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说吕雉是汉朝最凶猛的女人?她有什么目的

为何说吕雉是汉朝最凶猛的女人?她有什么目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618 更新时间:2024/1/21 4:34:32

汉高祖刘邦的宠姬戚夫人是跳楚舞的高手。戚夫人是山东定陶人,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之后才得到她,非常宠爱,四处征战时也带在身边。和项羽垓下一战,项羽和姬听到的四面楚歌,首先就来自于刘邦和戚夫人,然后才令汉兵应和的:“高祖令戚夫人楚舞,自为楚歌,是楚人之歌声也。”

刘邦和戚夫人感情深厚,因为常常带着她一同出远门,朝夕相处。正牌皇后吕雉常常留守在宫内,加上年龄又大,倒反而疏远了。吕雉生子孝惠,立为太子;戚夫人生子如意,封为赵王。孝惠为人仁慈软弱,刘邦乃小流氓出身,好酒好色,岂能看上为人仁弱的孝惠?因此非常不喜欢他。加上戚夫人对着刘邦日夜啼泣,刘邦就想废掉太子,立戚夫人的儿子如意为太子。

吕雉可不是善茬儿,她为人刚毅,刘邦平定天下期间,诛杀的不听话的大臣大都是吕雉出的主意。这样一个女强人,戚夫人居然想和她争夺储位,岂不是以卵击石?

果然,在吕雉和留侯张良的策划下,太子孝惠“卑词安车”,亲自去迎接名满天下的隐士—“商山四皓”。这四个80多岁白发苍苍的老头儿被太子的甜言蜜语和礼贤下士所打动,遂跟随太子左右,像四个白色恐怖的门神,吓阻了刘邦的易储之念。

在满朝的反对声浪中,刘邦“叹息凄怆”,无法更换太子,只好躲在深宫中,让戚夫人击筑,自己流着一把老泪唱起了盛年时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唉,俱往矣,那威加海内的好时光;俱往矣,那当年跟随我的猛士一个个都被我亲手杀了;眼前的美人,心爱的儿子,我都帮不上你们了,好自为之吧。

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太子孝惠继位,是为汉惠帝。

紧接着,对戚夫人嫉恨已久,如今大权独揽的太后吕雉,展开了骇人听闻的疯狂报复。

吕雉先把戚夫人关押在永巷。永巷是专门关押犯罪宫人的地方,戚夫人乃堂堂汉高祖的妃子,居然也被关押于此,可见吕雉怨毒之深。她让人把戚夫人剃光长发,穿上粗布衣服,舂米劳作。戚夫人不堪劳作之苦,吟出了中国史上最早的五言诗:“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当然没有人告知她的儿子赵王如意。

吕雉想加害赵王如意,派人去叫赵王到长安来。使者来催了三次,赵国的丞相周昌对使者说:“听说吕后最怨恨的就是赵王和戚夫人,想把赵王召到长安去杀掉。赵王年龄又小,身体又不好,常常生病,我不敢让他去长安。”吕雉一听使者回报,大怒,马上又派使者召周昌到长安来。周昌不敢不来,来了就被吕雉扣留。然后又派使者召赵王。没有了丞相的庇护,赵王只好亲自前来。

汉惠帝很仁慈,知道吕雉想要杀掉赵王,就亲自去霸上迎接赵王,把赵王带进自己宫中,起居饮食都和自己寸步不离。吕雉根本没有机会下手。

有一天天还没亮,汉惠帝照例起得很早,出去打猎,赵王贪睡,不能早起。吕雉侦知赵王一个人独居,于是派人用毒酒毒死了赵王。等到了黎明时分,汉惠帝打猎回来,发现赵王已经死了。

吕雉毒死了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后,就该整治戚夫人了。她的手段异常残酷:把戚夫人断手足,挖去双眼,熏聋耳朵,饮哑药致哑,扔到茅坑里,取名叫“人彘”(人猪)。这还没有完,过了几天,居然派人召来儿子汉惠帝“观人彘”。一个“观”字,把吕后那种幸灾乐祸的心情表露得淋漓尽致。

即使是吕后的儿子,得知此“人彘”竟然是赵王的母亲戚夫人后,也不禁放声大哭,因此成病,派人对吕后—自己这个野鸡似的亲娘—决绝地说:这不是人干的。我是太后您的亲生儿子,所以我也连带着不是人了,无法治理天下。

从此之后,汉惠帝自暴自弃,不上朝,不听政,天天淫乐无度。

过了一年,楚王、齐王入朝朝贺。因为齐王是汉惠帝的哥哥,汉惠帝就请齐王上坐,用对待家人一样的礼节对待齐王。吕雉大怒,叫人倒了两杯毒酒放在齐王面前,让齐王起身为汉惠帝敬酒祝寿。汉惠帝一看哥哥起身,自己马上也起身,端起另外一杯毒酒,一同向吕雉敬酒。吕雉一看害怕了,赶紧起身,倒掉了汉惠帝手中的毒酒。齐王看势头不对,赶紧装醉离去,事后才知道是毒酒,就很担心,怕不能全身离开长安。他的谋臣出主意说:“太后只有汉惠帝和鲁元公主这两个孩子,齐王您被封了七十余座城,可是鲁元公主才有几座城,如果您把一个郡的封地给鲁元公主,太后肯定会喜欢。”齐王于是上疏,让出一个郡的封地送给鲁元公主。吕雉果然心中欢喜,就放回了齐王。

汉惠帝淫乐无度,24岁年纪轻轻就病死了。

为亲生儿子发丧的时候,吕雉只是干哭,却一滴眼泪也不掉。张良的儿子问丞相知不知道太后为什么干哭,丞相当然不知道。张良的儿子指点说:“汉惠帝没有成年的儿子,太后怕的只是你们几个大臣,你们奏请吕家的人入宫掌握大权,太后才会心安,你们也才会免祸。”丞相赶紧按照指点奏请太后,于是吕雉才开始放声大哭。从此开始垂帘听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拥有“洪荒之力”的汉高祖刘邦:从小就有皇帝梦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刘邦,我不由得想起了某个人的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嘿嘿,用这句话来形容刘邦再合适不过了。说这个话的人是大名鼎鼎的马云 。刘邦的一生可以可以说是一部创业史、一部厚黑学、一部兵书、一部外交攻略、一篇童话、甚至一首诗,就像他的《大风歌》 一样:“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 吕雉为何杀掉戚夫人?又为何杀掉戚夫人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吕雉一生励精图治,成为一代枭雄,可毕竟人无完人,掌握大权的吕雉也并非如此顺风顺水就掌握到了大权,必然要历经一些过程。虽然历史上的吕雉好评不断,但伴随她的依旧有些她的片面之处。“史上最毒毒妇的吕雉”从她的从政角度来说或许有些不妥,但是作为一个女人,一个后宫来说,这也许是最恰当的,毕竟并不是空穴来风。作

  • 晏子是如何当面拒绝齐景公把公主嫁给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要从春秋时期齐国君臣中排出一对最佳搭档的话,那么非齐景公和晏子莫属。古代文献《晏子春秋》中,记载了很多关于他们君臣二人的奇闻异事,但最令人对晏子刮目相看的,还是晏子谢绝当齐景公女婿一事。说来也巧,齐景公是一位相当糊涂且十分爱玩的国君,而晏子却是一位心思异常缜密、机智灵敏的大臣,君臣二人在性格上的

  • 历史上是如何评价晏子?他是如何维护国家尊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宴婴不死君难、弃个人小义而逐国家百姓之大“利”。齐景公三年,在宴婴的劝谏和辅助下,景公逐渐知道了治国之道,逐渐掌握了大权,并且任命宴婴为相大夫。关于晏子的故事很多,下面就例举几个代表事例。其一、景公派遣晏子治理阿县。三年后,晏子听到很多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很是不高兴。晏子说:“我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

  • 百里奚是怎么被秦穆公发现的?他当了几年相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百里奚举于市,这一句话出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大概的意思是指,百里奚是在集市上,被秦穆公高价用五羖羊皮赎回了秦国,百里奚这才被正式挖掘出来,秦穆公算是赚了,百里奚这个人才就算是千金也是难求的,而他只用了五张羊皮就将百里奚赎回秦国,是秦国的幸运也是百里奚的幸运,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人才济济

  • 解密:慈禧太后洗澡真的会用掉上百条毛巾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曾几何时,网上流传一种说法,说慈禧太后洗澡用掉了上百条毛巾。那么,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又有什么依据呢?通过查找资料,笔者找到了这一说法的原始出处,是一本名叫《宫女谈往录》的书籍。《宫女谈往录》是一本记述一位晚晴宫女在清宫中生活的回忆录。主人公是一位名叫何容儿的宫女,她曾经侍奉慈禧太后长达八年之久,

  • 百里奚与秦穆公之间有何故事?百里奚为何认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时期著名的秦国贤相百里奚,不仅具有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能,在生活作风方面也具有高尚的品格操守。据史料记载,他虽位高权重,却为官清廉,平易朴素,堪为百官之表率,在当时,更是深受百姓爱戴。百里奚初为秦相时,秦穆公正致力于内修国政,此时,秦国国力正在向上,民间农耕与制造业都不发达,很多事情上需要大臣亲力

  • 历史中真实的岳飞是什么样的?岳飞生平概括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坚主抗金,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他挥师北伐,先后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 岳飞人生经历简介 儿时竟是学馆外面的旁听生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童年时,家境清贫,学习读书都是母亲姚氏找几本旧书教读,无钱买纸笔,母亲便在沙上画字教他写。一年春天,岳飞帮助父亲岳和做完了田里的事,又去砍柴,回来的时候,发现在村侧柳林后面,开了一所学馆。于是,岳飞便在学馆外边偷听,他发现老师书讲得非常好,向人一打听,才知老师周侗是陕西人,年已60多岁,人很精神

  • 王昭君与王政君是一人吗?与昭君相关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本名为王嫱,其家庭是个贫寒人家,父母健在,有两个兄长和兄嫂,甚是和睦,对其尤是疼爱,以大家闺秀抚养,越长大出落的越美丽,为乡里乡外人赞叹其美貌。公元前38年,当时汉元帝选美,于是王昭君因其美貌受到旨意进宫为妃,但因不贿赂画师,被其记恨在昭君之像上使坏,于是王昭君入宫五年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