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朝武将张须陀有何成就?张须陀怎么死的

隋朝武将张须陀有何成就?张须陀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65 更新时间:2024/1/15 13:24:59

张须陀简介上提到张须陀生于公元65年,是隋朝著名的武将。张须陀字果,祖籍在弘农即今天的河南灵宝,但是他的墓志铭上称张须陀是南阳西郡人。公元616年,张须陀被瓦岗军打败,下马战死在沙场,享年五十二岁,其部下听到张须陀去世的消息后都悲痛不已。张须陀是一个性格刚烈的人,而且智勇双全。在开皇十七年即公元597年,昆州的刺史和羌族的首领一起举兵反隋,张须陀和史万岁前去镇压,因战功卓越,张须陀被封为仪同,还被赏赐了三百段布匹。仁寿四年即公元604年,隋炀帝继位,但是隋炀帝的弟弟杨谅并不服杨广,于是在并州即今天的太原西南附近起兵造反,张须陀和道行军的总管杨素前去镇压,凯旋后被升为开府。

公元610年,张须陀担任齐郡丞。因为当时隋炀帝对高句丽用,所以百姓生活非常艰难,很多百姓都失业了,很多地方还出现饥荒的现象。张须陀看到百姓深受其苦,便私自开仓救济灾民,后来隋炀帝得知后,不仅没有怪罪张须陀,还升了张须陀的官。公元613年,张须陀带兵成功击退王薄、孙宣雅等叛军,隋炀帝非常高兴,大大褒奖了张须陀。这年裴长才等人也发生发起叛乱,张须陀带兵再战,大败裴军。随后三年李,张须陀一直帮助朝廷镇压各路叛军,并且基本上是每战必胜,官职也是越做越高。公元616年叛军中力量非常强大的瓦岗军和张须陀大战,不幸的是张须陀惨败,最后死战到底,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张须陀,生于565年,卒于616年12月1日,隋朝时期的著名将领。那么,张须陀的成就主要有哪些呢?开皇十七年二月,昆州(今云南昆明)刺史、姜族首领爨翫带兵攻打隋朝的江山,张须陀跟随行军总管史万岁前去进讨。因功被授任仪同,赐物三百段。仁寿五年,并州总管、汉王杨琼因不满隋炀帝杨广继位,遂于并州(今山西太原西南)起兵反叛。张须陀与杨素一起平定了这次叛乱。两次平乱之后,张须陀因功加任开府。

大业六年,为了赈济灾民,张须陀决定私自开仓放粮。其他官员担心他会因此获罪,便苦口婆心的劝他,可是张须陀却说:“汝今陛下在远方,派遣使者往来,必定要一年的时间。百姓有倒悬之急,如果等待报告上去,百姓就要填坑去。我如果以此获罪,虽死无恨”于是,不顾大家的劝阻,开了粮仓。大业七年,王薄组织百姓反隋,张须陀带兵征讨,大败王薄,斩首五千余级,获六畜万计。大业九年,王薄联合孙宣雅等人又一次造反,张须陀断其水路,自率两万步兵、骑兵击讨叛军,叛军大败。同年,裴长才、石子河等率两万叛军攻至历城,张须陀亲率五骑与叛军作战。此次战役,张须陀不幸受了重伤,后来援兵到来,张须陀带伤作战,这才把叛军打败。大业九年,张须陀率领部下打败叛军郭方预。大业十年,张须陀率领部下打败叛军左孝友,一时威振东夏。

张须陀的功劳与事迹异常光辉,简单总结来说,他的主要成就为:剿灭四方叛乱,威振东夏。张须陀,字果,隋朝人,出身官宦世家。他戎马一生,著名将领罗士信,秦琼都曾是他的部下。那么,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将军张须陀怎么死的呢?大业十二年,瓦岗叛军在翟让领导下已发展成为河南地区最强的一支叛军。隋炀帝任命张须陀为荥阳通守,镇压瓦岗军。同年十月,李密投靠翟让。当时,瓦岗叛军的粮食供给不足,仅靠截取隋廷漕运来维持军需。因翟让曾与张须陀交战多次,都被张须陀打败,所以这一次他不想与张须陀再有正面交锋。但在李密的劝阻下,决定采用李密的计策——先取荥阳,再取粮仓,从而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军事力量。据此,翟让率军由瓦岗寨西进,相继攻占金堤关(今河南荥阳东北)和荥阳郡大部县城,进逼荥阳城。

张须陀率数万名精锐的将士前去讨伐翟让,李密率领数千骑兵埋伏在大海寺(今河南荥阳东北)北树林内。大业十二年十月十七日,张须陀率领军队以方阵进击,翟让率军接战后退,张须陀趁机追击十余里,至大海寺附近,当即中了李密的埋伏,瓦岗叛军伏兵骤起,张须陀被徐世勣、王伯当联合围剿,张须陀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突出重围,但因为看到自已的部下依然被敌军包围着,于是再次冲进包围圈营救,就这样来回四次,他与部下都被战败。张须陀仰天长叹:“兵败到了这种地步,哪还有脸面见天子呢?”于是下马与敌军交战,被李密、翟让等人斩杀,时年五十二岁。他部下的士兵将领日夜哭泣,数日不止。不败的名将终于败了,而他唯一的败仗却成为他最后的一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康熙皇帝是怎样三征准格尔的?准格尔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准噶尔部妄图一统蒙古 当年索额图奉命率领边界谈判代表团赴俄谈判,刚出长城不久,因道路受阻,不得不中途折回,其原因就是喀尔喀蒙古和厄鲁特蒙古两部开战。 那时蒙古分作三大部:长城以北,大漠以南的称漠南蒙古,也叫内蒙古,共有二十四个小部落,归附清朝后划为四十九旗;大漠以北的土谢图、扎萨克图、车臣是外蒙古,

  • 康熙皇帝南巡简介 康熙皇帝南巡都做了哪些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帝是中国走出紫禁城、巡察地方最多的皇帝。他做皇帝的六十一年,其中先后积十八年时间,是在各地巡察,多达一百三十次,次数最多是长城南北热河诸地,多达七十八次,而民间最有影响的却是六次南巡,总共有五百四十九天。这六次南巡为康熙执政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关心河工 康熙南巡有多种目的,如笼络知识分子、游览各

  • 昭宣中兴是什么?对一度衰退的西汉有何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汉昭帝和汉宣帝时期所实行的一系列让人民满意,使国家强大的政策,昭宣中兴也就是对这段繁荣时期的一个统称。谈到昭宣中兴的背景,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就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因为在这个时期,国家经常受到外来民族的入侵,结果可想而知,为了避免被其他民族占领自己的领土,黄帝自然就会派出大量的人员去抵抗,于是国家将一部

  • 乾隆皇帝是怎样即位的?乾隆即位后又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 雍正帝突然病故于圆明园。三日前,雍正帝还曾于军机大臣议过事,二十一日,突然患病。二十二日夜加剧,二十三日去世,终年五十八岁,后谥宪皇帝,庙号世宗。 雍正暴卒,原因不详,他自患病至去世仅两天,一说中风而死,一说为剑客所刺,割去首级;一说为服丹药中毒暴卒,原因

  • 永嘉之乱的起因是什么?永嘉之乱发生在哪个时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永嘉之乱又被很多的历史学家称之为“五胡乱华”,主要指的匈奴大举攻陷了西晋都城洛阳并掳走晋怀帝之乱。至于永嘉之乱的起因,历史学者有很多的观点,但是永嘉之乱的起因最早应该可以追溯到汉代,汉朝的几个明君推行较为宽容的休养生息政策,虽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却使得匈奴在中原的周围地区扎根。永嘉之乱的起

  • 历史上秦始皇对文人的要读有何转变?为何会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前259—前210年),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始皇帝。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焚书坑儒”其实是两个事件,被称为“焚诗书、坑术士”更为恰当一些。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维持统治的稳固,一直在致力于文字、货币、制度的统一和融合,而其中最为重要的,

  • 多次退隐又多次被召回的李泌,他为唐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李泌是唐朝中期名臣,经历了唐玄宗、苏中、代宗、德宗四朝,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辅翼朝廷,运筹帷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安史之乱期间,唐朝深陷水深火热之中。“山人”李泌走上政治舞台,辅佐唐肃宗为反叛乱、力挽狂澜、救亡图存的布衣。李泌深得信任和器重,多次退隐,多次被

  • 司马师作为西晋的皇帝 这个身份为什么会成为西晋灭亡的“蝴蝶效应”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司马师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师作为西晋的皇帝,西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这事情和他有关系吗?汉末三国历史上有两个有名的“兄终弟及”:一是孙策传位于孙权;二是司马师传位于司马昭。不过两个弟弟给哥哥的身后待遇却大为不同,孙权称帝后仅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

  • 曹植“七步成诗”,但历史上还有“三步成诗”的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大家都有听过吧,他的才华确实令人佩服。但在历史上,这两个“三步成诗”的诗人却鲜有人知。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这两个诗人大家也并不陌生,而且应该说是如雷贯耳的两个名字,一个叫柳公权,一个叫寇准。那为什么又说“少有人知”呢?主要是因为这两个人“三步成诗”的故事

  • 曹魏国都守卫森严 司马家族是怎么养活三千死士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对司马师三千死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魏洛阳地区戒备森严,司马师是怎么养出“三千死士”的?司马师是怎么做到的?曹叡死后,司马家族迅速崛起,以司马懿为首的父子三人,可以说每一位都是文武双全杰出的政治野心家。不管是为了最终篡夺帝位,还是消灭目前的政治对手,司马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