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光绪皇帝是怎么死的?光绪是因砒霜中毒而死吗

光绪皇帝是怎么死的?光绪是因砒霜中毒而死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313 更新时间:2024/1/22 3:26:12

众说纷纭的光绪死因疑案,终于在这位可怜的皇帝百年忌日到来之际有了科学的结论——光绪死于砒霜中毒。明天上午,国家清史工程编纂委员会将在北京举行“清光绪皇帝死因报告会”,公布一份采用现代刑侦和高科技手段检测的1万字报告。而翔实记录侦破这桩百年疑案过程的2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也已在央视进入后期制作。

驾崩 皇帝才37岁

1908年11月14日傍晚,光绪皇帝驾崩;第二天下午,慈禧太后也断了气。37岁的光绪死在74岁的慈禧前面,而且仅隔一天,引起许多猜测。有人认为,慈禧不愿意光绪在自己死后重新掌权,派人毒死了光绪。有人说,戊戌变法时袁世凯出卖光绪,怕慈禧死后遭光绪报复,于是贿赂太监下毒。还有说是太监李莲英下的毒,因为他得悉光绪日记中说慈禧死后将诛袁世凯和他。但也有人认为光绪是身体虚弱病死的。

死因 百年无定论

100年来,有关光绪死因的论文论著连篇累牍,却始终没能形成学术定论。2003年,央视纪录片编导钟里满偶尔得知,1980年清西陵文物管理处曾对光绪及隆裕皇后的棺椁(曾于上世纪30年代末被盗)进行清理并重新封闭,两人的头发被移至棺椁外面,保管在清西陵库房里。于是钟里满开始了长达5年的边测试研究、边拍电视纪录片的过程。

刑侦 高科技检测

在明天首次完整公布的“光绪死因报告”上署名的还有清西陵文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北京市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他们先后提取了光绪分别长26厘米、65厘米的两小缕头发,清洗后晾干,剪成1厘米长的截段,逐一编号、称重和封装,然后用核分析方法逐段检测光绪头发中的元素含量。

结果显示,光绪头发中含有高浓度的元素砷,且各截段含量差异很大,第1缕头发的砷高峰值出现在第10段(2404微克/克),第2缕头发的砷高峰值出现在第26段(362.7微克/克)和第45段(202.1微克/克)。而同时对比测试的头发砷含量,当代人为0.14至0.59微克/克,与光绪同时代并埋在一起的隆裕皇后为9.20微克/克,清末一个草料官干尸头发为18.2微克/克。

中毒 法医有结论

后来,他们又按照规范的法医检验要求和方法,提取了光绪遗骨及衣物样品测试,结果肩胛骨、脊椎骨和每件衣物的胃区部位、系带和领肩部位的含砷量很高;内层衣物的含砷量大大高于外层。再对光绪棺椁内、墓内物品和陵区水土等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光绪头发上的高浓度砷物质并非来自环境沾染。最后他们得出结论:光绪头发上的高含量砷并非为慢性中毒自然代谢产生,而是来自于外部沾染;大量的砷化合物曾存留于光绪尸体的胃腹部,尸体腐败过程进行再分布,侵蚀了遗骨、头发和衣物。而砷化合物也就是剧毒的砒霜。

经过科学测算,光绪摄入体内的砒霜总量明显大于致死量。

凶手 尚有待研究

在测试的同时,钟里满遍查清末档案、光绪医案、光绪临终前参与诊治的御医亲笔回忆录、军机大臣、起居注官的日记等资料,整理了光绪死亡前10天的情况,并结合现代法医有关砒霜中毒的论述,探讨了光绪砒霜中毒的类型,以及中毒时间的下限和上限。

这个由非清史学者完成的课题受到了国家清史编纂工程的高度重视,已被纳入该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也许,20集的《光绪死因》纪录片,也将被收入中国正史《清史》。课题组还就光绪死因研究测试同时写成专著,不久也将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隋朝武将张须陀有何成就?张须陀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张须陀简介上提到张须陀生于公元65年,是隋朝著名的武将。张须陀字果,祖籍在弘农即今天的河南灵宝,但是他的墓志铭上称张须陀是南阳西郡人。公元616年,张须陀被瓦岗军打败,下马战死在沙场,享年五十二岁,其部下听到张须陀去世的消息后都悲痛不已。张须陀是一个性格刚烈的人,而且智勇双全。在开皇十七年即公元59

  • 康熙皇帝是怎样三征准格尔的?准格尔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准噶尔部妄图一统蒙古 当年索额图奉命率领边界谈判代表团赴俄谈判,刚出长城不久,因道路受阻,不得不中途折回,其原因就是喀尔喀蒙古和厄鲁特蒙古两部开战。 那时蒙古分作三大部:长城以北,大漠以南的称漠南蒙古,也叫内蒙古,共有二十四个小部落,归附清朝后划为四十九旗;大漠以北的土谢图、扎萨克图、车臣是外蒙古,

  • 康熙皇帝南巡简介 康熙皇帝南巡都做了哪些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帝是中国走出紫禁城、巡察地方最多的皇帝。他做皇帝的六十一年,其中先后积十八年时间,是在各地巡察,多达一百三十次,次数最多是长城南北热河诸地,多达七十八次,而民间最有影响的却是六次南巡,总共有五百四十九天。这六次南巡为康熙执政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关心河工 康熙南巡有多种目的,如笼络知识分子、游览各

  • 昭宣中兴是什么?对一度衰退的西汉有何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汉昭帝和汉宣帝时期所实行的一系列让人民满意,使国家强大的政策,昭宣中兴也就是对这段繁荣时期的一个统称。谈到昭宣中兴的背景,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就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因为在这个时期,国家经常受到外来民族的入侵,结果可想而知,为了避免被其他民族占领自己的领土,黄帝自然就会派出大量的人员去抵抗,于是国家将一部

  • 乾隆皇帝是怎样即位的?乾隆即位后又有何作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 雍正帝突然病故于圆明园。三日前,雍正帝还曾于军机大臣议过事,二十一日,突然患病。二十二日夜加剧,二十三日去世,终年五十八岁,后谥宪皇帝,庙号世宗。 雍正暴卒,原因不详,他自患病至去世仅两天,一说中风而死,一说为剑客所刺,割去首级;一说为服丹药中毒暴卒,原因

  • 永嘉之乱的起因是什么?永嘉之乱发生在哪个时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永嘉之乱又被很多的历史学家称之为“五胡乱华”,主要指的匈奴大举攻陷了西晋都城洛阳并掳走晋怀帝之乱。至于永嘉之乱的起因,历史学者有很多的观点,但是永嘉之乱的起因最早应该可以追溯到汉代,汉朝的几个明君推行较为宽容的休养生息政策,虽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却使得匈奴在中原的周围地区扎根。永嘉之乱的起

  • 历史上秦始皇对文人的要读有何转变?为何会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前259—前210年),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始皇帝。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焚书坑儒”其实是两个事件,被称为“焚诗书、坑术士”更为恰当一些。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维持统治的稳固,一直在致力于文字、货币、制度的统一和融合,而其中最为重要的,

  • 多次退隐又多次被召回的李泌,他为唐朝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李泌是唐朝中期名臣,经历了唐玄宗、苏中、代宗、德宗四朝,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辅翼朝廷,运筹帷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安史之乱期间,唐朝深陷水深火热之中。“山人”李泌走上政治舞台,辅佐唐肃宗为反叛乱、力挽狂澜、救亡图存的布衣。李泌深得信任和器重,多次退隐,多次被

  • 司马师作为西晋的皇帝 这个身份为什么会成为西晋灭亡的“蝴蝶效应”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还不了解:司马师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师作为西晋的皇帝,西晋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这事情和他有关系吗?汉末三国历史上有两个有名的“兄终弟及”:一是孙策传位于孙权;二是司马师传位于司马昭。不过两个弟弟给哥哥的身后待遇却大为不同,孙权称帝后仅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

  • 曹植“七步成诗”,但历史上还有“三步成诗”的诗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大家都有听过吧,他的才华确实令人佩服。但在历史上,这两个“三步成诗”的诗人却鲜有人知。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这两个诗人大家也并不陌生,而且应该说是如雷贯耳的两个名字,一个叫柳公权,一个叫寇准。那为什么又说“少有人知”呢?主要是因为这两个人“三步成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