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周平王的东迁和春秋战国的形成有何关系?

揭秘:周平王的东迁和春秋战国的形成有何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693 更新时间:2024/1/9 5:16:52

在周朝八百多年的历史上,因为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造成西周灭亡,又由周平王东迁洛邑开一个东周时代。至于东周时期,在历史又通常被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前者诞生了春秋五霸等诸侯霸主,后者成为战国七雄角逐的舞台,并以秦始皇的大一统为终结。不过,对于东周时代的开启,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倘若周平王没有迁都的话,还会有春秋战国这个阶段吗?

首先,还是将目光投向到西周末代帝王周幽王时期。在从周宣王那里继承了王位后,周幽王在统治中后期逐渐陷入到昏庸无道的过程中。什么忠臣良将,什么王后太子,在得到褒姒之后,以上一切都不重要了。为了博得美人的倾国一笑,甘愿拿实力已经强大的诸侯国开刷。一番戏弄之后,周幽王在约公元前771年将西北的犬戎引来了。在和申候的军队配合后,镐京的城墙很快就被攻破。不仅镐京地区,岐山以西的土地也尽数被犬戎拿下。

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平王几经周折,终于登上了周天子的宝座。不过,在一番考虑后,周平王决定不能在镐京呆着了,要把首都搬迁到东边的洛邑后。众所周知,自从到了洛邑后,周王室的真的是里子面子都各大诸侯国频频打击,以致于逐渐沦落到诸侯霸主的玩物。在西周时期,下面的诸侯国如果不听话,王室可以立即征讨。等到了东周,不仅征讨逐渐没有了,甚至周王室还需要向诸侯国借钱过日子。由此,自然有人会发出周平王不东迁,自然不会有春秋战国时代的声音。毕竟,在春秋战国这个舞台上,周王朝真的成为了配角的配角了。

不过,在笔者看来,周平王在当时不迁都的话,很可能导致整个周王朝的覆灭。具体来说,在周幽王之乱后,西周的镐京可谓破碎不堪,不仅镐京,周边的地区在犬戎的铁骑摧残下,同样是十室九空,政治经济水平被拉低到西周的水平线之下。更为关键的是,犬戎仅仅是被赶出了镐京,但依然在岐山、关中等地区虎视眈眈,如果周平王继续留在镐京,难保不会遭遇犬戎的进犯。由此,迁都洛邑,主要还是躲避犬戎的威胁,防止周王朝的覆灭。毕竟,对于已经在风雨飘摇中的周王室,再来一次都城被破的话,很可能连复原的可能性都失去了。

所以,将当时的首都搬迁到洛邑的好,考虑到这个地方比较富裕,至少能在经济条件下缓解周王室的压力。不然继续在镐京地区窝着的话,很可能连吃饭都是问题了。所以,迁都是周平王当时的最优选择,甚至是唯一选择。即便周平王在镐京死撑着,但是,当时的诸侯国已经逐渐强大。比如晋国,齐国、楚国,秦国,郑国等,在羽翼逐渐丰满后,看到周平王一天过得不如一天,内心还会尊重周王室吗?当初大家拥护西周,根本原因不是周文王、周武王有多仁义,而是因为实力更强,谁不听话就打到谁服。但是在周平王时期,甚至连郑国这小的弹丸小国都能骑在头上撒野。

由此,不管周平王的都城在哪里,诸侯国相对于周王朝的离心力都会越来越大。其中,经济上大家各搞各的,政治上该称王的称王,礼仪上也是随便越级。那么,周平王怎么样都不能阻止这种趋势。也即,还是会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甚至因为周王室地处关中这块战略要地,可能早一点就被秦国给消灭了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秦惠文王是怎样的一个帝王?后人对他有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惠王和秦惠文王是一个人吗,秦惠文王儿子,秦惠文王的儿子有几个

    秦惠文王为秦孝公的儿子,原名为嬴驷。后人在评价秦惠文王之时,都认为他是位大有作为的秦国君主,后人将嬴驷评价为秦国四雄主之一。嬴驷在位时,将秦国的国土面积进一步扩大,并且加强了君主专制,为后代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秦惠文王名叫嬴驷,嬴是他的姓,自然不必多说。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驷”的含义,从偏

  • 揭秘:历史中的甘龙是什么样的?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老甘龙的结局,秦甘龙,历史上老甘龙的结局

    关于甘龙简介:甘龙,秦孝公的臣子。甘龙是《商君书》、《战国策》中都有记载的变法反对派,秦国的世族民臣。后来,他的孙子甘茂和甘罗都受到了秦国的重用。甘龙先是上大夫后来是太师,他实际上是世族领袖与复辟势力的核心人物,也是整个变法势力中的最大的政敌。甘龙简介中说,甘龙的人物个性,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

  • 战功卓越的乐毅 为何在灭齐之时从燕逃往赵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长平之战为什么没上乐毅,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乐毅为什么不灭齐国

    春秋战国时代,华夏大地分成了好多的国家,国君是数不胜数,这里面有明君也有昏君,当然也出了不少奇葩的君主,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个特别会强词夺理的国君,燕惠王。当年因为种种原因吧,齐国把燕国狠狠的欺负了一把,之后继位的燕昭王发誓要报仇雪恨,就开始广招天下人才。当时有一个叫乐毅的人来到了燕国,在得知他是天下

  • 揭秘:战国时期燕国的第一名将是谁?有何功绩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战国时期燕国地图,燕国有哪些名将,大燕国是什么朝代

    一提到战国七雄,存在感最弱的是燕国。在历史上,似乎除了燕国主导的五国灭齐事件之外,很少看到燕国的影子。好不容易出了一位名将乐毅,还是魏国人,也有说是中山国人的。但是,燕国历史上土生土长过一位名将,名叫“秦开”。他虽然自己的名声不够响亮,但是他的功绩却对中华民族福泽千年;而他的孙子则是历史上的一位名人

  • 大将军乐毅两次遭受离间:为何都能化险为夷?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化险为夷下一句是什么,朝仓陆遇到事情不能坐以待毙,化险为夷打一动物

    中国历史上,但凡君臣不和,往往是由受到挑拨离间而起,如齐威王与田忌,秦昭襄王与魏冉、白起,赵孝成王与廉颇,赵王迁与李牧等。这些受到挑拨离间的臣子,往往都是在劫难逃,下场凄惨。所以,如何避免受人挑拨离间,便成为后人十分关心的问题。名将乐毅,在帮助燕国攻打齐国期间,也曾两次受到挑拨离间,最终乐毅都大难不

  • 蜀汉开国名将黄忠:62岁单挑魏延71岁刀劈夏侯渊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蜀汉二十四名将排名,张飞乘胜长驱绝地反击,魏延和姜维谁更厉害

    在三国人物中,黄忠的一生可以说是悲剧的,一个遗憾的英雄。良马当遇伯乐,好马得配好鞍。黄忠就是一个奋发于沙场的好马。可是多年来,他一直在韩玄这位庸主手上,直到61岁才遇明主。黄忠,字汉升,南阳人。关于黄忠,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是历史上有名的老将。在老年时期表现活跃,他与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齐名。

  • 同位于战国四大名将行列 王翦和白起谁厉害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王翦和蒙恬谁厉害,王龁王翦关系,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王翦

    可以说秦灭六国,其中就有5个是王翦父子所灭,虽然说王翦只是灭了三个国家,其中他灭的两个国家实力都算雄厚的,无人敢说赵、楚弱,因此他的功劳是当之无愧的。在公元前229年的时候,虽然在此之前王翦曾带领士兵去攻打过赵国,但是没有把赵国给真正消灭了,于是在这一年,秦王就派他去灭了赵国。王翦从郡上出兵,到了井

  • 揭秘:战国四大名将分别是谁?他们结局都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五虎上将最后的结局,战国四大刺客,战国七雄四大名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关于武将有着“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说法。不过,武将功成之日,或许就是皇帝“狡兔死,良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时刻。在战国时期,频繁的兼并战争不仅让苏秦、张仪等合纵连横家登上历史舞台,更让一群军事统帅逐鹿中原。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战国四大名将。在《千字文》中,曾经用起翦颇牧,用军最精。

  •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 是因为赵括的“纸上谈兵”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括惨败的原因是什么,赵括失败的真实原因,长平之战赵国自作自受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人物几乎是被打上了固定的标签,怎么撕都撕不掉。比如三国时期,刘备爱哭,阿斗扶不起,周瑜很小气等等。而在春秋战国时期,赵括同样被打上了“纸上谈兵”的标签。并且,因为长平之战的重要历史意义,赵括不仅成为了赵国的罪人,也沦为白起成神的背景。那么,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首先,战国

  • 王莽“复古”称帝后是怎样对原来的汉朝进行改革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秀怎么打赢王莽的,王莽娶了自己的女儿,刘秀与王莽

    汉成帝是个荒淫的皇帝,即位以后,朝廷的大权逐渐落在外戚(太后或者皇后的亲属叫外戚)手里。成帝的母亲、皇太后王政君有八个兄弟,除了一个早死去外,其他七个都被封为侯。其中最大的王凤还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王凤掌了大权,他的几个兄弟、侄儿都十分骄横奢侈。只有一个侄儿王莽,因为他父亲死得早,没有那种骄奢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