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隆基对安禄山宠爱有加 安禄山最后为什么还要造反

李隆基对安禄山宠爱有加 安禄山最后为什么还要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108 更新时间:2023/12/9 5:56:24

安禄山和唐玄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安禄山当初深受唐玄宗的宠幸,安禄山到底是怎么想的?安禄山为什么还要反叛大唐?

公元755年,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诛杀宰相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造反,由此拉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

翻开安禄山的履历表,我们会发现安禄山早年的时候,只是一个为自己生计奔波的胡人,从军之后,安禄山就得到了大唐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欣赏,并且仕途一路高升,一直做到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成了唐代军界举足轻重的人物。

可以说,安禄山所有的成就,他最需要感谢的人,就是大唐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那么既然李隆基对安禄山宠爱有加,安禄山为什么还要造反呢?

第一点原因:安禄山跟太子有矛盾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跟太子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

虽说太子是皇帝的接班人,一方面皇帝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培养太子,希望太子将来能做一个合格的皇帝,另一方面皇帝在培养太子的过程中,又忌惮太子日益增长的实力。

太子的实力越强,皇帝更是会觉得寝食难安,尤其是经过多次权力斗争,才当上皇帝的唐玄宗,对权力的控制欲比其他皇帝更甚,同时唐玄宗对太子的忌惮也比其他皇帝要多几分。

所以在他得到小道消息,说有几位皇子想要秘密夺走自己皇帝的位置,唐玄宗立马就下令处死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这些皇帝都是唐玄宗的亲生儿子,但是在皇权面前,根本没有任何亲情可言。

太子李瑛被处死之后,他的弟弟李亨就成了新的太子。鉴于哥哥悲剧的结局,李亨这个太子当得十分小心,以至于后来李亨通过自己的大舅哥韦坚跟军界的大佬皇甫惟明交好,被唐玄宗得知。

李亨为了自保,不仅卖了皇甫惟明跟韦坚,甚至直接跟自己的挚爱太子妃韦氏离婚。这件事的结局是李亨的太子之位保住了,但是皇甫惟明跟韦坚身首异处,韦氏也出家为尼。

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之下,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自然不可能跟太子交好,而太子自然也是不敢拉拢安禄山。而安禄山为了自己的地位,就拼命地讨好唐玄宗。

有一次安禄山来到长安朝见唐玄宗,唐玄宗让安禄山拜见太子,安禄山直接说了一句:“我只了解陛下您,并不了解太子是干嘛的。”唐玄宗向安禄山解释了太子是自己的接班人,安禄山才装装样子给太子行礼。

安禄山这样的行为,让他在唐玄宗的心里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唐玄宗更加看重安禄山。

但是安禄山这样做,就彻底惹怒了太子李亨。此时唐玄宗的年纪已经很大,驾崩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唐玄宗活着的时候,安禄山尚能呼风唤雨,纵享荣华富贵。但等到唐玄宗一死,大唐的皇帝一定是太子李亨。到了那个时候,安禄山的前途可谓是一片灰暗。

安禄山为了自己幸福的未来,趁着自己手上有兵权,不如造反搏一搏未来,总比坐着等死强。

第二点原因:安禄山跟杨国忠有矛盾

当初李林甫担任宰相的时候,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建议唐玄宗重用藩将,正是因为这一项政策,使得安禄山得以长期控制河北地区,安禄山的实力也在他担任三镇节度使期间不断增长。

不过由于安禄山忌惮李林甫,所以在李林甫活着的时候,安禄山并不敢有造反的心思。

就在李林甫一手遮天的时候,李林甫的政治对手杨国忠,为了坐上宰相的位置,就跟安禄山勾结在一起。

安禄山害怕李林甫,杨国忠又想除掉李林甫,所以他们二人自然而然地就走到了一起。于是乎,在安禄山跟杨国忠的共同努力之下,李林甫就从宰相的位置上赶了下来。接替李林甫位置的就是无德无才的杨国忠。

除掉了李林甫之后,安禄山跟杨国忠之间再也没有利益纠葛了。而安禄山平日里就看不上靠裙带关系走上高位的杨国忠,等到杨国忠当上宰相之后,安禄山更加不屑跟杨国忠交往。

杨国忠自知自己不能像李林甫那样制约安禄山,留着安禄山对自己来说始终是一个威胁。为此杨国忠就不停地在唐玄宗面前说安禄山想要谋反,杨国忠希望借助唐玄宗的力量除掉安禄山。

但是唐玄宗并不相信杨国忠的说辞,他觉得杨国忠跟安禄山之间只是正常的将相不和罢了。

虽说唐玄宗不相信杨国忠的言论,对安禄山一直信任有佳,但安禄山却不能不防着杨国忠,万一唐玄宗耳根子一软,信了杨国忠的话,那安禄山就彻底玩完了。

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安禄山只能放手一搏,发动叛乱,除掉杨国忠,还自己一个清明的未来。

第三点原因:安禄山实力过于强悍

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唐代一直是一个军事实力强悍的国家。而唐代军事实力的强悍则源自西魏、北周时期的府兵制。

所谓府兵制,就是唐代的士兵在不打仗的时候,他们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当战争打响的时候,这些人就会拿上武器,冲锋在战场第一线。

但是随着唐代疆域的不断扩大,同时唐军的大部分主力都在京都附近,所以唐代边境发生战争的时候,唐军主力都不能第一时间支援边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唐代就在边境设立重兵屯守的军镇,并且派专人管理这支大军,于是唐代的节度使就诞生了。

随着唐代政权的稳定,土地兼并愈发严重,唐代无法提供多余的土地给府兵。同时边防的府兵又长期驻守边疆,无法返乡。一时之间,府兵的战斗力以及数量都大大不如以前。

为了增强大军的战斗力,唐代的皇帝只能放弃府兵制,代替府兵的则是募兵制。募兵制跟府兵制最大的差别就是,募兵制士兵的吃穿都由国家提供,而且不需要缴纳赋税。这一政策,大大提高了人民当兵的积极性,提高了唐军的战斗力。

但是募兵制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将军跟士兵长期生活在一起,兵将之间有了明确的隶属关系。再加上唐代又允许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赋”。

这就使得节度使的力量一天比一天强大,而且节度使手底下的士兵只听从节度使的命令,而不是听从皇帝的命令。在这种局面下节度使想搞地方割据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此外,节度使长期在边境作战,大军的战斗力极强。而唐代的中央军则是一直养尊处优,根本就不是边军的对手。

安禄山就是对唐代局势的分析,这才得出结论——自己是三镇节度使,手底下都是精兵良将。唐代的中央军常年不作战,且大部分都是新兵蛋子。造反这件事,是一件特别容易成功的事情。

而安禄山起兵之后,叛军的军事势力果然异常强大,打得唐军节节败退,甚至将唐玄宗打得向蜀地仓皇逃窜。

总结

安禄山作为唐玄宗用来牵制各方势力而重点培养的边将,安禄山完成唐玄宗的任务之后,就跟太子跟杨国忠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同时也为了自己日后的幸福生活。安禄山果断利用手上强大的藩镇大军,起兵对抗唐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邓艾作为灭蜀的功臣 邓艾最后的下场为何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邓艾灭蜀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邓艾作为灭蜀的功臣,邓艾最后的下场是什么?邓艾究竟得罪了谁?公元263年,曹魏的实权人物司马昭派钟会和邓艾分兵攻打刘备所建立的蜀汉集团,不到半年的时间,蜀汉的都城就被攻破,刘禅投降,蜀汉自此灭亡。而这场灭国行动最大的功臣

  • 吕蒙能成为孙权的臂膀,走到位极人臣的地位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伴随着蜀国第一大将关羽的陨落,东吴第三任大都督吕蒙也自此名震天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东吴四大都督中,周瑜、鲁肃、陆逊都出自士族大家,周瑜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汉朝太尉之职,父亲周异,曾任洛阳令;鲁肃虽家道中落但也还是腰缠万贯,家底雄厚;陆逊家族为江东大族,族中长辈

  • 刘墉将官服反穿,背后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刘墉将官服反穿,背后是什么原因?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都知道和珅是清朝有名的大贪官。他几乎把清朝半个国库都搬回了家。故有谚语云“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不过和珅的党羽遍布整个乾隆时期的朝廷。所以朝中大多数人都依附于。和珅,但唯独刘墉不与其同流合污,处处恶心和珅,有一次就差点吓得和珅魂

  • 垓下之战为何会成为项羽的最后一战?局势有多不利?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垓下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202年的一场战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作为楚汉争霸之战的终极之战,垓下之战的结果直接决定了天下的归属,最终项羽乌江自刎,刘邦登基称帝。那么,一向以正面作战见长的项羽,为何会在垓下之战中被韩信打的几乎全军覆没呢?事实上,在

  • 李斯是个极为精明的人,为何晚年会身败名裂?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李斯是秦朝时期著名宰相,秦始皇驾崩后,与赵高一同扶立胡亥称帝,但最后却被赵高诬告谋反, 夷灭三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斯像东汉时期的荀彧,也像清朝末期的李鸿章。人生的前半部分是励志篇,中间部分是发光发热的阶段,但到了晚年却突然来了个大转折。李斯一生为秦国的统一和

  • 雍正手下的四位得力助手,为何结局完全不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皇帝身边有四位得力的助手:年羹尧、隆科多、田文镜和李卫,他们的结局却完全不一样。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四个人中一个被赐自尽,一个被圈禁而死,另外两人得以善终。其中被赐自尽的是年羹尧,被圈禁而死的是隆科多,田文镜是病死的,也算是善终,而另一个善终的就是李卫。年羹尧在康熙年间就

  • 关羽入川时,刘备诸葛亮一直极力阻止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由于演义的渲染,关羽成为众多英雄中人气指数最高的一位,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桃园三兄弟义薄云天,关羽和张飞为了刘备可以舍生忘死,刘备为了关羽张飞宁可放弃兴汉大业,连貌美如花的孙小妹也不要了。这哥仨的情义真可感天动地,但是刘备和关羽张飞之间毕竟有君臣之分,他们之间也不能把啥话都说得太

  • 曹操和刘备作为一代枭雄 两人究竟谁才是真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和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和刘备相比,两人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大汉倾颓消王气,乱世群豪从此起。青梅煮酒评天下,羚羊逐角论高低。能向溪林隐龙虎,敢驱豺豹斗熊罴(pí)。枭雄榜首曹阿瞒,唯有使君堪匹敌。如果将汉末三分林立的诸侯看作是一副扑克牌,那么两位

  • 刘备卖草鞋却自称汉室后人 刘备出身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出身,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备当初只是个卖草鞋的,刘备为什么还敢自称为汉朝皇室之后?刘备是蜀汉的开国皇帝,坐上了至尊无上的皇位,拥有着最高权力,享受这荣华富贵。可谁又曾想到,他的早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备尝艰辛,靠着卖草鞋所赚取的微弱盈利为生。这次,我们不

  • 叶布舒:皇太极最长寿的皇子,不争不抢活了64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他是皇太极最长寿的皇子,为何没能继承皇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有人说皇太极是因为心上人海兰珠香消玉殒悲恸不已,所以才抑郁而终的,还有其他的说法:一个是说皇太极能征善战,受过重伤,留下了隐疾,虽然多年没有显现出来,但是一朝发作难以忍受,这才逝世的。还有个说法就是皇太极患上了急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