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时期刘备巅峰时期的实力怎么样?相比曹操孙权如何?

三国时期刘备巅峰时期的实力怎么样?相比曹操孙权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107 更新时间:2023/12/19 0:16:48

蜀汉昭烈帝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265年,魏国相国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280年,晋灭东吴,一统天下,三国时期彻底结束。

在三国之中,很多人认为蜀汉是最弱小的诸侯国。并且,在灭亡时间上,蜀汉也是三国之中最早灭亡的。不过,在笔者看来,虽然在夷陵之战后,蜀汉确实相对弱小,但是,对于刘备势力来说,也有自己的巅峰。一定程度上,当刘备势力处在巅峰的时候,不仅可以和曹操争夺天下,还能够力压孙权所在的东吴。当然,比较遗憾的是,因为关羽大意失荆州和夷陵之战,这才让刘备势力损失惨重,乃至于在三国时期走向灭亡。

首先,在笔者看来,刘备势力的巅峰,是在公元219年,更准确的说,是在刘备夺取汉中之地后到关羽大意失荆州之前。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汉中之战,曹刘双方都投入了非常多的战力,刘备方参战将领张飞、马超、赵云、黄忠等,曹操方参战将领夏侯渊、曹休、曹真、张郃、徐晃、郭淮等,都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可谓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

而在汉中之战中,最终的结果是曹操于公元219年主动撤军,让刘备夺取了汉中之地。在刘备的一生中,曹操无疑是最大的对手。特别是在初期的较量中,刘备无疑是屡战屡败,十分狼狈。而在汉中之战中,刘备终于在正面击败了曹操,这意味着刘备势力的战斗力,已经不输曹操的精锐之师。特别是在汉中之战中,曹操还是防守一方的,本来就拥有城池、地形上的优势,却还是输给了刘备。

因此,如果没有关羽大意失荆州的话,刘备很可能会在今后几年直指关中,也即提前进行北伐中原的战役,而不用等到公元228年,才由诸葛亮正式开始北伐中原了。在公元219年,刘备势力的巅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刘备的地盘最为辽阔,二是刘备麾下人才济济。一方面,就地盘来说,在公元219年,刘备的地盘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关羽镇守的荆州三郡。

早在公元215年,刘备和孙权协议平分荆州,即以湘水为界,分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属于孙权,分荆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属于刘备,这就是三国史上著名的湘水划界,湘水划界之后,关羽实际上镇守荆州三郡(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到了公元219年的时候,关羽依然镇守荆州三郡,在整个荆州之地,刘备、曹操、孙权可谓三分荆州,也即保持着比较微妙的平衡。不过,在荆州之地的战斗力上,显然是关羽一方最为强大,这已经在襄樊之战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也即在曹操不断增援的背景下,关羽还能够包围襄樊,水淹七军,斩杀庞德,俘获于禁。

对于刘备的地盘,第二个部分则是刘璋曾经占据的益州。建安十九年(214年),雒城被围近一年才被攻克,刘备乃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共围成都。时刘备派建宁督邮李恢说降马超。马超来到成都,刘备命他率军屯城北,一时城中震怖。刘备于是派简雍劝降了刘璋,遂领益州牧,用蜀中诸多人才。通过益州之战,刘备不仅获得了易守难攻,可以称之为天府之国的益州之地,还得到了益州之地众多人才。对于刘备的地盘,第三个部分则是汉中郡和东三郡。

就汉中郡,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是益州的门户和咽喉,至于东三郡,则是房陵、上庸和西城这三个郡。在地理位置上,东三郡联系着汉中和荆州,也是一块非常重要的地方。对此,在笔者看来,公元219年,无疑是刘备地盘上的巅峰了。因为仅仅一年之后,刘备势力就失去了荆州三郡和东三郡,这几乎是让蜀汉损失了半壁江山,从而成为蜀汉走向衰落乃至于灭亡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除了地盘上的巅峰,在公元219年,刘备麾下还是人才济济,在数量和质量上不输曹魏和东吴。

最后,对于大家最为熟悉的蜀国五虎上将,都是在公元220年才相继去世的,也即在公元219年的时候,蜀汉五虎上将,一个都没有去世。除了蜀汉五虎上将,刘备麾下还拥有刘封、孟达、魏延、吴懿、吴班、王平、张翼、廖化、黄权、李严、马岱等众多将领。对于这些武将来说,既有资历丰富的老将,也有年轻气盛的小将。而这些武将的存在,自然会成为蜀汉对外征伐的重要帮手。比如在汉中之战中,刘备就阵亡了吴兰、雷铜、任夔等武将,这也侧面体现出刘备麾下的武将众多。除了武将之外,在公元219年的时候,刘备麾下还拥有法正、诸葛亮、刘巴等文臣谋士。特别是法正这位谋士,作为刘备的左膀右臂,是在公元220年病逝的。

正是在法正的谋划之下,刘备才打赢了汉中之战。对此,曹操亲征汉中时,听闻是法正献计取汉中,因而感慨不已叹道:“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总的来说,在公元219年的时候,刘备一方不仅地盘广阔,而且麾下人才济济,可谓其势力的巅峰时刻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在公元219年的时候,刘备不仅能够和曹操正面相抗衡,甚至能力压孙权了。就孙权来说,如果不是在襄樊之战中偷袭关羽,根本没有机会夺取荆州,也即如果没有曹操干涉的话,仅凭关羽镇守的荆州三郡,就足够威慑东吴了。而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仍旧对东吴存亡造成非常大的威胁。所以,全盛时期的刘备势力,自然是力压孙权一方了。当然,巅峰时期的刘备,还是要略微逊色于曹操一方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装傻充愣的李忱,他是如何开创大中之治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李忱,即唐宣宗,他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年幼时持重少言,宫中都认为他“不慧“,但这样一位不聪明的皇子,却开创了”大中之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强大的朝代,如汉朝,唐朝,明朝等等。不过要是论影响力最大和综合国力最强的朝代,。一定

  • 汉文帝刘恒是如何登基的?他又是如何掌握实权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刘恒,即汉文帝,他是汉高帝刘邦第四子,他并不是刘邦指定的接班人,那他是如何登基,又是如何掌握实权,并开启一代盛世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姓子孙的漏网之鱼。刘邦死后,刘盈接班了,不过大权掌握在吕后手里。这么一来,刘姓子孙压力倍增,可以说每个人都过得小心翼翼,刘邦宠

  • 王守一作为国舅爷,为什么会被唐玄宗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王守一是唐玄宗王皇后的胞兄,唐朝国舅爷。他曾与唐玄宗交好,但最后却被赐死于蓝田县驿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李隆基还是临淄王时,就娶了王守义的妹妹王菱。关于两人的结合,有说是王菱和李隆基是从小定下的“娃娃亲”。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关系,王菱的孪生哥

  • 在古代巡抚诞生于何时?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巡抚,俗称“抚军”或“抚台”,为从二品官。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一些明清古装宫廷戏中,经常会看到“巡抚”的官,这就给人一种错觉,觉得巡抚这个官职是明清时期有的,然而事实却非如此。其实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巡抚”之称。比如在北魏延和元年,也就是公元432年,就有太

  • 战国时期投奔过赵国的名将都有哪些人?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战争是人类自古以来逃避不了的一个话题,而我国则是历朝历代都名将辈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在战国七雄中

  •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一千多年前的玄武门之变是唐太宗李世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玄武门事变的一大特点就是快,无论前期准备和后期处理多么细致,但整个事变却只经历了一天。李建成和李元吉被“秒杀”,李渊快速颁布了敕令,局势很快就被李世民完全掌控了。随后李世民放弃

  • 纳兰容若:人世间最美最富诗情的一场花火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655年,农历十二月十二,京城大雪纷飞。就在那一天的清晨,明珠府邸传来清亮的男婴啼哭声。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将会与“词”联系在一起;更没有人知道,他踮着脚尖走过时间的沙滩,却倾倒无数后人。这个可以被称之为传奇的男子,就是纳兰容若。在他短短三十一年的人生里,他家世显赫,他仕途亨通,他名满天下;有

  • 孟子是如何评价孔子的?孔子对他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孟子这个名字在中国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他最突出的影响就是其仁义善的思想,孟子是一代伟大的圣人,一生在他的身上发生过很多不平凡的故事,当然最先令我们想到的,也是我们最熟悉的故事就是“孟母三迁”,这也是对孟子后来成就有深远意义的一个故事。孟母三迁是关于对孩子教育的一个故事,主要讲述了孟

  • 揭秘:孔子与古琴之间有何渊源?仲尼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在悠久而绚烂的华夏文明里,中国古琴,是最为古老的弦乐乐器。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在人们经见的琴式中,计有伏羲式、灵机式、神农式等等,而最为常见的,则是仲尼式。仲尼,即

  • 揭秘:孔子为何会周游列国十四年?有何意义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周游列国是其一生的重大事件。他自述“三十而立”,即三十岁时立定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有了对天下一些重大事情的看法,积极投入政治活动。由三十到七十三岁去世的四十多年中,十四年的周游列国占去三分之一时间。再以孔子与各国君主接触,宣传和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来说,又是联系最广、影响面最大的一段时间。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