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犯过哪些冤案?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犯过哪些冤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564 更新时间:2024/1/15 17:38:04

唐太宗被称为“千古一帝”,实行“慎刑宽法”的清明政治。他在位期间,朝廷每处决一名重囚犯,他都要求“三覆五奏”,并把死刑的终审权收归中央,以免出现冤假错案。他还一再告诫大臣们说:“死者不可复生,用法务在宽简。”从贞观六年(632年),他让近400名死囚犯回家过年的创举中,我们就可以领略到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犯人的关怀。对犯人尚且如此,那么对开国功臣和社稷重臣更应当珍惜呵护,但李世民却多次制造冤假错案,让一些有功之臣蒙受不白之冤,不少贤能之士遭受无妄之灾。

盛彦师是一员武将,他剿灭李密、平定王世充,是难得的军事奇才,但如果让他当劝降的说客,那他可就是门外汉了。徐圆朗叛乱时,李世民有意选派盛彦师为安抚大使,目的是想借助他的威名让徐圆朗束手就擒,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想效果。不料盛彦师话还没说上两句,就被徐圆朗活捉。据《旧唐书·盛彦师传》记载,盛彦师被俘后,面对徐圆朗的威逼利诱,始终大义凛然,表现出了对李世民的耿耿忠心。然而,“贼平,彦师竟以罪赐死”。盛彦师落入敌手,有辱使命,罪过不小,但李世民策略失准,用人不当,其罪更甚。李世民赐死盛彦师,与其说是为了发泄对盛彦师的不满,倒不如说是为了推脱自身责任,掩盖自身失误。

如果说盛彦师被赐死,有其自身过错的因素,那么李君羡的死就不可思议了。一句疑神疑鬼的谶语,一道无中生有的谗言,就轻松地让久经沙场、战功赫赫的李君羡断送了性命。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初年,一句“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的谶语,引起了李世民的高度警惕和对大臣们的猜疑。当他得知李君羡小名叫“五娘子”,其武连郡公、左武卫将军、玄武门守将等一系列封号官职中皆带有“武”字,正好与“女主武王”暗合时,李君羡的霉运便接踵而至。他先是被皇帝“深恶之”,接着被调出京城,不久就被御史弹劾“与妖人交通谋不轨”,最后李世民连审都不审,就下诏“君羡坐诛,籍没其家”。厄运来得如此迅速,如此连贯,恐怕李君羡至死也弄不清楚自己怎么得罪了李世民。

刑部尚书张亮被杀的罪名是“谋反”。因为其为官地相州被人传言是“形胜之地,不出数年有王者起”,因为有人发现了“有弓长之君当别都”的图谶,因为他私下里与几个江湖术士谈论了这些敏感话题,因为其老婆喜欢巫术进而干预政事对他产生了负面影响,所以这位农民出身的凌烟阁功臣成员,很快就被推上了“谋反”的风口浪尖。“谋反”,是皇帝最不愿意听到的字眼,不管是真是假,必欲除之而后快。正当李世民为找不到过硬的证据而焦头烂额的时候,他突然又听到张亮私下里畜养500壮士为义子的事,总算是一个现成的把柄。于是,李世民就来了个主观推断,对侍臣曰:“亮有义儿五百,畜养此辈,将何为也?正欲反耳。”于是,这位当年辅佐李世民争夺帝位的死党,这位刚刚从高丽战场返回长安的沧海道行军大总管,这位临死前还在苦苦哀求宽大处理的刑部尚书,被“下诏处斩,籍没其家”。能够得到李世民高度评价的人不多,除了“镜子”魏征,就应该是“性最坚贞”的刘洎了。因为刘洎忠于职守,敢于直谏,有能力,有忠心,所以李世民在远征高句丽时,才把辅佐太子监国的重任放心地交给他。贞观十九年,远征高句丽归来的唐太宗,听信了褚遂良谗言,在没有充分调查研究的情况上,草率地把刘洎给杀了。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出征高句丽时得了“痈疽”,刘洎听到消息后,忧心忡忡,曾和同僚们说了八个字:“疾势如此,圣躬可忧!”这本是一句忧国忧君的肺腑之言,但被进谗者传到唐太宗的耳朵里,却完全变了味:“(刘)洎言国家事不足忧,但当辅幼主行伊、霍故事,大臣有异志者诛之,自定矣。”宫廷中最敏感的字眼除了“谋反”,就是“传位”了。进谗者十分了解李世民的“心病”,在接班人问题上大肆进谗,皇帝因此才会失去理智,龙颜震怒。唐太宗二话不说,即刻下诏:“(刘)洎与人窃议,窥窬万一,谋执朝衡,自处伊、霍,猜忌大臣,皆欲夷戮,宜赐自尽。”

唐太宗李世民一面倡导“宽大安抚”,实行开明统治,体现人文关怀;一面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猜忌心理,对大臣动辄问罪,轻则贬黜,重则杀戮。李世民是一位贤明的皇帝,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他看来,没有什么能比政局稳定更为重要。平庸之人犯了错误,他可以不予追究,一笑而过,但位高权重的臣属尤其是功臣,哪怕有一点点捕风捉影的风吹草动,只要有可能威胁到自身利益和皇家利益,他都会兴师动众,杀气腾腾。尤其是到了贞观中后期,随着“隋亡为戒”历史教训的逐渐淡忘,随着骄傲自满情绪的不断滋长,封建帝王的专制本能越来越多地在李世民身上体现出来。难怪岑文本被唐太宗任命为中书令后,不仅高兴不起来,反而面露忧色。母亲问他为什么,他说:“非勋非旧,滥荷宠荣,位高责重,所以忧惧。”亲朋好友前来道贺,他正色道:“今受吊,不受贺也。”寥寥数语道出了他对“伴君如伴虎”这句至理名言的深刻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宋光宗赵惇是怎样的皇帝?宋光宗赵惇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高宗和宋孝宗的关系,南宋赵惇,赵昚是赵匡胤的几世孙

    早年经历宋光宗赵惇,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亲是成穆皇后郭氏。绍兴十七年九月乙丑日(1147年9月30日)生于孝宗藩邸。绍兴二十年(1150年),赐名赵惇,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宋孝宗即位后,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庄文太子逝世后,孝宗认为光宗的英武才能像自己,想立为太子,但因为

  • 宋孝宗赵眘有何人生成就?宋孝宗赵眘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牛顿的生平和主要成就,赵从式,宋孝宗后面是谁

    平反岳飞1162年,登基之初即打着高宗的旗号下诏:“追复岳飞原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当年十月,又颁发正式文告,宣布追复岳飞“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一百户、食实封二千六百户”之待遇。(《金佗编》卷十三)。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经岳飞家属要求,给还了岳飞原有田

  • 深受司马懿器重的曹魏官员王昶,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魏第一名将,曹魏代汉和司马代魏,曹魏五谋臣

    魏国(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8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此基础上,曹魏不仅谋臣众多,在武将上也是人才济济。对于曹魏武将来说,既包含了张郃、张辽、徐晃、于禁、乐进等曹魏五子良将,也有曹仁、曹洪、曹真、曹休、夏侯渊、夏侯惇等曹魏宗室武

  • 珍妃是光绪皇帝最爱的妃子,为何会成为后宫挨打次数最多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端妃为什么直接封皇贵妃,珍妃为什么没有孩子,光绪怎么叫珍妃

    珍妃满洲镶红旗人,清德宗光绪皇帝的宠妃。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这些年后宫剧的热播让很多人都对后宫里的那些故事充满了兴趣。在后宫剧里我们常常看到那些受到皇帝宠爱的女子是如何盛气凌人,是如何恃宠而骄,但是在真正的后宫里,得到皇帝宠爱就可以高枕无忧吗?或者说有

  • 魏忠贤是如何成为权宦的?他又是如何自取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忠贤为什么不反抗,魏忠贤没有阉干净吗,中宫与权宦

    魏忠贤,明末时期权宦,他极受明熹宗宠幸,专断国政,打击异己,朝堂上下几乎都是他的爪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宦官制度自古有之。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有专门服侍皇帝的“职位”。而宦官制度的正式创立,应该是在秦汉时期。但由于宦官的权力膨胀,也出现了许多宦官作乱的事件,如

  • 三国正史中的赵云都有哪些故事?一生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马超和赵云谁更厉害,三国演义中赵云的故事情节,三国关羽有没有后代

    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蜀汉五虎上将之一。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三国演义》中,赵云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还忠心耿耿,再则他处事得当,他的形象可谓是三国时期一个完美形象。赵云的武艺在《三国演义》中是和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并称为五虎上将,虽然他大多是以保镖的身份出现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那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能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卧龙凤雏哪个更厉害,凤雏看透刘备假仁义,卧龙凤雏刘备兼得为何不能安天下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建安六年(201),刘备因为在官渡之战站错了边,被曹操疯狂“迫害”,不仅基业丢了个精光,还不得已投奔到雄踞荆州的刘表处。刘备倒也心大,一边积极练兵,一边结交围绕在刘表身边的荆州名士,无意中结识了有“水镜先生”之称的司马徽

  • 一代鬼才陈矫为何会选择投靠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孙武会武功吗,诸葛亮与张良谁更有才华,孙武是鬼谷子的徒弟吗

    喜欢三国的人对曹操一定不陌生,在起兵之初,就曾在用人上提出“唯才是用”的战略方针。事后他也确实秉承着这一用人原则,以至于他帐下最后汇集了,当时三国中很多顶尖的人才。而这其中可能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陈矫了。陈矫(?-237年7月11日),字季弼,广陵郡东阳县人 。本姓刘,因为过继所以跟着母族改姓为陈

  • 摄政生涯长达四十余年的萧太后,是个怎样的人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对萧何的历史评价,达扎,萧太后传

    萧绰,民间称其为萧太后,她是辽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在她的摄政千金,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时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辽国,有两个姓非常牛,第一个自然不用说,那就是皇族“耶律”,另一个就是“萧”。《辽史》中有记载,按照祖制,后族仅从述律、乙室和拔里 三家出,这三家兼

  • 刘文静拥有“恕二死”的特权,为什么还会蒙冤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有多少人叫刘文静,李影孙文静,刘老根李文静个人资料

    刘文静,唐朝开国功臣,曾与裴寂一起支持李渊晋阳起兵,这样一位为唐朝建设立下功劳的大臣,为什么最后会蒙冤被杀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说起开国皇帝诛杀功臣,恐怕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汉朝刘邦和明朝的朱元璋。尤其是朱元璋几乎把开国功臣诛杀殆尽。恐怕很多少有人对唐朝的开国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