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死前,是不是摆了丞相诸葛亮一道?

刘备死前,是不是摆了丞相诸葛亮一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482 更新时间:2024/1/18 18:28:48

公元223年,春季,四川盆地万物回春,生机盎然。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季节,永安城里却是人心惶惶,气氛压抑,因为蜀汉皇帝刘备的人生走到了尽头。

临终之前,刘备把远在成都的诸葛亮诏来托付后事。这一年,刘备62岁,诸葛亮42岁。作为一起打天下十几年的老战友,如今物是人非,即将天人永隔,两人都是不胜唏嘘。面对已经两鬓略苍的诸葛亮,刘备留下遗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短短两三句对话,在后世却成为历史谜案。许多人认为,刘备托孤,意在试探或牵制诸葛亮,更有甚者认为,刘备当时已经在宫里埋伏了刀斧手,一旦见诸葛亮意图不轨,刀斧手就会立刻冲出,让诸葛亮血溅五步。

有没有这种可能呢?探讨谜底,应该了解刘备托孤的背景。

刘备手下大致有四大势力:

元老派,指的是从刘备创业初期就追随他的老哥们儿,代表人物是关羽、张飞、赵云等人;

荆州派,指的是刘备居住在荆州,寄刘表篱下时,跟随他的势力集团,代表人物是诸葛亮、庞统、魏延等人;

东州派,这是刘璋的父亲刘焉当初在益州打天下的时候,追随他的创业元老,对于益州派来说,他们是外来户,代表人物是法正李严孟达等人;

益州派,指的是益州本地的名门大族和当地豪强,代表人物是黄权彭羕许靖谯周等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备当初能够迅速抢下刘璋的码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耍了一手“以夷制夷”——刘璋治下的东州派和益州派矛盾很大,益州派本来是地头蛇,刘焉带领东州派到来之后,把他们压住了;刘焉的儿子刘璋比较弱,压不住场,益州派又反过来吞噬东州派;为了翻身,东州派又反过来依附刘备打压益州派。

对于这四大派别,刘备的政治策略是,坚决依靠元老派,紧密团结荆州派,尽量拉拢东州派,有选择地打压益州派。

夺取刘璋的地盘之后,刘备成立政权初期,有过短暂的发展期,尤其是关羽水淹七军、几乎迫使曹操迁都之时,蜀汉的势力更是如日中天。这段时间里,益州派虽然有所不满,但是无力反抗。然而好景不长,蜀汉的发展期只走了开头,局势就急转直下。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魏联手孙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斩。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出兵伐吴,张飞在出征路上被部将刺杀。至此,元老派势力日暮西山。对于根基尚不稳定的蜀汉政权来说,中坚势力江河日下,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威胁。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可以说是一个转移国内矛盾、调动蜀汉一致对外的机会。于是,关羽和张飞暴亡之后,刘备调动大军,对孙吴发动了猛攻。然而,经过夷陵之战,刘备的希望落空了。在这次大战当中,刘备不但没有通过军事上的胜利来加强蜀国人的团结,反而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战后,荆州派受到重创,元气大伤;东州派虽然也受到创伤,但是实力犹存,没有遭到根本上的伤害;至于益州派,则成了势力最大的集团。且不说外患问题,仅仅内部的派系林立这一条,就够蜀汉喝一壶。这就是刘备托孤的背景。

刘备本人是个政治强人,一辈子经历过血雨腥风,从尸山血海里走过来,气场足够强大,能压住场,但遗憾的是——经过夷陵之战的打击,身心俱疲的刘皇叔已经气息奄奄。

自己死后,这个风雨飘摇的蜀汉该怎么办呢?这就是刘备托孤的时候考虑的主要问题。经过夷陵之战的创伤,蜀汉目前已经无力外斗,对内维护稳定才是第一位,而维持蜀汉内部稳定,燃眉之急就是解决派系争斗的问题。

三国是个军阀割据的乱世,一代创业、二代败家的短命鬼政权屡见不鲜。刘备在为创业奔波的漂泊岁月里,不停地投靠这个、依靠那个,这样的事例他见得太多了。比如,他曾经投靠过刘表,刘表一死,人亡政息;比如,他投靠过袁绍,袁绍一死,祸起萧墙;再比如最近的一次——他投靠过的刘璋就是个二世祖。而刘表、袁绍、刘璋的家业之所以及身而没,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内斗。在吸取内斗教训这一方面,刘备可以说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刘备去世时,刘禅才17岁,斗争经验不够,也不怎么聪明,刘备对这一点也心知肚明。显然,一旦蜀汉的内斗闹起来,刘禅是压不住场的。刘备面临的问题,是需要找一个气场够强的人,来震慑蠢蠢欲动的势力。

首先是益州派,这一派势力最大,也最不可靠。其次是东州派,这一派稍微可靠一些,但是他们的着眼点在于维护自身的派系利益,倾向于保守,向外发展的兴趣并不大,与刘备的意愿不符,全局观差一些。再次是元老派,这一派最可靠,但是已经接近消亡。

唯一的选择就是荆州派,以及荆州派的首脑诸葛亮。更为重要的是,刘备打天下的宏伟规划就是他和诸葛亮共同制定的,对于蜀汉的路线方针,诸葛亮最能坚决执行,而且荆州派倾向于向外发展,与刘备志向相投。

换句话说,即使刘备去世了,他的精神也会依然活在诸葛亮的心里,死去的刘备就是活着的诸葛亮,活着的诸葛亮就是死去的刘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刘备临终的时候必须给予诸葛亮足够的权威,以确立诸葛亮在实际上的领导地位,便于诸葛亮维持内部稳定,弹压蜀汉内部蠢蠢欲动的分裂势力,进而有利于向外发展。

除了诸葛亮,托孤大臣还有另外一个人——李严。

李严的身份比较特殊,既属于东州派,又与益州派有很大的交集。刘备把他和诸葛亮都作为托孤大臣,安抚的意图不言而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李严本来就在永安,而诸葛亮是特意从成都召来的,而且,刘备在托孤时只授予了诸葛亮绝对权威,没有给李严同样的待遇。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的权威上升到了巅峰,“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而李严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因此,如果说刘备托孤时,确实有所忌惮,那么他忌惮的也不是跟他风雨同舟的老战友诸葛亮,而是有可能破坏统一战线的李严,以及李严背后错综复杂的东州派和益州派。

后来发生的一连串事情也证明,刘备的安排是正确的:一开始,李严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基本上能够和诸葛亮同舟共济,然而,随着时日迁移,李严就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试图破坏统一战线,挑拨诸葛亮效仿曹操,“受九锡,进爵为王”,用意也无非是为自己进一步操持权柄做铺垫,对此,诸葛亮毫不犹豫地拒绝,及时掐灭了有可能导致蜀汉分裂的苗头,维护了刘备在世时的既定方针。再往后,李严又做了几件傻事,终于被诸葛亮一举拿下。

关于李严,《江表传》里有一个很准确的评价:“用性深刻,苟利其身”,只为自己做打算,目无大局,过于看重个人利益。

李严被罢免之后,“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认为能够重新用他的只有诸葛亮,此外再无他人。等到诸葛亮病死的消息传来,李严知道启用无望,不久郁郁而终。即使被诸葛亮拿下,他依然对诸葛亮寄予希望,这从侧面说明,他打心里对诸葛亮的公正还是很认可的。

用一个公正的人,压制一个过于看重个人利益和集团利益的人;用一个能坚持执行既定方针的人,压制一个路线有问题的人;用一个面面兼顾的人,压制一个目无全局的人,这也说明刘备有识人之明,深谋远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他是近千年来的世界首富8%亚洲人是他后裔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对于帝王的后宫,许多人都用“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去形容其后妃的数量。虽然话是这样说,但是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认为用“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这句话来形容有点夸大其实了。唐太宗李世民有13个老婆,宋太祖赵匡胤只有3个老婆,而明成祖朱元璋比较多点,有16个。不过这些皇帝的后妃加起来都没有一个人的多,那就是世界

  • 秦国大将蒙恬战死后其率领的军队下场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从公元前230年开始,秦始皇嬴政开始了自己统一六国的征程,经过十年的鏖战,到公元前221年,嬴政正式统一六国,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解决边患问题,他派大将蒙恬统兵三十万北击匈奴;这支部队的存在一方面是抵御匈奴入侵的钢铁之军,另一方面如果咸阳遭遇不测,可立即南下勤王。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钢铁之师,却在大将

  • 喜好热闹!揭秘宋太祖赵匡胤也玩微服私访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前本来是个闯南踏北的好汉,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一道宫墙把他与外界喧哗热闹的社会隔绝开来。然而他喜好热闹的习性和对自己皇位深深的担忧常常促使他走出宫去,微服私访。网络配图《续资治通鉴长编》曾有“太祖初即位,亟出微行”的记载。《涑水纪闻》、《邵氏闻见录》中都记载有宋太祖微服私访到宰相赵普

  • 被误解千年的扶不起的阿斗刘禅真相究竟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是一个英雄豪杰辈出的时代,人们常说有虎父无犬子,曹操有曹丕,孙坚更是生下孙策和孙权兄弟,唯独刘备,英雄一世,却留下了一个扶不起的阿斗,阿斗真的扶不起来吗?刘禅真的有那么差劲吗?是大智若愚还是真的扶不起?阿斌为大家揭秘。图片来源于网络各方面的评价诸葛亮对刘禅评价较高,赞其“知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

  • 揭秘:宋太祖赵匡胤如何“杯酒释兵权”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后,先后击溃了后周残余势力李筠和李重进的反叛,基本巩固了北宋王朝的统治。随后,宋太祖就 着手考虑如何革除五代时期骄兵悍将任意废立主上的弊端,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既然是通过兵变夺取政权的,因而对手下那班参与兵变的功臣们总是心有余悸,时时怀有警惕之心。他有一句

  • 溥仪生母死亡真相:失去特权保护孤苦无告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1915年,溥仪生母瓜尔佳氏听闻袁世凯准备称帝,绝望之中自杀未遂。作为荣禄的女儿,她起初一直把清廷的希望寄托在父亲荣禄的老部下袁世凯身上。但瓜尔佳氏极力主张复辟大清王朝的努力并没有停止,她与端康太妃来往密切,经常凑在一起,密谋复辟大计。还拼命联络各路军阀,结果被贿赂的很多中间人骗走了大量的珍宝和钱财

  • 春秋战国时期那些很猛却死的很惨的霸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时代,人才辈出。短短的几百年中不仅出现了“春秋五霸”,而且还出现了“战国七雄”。这些霸主的产生都需要一代或者几代君王的努力,积累才能完成。不可谓不猛。可是这些很猛的君王中有部分人却死的很惨。下面就盘点下那些很猛却不得善终的君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大家

  • 雍正凭什么继承帝位?理由让其他皇子喷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都知道康熙帝把清朝管理得国盛民安,盛世和平,不过后期也因为几个皇子争皇位而让康熙帝焦头烂额,最终皇位传给了皇四子胤禛,就是后来的雍正。要说诸皇子当中,胤禛并不是最出色的那个,当时十四阿哥、八阿哥都是上乘人选,为什么康熙偏偏就选中了皇四子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当时也有人出来质疑,说皇四子伙同当时的大臣

  • 扶不起的阿斗?在位41年的皇帝被后人误读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们大家的默认意识中,刘禅继任蜀汉皇帝后,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辅佐,蜀汉不可能撑这么久,刘禅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真的是这样吗?也许我们都对其误读了。刘禅 小名阿斗。刘备去世后继位成为蜀汉皇帝。刘禅初为皇帝时,对诸葛亮非常信任,军国大事全权委任于诸葛亮。诸葛亮、蒋琬等贤臣相继去世后,刘禅自身无力把持

  • 趣闻揭秘:大清这三位皇帝相似的大喜之夜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满清入关后最后的三位皇帝终身无后,这个相似点也同样的发生在了他们的大婚之夜,究竟发生了什么一起来看看吧。清朝,这个朝代大家都非常了解,因为这个朝代离我们相当的近,他是中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所以说他离我们近,我们了解。众所周知清朝是满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网络配图在最初女真发展的时候,由于人数实在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