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夺门之变:明英宗是知情还是被迫复辟

明朝夺门之变:明英宗是知情还是被迫复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216 更新时间:2023/12/15 18:16:52

在封建王朝,普遍存在着权力的博弈。皇帝与皇储、亲生骨肉之间经常会为了权力而生死相搏。帝王家庭内,经常上演父(母)杀子,子弑父,或兄弟相残的惨剧。如在隋朝有杨广弑父杀兄;唐朝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明朝有朱棣“靖难”之变等等。发生在明朝的“南宫复辟”同样是兄弟之间为了权力而演绎的一幕惨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宣宗病死后,太子朱祁镇即位,是为明英宗,年号正统。明英宗即位时才9岁,朝中大事在禀报皇太后以后再施行。当时有司礼太监王振在朱祁镇小时候就时常陪同其玩耍,天长日久,得到了朱祁镇的欢心。朱祁镇做了皇帝后,尊其为“先生”,并要公侯们尊他为“翁父”,又把一切军国大事交给他统管,朱祁镇落得在一边做个逍遥皇帝。而此时的北元势力在不断扩大,屡犯明朝边境。北元政权是由元朝残余势力逃回蒙古后建立的。随着势力的不断壮大,开始侵犯大同,此时掌管军国大权的王振想借此机会来显示威风,于是怂恿英宗御驾亲征,年轻的英宗也想率50万大军到塞外玩玩,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出兵。

明军进入大同,王振得知前线战事惨烈,又怂恿英宗退兵,结果部队大乱,北元的也先趁机追击。撤退时,王振想绕道家乡蔚州显示威风,走了40里,忽又担心军队会对家乡他的产业造成破坏,又命部队改道向东;到了土木堡,因他的1000多车财物未到,又强行命令部队在没有水源的土木堡驻扎,结果,几十万军队被北元的也先包围歼灭。王振被愤怒的将军打死,而英宗皇帝成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战地俘虏。这就是著名的“土木之变”。

皇帝被俘一事传到京城,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大臣听到此消息后,惊惶失措,吓得六神无主,有的大臣则主张立即南迁,整个王朝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时为兵部侍郎的于谦,从国家大计出发,力主“国不可一日无君”。最后,孙太后以懿旨令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君,是为明代宗,年号景泰(故代宗又称景帝),尊英宗为太上皇,又下令立英宗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明代宗即位后,升于谦为兵部尚书,授予重任。在于谦等人的主持下,明军顽强抵抗,屡败蒙古也先部于北京城下,瓦刺大军被守城的明军斩首万余,九万多溃散逃亡,也先被迫撤兵。也先大败后,势力大大减弱,再加上内部出现矛盾,因此开始向明政府求和,并主动提出送还明英宗。朝中大臣大多主张将英宗迎接回朝,代宗心中虽有千万个不愿,可是又不便说出口,最后只好派于谦等人将英宗接了回来。英宗回来后,代宗完全不顾骨肉亲情,立即将其软禁在南宫并加强防范,杜绝英宗和任何人联系。英宗所住的居室十分简陋,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外,一切从简,哪怕是纸笔都很少提供。这时的英宗名义上是太上皇,其实和阶下囚并无多大差别。

时间过了几年,相安无事。但是明英宗的儿子仍然为太子,这成了代宗的一块心病。于是他欲废太子朱见深,立自己的独子朱见济为太子。易储举措立即引起朝廷内部大臣的不满,就连自己的皇后汪氏也反对,可是代宗一意孤行,最终景泰三年五月,代宗下诏,废朱见深为王,令其出宫居住在王府,而将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可是这朱见济偏偏是个短命鬼,在被立为太子后不久便暴病身亡。朱见济一死,太子之位该由谁来继承?立储一事再次被提上了日程。有的大臣力主恢复朱见深太子名分,代宗听后大怒,对提出复储的官员进行打击报复。很多人害怕遭受打击报复,所以立储之事被耽搁下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景泰八年,代宗病危,而皇位继承人尚未确立,而代宗自己又没有儿子,谁来继位?有人提出恢复朱见深东宫名分,有人则表示反对意见。就在争论没有结果之时,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几个在朱祁钰当政时不受重用的人趁机发难,把英宗从南宫中接回金銮殿。群臣得知太上皇复位,面面相觑,无人敢反对,这样,明英宗在做了七年的太上皇后,终于重登大位。这就是历史上的“夺门之变”。明英宗复辟后,立即将还未断气的代宗迁往西山,朱祁钰几天后死去,享年二十九岁。

关于代宗朱祁钰的死,有着较大的争议,有人说他是看到皇位被夺,受刺激而死;有人说,代宗可能是被英宗派太监蒋安用帛勒死的。代宗死后,并没有葬在生前选好的皇陵,而是被葬在西山。他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葬在皇陵的皇帝。为区别于第一次当皇帝,明英宗改年号为天顺,这也使他成为明代历史上惟一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他是战国时的盟军总司令 为何难归故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今天要介绍的的这位战神,不熟悉先秦历史的人可能不会太了解。中学课本上有一篇说其先祖的文章大家可能印象也不是太深了,叫做《乐羊子妻》。人物虽然没有战国四名将出名,可是干过的事也不比他们差多少。身在燕国这么一个无论是经济、军事还是综合国力都排不上前三的诸侯国中,却能引领一时的风云变动,实属不易。他就

  • 绰罗斯也先的真实死因:因乱伦被女婿杀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绰罗斯也先可汗的真实死因《女医明妃传》的宣传,也让蒙古族的也先备受关注,他硬汉的外表以及大气的剧照让人们纷纷好奇这个人的故事。图片来源于网络也先的全名叫绰罗斯·也先,还可以称为额森,蒙古族人。他本来是明朝中期蒙古瓦剌部的匪贼。后成了蒙古瓦剌部首领。他本是部落的首领,权势滔天,最后却是惨死在刀下

  • 也先与明英宗同处一个时代他俩谁能力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也先,也就是绰罗斯·也先。根据历史的记载,也先在明代时期是蒙古族瓦刺部的首领。瓦刺部落在也先的统治下达到了全盛时期。然而雄心勃勃的也先并不满足于此,他在位期间还降服了女贞部落及朝鲜。甚至以明朝廷拒绝与瓦刺贸易为由,向明朝发动多次进攻。图片来源于网络明英宗,也就是皇帝朱祁镇。九岁的时候正是享受童年乐趣

  • 最强硬的皇帝 却害怕一恨之入骨的小国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日本最服的就是隋唐帝国,对隋唐帝国那是毕恭毕敬,连倭国改名日本,都要请求我们的女皇武则天批准。然而,对明朝他们是立而不拜。不过据此判断日本对明朝轻视,那也太武断了,在日本论坛上,很多年轻人说:“太祖朱元璋是中华史上最高的英雄。”“光复中国的圣人皇帝,天下的楷模”,虽然不能以偏概全,但也反应

  • 明代最没争议的忠臣于谦:明英宗却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明代历史上有一位最没争议的忠臣,却因为卷入两兄弟争夺皇位的阴谋之中,而被残害致死,他就是于谦。明英宗朱祁镇因“土木堡之变”失去皇位,后历经曲折返回大明后,却被弟弟景泰帝朱祁钰软禁在南宫,过上了被囚禁的太上皇生活。应该说哥俩的矛盾,至此已完全暴露在人们面前。哥哥犯了误国害民的大错,弟弟领导于谦等大臣力

  • 为什么说猛将岳云不敢用西瓜大小的锤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之子岳云在演义小说中,用锤之名影响深远,还衍生出了很多相关的文艺作品。在同类型的演义小说里,如岳云一样的猛将所使用的锤往往短柄圆头,锤头如西瓜大小。甚至引伸出了一个演义里的常用配置“四猛八大锤”。但这实际上是创作者的艺术夸张。这些猛将不可能也不敢用西瓜大小的锤子。而要解答这个问题则要

  • 三国演义之外华雄为何号称吕布之下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在正史当中根本没有温酒斩华雄,咱就演义说演义。 在关羽一生中,最精彩的战例有几个,比如关羽的处女秀温酒斩华雄,比如关羽的代表战斩颜良诛文丑,比如晚年负伤的情况下和庞德战和等等,都广为人知。本文单说温酒斩华雄。 谁成就了关羽温酒斩华雄的神话呢?这好像不是个问题,按照一般读者的思维,还有谁成就了关羽呢?

  • 朱元璋用雷霆手段惩治贪官为何贪污屡禁不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是历史上少有的草根出身的皇帝,他推翻元朝,消灭劲敌陈友亮并建立大明王朝,可谓是英雄帝王。他痛恨贪官污吏,建国后用雷霆手段处置贪官,最后贪官却屡禁不止,这又是为何呢?网络配图在历代的皇帝之中,朱元璋惩治贪污腐败的力度可以说是最大的。我们都知道他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深受贪官污吏们的剥削压榨,

  • 解密:史上最忠贞皇帝一生只娶一个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中国古代的皇帝,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后宫佳丽三千人”或者“三宫六院”这样的典故,意思就是当皇帝最大的享受莫过于“纸醉金迷”、“声色犬马”了,虽然大家都知道酒色误国这个真理,可是历史上的众多帝王难道不懂?他们自然懂,但是由于封建时代“男尊女卑”腐朽思想的洗脑,再加上为了社稷兴盛的需要,或者是宫廷权

  • 明朝张无忌为什么要把皇位让给了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读者在看倚天屠龙记的时候,认为最不合理的一个情节就是张无忌把皇帝的位置拱手让给了朱元璋,虽然这只是金庸武侠小说中虚构出的一个环节,但是在金庸的武侠世界中,有这样的桥段展示就必然会受到读者的议论,很多读者认为,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皇帝梦想,作为张无忌来说也不会例外,任何一个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不会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