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汉景帝刘启的子孙后辈们都如何?

揭秘:汉景帝刘启的子孙后辈们都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599 更新时间:2023/12/10 8:05:32

“在西汉历史上,汉景帝算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了,他在位期间解决了诸侯王势力大过中央的问题,还在儿子中选了一个好太子作为继承人,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汉景帝刘(公元前188年腊月初五-公元前141年正月),汉文帝刘恒第五子。作为儿子,汉武帝是为汉景帝长足了脸,可汉景帝并不止他一个儿子,他一共养育了十四个儿子,除了汉武帝以外,其他的十三个都被封了王。这十三个王和他们的后代们就良莠不齐了,有些甚至做出了非常出格的事情。

我们先来说一说刘非这一支,刘非最早被汉景帝封为汝南王,七国之乱的时候,他已经十五岁了。那时候的刘非长的非常结实,而且武艺高强很喜欢军事,他就主动向汉景帝请愿,要带兵去攻打吴国。看到有儿子愿意为自己分忧,汉景帝是龙颜大悦,就授予了刘非将军印,让他率军攻打吴国。虽说那场战争的最大功臣是周亚夫和梁王,可刘非在打败吴国的过程中也是出了大力的,所以汉景帝就改封他为江都王,让他治理原来吴国的地盘,还把天子旌旗赏赐给了刘非。汉武帝继位以后,有匈奴人南下侵犯大汉边境,刘非就再次请命要反击匈奴,不过汉武帝没有让他冒这个险。虽然没有继续建功立业,可刘非把精力却用在了其他方面,他大肆修建宫殿,还招揽四方豪杰作为自己的宾客,过着非常骄奢的生活。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 -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等刘非死后,江都王的位置就传给了他的儿子刘健。这刘健做人就有问题了,他非常喜欢老爹宠爱的一个妃子淖姬,老爹刚死,刘健就赶紧派人把淖姬接到了他守丧的屋子里完成了自己的心愿。那时候淮南王正意图谋反,因为淮南国和自己的封国挨的比较近,刘健怕自己受到冲击,就在暗地里制造了很多兵器。也许是为了给自己壮胆,也许是为了给淮南王示威,刘健还把老爹的将军印配带在身上,每次外出都把他老爹得到的天子旌旗插在车上。

后来淮南王谋反的事情败露了,汉武帝下令追查他的同党,这一下子就把刘健给牵连进去了。刘健害怕啊,他就拿出财物上下打点,效果还不错,那一次他躲过了一劫。看到自己安全了,刘健非但没有吸取教训,反而更加得意妄为了,他居然把魔抓伸向了自己的亲姐妹,还一个都没有放过。这真是自作你不可活啊,刘健的那些破烂事终于被朝廷知道了,因为问题重大,汉武帝派人去审问刘健,刘健知道自己没有活路了,就在招供之后自杀了。之后他的封国被撤销,朝廷在那里设置了广陵郡。

说完了淫乱的,我们再说说变态的。在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汉景帝把儿子刘端封为胶西王。不知道之前在刘端身上发生过什么事情,他得上了阳痿的毛病,只要是一接触女人,就会病上好几个月。后来刘端就改变取向了,他开始宠幸一个担任郎官的少年,结果那个少年和他宫里的妃子搞在了一起,刘端一怒之下就把少年和他的家人都给杀了。发生了这些事情以后,刘端的心里就有些不正常了,他是屡次的触犯朝廷的法律。有些大臣向汉武帝上奏这个事情,要求处置刘端,可汉武帝有点不忍心伤害自己的兄弟,就没有下手。看皇帝没有把自己怎么样,刘端就更加的肆无忌惮了,后来汉武帝实在没办法了,就下令削去了他的不少封地,结果刘端的心里底线就彻底沦陷了。他对自己的钱财彻底不管了,王国的存钱和贵重物品的仓库漏雨,他也是不闻不问。除此之外他还是下令,胶西国内不许再收租赋了,王宫的所有警卫都撤掉,大门封闭,只留下一个小门方便出入。之后他更是经常的改名换姓,打扮成老百姓的样子去其他封国里溜达。

这样子看来,好像刘端对封国内的子民们还是不错的,可事实并不是这样,他对下属的官吏们就出手特别的狠。当时封国的相和一些高级官吏都是朝廷派去的,他们要是按照朝廷的法令办事,刘端就千方百计的找他们的毛病,然后上报朝廷处置他们。要是找不到他们的毛病,刘端就请人家吃饭或者喝酒,再采用下毒的方式把他们害死。在那个时候,去胶西国当官是一个危险差事,按朝廷法律办事,会被刘端搞死。按照刘端的规矩办事那,又会因为违反朝廷法律被朝廷处置。所以啊,虽然胶西国是一个小国家,可他们国家因为触犯法律或者被伤害到的朝廷官员,那是非常的多。也许是恶有恶报吧,刘端在位四十七年,他死后因为没有儿子继承,胶西国取消,被设置为胶西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他 为何落得被赐死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伍子胥和楚平王的太子一起逃楚国之后,由于楚王的大规模搜捕,使得他不得不东躲西藏,好不容易逃到楚国的边境昭关边。出了昭关就是一条直通吴国的大河,但是昭关的镇守者是楚国著名大将,而且由于是边境重关,戒备非常的森严。伍子胥只好和太子躲进旁边的山林之内,恰巧碰到了传说中的扁鹊的弟子东皋公。东皋公认出了被通缉

  • 唐高宗是怎样登基为帝的?其登基后又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驾崩。二十七日,以礼部尚书、兼太子少师、黎阳县公于志宁为侍中,太子少詹事、兼尚书左丞张行成为兼侍中、检校刑部尚书,太子右庶子、兼吏部侍郎、代理户部尚书高季辅为兼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太子左庶子、高阳县男许敬宗兼礼部尚书。二十八日,李治回京。六月一日,李治即皇

  • 唐高祖李渊有何人生经历?唐高祖李渊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家世背景李渊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世代显贵。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西北),一说是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祖籍邢州尧山(今邢台市隆尧县)。李渊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时官至太尉,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渊的父亲李昞,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李渊的母亲是隋文帝独孤

  • 唐高祖李渊很有才吗?为什么说李渊不容忽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一,李渊的才能1,利用与杨广是表亲戚的关系,当上了太原留守,拥有了军事重镇,兵员充沛,粮食丰富,军粮甚至可供十年之用,没有这么好的条件,白手起家,难度很大。2,李渊采取的北面暂时求和,向南扩张的战略,其实他早有取天下之心,“素怀济世之略,经纶天下之心”,起兵后,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借力打力,先去关中,

  • 永乐帝朱棣:他生于皇家却遭皇帝削藩而被迫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明朝一位传奇的帝王,他生于皇家,但遭皇帝削藩,被迫造反。结果造反成功,成为中华历史上少有的藩王造反成功称帝的案例。而正是这样一位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帝,创造了大明王朝空前盛世。死后庙号“成祖”,和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并称“明朝二祖”。他的一生到底有哪些传奇?本章带你看清楚。首先来说说朱棣是怎样夺得

  •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给当时的唐朝带来了哪些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经济1.经济政策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使农民有可能安定生产,耕作有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赋税劳役。“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2.商业发达中国封建王朝历来的经济特征是“重农抑商”,商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当低。再有“士农工

  • 唐太宗的战略思想是什么?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地缘战略思想,是唐太宗关于地缘战略问题的理性认识,是唐太宗利用唐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地缘关系及其作用法则谋取和维护唐王朝利益的战略思想。唐太宗地缘战略思想是中国古代地缘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现代的独具特色的思想内容。唐太宗在位期间国土广大,边界线绵延曲折,地缘形

  • 如果伍子胥没有遇到孙武他还能否成功报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璀璨若烟花,是一个个传奇的人和事成就了历史的辉煌,可是有时候英雄也是需要搭档的,而如果失去了搭档,历史人物的人生肯定就没有了原本该有的精彩。历史上有很多为了仇恨而奋起图强的人,伍子胥作为其中的代表人物绝对拥有着发言权。伍子胥原本是一个官二代,可惜在古代官二代的安全保证系数不如现在的高,绝对是属于

  •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是怎样形成的?其中有何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①成因第一、隋炀帝暴戾无道,再加上三征高句丽耗尽国力却无功而返,激化社会矛盾,导致军阀叛变和农民起义。唐初统治者亲眼看到了农民战争瓦解隋朝的过程,广大农民对封建统治稳定的重要性,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第二、因为上述因素,唐太宗确定了“安百姓”、“重人才”

  • 揭秘:孙武为何要斩首吴王的两名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孙武,字长卿,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乐安人,被后人称为孙子。是我国早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孙武生活的齐国内乱不止,等他去了吴国认识了伍子胥,成为好友,当时吴国的局势也是动荡不安,两人便隐居起来,待机而发。公元前515年,伍子胥在吴王阖闾身边得到重用,吴国渐渐繁荣起来。在伍子胥的推荐下,孙武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