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千古一帝”康熙是由谁培养出来的?

揭秘:“千古一帝”康熙是由谁培养出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503 更新时间:2023/12/15 21:47:42

苏麻喇姑康熙祖母的侍女,按年纪来说的话苏麻喇姑是康熙的祖辈,因为孝庄皇后生前就视苏麻喇姑为姐妹。苏麻喇姑跟着孝庄作为陪嫁侍女到了皇太极那边,1636年,皇太极称帝,孝庄在皇太极封的五宫后妃中排名第五,第一是她的姑姑,第二是她的姐姐,所以孝庄并不是非常受皇太极宠爱。

苏麻喇姑因为生活在草原,本身就有不凡的骑马能力,所以后来成为孝庄身边最得力的侍女,福临生子后,孝庄最先就是选择了玄烨,也就是康熙。康熙在宫外避痘的几年,苏麻喇姑受到孝庄的命令担任起教育玄烨的工作,康熙帝的满文就是受教于苏麻喇姑的,康熙称呼苏麻喇姑的时候有时会用额涅,康熙的皇子、皇女也会称她为妈妈,所以她在宫中的地位并不是一般的侍女。孝庄皇后去世时将康熙的第十二子胤祹交给了苏麻喇姑教育,在20年间,对胤祹言传身教,最后在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中胤祹并没有参加。苏麻喇姑在康熙和胤祹的心目中如祖母孝庄一般爱戴,所以当时晚年患病的时候,在塞外巡视的康熙还不忘让人给苏麻喇姑送药,还让胤祹照顾好老人家。

苏麻喇姑一生未嫁,但是把自己的母爱都给了康熙和胤祹,苏麻喇姑是一个协助孝庄培养出一代帝康熙的助手,所以我们也将她视为一个杰出的教育家,而且是最早开始素质教育的人,因为康熙的行为习惯很多都来源于苏麻喇姑。苏麻喇姑在历史上有着不同凡响的地位,她不是后宫嫔妃却在死后享有妃嫔的待遇,她的陵寝虽然没有进入皇陵但却是在皇家陵寝的边上,苏麻喇姑的地位到底是怎么得来的,苏麻喇姑的地位到底有多高?苏麻喇姑作为孝庄皇太后的侍女,从小就跟随这孝庄皇太后,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亲近的,甚至比那些皇子还要亲近。这是这样的亲近使得苏麻喇姑的地位与众不同。

苏麻喇姑是个非常聪明的女子,清楚知道自己的位置,从来没有做过超越自己职权的事情,虽然她与当朝的掌权者有着非常好的关系,她的话也会对当时的朝政有些影响,可是她从来没有对朝政进行过干涉,这也使得当时的掌权者对她多了一份敬意,可以说苏麻喇姑的地位是她自己的聪明才智保存下来的。苏麻喇姑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女子,尤其擅长女红,在清朝服饰改革的事件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得到了当权者的认可,也可以说这件事使得苏麻喇姑的地位得到了当权者的认可。苏麻喇姑对皇室幼子也担负着责任,对康熙皇帝的幼年教导,对康熙皇帝儿子的抚养都让苏麻喇姑的地位变得特殊且必要。苏麻喇姑对清朝王室可以说是殚精竭虑,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同时也得到了清朝王室的重视,得到了她能得到的最高礼遇。苏麻喇姑的地位在大清朝的历史中是特殊的,这个女人也是特殊的。苏麻喇姑作为大清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非主要人物,在大清王朝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泱泱的后宫中,能够脱颖而出的女人并不多,苏麻喇姑依靠自己的才情做到了一个女人的极致,这样一个有着传奇人生的女人在中国的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一笔。

那么,这样的一个具有超高才情的苏麻喇姑怎么死的呢?这个问题在历史的记载中有着明确的答案,孝庄皇太后死后,苏麻喇姑一定是非常伤心的,毕竟她陪伴了孝庄皇太后一生,可以说两个人是亦仆亦友,两个人共同经历了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孝庄皇太后去世后,苏麻喇姑伤心伤了心肺,只是当时没有表现出来。直到18年后,苏麻喇姑得了“血痢”,腹泻不止,我觉得这就是癌症的一种了,只是当时人们还没有癌症的概念而已了。苏麻喇姑身患重病,而且不用药石,苏麻喇姑因信奉宗教一生不吃药,这也间接加重了病情,康熙皇帝得知苏麻喇姑重病之后,派遣自己的儿子亲自照料苏麻喇姑,直到苏麻喇姑去世。无论苏麻喇姑怎么死的,人们对于这个女人的评价都是正面的,无论是皇室记载还是民间传说,苏麻喇姑一直都是正面形象。苏麻喇姑在大清王朝的历史上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无论是对顺治皇帝还是康熙皇帝苏麻喇姑都用自己超高的才情和女人特有的品性贡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协助孝庄皇太后处理了大清王朝历史上第一个继位风波,也可以说是挽救了大清王朝。苏麻喇姑就这样在大清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陈霸先不能把皇位传给儿子 因其子被北齐扣留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乾隆把皇位传给谁了,陈霸先子女,陈霸先为什么不立儿子为帝

    宋、齐、梁、陈有一个“模板”:朝廷乱得要散架,大臣中冒出个能人,渐渐夺得大权,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把反对者一个个清除掉。直到把皇帝的剩余价值全部榨干以后,才逼着他禅位,当作废物一样扔进历史的垃圾堆。陈霸先在走这些程序的时候,似乎和前辈们一模一样,但有点小小的偏差,没想到留下一生的遗憾。篡位前顺风顺水

  • 最尊贵的侍女:与孝庄太后姐妹情深的苏麻喇姑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上的海兰珠与孝庄,孝庄皇后身边的侍女,孝庄身边的侍女苏茉儿

    纵观整个封建历史,后宫之中最尊贵的侍女,非苏麻喇姑莫属。苏麻喇姑原名苏茉儿(或苏墨尔),她是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侍女。苏茉儿是蒙古族人,出生在科尔沁大草原一个贫苦牧民之家,名字苏茉儿为蒙语的音译,意思是毛制的长口袋。康熙年间改称满名苏麻喇,意思是“半大口袋”。她病逝后,宫中上下才尊称她为苏麻喇姑。苏

  • 历史上的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之间有私情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皇太极和多尔衮,历史上庄妃下嫁多尔衮了吗,历史上的大玉儿和多尔衮

    庄妃,一个经历了三位帝王统治时期的女人,生于1613年,后死于康熙年间,她的功绩在历史上很少有哪一位皇后与之相比,所以庄妃简介对于那些不了解庄妃的人来讲,就是一份宝贵而又易得的资料了。庄妃简介里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其中有一段就是她与清朝联姻的历史。庄妃是蒙古人,在十三岁时作为满蒙政治交好的牺牲品,嫁给

  • 同是帝王之妃:武媚娘和徐慧是好姐妹还是情敌?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媚娘和徐婕妤,武媚娘传奇徐慧变坏了吗,武媚娘徐慧第几集死的

    徐慧和武则天两个人都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后宫中的两位女子。她们两个人一同入宫,感情堪比好姐妹。但就是这样的两个人,最后的命运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仅如此,在后期,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不断的恶化。徐慧的寿命极其短暂,在二十四岁的时候便去世。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而她也正是凭借自己的才华而被唐太

  • 北魏太监宗爱:不到一年就杀死两任北魏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皇太极一生最爱,唐朝被太监杀的皇帝,北魏孝文帝废太子

    拓跋焘回到京城后,整个宫廷开始鬼影幢幢,上演着一部部恐怖片、悬疑片、惊悚片,紧张的气氛让人喘不过气。直到看完了,只知道结果让人目瞪口呆,其中的细节却是看不懂、搞不明白。因为“剧本”经过了无数次的篡改,前后已是衔接不上,至今都无法还原本来的面目。几件惊天“血案”如果追查真凶,顺藤摸瓜,会发现所有的疑点

  • 揭秘:嫁人三次的平阳公主是否生有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跟生过一个娃儿的女的结婚,平阳公主为什么没有孩子,平阳公主生了几个孩子

    历史上的平阳公主有很多,但是被人们称作女中豪杰并享有盛誉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汉景帝女儿平阳公主,另一个则是唐高祖女儿平阳公主。汉景帝平阳公主是汉景帝与皇后王娡的长女,她一生共嫁了三次,起初嫁于平阳侯曹寿,曹寿和平阳公主养育了一个儿子,叫曹襄。不久曹寿去世,平阳公主又改嫁给汝阴侯夏侯颇,不久,夏侯颇因为

  • 为何历史上的开国皇帝都爱滥杀开国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为啥要杀掉开国大臣,诛杀开国功臣的皇帝,开国功臣有当皇帝不

    “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周而复始地上演着这出闹剧。整个历史陷入一个怪圈,无论你如何挣扎,终究不能走出循环,就如齐天大圣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般。由于每朝每代都发生了此类事情,因此从逻辑上、直觉上来说这都不应该是某个皇帝个人素质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问题。我们可将皇帝与功臣间的关系

  • 隋唐英雄中罗士信与李元霸谁武功更厉害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元霸学武功,李元霸不会武功,李元霸为什么这么厉害

    在《隋唐演义》中,出场的好汉很多,排名也很多。通常见到的有“金银铜铁八大锤,四猛四绝十三杰”的说法,另外还有诸如“十八杰三绝四猛三怪”、“四猛十六杰”等许多版本。其中“四猛”、“十八杰”是这些排名中的主要元素。“四猛”一般情况下,指的是罗士信、来护儿、新文礼和秦用。秦用是秦琼的义子,使一把八棱紫金降

  • 揭秘:江夏王李道宗为何由一忠良变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打不过刘黑闼,任城王李道宗,李世民对罗通好吗

    江夏王李道宗字承范,爷爷是毕王李璋,父亲是东平王李韶。论辈分江夏王李道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叔父,但是他的年纪却又跟李世民相仿。高祖李渊登上皇位后,封李道宗为略阳郡公。当时唐朝守军和贼寇刘武周在度索原交战,守军裴寂不敌,于是刘武周的军队就一直向河东城逼近。当时李道宗只有十七岁,跟在李世民身边一同讨伐刘武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犯过哪些冤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太宗李世民死因,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佘祥林冤案

    唐太宗被称为“千古一帝”,实行“慎刑宽法”的清明政治。他在位期间,朝廷每处决一名重囚犯,他都要求“三覆五奏”,并把死刑的终审权收归中央,以免出现冤假错案。他还一再告诫大臣们说:“死者不可复生,用法务在宽简。”从贞观六年(632年),他让近400名死囚犯回家过年的创举中,我们就可以领略到他对生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