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善长77岁又远离朝堂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杀他全族

李善长77岁又远离朝堂 朱元璋为什么还要杀他全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082 更新时间:2024/1/1 23:21:44

还不了解:明代李善长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善长告老还乡又远离政治中心,朱元璋为什么还不肯放过他?

公元1390年,77岁高龄的韩国公李善长被朱元璋下令处死,跟着他一同被处死的还有李善长的妻女弟侄七十余人,只有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因为是朱元璋的女婿,才逃过一劫。

李善长是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大功臣,每次朱元璋出征的时候,都留李善长留守后方,李善长每次都干得很出色。

李善长对于朱元璋而言,就相当于刘邦萧何,因此朱元璋称帝之后,就将李善长封为韩国公,同时赐给他丹书铁券,丹书铁券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免死金牌。

由此看来,作为建立明代的大功臣,李善长的权势可谓达到了顶峰。

之后,朱元璋也对李善长十分和善,甚至还将女儿安乐公主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

那么为何到了公元1390年,朱元璋突然翻脸要处死李善长呢?

第一点原因:李善长没有做到一个臣子的本分

李善长被处死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他牵扯到朱元璋时期的一场大案子——胡惟庸案。

胡惟庸是濠州定远人,是李善长的同乡。

公元1355年,胡惟庸就开始追随朱元璋。只不过此时的胡惟庸并没有受到朱元璋的重用,只担任主簿、知县这样的小官。

胡惟庸真正开始发迹是在公元1373年,他经过李善长的举荐担任有任右丞相,到了1377年,胡惟庸又被封为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然而等到胡惟庸担任宰相的时候,他就开始专横跋扈,独断专行,这让让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深感宰相专权、皇权旁落的危机,于是在公元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

胡惟庸是李善长一手提拔的,胡惟庸被处死的时候,李善长也险些遭到牵连,只因其在家养老才躲过一劫。

但是在胡惟庸谋反之前,曾经想拉李善长入伙,李善长虽然不同意入伙,但他说的话却耐人寻味,他对胡惟庸说:“我已经老了。我死之后,你们好自为之。”

李善长作为朱元璋的臣子,不向朱元璋举报胡惟庸谋反,而是让胡惟庸好自为之,这让朱元璋怎么看待李善长,他是不是想跟胡惟庸一起造反。

还有一件事,也就是在李善长被处死的这一年,他居然向汤和借三百兵士给自己盖房子,今天可以借300人盖房子,明天是不是可以借3万人造反了。

自古以来兵权一直是皇家的大忌,李善长作为一个臣子,在不经过皇帝允许的前提下,私自调动大军,这是一个臣子应该做的事情吗?

第二点原因:李善长的影响力太大

朱元璋能够得天下,其核心力量,正是从一开始就跟随其出生入死的“淮西籍”功臣们。而李善长就是淮西集团的老大。

并且这些人在朝堂上相互勾结,形成党羽,这让朱元璋很是头疼,淮西集团不仅分担了朱元璋的权力,甚至还能制衡朱元璋。

为了对抗淮西集团,朱元璋就让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限制和监督淮西集团。而刘伯温也很给力,多次跟淮西集团交锋都不落下风。

然而淮西集团的势力还是太过庞大,刘伯温最后还是输了,并且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刘伯温一死,就再也没有人能够限制淮西集团了。正所谓“盛极必衰”“物极必反”,淮西集团看似辉煌的背后,距离他们的灭亡也不远了。

朱元璋担心自己的的子孙不能震慑这帮功臣,所以就率先处理了这帮功臣,于是“胡惟庸案”、“蓝玉案”就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而作为淮西集团的领袖李善长,无疑这帮功臣之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位。

既然李善长影响力最大,又没有尽到一个臣子应尽的本分,那么朱元璋还放心将这样的人留下来辅佐自己的子孙吗?那不是给自己的子孙找麻烦嘛,为了避免出现麻烦,朱元璋就直接亲自解决这个麻烦。

于是在公元1390年,77岁的李善长就被朱元璋下令处死。

如果李善长向萧何那样,能够急流勇退,或许他还能得到善终,惋惜他是李善长,不是萧何。不了解大家对于李善长的死又有怎样的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隆基对安禄山宠爱有加 安禄山最后为什么还要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安禄山和唐玄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安禄山当初深受唐玄宗的宠幸,安禄山到底是怎么想的?安禄山为什么还要反叛大唐?公元755年,身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诛杀宰相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造反,由此拉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翻开安禄山的履历表,我们会发现

  • 邓艾作为灭蜀的功臣 邓艾最后的下场为何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邓艾灭蜀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邓艾作为灭蜀的功臣,邓艾最后的下场是什么?邓艾究竟得罪了谁?公元263年,曹魏的实权人物司马昭派钟会和邓艾分兵攻打刘备所建立的蜀汉集团,不到半年的时间,蜀汉的都城就被攻破,刘禅投降,蜀汉自此灭亡。而这场灭国行动最大的功臣

  • 吕蒙能成为孙权的臂膀,走到位极人臣的地位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伴随着蜀国第一大将关羽的陨落,东吴第三任大都督吕蒙也自此名震天下。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东吴四大都督中,周瑜、鲁肃、陆逊都出自士族大家,周瑜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汉朝太尉之职,父亲周异,曾任洛阳令;鲁肃虽家道中落但也还是腰缠万贯,家底雄厚;陆逊家族为江东大族,族中长辈

  • 刘墉将官服反穿,背后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刘墉将官服反穿,背后是什么原因?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都知道和珅是清朝有名的大贪官。他几乎把清朝半个国库都搬回了家。故有谚语云“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不过和珅的党羽遍布整个乾隆时期的朝廷。所以朝中大多数人都依附于。和珅,但唯独刘墉不与其同流合污,处处恶心和珅,有一次就差点吓得和珅魂

  • 垓下之战为何会成为项羽的最后一战?局势有多不利?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垓下之战是发生在公元前202年的一场战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作为楚汉争霸之战的终极之战,垓下之战的结果直接决定了天下的归属,最终项羽乌江自刎,刘邦登基称帝。那么,一向以正面作战见长的项羽,为何会在垓下之战中被韩信打的几乎全军覆没呢?事实上,在

  • 李斯是个极为精明的人,为何晚年会身败名裂?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李斯是秦朝时期著名宰相,秦始皇驾崩后,与赵高一同扶立胡亥称帝,但最后却被赵高诬告谋反, 夷灭三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斯像东汉时期的荀彧,也像清朝末期的李鸿章。人生的前半部分是励志篇,中间部分是发光发热的阶段,但到了晚年却突然来了个大转折。李斯一生为秦国的统一和

  • 雍正手下的四位得力助手,为何结局完全不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皇帝身边有四位得力的助手:年羹尧、隆科多、田文镜和李卫,他们的结局却完全不一样。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四个人中一个被赐自尽,一个被圈禁而死,另外两人得以善终。其中被赐自尽的是年羹尧,被圈禁而死的是隆科多,田文镜是病死的,也算是善终,而另一个善终的就是李卫。年羹尧在康熙年间就

  • 关羽入川时,刘备诸葛亮一直极力阻止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由于演义的渲染,关羽成为众多英雄中人气指数最高的一位,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桃园三兄弟义薄云天,关羽和张飞为了刘备可以舍生忘死,刘备为了关羽张飞宁可放弃兴汉大业,连貌美如花的孙小妹也不要了。这哥仨的情义真可感天动地,但是刘备和关羽张飞之间毕竟有君臣之分,他们之间也不能把啥话都说得太

  • 曹操和刘备作为一代枭雄 两人究竟谁才是真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操和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和刘备相比,两人到底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大汉倾颓消王气,乱世群豪从此起。青梅煮酒评天下,羚羊逐角论高低。能向溪林隐龙虎,敢驱豺豹斗熊罴(pí)。枭雄榜首曹阿瞒,唯有使君堪匹敌。如果将汉末三分林立的诸侯看作是一副扑克牌,那么两位

  • 刘备卖草鞋却自称汉室后人 刘备出身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备出身,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备当初只是个卖草鞋的,刘备为什么还敢自称为汉朝皇室之后?刘备是蜀汉的开国皇帝,坐上了至尊无上的皇位,拥有着最高权力,享受这荣华富贵。可谁又曾想到,他的早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备尝艰辛,靠着卖草鞋所赚取的微弱盈利为生。这次,我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