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骥:进士出身,却因立下赫赫军功而被封侯

王骥:进士出身,却因立下赫赫军功而被封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01 更新时间:2023/12/18 6:45:18

王骥,字尚德,他是个文武双全的奇才,长得高大魁梧,身体健壮;而且精通武艺,熟谙兵法;为人刚毅坚强,胆略过人,是正统、天顺年间朝廷最优秀的将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王骥于永乐四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兵科给事中的职务。奉命巡视山西,回京后上书明成祖,请求免除盐池地拖欠的二十多万担赋税。不久他被明成祖提升为山西按察司副使。

文武全才,名震边关

洪熙元年,王骥出任顺天府尹(即京师地区的行政长官)。宣德初,晋升为兵部右侍郎,并兼领都察院一职。宣德九年,明宣宗任命王为兵部尚书。正统元年,王翼奉诏令向朝廷汇报边防事务。当时太监王振想控制年仅人八岁的英宗皇帝,在文武大臣中树立他个人的威望。他借口王骥的汇报延误了五天日期,就怂恿英宗把王骥投入监狱,罪名是欺负皇帝年幼,目无君父。过了几天又将王骤释放,以示拉拢收买。这时,西蒙古的瓦刺部落逐渐强盛,成为明朝最大的军事威胁。瓦刺首领阿尔和多尔济巴勒多次举兵侵犯甘肃、凉州一带边境,明朝守军不能抵御敌军入侵,屡次战败。朝廷先后派遭待郎柴车、徐晞、以及都御史曹翼前往西北边境防守,但他们也不能扭转那里的不利局势。1437年,朝廷派王骥前往西北边境,授权他可以独立行事,先斩后奏。

王骥迅速来到甘肃,召集各位边将开会,问上次与敌军在鱼儿海子进行的交战中,是谁最先引军败退的,众将回答说是都指挥安敬。王骥当即喝令将安敬捆绑,推出辕门斩首,然后出示圣冒,指责了指挥那次战斗的都督蒋贵,说“你身为大将,论罪也该斩首。暂且不杀你,等待你立功赎罪。”众将都被王骥这种雷厉风行的作风所震慑,吓得两腿打颤,不敢抬头仰望。接着王骥又检阅了部队,给各军划分了防守地段,每支军队负责各自地段的防御,任务明确,于是西北边境的防卫顿时改观。王骥在检阅甘肃、凉州的边防军队时,淘汰了三分之一没有战斗力的土兵。并制定了士兵的轮换法,使士兵可以轮换着休息,而且节省了后勤供应的费用,提高了整体战斗力。

不久阿尔台再次入犯。明英宗授予任礼为平羌将军,以蒋贵、赵安为副将,任命王骥为总指挥,于1438年率大军出塞迎敌。王骥命令蒋贵为先锋,自己与任礼率主力随后。他与蒋贵约定:“如不能取胜,就不要来相见。”蒋贵抱着洗刷上次失败之辱的决心,在甘肃居延以北的石城与瓦刺骑兵展开大战,敌军败逃。蒋贵率领二千五百名轻骑,抄小路追击,三天之后追赶上敌军,生摘敌军左丞脱罗缴获金银印信各一枚,以及数以千计的骆驼马匹等物资。

王骥和任礼在胡桐林大败敌军,俘虏了敌军的枢密、同知、金院等高级官员十五人,并一直追击到黑泉收兵。副将赵安率领的另一支军队,从昌宁出发,进军到多喇沟,也获得了胜利,俘虏敌军官三十人。这次战役,王骥兵分三路,联合夹击,深入沙漠一千多里,歼灭了阿尔台的主力,阿尔台和多尔济巴勒逃往漠北,不久在与其他蒙古部落的战斗中被杀。王骥率军凯旋班师后,朝廷对出征将士论功行赏,蒋贵、任礼两人被封为伯爵,王骥兼任大理卿,领取两份俸禄。不久他被召回北京,掌管兵部事务。

这时,明军在云南西南部的麓川(包括缅甸北部)进行了几次大战役,史称麓川之战。洪武朝中期,明政府设置了麓川宣慰司,任命掸族首领思伦发为宣慰使。其管辖区域包括现在云南西南的德宏自治州及其邻近地区,以及缅甸北部的一部分领土。1413年,思伦发去世,他的儿子思任发袭职,成为麓川的最高首领。思任发是一个富于侵略野心的好战首领,他向南侵占缅甸人领土,向北进攻云南,公开反叛明朝。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晟领兵前去讨伐,但被思任发打败,沐晟因为畏罪,在回军的途中死亡。

朝廷任命沐晟的弟弟沐昂代替总指挥。沐昂向朝廷呈献了攻取对策,并征召云南、贵州、湖广的兵力十三万人,向思任发进攻。沐昂的进攻没有取得显著的胜利,但给思任发造成不小的损失。他于1440年派遣一支使团来北京向朝廷请罪,并进贡了大象等贡品。大学土杨士奇建议朝廷接受思任发的求和,下诏赦免他的罪行,停止军事行动。但太监王振操纵着年幼的明英宗,为了向周边的少数民族显示他个人的威风,主张继续用兵,以彻底征服思任发。这时王振已将甘肃总兵官蒋贵等人召回北京待命,王骥看出了王振的用意,为了迎合他好大喜功的心理,就自告奋勇请战,愿意领兵前往云南往讨思任发。

王振见精通军事的王翼主动请战,不由得心中大喜,于是不顾杨士奇等大臣的反对,决定在西南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正统六年正月,朝廷授蒋贵为平将军,任命都督李安、刘聚为副将,由王翼总督军务,征调东南各省和湖广、四川、贵州的兵力共十五万人,开赴云南,征讨川。大军出发前朝廷赐给王、贵黄金甲各一副,绣战各一件,鼓励两位将领早奏凯歌。王骥请求朝廷授予独立行事的特权,被朝廷批准。王骥领军到达云南之后,立即展开军事部署,他将大军分成路,分头进攻蔍川。参将冉保由东路进军,直赴孟定;王骥和蒋贵由中路进攻上江,刘聚由西路进攻下江夹象石,最后三路大军合攻上江的敌军大本营。

正式的进攻于1441年底开始。王骥、蒋贵率两万军队进攻上江,思任发已经在此建立了坚固的堡,派重兵把守。明军连攻五日,不能拿下。这时天刮起了大风,明军转而用火攻,焚烧了寨堡的栅栏,终于攻破,歼灭了五万多敌军。王骥随后从夹象石渡过下江,翻越高黎贡山,于1442年正月占领腾冲,并长驱抵达木笼山(在云南保山县南)。敌军凭高据险,在山上修筑了七座寨堡,负隅抵抗。王骥派参将聚、副将刘聚领兵分别从左、右两翼沿山岭而上,自己指挥中军从正面进攻。三支军队接连攻破七座寨堡,乘胜进军到马鞍山。

一个月后,王骥率军抵达思任发的大本营川城。该城建在高山上,山势陡峭,四面都是高耸的悬崖峭壁,东南面环绕着奔腾咆哮的怒江,地势极为险绝。王骥首先派前军去侦察敌情,发现敌人在山下埋伏有伏兵,随即击败了敌军伏兵。但思任发也不是等闲之辈,他并不一味固守,而是派出一支军队从小路下山,偷偷绕到王骥大军的背后,发动猛烈袭击。王也不愧是久经战阵的大将,他处变不惊,一面分兵沉着应战,一面指挥攻城。他命令都指挥方瑛带领六千士兵,突破了敌军的一座寨堡,引诱敌军放出象阵,然后集中用火器击溃了象阵。

这时,由冉保率领的东路大军,会合了孟邦、车里、大等地的土著军队,攻克了沿路的敌军据点,也赶来麓川城与王骥的军队会师。王骥派出一军去防守怒江的西峨渡,截断敌军逃跑的退路,尔后合力围攻麓川城。当时西风大作,王骥在寨堡外堆积干柴焚烧,大火迅速蔓延到城中,顿时烟焰张天,烧死敌军无数,明军一举攻下麓川城。思任发携带他的两个儿子逃到孟养。王骥留下一部分兵力驻守麓川城,自己率主力回师云南。

1442年月,王骥率领一支小部队讨伐另一位叛乱的掸族首领韦郎罗,韦郎罗逃往安南,王骥传檄安南,将韦郎罗抓获,献给明军,这起叛乱很快被平息。王骥的讨伐大军凯旋回京后,明英宗派户部侍郎王质赴军中犒军,并在皇宫奉天门赐宴庆贺。封王骥为“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靖远伯,”年俸禄一千二百担,世袭指挥同知的武将官职。皇帝还赏赐给他一根貂蝉冠玉带。这时,思任发的儿子思机发纠集残余力量控制了孟养,他派遣一个使团到北京来谢罪,表示重新归顺朝廷的愿望。朝中大臣致认为这一个停战的好时机,朝廷可以机安抚思机发,予他官职,以保持西南地区的安定。但王振坚持认为不行,他主张继续用兵,以彻底根除叛军势力。结果,明英宗听从了他的意见。

劳民伤财,再征西南

1443年10月,王再次奉命总督云南军务,率领参将冉保、毛福寿前往讨伐思机发。讨伐大军还行进在路途上,思机发派出的纳贡使团就已经来到北京。可是由于王振坚持穷兵武的好战政策,朝廷没有接受使团的贡品,而且还诏令王骤,机图取缅甸。王骥请求给军队增加粮饷和武器供应。王振不顾大臣的强烈反对,下决心要将蔍川战争进行下去,而拒绝采用和平的解决办法。他再次任命蒋贵为平蛮将军,征调五万士兵,而被征召来转运粮饷的民竟高达50万人,将东南各省的战略物资运往遥远的省份云南,沿途死者相藉,百姓怨声载道,叫苦连天。

这年冬天,王骥率大军进逼缅甸,要求对方交出思任发。缅甸人表面上听命,但实际上还在观望。他们见明朝大军压境,就用楼船载着思任发来偷窥军情,仍不打算献出思任发。因为他们担心那样会招致其子思机发的仇恨,他现在已经控制着孟养,孟养紧邻缅甸。而且更主要的,是缅甸人希望利用思任发来获得麓川的土地。王骥对此无可奈何,他转而进攻占据孟养的思机发。思机发的力量很弱小,他很快被击溃,他的大本营者蓝也被明军攻破,但他逃了出去,而且他仍然控制着孟养。

1448年春,王振命令王骥第三次兵发云南讨伐思机发。这次出征的军队有十五万,规模超过了前两次。王骥将大军驻扎在腾冲,随后进抵伊洛瓦底江。思机发在江对岸列栅栏据守,明军造了许多木船,在江面上搭起浮桥,渡过江去,并攻破对方的栅栏,连下十几座寨堡。王骥渡过伊洛瓦底江后,往西追击了一千多里,一直追到孟那海,深入掸族居住区的腹地,当地的掸族部落见到明朝大军非常害怕,以为是天兵降临。王骥因为粮草不继,随即领军回师。这次进攻没有抓到思机发,而且明军也没有完全控制孟养。不久,思机发的弟弟思ト发又重新聚集部众,占据了孟养。王骥考虑到明军实际上不可能剿灭对方的势力,于是就与思卜发达成了和议,掸人保证不再越过伊洛瓦底江。双方在江边立了石碑,共同盟誓之后,王骥班师回京。麓川之战结束。

王骥前后三次出征麓川,但都不能抓到思机发,而朝廷却为此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他回去到北京后,许多大臣指责王骤劳军伤财,以一个地方而骚动天下百姓,得不偿失。大臣詹英上书弹効王。詹英的奏章呈上之后,明英宗把它交给有关官员讨论。王振百般为王辩护,皇帝没有迫究他的罪过,并且命令詹英到王骥的军中去任职。詹英知道自己的指控全是诬告,去了王一定会治他的罪,他于是躲藏起来。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簏川之战后,王振陶醉于明军在西南取得的胜利,变得更加妄自尊大起来。他过高估计了明军的实力,以为明军可以轻易击退任何一支来自境外的侵略军,他的这一错误认识导致了明军其后的毁灭性灾难。1449年8月,也先率领蒙古骑兵大举侵犯,头脑发热的王振鼓动没有头脑的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明朝的五十万大军还没有出塞,就在土木堡被也先全歼,明英宗被俘,几十位大臣和将军遇难,史称“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发生时,王翼正带领大军行军在由云南回师北京的路途中。这时,贵州、湖广两省的苗族发动起义,起义军包围了贵州的平越、清平,并袭击了通过此地的王骥的军队,王骥没有对起义军进行反击。他对前来求的地方官说:“我只奉命征讨麓川,没有奉命征讨苗民。”不过,当他到达武昌时,朝廷已正式下诏让他领军去征讨起义的苗民。英宗被也先俘虏后,北京成立了景帝领导的新政权。群臣们愤怒声讨导致“土木之变”的罪魁祸首王振,以及王振的助手王骥。王振在事变中已死,他在北京的家人被满门抄斩。王骤因为领军在外,而且朝廷还要依靠他镇压苗民起义,所以就不治他的罪。景帝任命他为平蛮将军兼总兵官,带兵前往贵州镇压。

苗族起义军的声势已发展壮大,起义军已有十几万人,他们围攻平越城达半年之久,明朝的巡按御史黄镐据城死守,城中粮尽后挖草根充饥。王翼将大军驻扎在湖广的辰州、沅州,徘徊不前,他对贵州的局势持消极观望态度,并不想与苗族起义军作战。被围困在平越的黄书写了一份求救的奏章,放在竹里,派人从小路送到北京。朝廷接到黄镐的求救后,另派保定伯梁瑶、都督方英,湖广总督侯琎领兵前往平越解围。侯琎从云南进入贵州、打败了起义军,解救了被围的各城。而王骤从湖广进军后,俘虏了一位起义军领袖虫富。

平定了贵州的苗民起义后,朝廷任命王翼总督南京的军务。南京地区的军队素来军纪松,训练很差。王上任后,以他惯有的治军方法来整肃了这支军队,使其面貌焕然一新。但由于王骥过去与太监王振的关系亲密,现任兵部尚书于不喜欢他。1452年,朝廷解除他的军务,仍命他回到北京任职。这时王骥已经七十多岁了,仍能骑马奔驰,还能大块吃肉,一点也不显老态。

1475年初,石亨、徐有贞等大臣乘景泰帝病重之际,突然发动一场宫廷政变将已退位的“太上皇”明英宗重新推上帝位,史称“夺门之变”,王骥也参与了“夺门”的策划,但英宗复辟后对他的赏赐却在石亨、徐有贞之后,这使他颇有怨言,他上书英宗请赏,说:“夺门事变发生时,我的儿子王祥进入南城,被诸将所推挤,从城墙上坠地,差点摔死。现在朝廷论功行赏,却没有我儿的份,我怀疑其中有人在压制我。”

结语

英宗于是授予王祥指挥佥事的官职,任命王骥为兵尚书,并加封他为“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光禄大夫。”几个月之后,王骥就告老辞职。1459年去世,享后八十三岁,朝廷追赠他为靖远侯,谥号忠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汉成帝刘骜驾崩后后为何没有子嗣继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骜之后的皇帝是谁,刘骜下一个皇帝是谁,汉成帝有没有后代

    古代皇上有很多死法,但是死在温柔乡的少之又少。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汉成帝刘骜,他是汉元帝刘奭和王政君的嫡子。他子以母贵被立为太子,后来刘骜登基为帝,王政君母以子贵,尊为皇太后。汉成帝年少时还是很谨慎的,但是长大后的刘骜却终日沉迷酒色玩乐。刘骜为帝后沉迷酒色、荒废朝政,

  • 刘裕的出身如何?他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刘宋开国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裕建立宋朝多少年,刘裕建立刘宋,刘宋是什么朝代

    刘裕,小名寄奴,他是东晋至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刘宋开国皇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上有400多位皇帝,但很少有人出生在基层。刘邦、刘备、朱元璋等。他们都是从头开始的皇帝,终于以自己的才能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些皇帝的行为非常鼓舞人心,令人惊

  • 战国时期齐国君主齐闵王,在位时间都有哪些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战国时期齐国君主列表,鲁国国公在位次序,东周时期齐国是谁的封地

    齐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这是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战国时期,秦昭襄王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主。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任用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国、楚国,攻取魏国的河东郡和南阳郡、楚国的黔中郡和郢都。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赧王

  • 历史上的邹忌是什么样的人?齐国能建立霸业与他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齐国邹忌下场,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第一个霸主,齐国是谁的封地

    齐国(前1046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说的是邹忌身材高大,仪表堂堂。然而邹忌之才不只于此,虽为一平民乐师,但他满腹经纶,时时想着能够为母国效力。田齐桓公时,桓公午创立稷

  • 历史上的明朝开国六公爵都有哪些人?是何排名?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为什么没有好皇帝,明朝开国六王下场,明朝世袭国公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封建王朝。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元末的乱世,明太祖朱元璋经过一番作战,在各种势力中脱颖而出,终于在1368年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可谓是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典范。朱元璋出身布衣,曾经当过和尚乞丐,后来投身于郭子兴的队伍。但就是因为他

  • 东汉曹魏官员王修是个什么样的人?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魏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东汉太守相当于现在什么官,东汉官员等级划分

    东汉末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各路诸侯纷纷招揽各式各样的人才,以期在战乱的年代里能有一席之地。曹操之所以能建立曹魏成为三国霸主之一,跟他不讲门第、不拘品行的“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是分不开的。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要介绍的便是他麾下的一名官员王修,一起接着往下看吧。王脩(生卒年不详),字叔治,北海郡营陵人

  • 赵佗有哪些成就?他为何能占据了岭南地区长达81年之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对赵佗说了什么,赵佗的儿子,佗城的历史由来

    赵佗,曾是秦始皇平定南越的50万大军的副帅,他创建了南越国,期间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秦汉时期的中国,可谓纵横天下难有敌手,除了匈奴曾在西汉建立之初对中央王朝造成过威胁以外,其余大部分时间的中央王朝都是对周边及地方呈碾压的态势。

  • 谢道韫的能力如何?她是敢于夺回对自己命运的掌控权的勇士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谢道韫王凝之,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将军走此小道

    谢道韫,东晋著名才女、诗人,她是宰相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长女,名将谢玄的长姊,也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儿子王凝之的妻子。她擅长写诗文,被誉为“咏絮之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魏晋之际,才子辈出:前有建安七子为抱负而咏,后有竹林七贤兴人生之歌;前有谢灵运言山水之妙,后有陶渊明

  •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为什么没有子嗣出身?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朱棣,即明成祖,朱元璋第四子,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一说起古代的皇帝,我们就很容易想到他们后宫佳丽三千,膝下子孙成群。确实,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代,就连寻常人家都为了传宗接代而焦头烂额,帝王之家又怎会容忍自己败在这一步

  • 胡善祥因贤而得颂,为什么会被废黜?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颂贤里,天津颂贤里规划,废黜和罢黜

    明朝是个盛产奇葩帝王的时代,也是个拥有四位废后的时代。明宣宗的原配皇后胡善祥就是明代一位废后,她曾多次引得天下哗然。那么,这样一位因贤而得颂的皇后,为何成为了这样的一位“不幸者”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跟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看吧。一 、以贤闻名的一代皇后永乐十五年(1417),皇太孙朱瞻基达到了适婚之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