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杨贵妃与安史之乱之间有何关系?

揭秘:杨贵妃与安史之乱之间有何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688 更新时间:2024/1/8 21:04:34

杨贵妃是中国的“四大美女”之一。形容一个女人是十分美丽的成语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其中“闭月”指的就是杨贵妃。杨贵妃之所以能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一个名称,不仅是因为她成为了传说的美貌,还是因为她给唐朝造成的影响。这件事就是安史之乱。杨贵妃不仅是这件事件的开头,也是这件事的结尾。安史之乱会发生,其中一个原因或者说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唐玄宗专宠杨贵妃而不理朝政,使得国家当时的情况很是混乱。这就引起了地方的不满,也可以说,这就是一个发动叛乱的可乘之机。于是安禄山就在云南发起了叛乱,并自己称帝。女人在历史中,不是一个霸主,就是一个祸水。杨贵妃就是生在唐朝的祸水,这个祸水引起了安史之乱。不过杨贵妃也只是一个女人罢了。

安史之乱起于杨贵妃,也终结于杨贵妃。当时燕君已经兵临城下。唐玄宗只好带着杨贵妃逃走,可是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次的叛乱没有被平息。叛军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处死杨贵妃,于是,在马嵬坡那个地方,唐玄宗忍痛赐死了杨贵妃。这就是这场战争的一个转折点。杨贵妃的死不仅是给了叛军一个交代,也激励了唐军的士气。从这个时候开始,唐军就开始大败燕军,最后赢了。杨贵妃是这场安史之乱的一个最重要的角色,不过说到底,也终究是一个可怜的女人。

安史之乱是唐朝一个十分重要的事件。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时间点,是唐朝一个由强盛变得弱小的一个时间点。安史之乱发生的地点如果是换成现在的中国的话,应该是在中国的北方。这件事开始的时候是在公元后755年的12月,一般认为这件事的结束时间是在公元后763年的2月。大概是经历了8年的时间。安史之乱有两方作战,一方是唐朝,另一方是大燕。唐朝那一方是由李隆基、郭子仪高仙芝哥舒翰这些人做主要指挥的。大燕的那一方是由安禄山、史思明史朝义安庆绪这些人做主要的指挥。最后获胜的一方是唐朝。虽然唐朝一方是获胜了,可是自身的力量开始衰败了。地方原来是不敢去冒犯中央的,经过了这一件事之后,地方也敢开始反抗中央,地方的势力希望自己能够代替李氏家族,统治全国。唐朝能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前累积的财富。还有就是兵力还是充足的。在安史之乱的中期时,唐朝大概是还有60万的兵力,大燕只有30多万的兵力。这时,唐朝的兵力大约是大燕的2倍。这样,只要唐朝的士兵们不是老弱病残,就不会输给大燕。

关于安史之乱的结束还有一个说法是这样的,安史之乱之所以会结束,是因为杨贵妃的死给了对战双方一个缓和期,大燕那边很满意这个结果,就这样杨贵妃的死促进了这次战争的结束。安史之乱往简单了说就是一场战争罢了。在755年时,安禄山就开始蠢蠢欲动。在同一年的11月15日,唐玄宗知道了安禄山叛乱的这一个消息。在几经犹豫之后,他决定任命安西的节度使封常清再同时去管理范阳、平卢的节度使,以此作为对这次叛乱防守的前期准备,还任命了皇六子荣王李琬作为元帅,当时的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作为副元帅东征。在唐玄宗做了这些准备之后,安禄山的大军虽然遇到了一些阻碍,不过因为杨国忠没什么本事,使得安禄山就在同一年的12月12日就攻下了洛邑。当时东京的留守李憕还有御史中丞卢奕不原因投降,就被安禄山杀了。河南的尹达奚珣没什么骨气就投降了安禄山。不知是不是唐玄宗因为有人投降了,有些丧失判断。听信了监军宦官的诬告,用“失律丧师”这样的罪名处斩了封常清、高仙芝这两位坚守这的大将。

在天宝十五年的正月初一,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并改国号为元圣武。此时大燕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很快就打入了长安。唐玄宗看到是这样的局势,就马上选择了逃离长安,逃到了马嵬坡这一个地方。在逃亡途中,士兵又饿又累,不愿意再战斗了,于是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就请求唐玄宗杀了杨国忠父子和杨贵妃这几个祸乱朝政的人。杨国忠其实已经被士兵们乱刀砍死了,唐玄宗看这样的情况就打算为杨贵妃求情,不过士兵们不买账,最后玄宗还是赐死了杨贵妃。这是士兵们斗志高昂,马上就进行了反击。很快就结束了这次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一个由盛而衰的点,同时,这件事还造成了唐代的藩镇割据。安史之乱经历了一共七年零三个月,虽然这个叛乱最后是被镇压住了,可是唐朝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经过了这一次的祸事,大唐是大不如前了的。无论是从经济、政治还是军事上来看都是处于一种苟延残喘的状态下。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从中最直观的可以看出,那时的民间是民不聊生,大家都不知道日子应该怎么过了。在政治上,那些地方的势力开始蠢蠢欲动,不再对于唐朝中央机构的命令言听计从。当中央下达命令时,阳奉阴违,并不会好好地、完整地执行命令。更多的情况下,是把圣旨当做一张废纸。这就看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力在下降,甚至可以说是下降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低点。从经济上看,这次平定叛乱花了不少的物力,中央的财务状况有点被掏空的感觉。而且因为在打战,人们也无法安心地耕作。中国一向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了安心耕作的环境,人们的生活会受到很大的冲击。据很多史料记载,在这次的安史之乱结束后,民间是有了一场大饥荒。这就可以证明,这次战争对于经济的打击是多么的大。所以,安史之乱即使被平定了,也给了唐朝不可磨灭的伤害,还影响到了后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宋徽宗是怎么死的?宋徽宗为何会死在土坑里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宋徽宗被谁灭了,宋徽宗赵佶之死,宋徽宗咋死的

    记得小的时候看过一本关于宋朝和金国打仗的小人书,有一个画面一辈子不能忘记,就是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个人坐在一个土井里望天叹息。当时就很奇怪,为什么要把人放到井里?现在明白了,“坐井观天”并不是对这两个宋朝皇帝的“特殊待遇”。金初制定的刑罚里有一条关于如何关押犯人的,就是挖深数丈,宽数丈的大坑当监狱。(见

  • 宋仁宗赵祯有着怎样的身世?赵祯身世之谜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仁宗赵祯的一生,八贤王和宋仁宗的关系,宋仁宗的爹

    宋仁宗(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3岁。在位四十一年。藏于永昭陵,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

  • 宋文帝是怎样的皇帝?宋文帝为何杀有功之臣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神宗为什么是昏君,宋度宗是昏君吗,宋朝最耻辱的皇帝

    做局者出于做局的需要,是不能选择自己同伴的。很多时候,也需要与狼共舞。但是,也必须看到,这只是权宜之计,绝对不可与狼永远共舞。因为狼毕竟是狼,总要吃人的。无论你是否有恩于他,还是他有恩于你。这里的狼,指的是有可能威胁你成功的人。对于这种人,可以一朝一夕共处,但是,你一定不要被假象迷惑,不仅要防,还要

  • 揭秘:明成祖朱棣造反的真正原因是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棣是唯一反叛成功的,明成祖朱棣设立了,历史上的朱瞻基

    朱棣造反的事件就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役”。1389年,朱元璋驾崩,因为太子朱标早逝,皇位由皇太孙朱允炆世袭。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为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听取大臣齐泰、黄子澄的意见,开始采取“削藩”政策。先帝朱元璋为了抵御外患,巩固疆土,将他的几个儿子分封到各地,成为“藩王”。藩王势力日积月累,成为朱

  • 揭秘:若是不削藩燕王朱棣还会模范反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棣是怎么削藩的,明朝削藩政策,方孝孺

    首先说削藩,如果不削蕃,燕王造反可能性不大,至少短期内肯定不会造反。但是,在其一生内,最终形成类似唐末的藩阵割据则几乎是肯定的。 朱元璋和朱允文立场不同注定对诸王态度不同。前者更在乎得是朱家天下,所以防范的是外姓大臣,对自己的儿子们则给与兵权镇守一方;朱允文则要求自己及子孙后代地位稳固,因此手握兵权

  • 永乐帝朱棣为何要屠杀近3000个无辜的宫女?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榆木川朱棣,朱棣杀了多少宫女,朱棣会杀朱允炆吗

    明成祖朱棣起兵夺取其侄儿朱允炆江山之事实,早已获得了上至史学专家下至平明百姓的一致认同,没有丝毫疑义,也难以再激起普通群众的兴趣。然而,明成祖屠杀宫女之事,却鲜有人知,屠杀宫女的原因,知之者更是少之又少。据统计,明成祖朱棣前前后后一共屠杀了三四千名宫女。那么,他究竟为何要对这么多无辜的宫女痛下杀手呢

  • 永乐年间的郑和下西洋规模有多大?有何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405年,郑和在明成祖朱棣的示意下,开始西洋之旅。通过史料记载得知,自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共七下西洋。为了增强民族自豪感,郑和下西洋规模非常庞大。根据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规模共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船只总数,二是船员人数。关于郑和七下西洋的人数,史料上有过四次明确记载。明朝初年,郑和每一次

  • 揭秘:永乐帝为何不顾朝臣反对执意迁都北京城?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 ,定都应天,就是现在的南京。朱元璋晚年曾经有意迁都北方,派太子朱标到北方巡视,回来后,朱标不幸去世,此时朱元璋已到了暮年,也没有多余的精力,迁都的事情自然也就被搁置了。建文帝时期,发生了靖难之役,迁都的问题无从谈起。明成祖即位之后,他宣布以南京为京师,北平为北京。从永乐十五年开

  • 削藩是不是导致建文帝自毁江山的主要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特殊的时期产生了一位特殊的君主,这位特殊的君主又有了一个特殊的结局。这却是真实存在于历史之中的一件特殊案例,那便是建文帝的一生的真实写照,建文帝在度过了短暂的一生后,被后世追封了什么庙号呢?提到建文帝庙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建文帝的特殊性的真实反映。首先要了解一下庙号这个名词的定义,也就是什么是庙号?

  • 明成祖朱棣是如何从一介藩王成为一国之君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是出生在1360年的人,在明朝他已经是第三任的君王,他是在1402年的时候登上的王位,将年号定为了永乐,因此也有人称呼他为永乐帝。朱棣出生的时候在应天府,很早的时候就被封为了燕王,在朱允炆继位之后,他一直防范着朱棣造反,所以任命了工部侍郎成为了北平布政使,同时还让其他的亲信成为重要官员,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