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请周亚夫吃饭却不给他筷子,汉景帝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请周亚夫吃饭却不给他筷子,汉景帝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45 更新时间:2024/2/4 11:28:35

汉景帝刘西汉第六位皇帝,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句古话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周亚夫曾是汉代两朝元老,战功赫赫,不论是治理军队,还是官至宰相,都是一位讲原则、讲规矩之人。但恰恰就是因为他的原则性,才出现了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又不给人家筷子这个历史事件。汉景帝用意明显——吃我皇家的、用我皇家的,必须听我皇家的。

一、 讲原则,他从不含糊

孔子有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咱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周亚夫在汉代是很有名气的军事将领。此人向来以讲原则、讲规矩著称。周亚夫是西汉著名的军事家,一度官至宰相。

周亚夫是典型的官二代,其父亲是名将绛侯周勃。周亚夫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是两朝元老。他的一生不是靠站在父亲的肩头起来的,而是靠自己的打拼换来的。

公元前174年,周亚夫驻军细柳,抵御匈奴大军侵犯,后获大胜。汉文帝得到捷报后,欲前往细柳,去慰问犒赏三军。但我们知道,汉朝自古就有“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制度,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军中一切必须听命于将军的,你天子在部队说话不好使。待周亚夫慌忙来接驾时,汉文帝还对周亚夫表扬一番,说他治军有方,纪律严明,讲原则,有法度。

汉文帝:“嗟乎!此真将军矣!”

还有一件事也体现出周亚夫的将帅之才。时值梁王受到叛军围攻,要求周亚夫出兵解困。周亚夫心想,从中央调集精兵10万,与叛军15万大军相抗衡,必将是一场持久战,且死伤无数是毋庸置疑的。他就制定了另外一套作战计划,即让梁王顶住,断敌人的粮道,然后以“示弱”之计诱敌深入。就这样,吴楚七国之乱,周亚夫出马仨月就给平定了。

二、 请吃饭,我是东道主

学习中国古代史我们知道,当朝廷重臣功高盖主的时候,或者君王的“无限风光尽被占”的时候,臣子的命运也许就要被改写。自古以来,皇室是权力的最高机关,但凡触及到他们的利益,终究不会得到善终,哪怕你多么优秀、多么战功赫赫。周亚夫身为人臣也是一样。他在朝廷、在军队的成绩虽然很出类拔萃,可他却在无形中又将君王之威置于何处呢?

由于周亚夫的“直男”性格和诸事讲原则,不但得罪了一些文武群臣,甚至得罪了帝王还不以为然。虽然汉文帝对周亚夫大加赞赏,可汉景帝却把周亚夫“升”为宰相(实为削兵权)。在古代,将军大臣都把兵权看成掌控、扭转乾坤的必要武器,手握兵权就有绝对的话语权。汉景帝就是怕周亚夫拥兵自重,这才借口给他擢升宰相而夺了他的兵权。

按理说,兵权被夺,周亚夫老老实实做你的宰相不也妥妥的吗。可如果这样,就不是他周亚夫了。他依然“刚愎自用”、自我陶醉,时时处处讲军纪、讲原则、讲规矩,还是将帅做派,还是将军行为。例如,汉景帝想废除太子刘荣,他搬出规矩来反对;窦太后想封兄长王信为侯,他按规矩坚决反对;汉景帝想拉拢分化匈奴,封投降过来的五人为侯,他又按所谓的规矩坚决反对。一来二去,君臣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最终君王就是君王、臣子就是臣子,汉景帝将周亚夫宰相一职罢免。

虽然周亚夫已被革职,但汉景帝仍然对功高盖主的他有所芥蒂。后来才想到了一条计策,即宴请周亚夫。就是题主所描述的情景,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可是没有放置筷子。周亚夫哪里知道,这分明是汉景帝的一条计谋。

通过这件事,汉景帝想要周亚夫明白一个道理:你所有的一切难道还不满足吗?你吃的、用的、穿的,你的权利和地位都是我皇家的,所以你得无条件听命于皇家。这一整块肉,就是皇家让你用手抓着吃的,难道还不明白吗,你得照皇家的“规则”来办事。

周亚夫也许没有明白这个中意思,只是觉得汉景帝在羞辱他,一个叩头拜谢之后,就转身离开了。可周亚夫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个举动,彻底激怒了汉景帝,终遭免职。

汉景帝对年仅14岁的刘彻说:“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三、 是与非,皆由您来说

周亚夫渐行渐远的背影,让汉景帝颇为触动。此等人竟然不能明白我的用意,不能辅佐少主,还处处跟我唱反调,留有何用呢。后来,汉景帝利用周阳(周亚夫之子)购买500套甲胄(实为陪葬之用)之名,诬告周亚夫谋反,将周亚夫打进天牢。一代名将,不堪各种屈辱,后来绝食五天而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芳最后被司马懿夺权的真相是什么?罪魁祸首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按理来说,高平陵事变时,距离曹丕去世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为何还说曹丕应该对此负责呢?我认为应该主要源于以下

  • 三国时期刘备入蜀后曾遭遇背叛,是哪三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和诸葛亮主导的益州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相当经典的军事行动,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自赤壁之战后,刘备领有荆州,为实现诸葛亮在《隆中对》跨有荆、益的计划,已有意图进攻益州。此时刘璋受制于据守汉中的张鲁,又有强大的曹操意图攻取汉中,对蜀地构成威胁,张松于是劝刘璋欢迎刘备

  • 清朝皇帝雍正在位时间有多长?有何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雍正帝在位时间为13年,翻看中国历史,与在位仅仅十个月的明仁宗朱高炽和勉强在位一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相比,雍正的在位时间虽不能算长,但也不短。但是一对比在位

  • 九子夺嫡老八允禩失败,到底是输在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九子夺嫡”的故事想必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听过,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老八生在那个时代只能说是他的悲哀。老八允禩人称“八贤王”,正史记载老八允禩在雍正四年就被以“阿其那”“塞思黑”就是猪狗不如的称号,就被雍正搞垮了,而并非像《雍正王朝》电视剧中描述的那样,在雍正临死前

  • 三国时期鲁肃的才谋到底怎么样?一个被低估的敦厚长者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鲁肃,可能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三国时期东吴“四大都督”之一,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然而这样一个敦厚长者,竟然常被孙权拿来比作东汉开国元勋之首——邓禹,甚至达到了让其他文武大臣心里酸不拉几的层次。鲁肃何德何能,不仅能被孙权称赞为“天以卿赐我也”,还被周瑜指定为自己的接班人,“鲁肃智

  • 历史上冯小宝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火烧明堂又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得到正统的女皇帝,她的出现,结束了几千年来中国男人当政的天下,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冯小宝,又叫薛怀义,他长相俊美,后来就成了武则天首任男宠,颇得武则天宠爱。冯小宝虽为男宠,但他却被封为梁国功,还曾多次为行军大总管,抵抗突厥的进攻,因功被封为左威卫大将

  • 历史上公孙述自立为帝为何会失败?最后的饿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公孙述(?-36年),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两汉间政治人物,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公元35年春,汉光武帝刘秀为统一天下,挟平定隗嚣陇西割据势力余威,令征南大将军岑彭大举征伐蜀地同时,亲笔给自称白帝的公孙述写信劝降。公孙述却“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 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帝王后妃,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帝王后妃,一个比一个惨,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北齐武成帝皇后胡皇后北齐武成帝高湛的皇后胡氏可算是个少有的荡妇。高湛继承帝位后,胡氏以长广王妃册立为皇后。高湛强奸嫂嫂李祖娥,常常宿在昭信宫,胡皇后不耐宫闱寂寞,同高湛的亲信随从、给事和士开勾搭上了。高湛死后,胡太

  • 三国时期曹魏是夏侯姓氏的名将都是哪些人?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魏国(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8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也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谥号武皇帝(魏武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朝天子刘协的名义征讨

  • 安史之乱后,为何唐朝两位公主死于非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即便是唐朝这样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强大的王朝,皇帝也经常要派遣公主去周边国家和亲。因为唐朝疆土面积广大,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唐朝初年采用“都护府”和“都督府”的形式,任用当地人治理当地人,以达到“抚慰诸藩,辑宁外寇”的目的。而对于这些边疆地区甚至更远的外国,唐朝的政策往往是笼络与打击相结合。和亲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