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有爋多次告自己的父亲与兄弟谋反,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朱有爋多次告自己的父亲与兄弟谋反,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853 更新时间:2023/12/9 2:30:11

朱有爋,明太祖朱元璋孙子周定王朱橚第二子,分封汝南王,也许是为了夺取周王继承权,他曾多次诬陷自己的父亲与兄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明建文元年,刚刚继位不久的建文帝在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的建议下,决定削藩。

首当其冲的便是周王朱橚。之所以选朱橚,是因为朱橚和燕王朱棣系一母所生,手足情深。收拾了朱橚,就可以削弱朱棣的势力,顺便对其进行敲打,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事是要做的,理由也是要找的。就在建文君臣绞尽脑汁遣词造句的时候,一封密报传到了南京。

有人要告朱橚谋反了。告密者不是别人,正是朱橚的次子、汝南王朱有爋。

得到消息的建文帝大喜过望,马上派李景隆以备边为名突袭开封,将朱橚抓回南京,贬为庶人。

橚次子汝南王有动告变。帝使李景隆备边,道出汴,猝围王宫,执橚。(明史·朱橚传)

那么,朱有爋为什么要告自己的父亲谋反呢?

告父亲

原因就在于朱有爋太追求上进了。对于周王世子的宝座,朱有爋一直垂涎三尺。但按照宗法制的要求, 藩王爵位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因此,只要其兄朱有炖还在,世子的宝座就非其莫属,而朱有爋只能继续做汝南王。

朱有爋想上位,唯一的办法就是扳倒朱有炖。可这位周王朱橚和世子朱有炖,均对政治不敢兴趣,一个喜欢摆弄药材,一个爱好创作剧本,实在没什么黑料可挖。

忍无可忍的朱有爋决定剑出偏锋,像朝廷举报了自己父亲,希望先把自己父亲和哥哥拉下马。然后通过自己的告密之功,顺利继承周王的爵位。

机关算尽的朱有爋自鸣得意,却忘了最重要的一点——叛徒,什么时候都是被鄙视的。

本以为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朱有爋竹篮打水,什么也没捞到。对于出卖父兄谋上位的做法,建文帝十分鄙视,因此根本没有理他。而作为父亲的周王朱橚,则恨透了这个儿子。

四年后,朱棣靖难成功,当了皇帝。称帝不久的朱棣就释放了自己的弟弟周王朱橚,作为当年的叛徒,朱棣没有忘记自己的这个侄子,下令朱有爋搬家到云南大理,也算是眼不见心不烦了。

按理说,到了云南的朱有爋该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吧?并没有,二十年后,朱有爋又一次重操旧业,这次告密的对象,是其兄朱有炖。

告哥哥

宣德元年八月,宣宗皇帝朱瞻基刚刚平定了汉王的乱,朱有爋却趁机举报其兄新任周王朱有炖图谋不轨。

接到举报的朱瞻基又好奇又好笑,朱有炖本身是戏剧作家,政治野心不大,早在五年前便把三护卫上交给了朝廷。说朱有炖要谋反,朱瞻基自然不信,于是安慰朱有炖说,虽然他做的不对,但叔叔你也好爱护你这个弟弟,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弟有爋数讦有炖,宣宗书谕之。(明史·朱橚传)

碰了一鼻子灰的朱有爋不甘心失败,他决心再玩一次心跳。

宣德三年,朱有爋又举报祥符王朱有爝与赵王朱高燧密谋造反,祥符王是朱橚第四子,一向与周王朱有炖关系密切。

不愿坐以待毙的朱有炖忍无可忍,终于出手了,通过调查,幕后黑手朱有爋立即浮出水面,于是上报朝廷,朱瞻基下旨将朱有爋废为庶人。

为了继承周王的爵位,朱有爋又是举报父亲,又是举报兄弟,到头来机关算尽,落下个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在三国诞生过哪些有名的谋士?又是何排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这个历史时期呢,可谓诞生了无数的英雄人物。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经历汉朝的大一统之后,出现了分裂局势的三国时期。在这场群雄逐鹿的赛场上,无数能人异士纷纷登上舞台,展现自己的能力本领。其中有以一当百的威武猛士,也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

  • 杨坚时隋朝的开国皇帝,他的真实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杨坚(541~604年),即隋文帝,隋王朝的建立者。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关于杨坚的死因,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主要集中于正常病逝和被杨广杀死两种说法,而由于“仁寿宫变”的原因,被杨广杀死这种说法甚至更有市场。至于杨广为何要杀杨坚,这件事还得从杨坚晚年的储君之争说起。太子被废、

  • 许仪是什么人?他的一生为曹魏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凛凛威风镇九州,当年许褚果如虎。只见孟起军前见,天下从兹播虎侯。许褚,字仲康,他是曹操账下猛将,在《三国演义》中,有关其武艺之高的描述有不少,比如他曾和典韦大战两次不分胜负,和赵云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和马超大战二百三十多回合不分胜负。许褚

  • 明朝第一才子解缙有哪些成就?他为何会死于非命?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解缙,明代内阁首辅、文学家,明朝三大才子之首,主持编纂了《永乐大典》。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永乐十三年正月十三日,朱棣大会群臣,见皇帝心情不错,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呈上了一份重刑犯的名单,按照惯例,这时候皇帝将赦免一些囚犯,以示宽仁。朱棣端详着名单,忽然眉头一皱,发

  • 明代最后一位内阁首辅魏藻德,他有多无耻?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魏藻德,字师令,一作恩令,号清躬,状元出身,后担任内阁首辅,他也是北明最后一位内阁首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崇祯十七年三月二十日,刚刚进入北京城的李自成下了一道命令,要求明朝旧臣悉数前去报道,得到消息魏藻德第一时间找到了李自成,表达了改换门庭的决心。对于叛徒,李自

  • 朱賡是如何劝诫万历帝的?为何他会死在任上?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朱赓,字少钦,号金庭,隆庆二年登进士,后担任内阁首部。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万历三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天还没亮,年近七旬的内阁大学士朱赓已经洗漱穿戴完毕,顶着寒风,前往内阁办公去了。“又是忙碌的一天”,朱赓自言自语道。 自从万历十五年宣布“静摄”以来,万历皇帝已经做

  • 历史上杨太公到底是怎么死的?与潘美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杨业(?—986),一作邺,本名重贵,宋朝名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杨家将”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而随着这个故事的广为传播,不仅成功塑造了杨家满门的忠烈形象,更使得潘美背负了上千年的骂名。其实,只要熟知这段历史,我们便可知道,真正害死杨太公的乃

  • 明代的金刀案是怎么回事?阮郎为何会因为一把刀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阮郎,明英宗时期宦官,是个较为忠厚老实的宦官。朱祁镇曾送给他一把金刀,没想到这把刀却要了他的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祁镇被俘,朱祁钰继位三年前,明英宗亲征瓦剌,临行前留下郕王朱祁钰监国摄政。结果明军在土木堡全军覆没,明英宗本人也做了俘虏。消息传到北京,一时朝野震

  • 邓通身为宠臣深受受汉文帝信任,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邓通是西汉时期蜀郡南安人,和所有传奇人生的开局模板一样,平平无奇。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汉文帝对他极其信任,所以就把铸钱、开铜矿这个美差给了邓通,后来邓通制钱,得以富甲天下。但是就是这个富甲天下的邓通最后却饿死街头。那西汉时期的邓通富甲天下、深受汉文帝信任,为什

  • 中国古代“四大刺客之一的聂政,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着好多刺客侠士的事迹,其中有四位特别突出,常被人称为“四大刺客”。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如今的许多影视剧中,“刺客”这一职业被描绘成刺杀目标后通过一连串伪装逃出生天的形象,他们往往西装革履、身手不凡,而且风度翩翩,极具魅力。然而,在没有枪械、没有高科技设备规划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