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刘彻做了两件对后世影响颇深的事,具体是怎么回事?

汉武帝刘彻做了两件对后世影响颇深的事,具体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625 更新时间:2024/1/20 8:15:30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第七位皇帝,是古代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皇帝之一,奠定汉王朝强盛的局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刘不幸逝世,年仅十六岁的刘彻继承帝位,成为了西汉王朝的第七位皇帝。在刘彻继位之前,汉文帝与汉景帝的各项措施已经实施了多年,百姓生活安康、贤良之臣数不胜数、朝廷清明、社会安定,这些都为刘彻登基以后的一展宏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汉武帝继位以后,一改前人们的“无为而治”的做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政治方面,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推恩令,将诸侯国的领土越分越小,有效的控制了诸侯国的势力;在经济上,进行币制改革,并且决定将盐铁这种利润高,容易引起变动的行业控制权集中在政府手中,就这样,使得汉朝的经济在国家的掌控之下平稳发展;在军事方面,由于经济的支持,使得汉朝兵强马壮,汉武帝决定直接与匈奴开战,打服了匈奴人,并且直接远征朝鲜,将朝鲜纳入了汉朝的领域范围。但是除了这些举措以外,刘彻还做了更加有名的两件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张骞出使西域”。

一、从此儒家成为了唯一正统学说

在汉武帝继位以前,汉朝主要是采纳以老子为主的道家思想,主要强调“无为而治”,而在汉武帝即位以后,听取了董仲舒的意见,开始了以儒家为尊的历史。采取儒家思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道家学说已经无法满足统治者的需要。西汉建立初期经济需要恢复,而道家能够满足恢复的要求,因此成为了主流学说。但是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这种思想已经落后了,而儒家主要宣扬的三纲五常正好能够满足皇帝的需求,自然占据了主流地位。当然,董仲舒提出的儒家思想与先秦时期的儒家思想有所不同。

在董仲舒提出的儒家思想之中,更加强调神化皇权,他提出的“天人感应”和“大一统”学说将皇帝放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百姓要遵守礼法,崇拜皇帝,因为皇帝就相当于替天说话。同时,他还提出了“三纲五常”,将君权和神权相提并论,致使皇帝的威严越来越高。就这样,儒学经过一系列的创新,成功符合了时代的发展,成为了唯一的正统学说,儒学独树一帜的局面正式形成。

二、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为了与西域的大月氏联手,一起打败匈奴,派遣使臣张骞前往西域与大月氏国王商议此事。张骞信心满满地带着部队从长安出发,但是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张骞就被匈奴人发现并阻拦了下来,抓捕回了匈奴人的地盘。匈奴人了解了张骞的任务后,试图威逼利诱他放弃此任务,留在匈奴。但是张骞誓死不从,就这样张骞在匈奴人的控制之下生活了十多年。艰难的环境并没有打消张骞要完成的任务的心,在一次精心谋划之下,张骞终于逃了出来,但是在他被关押的这段时间,大月氏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骞只能无功而返。

《太史公自序》: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脩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

后来,为了加强同西域各国的交流,增进对其的了解,于是汉武帝命令张骞二次出使西域。这次出行,张骞去了很多的国家,与各国开展了友好交流,并且对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有了更加清楚的了解,开通了从中原前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此外他还将西域地区的动植物、布料、乐器等许多物品带回了中国,为中国丰富多彩的历史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结语

其实无论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是命令张骞出使西域,这些行为的决策者都是汉武帝,正是因为汉武帝有着治世之才,又能够知人善任,才能有如此成就。汉武帝有着雄才大略,数次击退匈奴的侵略,不断地扩张版图,使汉朝的疆域扩张许多,汉朝的影响力也不断地增加,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代英明之主。

而对儒学的尊重则奠定了以后两千多年的儒学独尊场面,使得我们现代人也深受影响。我们流传在血肉里的修养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总而言之,汉武帝也许做过一些错事,但是在其执政期间的时代昌盛足以证明他没有辜负皇帝这个称号,足以担得其“盛世明君”四个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末时期讨伐董卓的分别是哪些诸侯?最后的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90年,关东各州郡守以讨伐董卓为名,推举勃海太守袁绍为盟主,联合起兵。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董卓成长于凉州,好结交羌人。汉桓帝末年,董卓被征召为羽林郎,后又为中郎将张奂部下作军司马,讨伐汉阳羌人,董卓作战粗猛有谋,力建战功。又先后参与平定黄巾起义、凉州之乱等战役。中

  • 三国时期能战平赵云却接不住关羽三招,文丑能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关羽是人气很高的人物之一。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蜀汉五虎上将之首关羽关云长,身高九尺,髯长二尺,手使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常胜将军赵云赵子龙,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手

  • 孝仪纯皇后的出身如何?出身低微却成为了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她是乾隆帝的第三任皇后,是嘉庆帝的生母,曾以皇贵妃的身份统领六宫十多年。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古代,出身的高低虽然不能对后宫妃嫔的地位起到决定作用,但却有很大的影响因素,出身显赫的妃嫔,入宫后可能很快就被晋升为后宫高层,而出身低微低的妃嫔或许终其

  • 凉茂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魏国(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8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在三国时期曹魏是人才最多的一个,曹魏的世家也是最多的,而且曹操用人不论出身,是三国中用人范围最广的。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便是曹魏军师凉茂。乍一听凉茂这个名字可能不熟悉,如果熟悉

  • 霍峻是什么人?刘备能夺取益州他的功劳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益州之战是东汉末年,刘备为夺取益州与刘璋发生的战争,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蜀汉(221年5月15日—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简称“蜀”,亦称“刘蜀”、“季汉”。蜀汉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汉中,东抵巫峡,南包

  • 为顺治帝生育儿女最多的庶妃巴氏,她的命运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笔什赫额捏福晋,即顺治帝的庶妃笔什赫氏、庶妃巴氏,她为顺治帝生育了多位儿女。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顺治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六岁登基,受摄政王多尔衮的辅佐而君临天下,开始了满清在全国的统治。从个人情感方面来看,顺治似乎是一个多情天子,他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流传至

  • 在刘备建功立业的一生中出现过叛将吗?有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东汉末年,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平定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

  • 三国第一武将的吕布到后期战斗力有何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要说三国谁是第一猛将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吕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布是《三国演义》第一勇将,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最后还是被他跑掉了;曹营诸将中只有夏侯惇两次主动单挑吕布,虽然没有取胜,但也没有被方天画戟挑落马下。至于其他三国名将,除了夏侯惇,绝大多数可能连跟

  • 程门立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典故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程门立雪,旧时指学生恭敬受教,现多指尊重师长;比喻虚心求教或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这个典故被记载在《宋史·杨时传》中,“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

  • 兰陵王被赐死的真相是什么?一生为国为民为何难逃厄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千百年的风云人物当中,兰陵王是人尽皆知的人物,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管你是同胞还是金兰。高纬赐死兰陵王,就充分地说明了在古代封建社会,亲情与手足根本不可能凌驾于皇权至上,否则必遭杀身之祸。高长恭就因为自己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结果“挑战”了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