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告诉你:婆媳矛盾会影响婚姻幸福指数

历史告诉你:婆媳矛盾会影响婚姻幸福指数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990 更新时间:2024/1/2 19:35:22

不知不觉,陆游二十岁了。在父母的安排下,陆游迎娶表妹唐婉为妻。 两人的婚姻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老式婚姻,可是却超乎寻常的幸福。陆游的父亲陆宰曾任转运副使,舅父唐仲俊现任光州通判,两家可谓门当户对,亲上加亲。而在陆游唐婉成婚之前,因为科举考试,陆游曾经在十六岁和十九岁时两度在临安舅父家中读书,两人一起度过了无数快乐的时光。陆游的母亲唐氏本是这场婚姻的主导者,可是,在唐婉过门之后不到三年,唐氏就对自己的侄女唐婉厌恶不已,强逼着儿子把唐婉赶走。

陆游的母亲为何讨厌唐婉呢?原因有许多。陆游在结婚之前两度参加科举都铩羽而归。最近的一次,正在结婚之前的那一年。正因为科举落地,父母以为,陆游年岁不小,不如先成家,成家之后,陆游自然应该安心读书。可是,婚后不久,母亲唐氏就发现,陆游不但没有收敛心志,专心读书,反而比婚前更加贪玩,整天在房中和唐婉吟诗作画,把科举完全抛在脑后。陆游的祖上本是世代务农,到高祖一代以科举发家,之后的祖父、父亲一辈,许多长辈都考中科举。陆游作为陆家的传人,有责任有义务参加科举并考中进士。并且,陆游的父亲此时已然赋闲在家,虽然还挂了一个提举洞霄宫的名头,可不过是领取一份微薄的俸禄,完全没有权力。振兴陆家的希望,就完全寄托在陆游的身上。陆游如此沉湎女色,不务正业,让父母焦虑不安。母亲疼爱儿子,不忍心责备陆游,就多番找到唐婉训话。唐婉本也是官家千金,从小也任性娇纵,对姑妈(婆婆)的警告未免有些不放在心上。一来二去,唐氏就对自己这个侄女兼儿媳妇渐渐不满,最后变成水火不相容,必驱之而后快。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唐婉不孕。古人多希望“早生贵子”,像陆游续娶王氏,次年就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可唐婉婚后两年多,肚皮竟然一点消息也没有。这在古代可是“七出”之首的严重罪过。在唐婉和陆游离婚之后,唐婉再嫁,可婚后多年,依然无子。事实确实可能是唐婉不会生育。于是,唐婉就有了两大罪名:让陆游倦于科举,影响仕途;婚后三年不孕,不能传宗接代。最终,陆母下令,将唐婉驱逐出陆家家门。陆游不敢反对母亲的命令,可又不忍心伤害唐婉,于是,淳厚朴实的陆游也玩了一个小小心眼。唐婉离开陆家之后没有回到娘家,陆游在山阴找了个偏僻的地方,租了一栋宅院,金屋藏娇,让唐婉住了下来。可是,纸包不住火,不知怎么,消息还是被母亲唐氏知道了。唐氏很有心机,先让人把陆游叫去,说家中有事,然后带上许多丫环仆妇赶到那个宅院,亲手把唐婉给揪了出来。之后,陆母直接安排车马,把唐婉送回临安娘家。唐婉的父亲得知一切之后,大为生气。在父亲看来,就算是唐婉不会生,可仕宦之家,完全可以纳妾,解决传宗接代的问题。至于陆游厌倦读书,完全是陆游的问题,和女儿唐婉何干。何况,两家本是兄妹至亲,此时竟然做出如此绝决的事情。于是,在唐婉回到家中不久,父亲就把唐婉嫁给了皇族宗亲赵士程。两人复合的希望彻底破灭。

数月之后,母亲唐氏也赌气一般,给陆游安排了一家婚事,王氏虽然门第不如唐家,可也算是仕宦之家,而且过门第二年就生了一个儿子。陆母很高兴。四年之间,王氏前后生下三个儿子。陆游一方面畏惧母亲,畏惧母亲所代表的封建礼法,一方面对唐婉深深愧疚。陆游多方打听,唐婉再嫁的赵士程本是皇族宗亲,门第远胜陆家,赵士程喜好诗文,为人谦恭,口碑不错。陆游也只能把心中的失落埋藏起来。再后来,陆游外出游学做官,可时运不济,始终不得发迹。在三十一岁时,陆游偶然在春末游览沈园,巧遇唐婉,并写下流传千古的《钗头凤》。赵家门第高贵,自从唐婉再嫁之后,陆游和唐婉已经足足八九年未见。赵士程体恤唐婉住在深宅大院难免寂寞,于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带上佳肴美酒,带上丫环仆妇,两人前往山阴名胜沈园踏春。正当唐婉和赵士程频频举杯,气氛温馨无限的时候,唐婉无意之间瞥见了远处一个落寞而熟悉的身影。再婚之后,陆游又多次参加科举,可依然名落孙山。两年之前,陆游本已经高中,可因为秦桧孙子也参加考试,秦桧打定主意让自己的孙子第一。结果考官好意把陆游署名第一,秦桧孙子第二,搞得秦桧大怒,将考官贬斥,陆游也被取消资格。这件事情之后,秦桧就把陆游的名字给记在心上,只要秦桧掌权,陆游基本没有希望出头。回到家乡的陆游,灰心失望,闭门读书。苦闷之际,陆游也闲步野游,不知不觉来到了沈园。

到唐婉看到陆游的时候,陆游也正向唐婉处张望。陆游本还在猜想,是哪个豪奢之家,出游的场面如此之大,一瞥眼却看到唐婉,登时呆住了。就在陆游失魂落魄的时候,赵家的仆妇来了,说主母有命,送来一壶美酒,几碟小菜。陆游几杯酒下肚,心中万千愁绪涌上心来。醉后的陆游有几分狂放,找来笔墨,就在沈园的墙壁上当众题词一首: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犹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虽然未见唐婉,但多多少少听到许多传闻。虽然赵士程对唐婉极好,七八年未孕也对唐婉始终如一,可唐婉的心中始终放不下陆游。今日一见,陆游更觉得唐婉比多年前憔悴许多,而憔悴的原因,必然是因为唐婉思念自己。可是,双方已然再婚,正所谓“再回头已百年身”,此生无缘再聚!写完此词之后,陆游大醉而归。可是,陆游没有想到,他的这首词打破了唐婉原本平静的生活,甚至可以说,直接导致了唐婉最后的死亡。陆游走了,可围观的人越聚越多。人们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消息就传到了赵士程和唐婉耳中。赵士程邀唐婉前往观看,唐婉一看之后,如同遭受电击,顿时脸色苍白。赵士程那也精通诗文,自然明白其中情谊。可当着大家的面又不便多说,就带着唐婉匆匆回家。之后数日,唐婉忧伤不已,追思往事,唐婉也写了一首《钗头凤》,与之应合: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唐婉的诗才不如了陆游,可其中对女子心态的展现却远过陆游。在那个时代,男子再娶正常,女子再嫁艰难。唐婉改嫁之后,虽然赵士程宽容,却难免遭受到赵家宗族的流言蜚语,加上不能生育,必然要承受更多的压力。可是,孤独唐婉内心的苦闷向谁诉说呢。“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自从离开陆游之后,唐婉表面上和以往一样,可是却从来没有忘记陆游。无数个夜阑人静的时刻,唐婉半夜醒来,泪流满面。多年的生活,用一个瞒字就可以概括,瞒着父母,瞒着丈夫,瞒着身边的所有人。唐婉故作坚强,强作欢颜。可是,一切都不是真的。

唐婉写下此词不久,就抑郁而死。很多年之后,陆游几经辗转,才得到唐婉的这首词。当看到唐婉的《钗头凤》之后,陆游痛哭流涕,悔恨不已。一晃,又过了数十年,陆游已经是一个年过古稀的老者,当陆游再度回到沈园的时候,看到眼前的一切,心中悲痛,不禁又写下《沈园》一诗: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陆游写得悲伤,痛得真实。陆游和唐婉的悲剧,既是陆游唐婉性格的悲剧,又是那一个时代的悲剧。在世俗传统面前,陆游实在没有太大的力量反抗。于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最爱的女人孤独的远离,最爱的女人寂寞的死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技压陆游他爸当上了榜首:只因他会拍马屁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的人提起“王安石变法”,基本上都是好评如潮,但实际上,历朝历代对这场变法的评价都不是很高。王安石主张变法的本意是好的,但这个人性格太怪,没有能力领导这么庞大的变法,偏偏神宗皇帝又很支持他,这时候一些投机钻营的小人就冒出来了,打着变法的旗子争权夺利,弄得民怨沸腾。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的殿试

  • 揭秘:历史中真实的甄嬛过着怎样的后宫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在《后宫》的紫禁城里,甄嬛,就是这样一个身处宫廷,绣在屏风上的女人。她在“鸿雁高飞”的好日子被选入宫,一步步封到贵人、嫔、妃,经历了后宫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生活内幕,与形形色色的美女佳人,争芳吐艳,各不相让。领教了嚣张跋扈,阳奉阴违,两面三刀,面慈心狠,各种面目、心性和手段。在被圈禁的红墙宫苑的一隅

  • 历史中真实的甄嬛有着怎样的人生?甄嬛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据《清史稿—后妃列传》记载,孝圣宪皇后(“甄嬛”在历史上的正式称号),姓钮祜禄氏,她的父亲名叫凌柱,最初只是一个是四品典仪官(四品典仪凌柱女)。康熙四十三年,时年十三岁的“甄嬛”,嫁给了当时还是贝勒的胤禛。五年后,胤禛被晋封为雍亲王。由于“甄嬛”父亲的职位比较低,再加上年纪小的缘故,从嫁给胤禛到胤禛

  • 刘备是怎样一统天下的?与他的性格有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笼络豪杰,深得人心刘备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能谦恭待人,城府极深。刘备年轻时师从东汉大儒卢植不爱读书,喜欢弄狗骑马,喜欢结交豪爽之士。因此,青年时代就有不少年轻人争相依附他,这是他性格的优点。刘备入蜀后,实行拉拢当地豪门士族的政策,发还他们的田地和房屋,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因而深得民心。识人善用,君

  • 楚霸王项羽是怎样兵败垓下的?项羽又有何结果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一场鸿门宴,让刘邦和项羽的矛盾暂时得到了缓和。随后,项羽进入咸阳,杀了秦王子婴和秦国贵族八百多人,还下令火烧阿房宫,大火一烧三个月,三百里阿房宫变成一堆瓦砾。由于项羽原是楚国的贵族,他是趁着农民起义的机会参加抗秦斗争的,所以,灭秦以后,他不能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一旦他觉得可以控制整个局面的时候

  • 揭秘:邹忌为何要讽谏?邹忌讽谏的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邹忌从与城北徐公比美这件事总结出的经验教训,认为对帝王治国平天下也有促进作用,邹忌在向齐王进谏的时候,也没有单刀直入,而是巧妙的借用自己的亲身体会,通过类比的方式。从小家到大家,管理国家与管理家庭有异曲同工之处,邹忌不想让齐王的双眼被自己的地位、权势等因素蒙蔽了,这样的谏言方式一针见血,形象生动,效

  • 揭秘:邹忌是个什么样的人?邹忌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战国时候,邹忌是齐国的大帅哥一枚,而且他除了帅,也是一位在思想上有作为的人,本来可以靠连吃饭,偏偏要用才华。往往有思想的人,在乎的东西也就特别一点,外表什么已经不能束缚邹忌了,他很希望人们看到他内在的一面,多看看他的文章,他的作品,和他推行的法家思想。据说早时的邹忌有个梦想,就是找一个比他还美的人来

  • 揭秘:战国四君子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谁?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在战国中后期,秦国的国力逐渐凌驾在东方六国之上。对于六国的贵族来说,为了保家卫国,抵抗秦国的入侵,开始竭力网罗人才和广招宾客,从而扩大自身的实力。其中,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那么,对于战国四君子来说,谁应当派第一,谁又排最后呢?第

  • 朱有爋多次告自己的父亲与兄弟谋反,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朱有爋,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周定王朱橚第二子,分封汝南王,也许是为了夺取周王继承权,他曾多次诬陷自己的父亲与兄弟。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建文元年,刚刚继位不久的建文帝在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的建议下,决定削藩。首当其冲的便是周王朱橚。之所以选朱橚,是因为朱橚和燕王朱

  • 在三国诞生过哪些有名的谋士?又是何排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三国”这个历史时期呢,可谓诞生了无数的英雄人物。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经历汉朝的大一统之后,出现了分裂局势的三国时期。在这场群雄逐鹿的赛场上,无数能人异士纷纷登上舞台,展现自己的能力本领。其中有以一当百的威武猛士,也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