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曹魏是夏侯姓氏的名将都是哪些人?有何作为?

三国时期曹魏是夏侯姓氏的名将都是哪些人?有何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561 更新时间:2024/1/28 16:55:56

魏国(220年12月11日—266年2月8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也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谥号武皇帝(魏武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朝天子刘协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袁术、袁绍、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成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曹操麾下的武将,不仅有张辽、张郃、于禁、乐进、徐晃等五子良将,更离不开曹氏和夏侯氏贡献的宗室武将。在魏国历史上,夏侯氏贡献了不少武将。其中,就比较知名的夏侯氏武将来说,主要就是以下五位。那么,问题来了,对于魏国夏侯氏的五位名将:除了夏侯渊,你还知道哪一个呢?

一、夏侯渊

首先,在魏国夏侯氏的名将中,夏侯渊无疑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了。夏侯渊(?-219年),字妙才,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名将,擅长千里奔袭作战,常常出其不意,官至征西将军,封博昌亭侯。早在东汉末年,曹操起兵之初,夏侯渊就开始跟随了。官渡之战爆发的时候,夏侯渊主要为曹操一方督运粮草,又督诸将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绪、商曜等叛乱。因此,虽然没有在前线战场上杀敌立功,但是,在曹操初期崛起的过程中,夏侯渊这位名将显然起到了重要作用。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的格局雏形开始形成。

在此背景下,夏侯渊率军征伐关中与凉州,斩梁兴、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族、氐族等势力,也即确保了曹魏陇右、关中等地的安宁。张鲁降曹操后,夏侯渊留守汉中,与刘备相拒逾年,在定军山被刘备部将黄忠所袭,所以战死沙场,谥曰愍侯。正是因为在汉中之战中被黄忠斩杀,促使夏侯渊这位夏侯氏名将妇孺皆知。当然,除去在汉中之战中的失利,夏侯渊的一生,无疑是战功赫赫的,也即为魏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二、夏侯惇

夏侯惇(?-220年6月13日),字元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和夏侯渊一样,夏侯惇也是在东汉末年就开始跟随曹操了。换而言之,夏侯惇和夏侯渊,可以称之为曹操的左膀右臂了,帮助其和袁术、袁绍、刘备、吕布、马超、韩遂、刘表、孙权等诸侯相抗衡。在曹操和吕布交战时,夏侯惇曾一度被擒为人质,又被流矢射瞎左眼。很可能是因为这一缘故,在张辽等曹魏五子良将不断在前线杀敌的时候,夏侯惇却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将士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

虽然没有在前线战场上立下太多的战功,但是,因为镇守后方的功绩,所以,曹丕登基称帝后,夏侯惇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而这,也促使夏侯惇成为魏国第一位大将军。公元220年,夏侯惇病逝,追谥忠侯。青龙元年(233年),得以配享太祖(曹操)庙庭。

三、夏侯尚

夏侯尚(?—226年),字伯仁,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征西将军夏侯渊的堂侄。相对于夏侯惇和夏侯渊,夏侯尚显然是和曹丕同一时期的人物。当然,在曹操生前,夏侯尚已经在平定冀州等战役中崭露头角。并且,等到曹丕登基称帝后,夏侯尚得以获得更大的舞台。

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夏侯尚上奏说:“刘备的一部分士兵驻守上庸,那里山高路险,他们肯定不会想到我们会去偷袭,因此,我们可以派兵悄悄前去,出其不意,那样一定能消灭他们。”于是他和徐晃带领一部分士兵一举攻下了上庸,蜀将孟达等投降,刘封败走,夏侯尚平定三郡九县,升为征南大将军。在此之后,夏侯尚又跟随曹丕征讨东吴。在江陵击败吴将诸葛瑾,升为荆州牧,封昌陵乡侯。但是,比较可惜的是,公元226年,夏侯尚就病逝了,也即属于英年早逝的情况。而这,不仅是夏侯氏,也是魏国的一大损失。

四、夏侯玄

夏侯玄(209年-254年),字泰初(《三国志》等作太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右将军夏侯霸之侄、大将军曹爽表弟。对于夏侯玄来说,不仅是夏侯尚之子,还是曹魏大将军曹爽的表弟,因为这一身份,在曹魏中期,夏侯玄得以成为一员大将。当然,或许是仕途的太过顺利,面对司马懿家族篡夺曹魏大权的行为,夏侯玄却没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魏明帝曹叡去世后,曹芳继位,夏侯玄拜为散骑常侍、中护军。后外放任征西将军,也即执掌曹魏在雍凉一带的十万大军。

在此期间,夏侯玄曾和曹爽一起征讨蜀汉,结果遭到了重创。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在曹爽被司马懿诛杀的背景下,夏侯玄没能在雍凉一带起兵,而是被剥夺兵权,入朝任大鸿胪、太常等职。嘉平六年(254年),中书令李丰与外戚张缉密谋诛杀大将军司马师,以夏侯玄代替他。但因密谋泄露,夏侯玄遭司马师杀害,夷灭三族。也即夏侯玄最终的结局,无疑是令人感到唏嘘不已的

五、夏侯霸

最后,和夏侯玄一样,夏侯霸的人生走向,自然也因为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之变,从而发生了改变。夏侯霸,生卒年不详,字仲权,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魏国和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在魏国期间,夏侯霸作为曹魏宗室,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封爵博昌亭侯,屯驻陇西。也即和夏侯玄一样,夏侯霸也主要驻守在曹魏的雍凉一带,从而和蜀汉相抗衡。不过,夏侯霸很可能想不到,身为夏侯氏的武将,自己有一天会为蜀汉效力。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征西将军夏侯玄被调入朝,由雍州刺史郭淮接任征西将军。夏侯玄是夏侯霸的堂侄、曹爽的表弟。夏侯霸从前得到曹爽的厚待,与郭淮不和。曹爽被司马懿杀死后,他心中不安,投奔蜀汉。来到蜀汉后,夏侯霸并后主刘禅任命为车骑将军,曾随姜维讨伐魏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后,为何唐朝两位公主死于非命?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即便是唐朝这样在中国历史上非常强大的王朝,皇帝也经常要派遣公主去周边国家和亲。因为唐朝疆土面积广大,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唐朝初年采用“都护府”和“都督府”的形式,任用当地人治理当地人,以达到“抚慰诸藩,辑宁外寇”的目的。而对于这些边疆地区甚至更远的外国,唐朝的政策往往是笼络与打击相结合。和亲就是一

  • 成妃:宫女出身的妃子,为康熙生下皇二十四子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康熙皇二十四子的生母:成妃戴佳氏。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成妃戴佳氏包衣出身,根据清朝的规定,包衣出身的女子也要参加宫女选秀,她也不例外。在某个年龄时,她进入宫殿参加竞选,但她的命运与其他宫女截然相反。由于她杰出的外表,因此她被纳入后宫。但是康熙有很多漂亮的女人,戴

  • 苏麻喇姑一生未嫁,到底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苏麻喇姑一生未嫁,到底是什么原因?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康熙王朝》中的故事有一部很经典的电视剧《康熙王朝》,相信不少人都看过,令人深刻的便是里面康熙皇帝和苏麻喇姑的故事。在电视剧中,苏麻喇姑和玄烨青梅竹马,两人从小关系就很好,在不断长大过程中,两人暗生情愫,她原本被赐给康熙

  • 蔡邕为什么最后惨死狱中?他是被谁陷害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蔡邕,东汉末年伟大的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著名才女蔡文姬之父。东汉初平三年(192年),蔡邕在长安城含恨而终,享年六十岁。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留在历史上的就是这样一个背影,再伟大的人物,到最后也不过是几行文字。人生若浮萍,寄身江湖间,风雨袭来,飘摇不定。命运太脆

  • 李渊最小的儿子,他一生过得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李渊最小的一个儿子,他一生过得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唐朝的李世民是个狠人,他的家族原本是北周关陇贵族李氏,他的父亲李渊袭封唐国公,还深受姨母独孤皇后和姨母隋文帝的喜爱。但后来,李家反了,李渊把表哥杨广的皇位夺了,让隋朝二世而亡,自己则建立了大唐帝国。当然,李世民比李渊狠。他

  • 商鞅对秦国的贡献巨大却被车裂,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战国变法中,最重要的便是商鞅变法,其影响极为深远,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秦献公病逝之后,秦孝公继位,然而此时的秦国已十分弱小,甚至被后旗的魏国夺走河西之地数百年。曾经的春秋五霸之一如今沦落至此,如若继续这样下去,秦国怕是只有灭国。秦孝公自然不愿祖宗基业毁于自己手里,于是广纳贤才,并颁布了招贤

  • 朱瞻墡有多厉害?他为什么被称为“最强皇叔”?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朱瞻墡是明朝宗室,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五子,他虽然一辈子没当过皇帝,但却干了不少皇帝干的事情。在他的晚年,明英宗对其礼遇有加,就连明英宗都不再自持皇帝的身份,而是以侄子的身份面对朱瞻墡,不少人称朱瞻墡为最牛皇叔。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瞻墡乃是明宣宗朱瞻基的亲弟弟,不是

  • 康熙皇帝是怎样平定三番的?又怎样平定吴三桂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南明政权灭亡的那年,清顺治帝已经病死,他的儿子玄烨(yè)即位,这就是清圣祖,也叫“康熙帝”。 康熙帝亲自执政后,大力整顿朝政,奖励生产,惩办贪污,使新建立的清王朝渐渐强盛起来。当时,南明政权虽然已经灭亡。但是南方有3个藩王却叫康熙帝十分担心。 这3个藩王本来是投降清朝的明军将领,一个是引清兵进关的

  • 乾隆为何不杀贪污索贿的宠臣李侍尧?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对啮噬国基的人,皇帝虽然很生气乃至生出杀气,内心却对他们有感情,常常放一马。这一点,和他们用强硬手段对付“谋反”的人是有些不同的。乾隆对李侍尧就是一例。据说,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索贿一案败露后,经钦差大臣和珅初审,定为“斩监候,秋后处决”,但大学士、九卿奉旨核议时,认为应从重,改为即行斩决。覆审报告送

  • 刘禹锡的诗作有哪些?为什么刘禹锡被称为“诗豪”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刘禹锡(七七二年出生,八四二年去世),字梦得,号“庐山人”。又称“刘宾客”或“刘梦得”汉族人,唐朝彭城人(今天的江苏苏州人),唐朝中期著名的诗人,哲学家,文学家。代表作品有《乌衣巷》、《秋词》、《竹枝》、《浪淘沙》、《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被后世人尊称为“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