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魏太监宗爱:不到一年就杀死两任北魏皇帝

北魏太监宗爱:不到一年就杀死两任北魏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524 更新时间:2024/1/1 22:47:04

拓跋焘回到京城后,整个宫廷开始鬼影幢幢,上演着一部部恐怖片、悬疑片、惊悚片,紧张的气氛让人喘不过气。直到看完了,只知道结果让人目瞪口呆,其中的细节却是看不懂、搞不明白。因为“剧本”经过了无数次的篡改,前后已是衔接不上,至今都无法还原本来的面目。

几件惊天“血案”如果追查真凶,顺藤摸瓜,会发现所有的疑点都集中到一个太监身上,他叫宗爱

第一血案:太子奇怪死了

宗爱出身低贱,因为犯罪被阉,送进宫中。他干活麻利、头脑灵活,又长得慈眉善目,对同事很客气,在领导面前很谦恭,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上上下下都喜欢他。但实际上他是伪装者,面具的背后是阴险、邪恶、狠毒。

宗爱原来是服侍太子拓跋晃。他作为一个男人,虽然已经“不行”,但心底涌动的欲望还在。一次,太子拉着一个宫女翻云覆雨时,他忍不住在门外偷窥。拓跋晃正在兴奋之巅,一抬头突然看到了他那张猥琐的脸,恶心之余,无比震怒,把他贬为低级太监,罚做苦活。

从此,两个结下了梁子。不久,太武帝拓跋焘外出打猎,带了一批太监,宗爱也在中间,把一切安排妥妥帖帖,恰到好处。拓跋焘看他反应敏捷,做事周到,是个不可多得的奴才,于是提拔到自己身边。宗爱施展浑身解数,把皇上的每个毛孔都伺候得舒舒服服。拓跋焘一离开他,就觉得全身不爽,到处疙疙瘩瘩。最后升他为中常侍,负责照料拓跋焘的日常生活。

宗爱仗着受宠,为非作歹,大肆受贿,培植私人势力。

太子拓跋晃手下有两个得力干将叫仇尼道盛、任平城,看不惯这个小人得志的“死太监”。

宗爱担心他们抖出自己不法的罪行,恶人先告状。拓跋焘正在南征,没有仔细审查,便把两个人处死。太子东宫的大批官属一个接着一个被牵连出来,全部关进大牢。拓跋晃感觉“大网”越收越紧,高度恐惧,越想越怕。451年六月,也就是拓跋焘回到京城的三个多月后,太子被吓死了,只活了24岁。

这是比较流行的说法。

太子的死还有另一种说法。拓跋晃本来就和父亲有矛盾,拓跋焘南征的8个月期间,太子偷偷做了两件事:1、扩充东宫军队;2、与拓跋焘的妃子们淫乱。

宗爱把这些事密报给了拓跋焘,拓跋焘暗中让人大规模地调查,拓跋晃感觉退无可退,不如孤注一掷,发动兵变。

拓跋焘回到京城后,假装病重,把拓跋晃骗到宫中。随即逮捕,装在铁笼子里面,鞭打了300下,然后处死。

不论哪种说法,宗爱都是“间接凶手”。

第二血案:皇上奇怪死了

太子死了以后,拓跋焘想到20多年的父子感情,后悔不已,心情很不好,天天喝酒,喝醉了无缘无故地发火。

宗爱心惊肉跳,伴君如伴虎,自己又是撺掇人,迟早有一天会给喀嚓了,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为强。

452年年初,拓跋焘一次打猎,晚上疲惫不堪,喝了大量的酒,醉得不省人事。宗爱把左右都骗了出去,和一个心腹太监用枕头闷死拓跋焘。御医在宗爱的收买、恐吓下,经过“鉴定”,给出的死亡原因是:劳累过度、心力衰竭、酒后暴亡。

一个宦官能顺利地杀死皇上,让人打破了头也想不通,要圆这个弥天大谎如登天一样难。可是正史《魏书》上记载得非常少,只有“帝崩于永安宫”一笔带过。

一代雄主拓跋焘就这样带着真相一同化为灰烬,只活了45岁。

第三血案:继任皇帝又死了

拓跋焘死得太突然了,谁来做接班人?

有资格继承皇位的有:1、太子的儿子,就是嫡皇孙拓跋濬;2、皇三子东平王拓跋翰,声望很高。

宗爱都不想立,因为他得罪过拓跋晃,害怕拓跋濬将来复仇;又和拓跋翰不和。他和拓跋焘的第六个儿子拓跋余私交最好,所以宗爱封锁了拓跋焘已死的消息,悄悄召拓跋余入宫。

然后,他假传皇后(拓跋焘的老婆赫连氏)的诏令,召集大臣们到宫中开会,他在宫门内埋伏了30多名宦官。

大臣们毫无防备,先后来到宫中,一个个被宦官们抓了起来,反对宗爱的几个重臣都被乱刀砍死,拓跋翰也被搜出来处死。

拓跋余踩着满地的血迹登上了皇位,宗爱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冯翊王等,掌握了朝廷大权,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封王的宦官。

拓跋余知道皇位来得不正,为了收买人心,大肆赏赐“封口费”,一个月就把国库的钱花光了。他纵情声色、游乐无度,很少问国家大事。宗爱自认是皇上的“大恩公”,又喜欢揽权,于是一手遮天,专横跋扈。被一个太监爬到头上拉屎撒尿,正常男人都受不了,不少大臣劝拓跋余:宗爱这样下去会变成赵高,你难道想当秦二世吗?

拓跋余惊醒过来,这个“慈祥老人”就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利齿离自己脖子不远了。于是他偷偷召集一些心腹,商议废了宗爱。

皇宫周围已布满宗爱的密探,消息泄露了出去。宗爱气得要命,你无情,不要怪我无义。这一年九月,拓跋余一天夜里心血来潮,出城去祭祀拓跋珪的庙宇,周围带的人很少,宗爱命令宦官贾周等人把拓跋余刺死,这个皇帝在位只有7个多月。

结局:宗爱被杀

宗爱再次对外封锁消息,除宦官外,只有羽林中郎(禁卫军军官)刘尼知道这件事,因为宗爱当他是自己人。

刘尼对宗爱说:不如立皇孙拓跋濬为皇帝。

宗爱听了很吃惊,说:如果立了皇孙,他父亲的死和我有关,我将来怎么办?

刘尼问:那么,您想立谁呢?

宗爱一时拿不定主意,说:等到回宫后,再看哪个皇子合适吧。

刘尼感到了恐惧,偷偷把这件事告诉了殿中尚书源贺。源贺与刘尼是同事、朋友,一起统领禁卫军,负责皇帝的保卫工作,两人又找到南部尚书陆丽商议。

很快两人分成三路,陆丽秘密迎接拓跋濬,拓跋濬还在家休息,陆丽来不及多话,把他抱到马上,一路狂奔进了皇宫。

刘尼把禁军们召集起来,大喊:宗爱刺死皇上,大逆不道,皇孙拓跋濬已经登基即位了。

禁军们高呼万岁,都不愿意受一个太监摆布,一致拥护新皇上。

源贺带着一批人,迅速逮捕了宗爱、贾周等宦官。

这样拓跋濬成了北魏的第四任皇帝,只有13岁,史称文成帝。一上台就把宗爱和一批死党斩首示众,灭族。

北方的皇帝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屡次死里逃生,最后却死在最亲近的人手里;而在南方,皇帝把群臣玩弄于股掌之间,最后却死在最亲爱的人手里,都是风云突变、不可思议、可悲可叹,如果不是真实的历史,一般人还认为编故事的人水平太拙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揭秘:嫁人三次的平阳公主是否生有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跟生过一个娃儿的女的结婚,平阳公主为什么没有孩子,平阳公主生了几个孩子

    历史上的平阳公主有很多,但是被人们称作女中豪杰并享有盛誉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汉景帝女儿平阳公主,另一个则是唐高祖女儿平阳公主。汉景帝平阳公主是汉景帝与皇后王娡的长女,她一生共嫁了三次,起初嫁于平阳侯曹寿,曹寿和平阳公主养育了一个儿子,叫曹襄。不久曹寿去世,平阳公主又改嫁给汝阴侯夏侯颇,不久,夏侯颇因为

  • 为何历史上的开国皇帝都爱滥杀开国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为啥要杀掉开国大臣,诛杀开国功臣的皇帝,开国功臣有当皇帝不

    “飞鸟尽,良弓藏”,在中华帝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周而复始地上演着这出闹剧。整个历史陷入一个怪圈,无论你如何挣扎,终究不能走出循环,就如齐天大圣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般。由于每朝每代都发生了此类事情,因此从逻辑上、直觉上来说这都不应该是某个皇帝个人素质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问题。我们可将皇帝与功臣间的关系

  • 隋唐英雄中罗士信与李元霸谁武功更厉害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元霸学武功,李元霸不会武功,李元霸为什么这么厉害

    在《隋唐演义》中,出场的好汉很多,排名也很多。通常见到的有“金银铜铁八大锤,四猛四绝十三杰”的说法,另外还有诸如“十八杰三绝四猛三怪”、“四猛十六杰”等许多版本。其中“四猛”、“十八杰”是这些排名中的主要元素。“四猛”一般情况下,指的是罗士信、来护儿、新文礼和秦用。秦用是秦琼的义子,使一把八棱紫金降

  • 揭秘:江夏王李道宗为何由一忠良变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打不过刘黑闼,任城王李道宗,李世民对罗通好吗

    江夏王李道宗字承范,爷爷是毕王李璋,父亲是东平王李韶。论辈分江夏王李道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叔父,但是他的年纪却又跟李世民相仿。高祖李渊登上皇位后,封李道宗为略阳郡公。当时唐朝守军和贼寇刘武周在度索原交战,守军裴寂不敌,于是刘武周的军队就一直向河东城逼近。当时李道宗只有十七岁,跟在李世民身边一同讨伐刘武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犯过哪些冤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太宗李世民死因,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佘祥林冤案

    唐太宗被称为“千古一帝”,实行“慎刑宽法”的清明政治。他在位期间,朝廷每处决一名重囚犯,他都要求“三覆五奏”,并把死刑的终审权收归中央,以免出现冤假错案。他还一再告诫大臣们说:“死者不可复生,用法务在宽简。”从贞观六年(632年),他让近400名死囚犯回家过年的创举中,我们就可以领略到他对生命的尊重

  • 宋光宗赵惇是怎样的皇帝?宋光宗赵惇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高宗和宋孝宗的关系,南宋赵惇,赵昚是赵匡胤的几世孙

    早年经历宋光宗赵惇,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亲是成穆皇后郭氏。绍兴十七年九月乙丑日(1147年9月30日)生于孝宗藩邸。绍兴二十年(1150年),赐名赵惇,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宋孝宗即位后,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庄文太子逝世后,孝宗认为光宗的英武才能像自己,想立为太子,但因为

  • 宋孝宗赵眘有何人生成就?宋孝宗赵眘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牛顿的生平和主要成就,赵从式,宋孝宗后面是谁

    平反岳飞1162年,登基之初即打着高宗的旗号下诏:“追复岳飞原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与录用。”当年十月,又颁发正式文告,宣布追复岳飞“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一百户、食实封二千六百户”之待遇。(《金佗编》卷十三)。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经岳飞家属要求,给还了岳飞原有田

  • 深受司马懿器重的曹魏官员王昶,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魏第一名将,曹魏代汉和司马代魏,曹魏五谋臣

    魏国(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8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此基础上,曹魏不仅谋臣众多,在武将上也是人才济济。对于曹魏武将来说,既包含了张郃、张辽、徐晃、于禁、乐进等曹魏五子良将,也有曹仁、曹洪、曹真、曹休、夏侯渊、夏侯惇等曹魏宗室武

  • 珍妃是光绪皇帝最爱的妃子,为何会成为后宫挨打次数最多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端妃为什么直接封皇贵妃,珍妃为什么没有孩子,光绪怎么叫珍妃

    珍妃满洲镶红旗人,清德宗光绪皇帝的宠妃。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这些年后宫剧的热播让很多人都对后宫里的那些故事充满了兴趣。在后宫剧里我们常常看到那些受到皇帝宠爱的女子是如何盛气凌人,是如何恃宠而骄,但是在真正的后宫里,得到皇帝宠爱就可以高枕无忧吗?或者说有

  • 魏忠贤是如何成为权宦的?他又是如何自取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忠贤为什么不反抗,魏忠贤没有阉干净吗,中宫与权宦

    魏忠贤,明末时期权宦,他极受明熹宗宠幸,专断国政,打击异己,朝堂上下几乎都是他的爪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宦官制度自古有之。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有专门服侍皇帝的“职位”。而宦官制度的正式创立,应该是在秦汉时期。但由于宦官的权力膨胀,也出现了许多宦官作乱的事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