露端倪的凶残,那么李逵为强迫朱仝上梁山入伙而弄死知府的幼子,灭了本已投靠梁山的扈家满门。

此时的李逵以是凶性大发、无人能制了,发展到后来居然敢斧劈罗真人,可以看出李逵已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其凶虐之焰的炽烈以到了无以复加之境,如果现在还能称李逵为仁义恐以无天理了。

随着梁山队伍的不断壮大,三教九流比比皆是,能人异士无所不有。李逵顿感他在宋江心目中精英的位置,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他觉得是时候该做点什么了。

他在明知宋江不可能下山强抢民女的情况下(宋江放着美貌如花的阎婆惜不动,风情万种的扈三娘不碰,去抢一个都不知道长什么样的民女?李逵得到的绝密信息是“这贼配军尚未吃错药”),砍倒梁山的标志性建筑“替天行道”大旗,当众大骂宋头领,难道这厮疯了?

诸君且放宽心,因为他知道,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他祭出“我这颗黑头就是给宋哥哥砍的”法宝,宋江立马就会扔了刀子,抱着他嚎啕大哭道“兄弟,是哥哥错了”。

李逵随梁山众将转战天下,最后成为梁山好汉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得胜还朝后,被封为镇江都统制,完成了由一名小牢子变为军级首长的华丽转形,而这一切都应归功于他的奸滑狡诈。

李逵在多次大战中确是杀敌无数,但大都是兵卒小校,几乎没有什么重量级的对手。

网络配图

至于像张顺送信、解氏兄弟探路这种高风险的活,铁牛是从来不接的,每当宋江问“何人愿往”时,李逵总是躲在人群后磨他的板斧,其奸诈之性昭然若揭。

诸君请看一看你周围是否也有那种貌似仁义忠厚,却是只赚便宜不吃亏之辈?温馨提示,如有请能躲多远就躲多远。梁山众将归朝后,朝廷因猜忌而给宋江送去毒酒,宋江自知死期不远,令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李逵(因为他知道吴用花荣可以自行解决)。

须知头狼不是那么好当的,老大也不是谁都玩得起的,李逵那点伎俩焉能瞒得过比他高三段的宋头领?

最后李逵在宋江的威逼和欺骗下,也喝了朝廷的毒酒而一命呜呼了,反不如那些战死的好汉青史留名,真可谓“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他从屠杀前臣子开始 成为傀儡皇帝后自杀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大臣痛下杀手一直是中国历史中一个颇具划时代意义的举动:一朝天子一朝臣,这种内部大清洗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新皇权威不会被挑战,另一方面则是为提拔自己的亲信腾出空间。但胡亥时期的屠杀动摇了国之根本,是因为他不仅屠杀了身在权力中心的大臣,甚至连身在地方的小臣子们也进行了清洗——没有区别对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 诸葛亮活活累死竟只因信错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像诸葛亮一样的人,诸葛亮一生最大的错误,诸葛亮临死最后一计是真的吗

    明代著名大家李贽有副名垂千古的对联:“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吕端是北宋名臣,“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便是他;而诸葛亮更是妇孺皆知。今天小编想聊的就是诸葛亮的谨慎,这也是导致他活活累死的重要因素。三国中,诸葛亮几乎是算无遗策。陈寿在《三国志》里写得很明确,诸葛亮精通用人之道,每个人都能人尽其

  • 壮烈的历史:诸葛子孙为守蜀汉战死沙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蜀汉与曹魏之间的斗争在三国后期愈演愈烈,在曹魏与蜀汉的最后一场二战中,诸葛亮子孙英勇牺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段壮烈的历史。网络配图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曹操和刘备之间的大小战斗不计其数。在三大势力格局稳定后,蜀汉和曹魏之间的战争,依然保持着较为频繁的趋势。不管是诸葛亮还是姜维,都在致力于针对魏

  • 三国时期刘备从荆州撤退为何裹挟百姓?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刘备从荆州撤退后为何要大量裹挟百姓呢?刘备率领十多万老百生,大批物资向南转移。在此过程中,自然又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带着这样多的老百姓、这样多的物资,这种行军速度,比老牛拉破车也慢。这种走法,迟早也会让曹操追上的。所以,我们应该抛下他们,赶紧向江陵进军。网络配图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

  • 道光皇帝的孝穆皇后:死后为何葬了三次?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有一位皇后死后,曾下葬过三次,一般人们对亡者都讲求入土为安,为何这位皇后会被下葬三次呢?网络配图通常情况下,一个人死后,只会埋葬一次。在极少情况下,有的会迁葬一次。埋葬三次的,更是少之又少。清朝有一位皇后,在她死后却埋葬了三次,这便是道光皇帝的皇后——孝穆皇后。孝穆皇后,钮祜禄氏,户部尚书布彦达

  • 揭秘:蜀汉阵营中谁才是刘备的真正朋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刘备是个很有名气的人物,不为别的,就因为他小的时候,一无所有。近似于乞丐,刘备的父亲死的早,母亲和他相依为命。不过刘备最后能把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靠的是朋友的力量。所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所谓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刘备的朋友到底有多少?早先,刘备曾在叔父刘元起的资助下,去河北大

  • 和珅总是被纪晓岚耍,为何他不将纪晓岚除掉?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朋友都知道,在剧中,和珅总是被纪晓岚耍,和珅却拿他没办法,要知道在当时和珅的官职远比纪晓岚高,权利非常大,和珅要想打压纪晓岚的话,那是易如反掌,但是和珅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其实历史上的纪晓岚只不过是乾隆的御用文人,地位权势远不如和珅,和珅才是乾隆真正的大红人。曾经有学者评价纪

  • 诸葛亮点七星灯续命有没有成功?真神奇吗?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天文地理,阴阳五行八卦无一不通,在北伐中知自己时日不多,便用七星灯续命,那么最后有没有成功呢?七星灯真的有那么神奇吗?网络配图诸葛亮第六次出祁山与司马懿战于五丈原,夜观星象知道自己要死,所以想要用祈禳之法为自己续命,就在帐中地面上分布七盏大灯,外布四十九盏小灯,内安本命灯一盏,倘若七

  • 清末孙耀廷: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最后的太监是谁,清朝有名的大太监,孙耀庭晚年

    有皇帝的地方就有太监,中国有上百位帝王,太监更是不计其数。但是在清末有一位太监差点就进不了宫,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监——孙耀廷。网络配图孙耀廷是末代皇后婉容的贴身太监,在清政府倒台后,他还将自己在宫中的见闻写成了书《中国最后一位太监》,前几年这本书还被拍成了电影,场面十分凄惨。网络配图在孙耀廷

  • 崇祯皇帝为什么要秘密收葬魏忠贤的遗骸?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崇祯葬在明十三陵吗,崇祯为什么厚葬魏忠贤,崇祯重用魏忠贤

    天启七年(1627年)思宗朱由检登位以后,嘉兴贡生钱嘉征弹劾魏忠贤十大罪状: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功;九伤民财;十通关节。思宗下令清查“阉党逆案”。一共清查出首逆同谋六人,交结近侍十九人,交结近侍次等十一人,逆孽军犯三十五人,谄附拥戴军犯十五人,交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