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司马懿有不臣之心曹操看不出来吗?为何没有一点措施?

司马懿有不臣之心曹操看不出来吗?为何没有一点措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539 更新时间:2024/1/17 16:37:20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曹魏皇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当时,司马师为中护军,率兵屯司马门,控制曹魏都城洛阳。同时,司马懿派曹爽的亲信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对他说,朝廷只是免他的官职,并以洛水为誓。同时,他还让蒋济写信给曹爽,称自己只是想将他们免官,劝告他尽早交出权力投降,可以保他们爵位富贵。

于是,曹爽请免职,随曹芳回京。曹爽兄弟一回府,即被司马懿派兵包围。司马懿违背诺言,以谋反的罪名杀曹爽及其党羽何晏、丁谧、邓飏、毕轨、李胜、桓范等,并灭三族。自此之后,司马懿成功篡夺了曹魏大权。虽然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家族遭遇了曹魏力量的抵抗,从而爆发了淮南三叛,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司马懿家族取代了曹魏,建立了西晋王朝。值得注意的是,就司马懿的野心,实际上很早就被曹操察觉了。那么,问题来了,曹操明知司马懿有不臣之心,为何不早点除掉这个祸患呢?

首先,《晋书·宣帝纪》中记载: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

曹操逐渐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又发现他有“狼顾之相”,心里很忌讳。因此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必会干预我们的家族之事。但因曹丕和司马懿关系很好,总是维护他,而得以无事,于是,司马懿勤于职守,废寝忘食,遂使曹操安心。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虽然司马懿有不臣之心,但是,因为曹丕的维护和司马懿自身的谨慎,让曹操没有早点除掉这个祸患。在曹昂、曹冲等人相继去世后,曹丕和曹植成为曹操在继承人上的两个人选。因此,在笔者看来,曹丕和曹植在曹操心目中的分量,自然是比较重的,也即不是曹操其他子女可以相提并论的。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在曹丕成为魏国太子之后,曹丕的地位自然更加稳固了。

在此基础上,曹丕全力维护司马懿,显然让曹操也不好直接痛下杀手。换而言之,如果司马懿只是一般的谋士,曹操自然不会有那么多的顾忌。比如对于荀彧这位跟随自己多年的谋士,曹操都没有网开一面。但是,司马懿是曹丕的心腹,这就成为司马懿的重要护身符了。除了曹丕的维护,司马懿谨小慎微,不让曹操抓到任何把柄,也是他可以平安无事的重要原因。

正始九年(248年)冬,河南尹李胜要到荆州任刺史,行前去拜望他。司马懿假装病重,李胜出来后对曹爽说:“司马懿已像尸体一样,卧床不起,只有残余之气,形神已经分离,不值得忧虑了。”以后又说:“太傅不能康复,令人忧伤。”所以曹爽等对司马懿未加戒备。在高平陵之变前,司马懿的伪装几乎没有什么破绽,也即骗过了曹爽派去的河南尹李胜。

同样的道理,面对已经猜忌自己的曹操,司马懿一样在全力伪装,或者说是保持低调,这让曹操找不到杀掉司马懿的借口。与此相对应的是,性格狂傲的杨修,则给曹操留下了把柄。建安二十四年秋天,杨修被曹操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凡罪犯收杀,杨修叹息:“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另一方面,在笔者看来,司马懿的父亲,尤其是他的家族势力,也是曹操放他一马的重要原因。司马防(149―219年),字建公,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祖籍河内郡野王县(今河南博爱)。东汉大臣,颍川太守司马儁之子,晋宣帝司马懿父亲,殷王司马卬之后。对于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来说,耿直公正,颇有威仪。爱读《汉书》,讽咏数十万言。年轻时,司马防起家郡官,历任洛阳令、京兆尹,多次赞扬曹操并举荐他。年老后,转拜骑都尉,养志自守。

就曹操来说,熹平三年(174年),曹操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东汉末年,司马防曾是曹操的顶头上司,而且都曹操有举荐的恩情。对此,在笔者看来,在汉末三国时期,举荐的恩情是比较重的。据《三国志集解》记载:“先主走青州。青州刺史袁谭,先主故茂才也。”东汉末年,刘备曾推荐袁绍的儿子袁谭为茂才。所以,等到刘备被曹操击败的时候,袁谭毫不犹豫地收留了刘备,并将刘备引见给了父亲袁绍。

最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司马防去世,终年七十一岁,也即司马防和曹操去世的时间差不多,在司马防没有去世的背景下,曹操确实难以向司马懿下手,而司马防去世后,曹操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对付司马懿了。作为河内名门“司马氏”的代表人物,司马防生有八子,人称“司马八达”,晋宣帝司马懿为其次子。就司马懿来说,出自河内名门“司马氏”,而且他还有众多的兄弟。对此,在笔者看来,曹操想要除掉司马懿的话,必然要和司马懿所在的家族发生冲突。对于当时的曹操来说,还没有完成篡汉自立的全部过程。

在此基础上,不管是曹操还是曹丕,都需要争取到世家大族的支持,以此顺利取代东汉王朝。从这一点来看,曹丕将司马懿纳入到麾下,并视为心腹,无疑是比较合理的选择,因为这有助于他篡汉自立的工作。综上,因为以上几点原因,虽然曹操已经察觉到司马懿的野心,怀疑他有不臣之心。但是,曹操没有什么实际的证据,更没有抓到司马懿的把柄,再加上曹丕的维护和司马懿本身的家族实力,促使曹操一直都没有除掉这个祸患。最终,司马懿在公元249年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诛杀了大将军曹爽,以此篡夺了曹操一手打下的江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张养浩:元代名臣,因操劳过度而卒于任上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是元代名臣之一,也是元代散曲的代表作家之一,诗歌成就也颇高,能与“原始四大家”相媲美。下面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张养浩的故事吧。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

  • 郭子仪死后祖坟为何会被挖?他和鱼朝恩之间有何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发生于唐朝时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李隆基慌忙逃往蜀地,太子李亨逐北上灵武称帝,此后宦官鱼朝恩得到重用。于此同时,郭子仪等武将也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屡立战功,尤其是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堪称首功。然而,郭子仪显

  • 在刘备之前率军攻占益州前,孙权为何没有抢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的刘备,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请诸葛亮辅佐。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其中,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表示: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

  • 文鸳三国时期知名度不高的文鸳,他的一生有何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说起三国,大家一定会记得不少武将。在那个群雄并起的时代,拥有统领军队的武将就是最大的资本。而三国的乱世,从来也不缺少武将。无论是号称三国第一勇将的吕布,还是刘备身边的关羽张飞赵云,又或者是东吴帐中的太史慈,都为这个乱世留下

  • 三国时期关羽汉寿亭侯的封号是怎么来的?是何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关羽成为众多英雄中人气指数最高的一位,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有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这便是关羽这个“汉寿亭侯”爵位的由来。那么,这个“汉寿亭侯”到底是指

  • 请周亚夫吃饭却不给他筷子,汉景帝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汉景帝刘启西汉第六位皇帝,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有句古话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周亚夫曾是汉代两朝元老,战功赫赫,不论是治理军队,还是官至宰相,都是一位讲原则、讲规矩之人。但恰恰就是因为他的原则性,才出现了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又不给

  • 曹芳最后被司马懿夺权的真相是什么?罪魁祸首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按理来说,高平陵事变时,距离曹丕去世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为何还说曹丕应该对此负责呢?我认为应该主要源于以下

  • 三国时期刘备入蜀后曾遭遇背叛,是哪三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和诸葛亮主导的益州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相当经典的军事行动,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自赤壁之战后,刘备领有荆州,为实现诸葛亮在《隆中对》跨有荆、益的计划,已有意图进攻益州。此时刘璋受制于据守汉中的张鲁,又有强大的曹操意图攻取汉中,对蜀地构成威胁,张松于是劝刘璋欢迎刘备

  • 清朝皇帝雍正在位时间有多长?有何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雍正帝在位时间为13年,翻看中国历史,与在位仅仅十个月的明仁宗朱高炽和勉强在位一个月的明光宗朱常洛相比,雍正的在位时间虽不能算长,但也不短。但是一对比在位

  • 九子夺嫡老八允禩失败,到底是输在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九子夺嫡”的故事想必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听过,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老八生在那个时代只能说是他的悲哀。老八允禩人称“八贤王”,正史记载老八允禩在雍正四年就被以“阿其那”“塞思黑”就是猪狗不如的称号,就被雍正搞垮了,而并非像《雍正王朝》电视剧中描述的那样,在雍正临死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