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当初为什么要杀杨修 鸡肋事件又是什么样的

曹操当初为什么要杀杨修 鸡肋事件又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754 更新时间:2024/1/30 4:05:00

杨修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杨修到底是怎么死的?所谓的鸡肋事件是不是真的?

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绵帛成。

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在《三国演义》中,杨修是因为屡次擅自揣测曹操的心思,导致曹操心生厌恶才因此被杀的。在真实的历史中,杨修的自作聪明、不懂藏拙和“鸡肋”事件也是真实存在的,但导致他身首异处的最终原因却远远不止这些。

实际上,自打杨修踏上了这条仕途,他就已经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提起“四世三公”,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包括袁绍袁术在内的汝南袁氏。然而,在东汉末年,“四世三公”却并非只有袁氏一家。杨修出身于著名的弘农杨氏家族,而他的家族最大的荣耀则源于“垓下之战”。

杨修的家族同样也是“四世三公”,其名声之显贵、势力之强大比起汝南袁氏丝毫都不逊色。只惋惜,随着杨修在曹操麾下的大起大落,他的整个“弘农杨氏”家族也因此衰败,并在三国时期走向了没落。

修年二十五,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

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

杨修在最初担任曹操麾下主簿的时候,实际上还是很受曹操器重与信任的,但他的不懂藏拙,在《三国演义》和正史中也有着相似的记载。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屡败。就在战事陷入胶着状态之际,恰逢厨子端来一碗鸡汤,曹操见碗中有块儿鸡肋,便顺口以“鸡肋”作为当晚的口令。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自作聪明地根据“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惋惜”来擅自断定主公曹操即将下令撤兵。随即,杨修便命令手下兵士们即刻收拾行装,做好撤军准备。

怎料,曹操夜间巡视营寨,见寨内将士早已做好了撤退的准备,大吃一惊。经询问得知,又是杨修在妄自揣测自己的心思,还付诸了行动,曹操勃然大怒:“汝怎敢胡言乱语,扰我军心!”随后,便命令帐下刀斧手将杨修就地正法,并将其首级号令于辕门之外。

与演义不同的是,在正史中,曹操其实并没有因为“鸡肋”事件而迁怒杨修,更没有以扰乱军心之名将其斩杀。只不过,是因为杨修的自作聪明和不知收敛,才为他的身首异处埋下了伏笔。

如果说,仅仅是因为自作聪明,杨修还不至于落到最后的悲凉境地。最要命的是,杨修还做了一件很多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的事情,那就是他还参与了曹丕曹植间的夺嫡之争。

杨修入仕后不久,便和曹植关系甚好,就在曹操考察曹丕与曹植二人能力的时候,杨修还曾多次为曹植出谋划策。在写给曹植的书信当中,杨修竭力表达着自己对曹植的思念和敬仰之情,其言语间所表现出的关系已经远远超过了主仆间的关系,也实在是让人很难不怀疑到杨修背后的弘农杨氏。

最后,在杨修的帮助下,曹植在这场夺嫡之争中一度取得了很大的优势。然而,这二人却并没有因此安分一些,反而是在曹操出征期间醉酒误事,狂妄至极的走了天子御道,此时更是招致了曹操的勃然大怒。

不久之后,曹操正式确立了曹丕的继承地位,曹植也正式出局了。自此,杨修的仕途也已经悄然走向了尽头。

事实上,杨修的死并不只是因为他的自作聪明,令曹操真正忌惮的,恐怕还是弘农杨氏家族几百年来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在这样的势力背景下,杨修的才智与机敏,怎能不让曹操心生担忧与怀疑。

毕竟,为了巩固曹魏集团的基业,曹操不但对旧汉臣的势力开始一一清算,甚至不惜牺牲了长期跟随他的谋士荀彧

而作为东汉末年名臣杨彪之子,杨修的母亲袁氏又是袁术的亲族,他不仅身负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的双重血统,且家族又是妥妥的汉室铁杆。因此,很难令曹操放心,而他的死也是必然的。

俗话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作为一个政治牺牲品,杨修及其世族背后的强大根基,令曹操时时刻刻都犹如芒刺在背,而他的死无疑就是曹操对亲汉世族们所发起的严重警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封战功赫赫却没有被刘备立为太子,有何深意?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221年,刘备选择称帝,建立了蜀国。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刘封,是刘备的养子。而刘禅则是刘备的亲子。古代皇室对于血统看的很重,养子再亲,在有亲子的情况下,也亲不过亲子。刘备有亲生儿子刘禅,为何要立刘封为太子呢!虽然,刘备在收养刘封的时候,刘禅并未出生

  • 公孙瓒巅峰时期完全碾压袁绍与曹操等人 公孙瓒为什么会迅速败亡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公孙瓒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孙瓒作为早起最具实力的诸侯,公孙瓒到底多强?公孙瓒极盛一时为什么又迅速败亡了?在东汉末年的诸侯中,公孙瓒是早期最具实力的北方诸侯之一,巅峰时期完全碾压袁绍与曹操等人,只不过公孙瓒缺乏战略眼光,最后迅速败亡了。公孙瓒出身比

  • 汉中之战曹操为何会败?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操是东汉末年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以上问题我爱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在汉末三国时期,汉中和关中、徐州、荆州、合肥等地一样,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围绕着汉中之地,刘备和曹操这两大诸侯爆发了汉中之战。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

  • 清朝道光帝的长子奕纬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清代道光帝的长子奕纬是怎么死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清代太监的回忆录里面有过关于道光帝长子奕纬是被其父亲用脚给踢死的记载,不过这只是一家之言,没有什么公信力,且写书的太监并非是道光时代的人,而是光绪登基后才入宫的太监,所以这样的记载是存有很大疑问的。因为在皇宫里面很多事情都是

  • 贾诩有着“毒士”之名 贾诩到底毒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对贾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贾诩有着毒士之名,贾诩到底毒在什么地方?贾诩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三国志》这是陈寿在《三国志》之对贾诩的评价,将他比作张良、陈平之类的人物。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陈平也是刘邦平定天下

  • 刘禅在位四十多年平安无事 刘禅真的是大智若愚的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三国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刘禅真的傻还是大智若愚?提及刘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乐不思蜀”,然后判定他是“扶不起的阿斗”。但熟悉三国的朋友都了解,刘禅归降之后被封安乐县公,64岁善终于洛阳。这又让朋友们感觉他

  • 扶苏是李斯的女婿,为何李斯背叛了扶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扶苏是李斯的女婿,为何李斯背叛了扶苏?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二世而亡,主要过错在秦始皇继承人身上,但这不能怪怨秦始皇,秦始皇在自己能选择的范围内,为秦帝国尽可能的选择了一位好君主扶苏,但他死后,李斯和赵高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扶持秦始皇小儿子胡亥做了皇帝。赵高和扶苏宠臣蒙恬、蒙毅

  • 曹丕和刘备都称帝了 孙权为什么只能称吴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对孙权称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和刘备都称帝了,孙权为什么只能称王?孙权称王靠的是什么?看《三国演义》的时候,都有个疑问,为什么曹丕220年就称帝了,刘备221年称帝,而孙权只能称吴王,直到229年才称帝呢?而曹操一辈子都没称帝呢?其实呢,无论是称王还是称帝

  • 刘备巅峰时期是在什么时候 刘备那时选择称王还是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刘备巅峰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巅峰时期在什么时候,当时的刘备应该选择称王还是称帝?刘备的荣耀巅峰无疑是称帝时刻,从织席贩履到人间帝王也可谓是奇迹。那么,刘备的实力巅峰又是什么时候呢?也是称帝之时吗?还是像有的人说的那样,是汉中之战打败曹操晋位汉中

  • 三国演义中不跟赵云比武却要入川找马超,关羽为何这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被后世称为武圣的关羽是最受欢迎的一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魏蜀吴三方阵营中,东吴有十二虎臣,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他们都可谓是名震当时的名将,当时大家最熟悉、最受人们喜爱的就要属刘备账下的五虎上将了。在《三国演义》中,蜀汉五虎上将分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