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皇帝也上科学课:那是怎么样的情景?

康熙皇帝也上科学课:那是怎么样的情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250 更新时间:2024/1/17 4:50:13

1662年,年仅8岁的爱新觉罗·玄烨继承大统,登上大清帝国的皇帝宝座。这个父亲刚刚去世的孩子,还没来得及擦拭失去亲人的泪水,就得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一个帝国的重任。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君主,开了“康乾盛世”局面的康熙帝。

开启科学之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康熙登基的第5年,发生了一件让他刻骨铭心的科学事件。1667年,少年康熙帝开始亲政。这时杨光先掌管了钦天监,但是他所采用的历法却错误百出,甚至连闰月都推算错了。于是康熙亲自带领官员测验日影,来确定哪种历法更优越,结论是西方传教士所采用的历法更加准确。在这次“历法之争”的过程中,康熙曾询问周围的大臣关于中西历法的意见,但是众大臣或莫衷一是,或道不出所以然。对这种“举朝无有知历者”的状况他非常心急,这次“历法之争”让康熙意识到,如果他不懂科学,就只能听从别人的想法,而无法做出正确判断。由此,康熙开始认真关注、学习科学。

康熙是一个具有务实精神并且很自律的人,他亲自制定了需要学习的科目表,选择了数学、几何、天文、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科目,并邀请了法国传教士徐日升、安多、张诚、洪若翰等人作为他的老师,并要求他们撰写授课教材。

自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开始,康熙安排传教士们每天都进宫讲课。上午讲两个小时,晚上再讲两个小时,甚至在外出的时候康熙也会带着传教士,以便不耽误课程。康熙学习认真刻苦,细心听讲,反复演算,有疑必问,勤奋地学习了四五年之久。

康熙在学习过程中不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而是十分重视实践。例如,有一次洪若翰神父给他讲到物体的成分时,康熙就拿起一个球,精准地称出了球的重量,测出它的直径。然后,他再算出同样材料、直径不同的一个球的重量,这样就可以求出这个固体的密度。最后康熙还会再测算一个同样直径或同样重量的球,来对刚才获得的数据进行验证。

康熙渊博的知识不仅来源于他平时的刻苦学习,还来自于他勤奋的调查和实践。例如在亲征噶尔丹的途中,每到一地,他都不忘调查记录当地的地貌、地质、水利、农业、生物等方面的概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组织测绘《皇舆全览图》

1689年,中俄进行尼布楚谈判需要地图,但是却发现因为地理知识缺乏,中国东北部分没有地图可用,这个时候传教士进呈了已经绘制好的亚洲地图。康熙帝深知地图在国家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河道治理等各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他也意识到中国旧地图存在测量不精准、比例尺大小不一等各种问题,于是下定决心要测绘全国及各省的精确地图。

1707年测绘工作开始,先由传教士张诚进行试测,测绘了直隶地图一幅。康熙亲自参加测绘,他的工作是将测试结果进行校勘,并把测试图和旧地图进行比较,确认新测绘地图的精度远远高于旧地图。试测成功后,全面的测绘工作就开始了。

1708年,从传教士白晋、雷孝恩、杜德美奉命测绘万里长城开始,一直到1718年,10年间传教士们跑遍了关内15个省、关外的“满洲”、西藏等地,1718年底,终于绘成了《皇舆全览图》。这幅地图是当时世界上工程最大的制图,也是最精确的地图,在很长时间内,中外各国所绘的中国地图都用此图作为底本。

尽管康熙没有和传教士们一起奔赴各地测绘地图,但是他是这次测绘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早在大规模测绘之前,康熙就广泛派人测量了各地的北极高度(地理纬度)和东西偏度(地理经度),为测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测绘过程中,康熙又命各地官员妥善招待和配合传教士们的测绘工作,并且每一地的测绘完成后,要第一时间将图传入宫中,便于康熙观看和使用。康熙的科学素养和眼光促成了这次伟大的地图测绘活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培养数学人才

康熙不但自己精通算学,也非常注意对数学人才的培养。清代著名数学家梅文鼎、梅毂成祖孙二人,就是通过康熙的“慧眼”被提升的。康熙在南巡的时候,几次召见还是平民的梅文鼎,又谈天文又谈数学,连续谈了3天,并题字“绩学参微”赠送梅文鼎。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还把梅文鼎的孙子梅毂成接到宫中,让他从事历法和数学的研究,并编纂数学书籍。梅毂成还从康熙那里学习了不少数学知识,例如中国古代数学中的“天元术”,即建立数学方程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明代以后就失传了)。康熙教会了梅毂成“借根法”,梅毂成认为“借根法”就是“天元术”。这种消失了的方法又得到了传承。

1713年,康熙在畅春园蒙养院设立算学馆,培养八旗世家子弟30多人学习算法,并命梅毂成任蒙养院汇编官,与泰州人陈厚耀一起编纂《数理精蕴》。这部书不仅剖析和研究了我国古代数学,还大量吸收了明末清初以来传到中国的数学知识,是一部介绍西方数学知识的百科全书,也是我国文化科技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学习医学知识

传教士来到中国,不仅介绍、传播了西方医学知识,也开始研究中医。张诚、白晋在任职期间,向康熙介绍解剖学知识,并结合人体疾病,尤其是康熙本人所患疾病进行说明,例如传教士罗德先曾治愈了康熙的心悸症和上唇瘤,让康熙不仅对西医欣赏有加,也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

随后,康熙组织在宫中设立了实验室,对生物、化学、药物和多种疾病的物理原因都进行了研究和实验。在这个实验室内,制出过多种丸、散、膏、丹,康熙多次亲临观看操作过程,并将试制成功的药剂留作御用。他外出时还携带着这些药物,有时还会赐给皇子大臣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1692年,康熙生病,高烧不退。法国神父进献了欧洲常用的金鸡纳霜来给康熙治病,尽管通过多次病例已经确信金鸡纳霜可以治愈皇帝的病,但是当时的中国医生坚决不同意康熙使用这种西药。康熙看到自己的病越来越重,自己决定服用一半剂量的金鸡纳霜,晚上他就退烧了。在继续服用金鸡纳霜后,康熙的病痊愈了。由此可以看出,康熙是一个讲求实效,敢于吸收欧洲先进医学知识的人。

康熙在位61年,不但巩固了中国的统一,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位皇帝还有一个与中国历代君主不同的特点,就是他对待科学的态度——他重视科学,提倡科学,学习科学,理解科学,这一点无论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都无法与之相比。从某种意义上说,康熙是中国历代帝中的科学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千古奇缘:为唐太宗皇帝殉情的一个千古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在唐太宗去世后的第二年,徐惠以身殉情,告别人世,追随太宗去了,卒年二十四岁。千古奇缘:为皇帝殉情的大唐嫔妃大唐王朝的后宫,从太宗皇帝以后就再也没有平静过了。后宫的嫔妃们,或为争宠,或为争情,或为争位,或为争权,把一个妤端端,本应鸟语花香、温馨和谐的后宫,弄成了乌烟瘴气,勾心斗角的场所。然而,大唐王朝

  • 历史上唯一“倒插门”皇帝 娶60岁老姑娘为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完颜家族历经十世,不仅灭掉了辽邦,而且还灭掉北宋,使中国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后来入关的大清王朝,也是女真的后代。而这一切,都是从函普“倒插门”的婚姻开始的。“倒插门”就是男子结婚后要到女方家里落户,也就是男方“嫁”到女方家里,最通俗的叫做女娶男。说起来,“倒插门”还有一个学名叫做“入赘”,男人

  • 最荒唐的一个皇帝娶一万多个老婆活活累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西晋是一个这样的王朝,简单说,欢乐动物园。具体点,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里里外外,没一个好鸟。司马炎对不住他英明神武的神龟爷爷,平生貌似只干了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把东吴收回已有(其实根本不关他的事,都是下属干的。说过了,他运气好,此生只为泡妞而活,没别的追求)。但他是皇帝,账还是得记在他头上。祖国分

  • 心狠手辣汉武帝唯一不忍下手的女人竟是奶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乃一代雄主,向来处理朝政都是大刀阔斧,心狠手辣,就是对太子、孙子、女儿,皇后也不手软,但是,他对奶妈却不忍法办网络配图恃宠而骄的奶妈皇帝与奶妈之间的感情联系是难以割断的,奶妈的影响力在这种乳子顾念恩情的气氛中发展,成为攀龙附凤者的重要渠道。皇帝奶妈恃宠而骄,为所欲为,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做出非

  • 让武则天品尝到情场失意的美女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在李世民时代,武则天是比较吃不开的,当然,这是因为她的对手太多了,随便数数这一时期武则天的政敌和情敌就有30多个。这些人都是武则天的上司,她们压在她的头顶上,不管怎么样,武则天是PK不过她们的。网络配图PK不过那些上司,那就只好跟同级别的同事较量了。可遗憾的是,武则天在跟同级别的同事较量中,也不占优

  • 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为何要杀死亲生母亲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看来,在中国古代,人们把孝道看得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其孝道思想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可谓根深蒂固。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史中,身为一国之君的皇帝不仅是天下的主宰者,亦是万民的敬仰者,他们大多都以仁孝治天下,而且自己更要做表率,这样可以更好地兴国安邦。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皇帝均

  • 历史上唯一被老婆和女儿毒死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董卓毒死过汉少帝刘辩,隋炀帝杨广毒死过亲生父亲杨坚,宋太宗赵光义毒死过南唐后主李煜,后梁太祖朱温毒死过唐昭宣帝李柷……中国历史上被毒死的皇帝还真不少,但是要说到被老婆和女儿毒死的皇帝,那就比较罕见了,罕见到历史上只有一位,他就是唐中宗李显。网络配图历史上唯一被老婆和女儿毒死的皇帝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

  • 王羲之鲜为人知的美女师父 三堂课改变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卫夫人,名铄,字茂漪,自署和南,东晋女书法家。卫夫人生前名望已远播海内,著名大书法家王羲之少年时曾拜在其门下,学习书法。那么卫夫人是如何教王羲之书法的呢?王羲之是因为有着这样一位美女师父,才激起写字激情,才描出来媚态百出,雅俗共赏的王体吗?今天,我们来回忆一下卫夫人教授王羲之的三堂书法课,更是三堂人

  • 揭王羲之与美女书法老师卫夫人的一段情谊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很少有人知道中国古代有一位漂亮的女书法家,更很少有人知道她是大名鼎鼎书法家王羲之的启蒙老师。这位女书法家名叫卫铄,字茂猗,河东安邑人,是晋代著名的女书法家。当时,卫铄为汝阴,即今日安徽阜阳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卫氏家族世代工书,卫铄夫李矩亦善隶书。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王羲之小时候曾从其

  • 揭秘中国史上得以善终的10位开国名臣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这些功高震主的开国名臣们能在老虎身边长期的装黄牛,最终没被老虎吃掉,着实不容易啊。1,周勃(西汉)要论起西汉开国将领的功勋,周勃肯定无法和韩信等名将相提并论,如果说汉初三杰以及英布等人都是汉朝建国的谋略家的话,那么周勃则可算是汉朝开国的急先锋。从沛县起事开始,老周就跟随刘邦南征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