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九江王英布为何两度叛乱?英布为何背叛项羽

九江王英布为何两度叛乱?英布为何背叛项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741 更新时间:2023/12/11 5:26:16

英布的一生,并非一心一意伺奉一位主公,他朝秦暮楚,左右摇摆,最后他的结局确实是不得善终,可谓种恶因得恶果,也是怪不得他人的,算是咎由自取的。那么英布究竟效忠了哪几位主公,又因为何时而背叛了主公,在他的一生中,究竟发生了几次叛乱,最后叛乱是否以成功作为结局?在叛乱的过程中,英布究竟又是怎样去思量和考虑的呢?英布出生在秦国统治末期,那时秦国已经开始施行暴政,导致民生怨言不断,人们心中充满了推翻秦国政权,建立和平自主的新时代的渴望,于是乎,各个地方纷纷揭竿而起,都以抗秦为名号进行着斗争,但纵观整体形势,抗秦的两大势力非楚霸王项羽刘邦莫属,他们的抗秦之战不想其他人,是乱作一团,相反是有勇有谋,能够团结上下,不断纳入新鲜力量一致反秦。

在一开始的时候,英布是效忠于项羽势力的,项羽对他也算是至诚,封他为九江王,予以重用。但英布却自视过高,对项羽之命令阳奉阴违,导致两人间已存在着不信任,加上刘邦使臣的挑拨,终于让英布坐实了叛乱之名,英布与项羽一站,惨败,归附于刘邦,但心中对刘邦却十分忌恨。最后英布帮助刘邦杀死了项羽,刘邦称王,而英布却仍然没有吸取教训,被诬陷叛乱后,却再次叛乱,作茧自缚,被刘邦杀死。英布,一度易主,两次反叛,他的一生就背负了不忠不义之名,到底是他本人天性朝三暮四,还是说有着不得为外人知的原因,才不得已两度叛乱的呢?

下面,我们跟随着历史的脚步,进入了历史中英布时期,看看这人一生到底缘何两次背叛,是跟自己的想象一样,抑或者是出乎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英布,出生于秦国,但对于暴秦的统治早已是厌恶至极,尤其当他触犯大秦王法后,被在脸上刺上了代表丑恶、耻辱的标记后,他灭秦之心大盛,已达到了顶点,极其盼望能寻找到一位明主,在他的带领下推翻秦国,并能从中成为开国功臣,一生荣华无比至尊。

终于这样的一个人出现在英布的眼前,那便是项羽,楚霸王。英布初见项羽,便觉得此人英气逼人,必能成就大事,于是二人长谈,项羽伐秦大业未成,也正值用人之际,正巧寻到了英布这样的将才,深觉不可多得,两人便在第一次长谈中达到了一种协议,英布从此归于项羽麾下,并加封为九江王。项羽此人义气云天,在他两度调动英布对抗刘邦势力无果时,仍旧没有对英布起杀心,只是有所不信任,有所反感,但爱才之心确实真心的。英布也正是在摇摆中,他也怕自己的行为惹怒了项羽,但又心不甘,正值刘邦使臣到,对外谣传说英布归附了汉王,项羽大怒,英布见谣言已传,不得已反叛,项羽大战英布,英布败走。

英布的两次叛乱,均已失败作为结局,只是第一次的失败让他侥幸逃过一劫,并寻找到了一个可以与对方抗衡的对手,这样他的性命才得以保全,奈何第二次的叛乱,就没有了第一次的运气成分了,毕竟他第二次反叛的已经是一国之主了,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与之抗衡,也没有任何人对他施以援手,于是他失败了,于是他陨命了。他给后世的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教训,做人切不可朝秦暮楚,那样是得不到好的结果的。在两次叛乱中,英布都是被谁击败了呢?败局是否天注定?首先我们来看看第一的反叛,他反叛的乃是楚霸王项羽,虽然是事出无奈,但仍因其心志不够坚定所致,当项羽知道英布反叛后,立即派出大将龙且作为主帅,对抗英布,在项羽的部队中,在英布还未背叛时,龙且的实力已经是高于英布之上,在项羽手下将才中当属第一,所以,龙且对英布,胜利来得可谓是顺其自然,英布输的也是理所当然,只是英布那时候找到了刘邦,借助刘邦的势力东山再起,并协助刘邦最终灭了项羽。

但,很快的就迎来了英布的第二次叛乱,刘邦手下的将才并没有龙且这样的勇猛之士,那么他究竟凭借了什么灭了英布呢?政治时局的不一致,项羽那时候军队不多还未称王,而刘邦已收复四海,军队数量很多,虽没有实力很强着,但以多胜少并非难事,于是英布第二次失败,这次就丢掉了性命。英布,虽也是后起英雄,一代大将,但确实不忠之臣,这种人没有定下决心,随着局势的变化而左右摇摆,希望左右逢源,最后却是没有任何一国之君敢于重用,可谓不忠之臣结果难逃凄惨之结果。英布到底因何而亡,他死时可曾有一丝后悔和遗憾,他一生中又有何功绩?英布,本为秦国人,因壮年时的触犯秦国的法律,被判以刑法,脸上用刺青刺上字。周围人见到这种刺青均觉得可怕,但英布本人却不以为意,甚至觉得这是一个吉兆呢。

后期,秦国实行暴政,导致民不聊生,秦始皇死后,诸侯纷纷举行起义,各自为政进行抗秦活动,英布由于机缘被收入项羽的队伍。因战功比较显著,被项羽封为九江王。由于后期刘邦与项羽两军对峙,项羽需要英布出征协助时,屡次被英布拒绝,项羽心中十分不快但并未名言,时值刘邦派来时臣,愿意劝说英布归顺,英布当时已经是左右摇摆,心已无法安定,而刘邦使臣对外放出英布已经被迫项羽,归顺了刘邦,陷英布于不义,箭在弦上,英布被迫背叛了项羽,进入刘邦阵营。在后期,刘邦和项羽的对抗中,英布功勋还是比较显赫的,被封为淮南王,然刘邦大业已成,将韩信杀害,导致英布心中十分害怕,被挑拨之后造反刘邦,但因力所不及,被杀至死。因英布个性不定,导致了一生的悲剧,也被后世唾弃为一个背信之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萧何为何帮助吕后杀韩信? 萧何的结局是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信与吕后的关系,吕后为什么不杀萧何,吕后杀韩信

    萧何,其一生最大的功绩便是辅佐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萧何生于公元前257年,是沛丰人,与汉高祖刘邦是同乡。萧何在幼时便十分的聪慧,才思敏捷,喜好研究历代的律令,是当时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年轻之时便做了沛县的主吏掾,任职期间认识了许多朋友。萧何虽年纪轻轻,但性格和善,善于识人。当萧何初见刘邦时,便认为此人

  • “汉初三杰”为何仅韩信惨死?是韩信居功自傲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即位后在洛阳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战胜项羽、夺取天下的原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方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萧何、韩信、张良是

  • 作为第一谋士的刘伯温 为何却斗不过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的第一个谋士是谁,刘伯温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吗,朱元璋对刘伯温真的无情吗

    今天给大家说说明朝的那些事,鉴于之前说了那么多的明朝皇帝了,这次就不讲他们了。还是把露脸的机会交给明朝的那些大臣们吧,当然这次露脸的大臣可不一般,他可是号称朱元璋第一谋士的刘伯温。说刘伯温是朱元璋身边的第一谋士一点也不夸张。大家都知道,朱元璋作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常常拿来和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做比较

  • 与张良有关的典故有哪些?张良回来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张良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张良的下场如何,张良的典故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的祖父、父亲等先辈在韩国的首都阳翟任过五代韩王之相。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

  • 揭秘:张良是如何做到全身而退明哲保身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哲保身与独善其身,张良大招金身会断吗,张良是谁

    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原是韩国人,在秦统一天下后,为报亡国之恨,曾雇力士在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城东郊)刺杀秦始皇,事败后逃亡下邳。后归附沛公刘邦,为刘邦打败项羽登上皇位、平定叛乱治理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西汉建立,皇权的慢慢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到“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

  • 当韩信被杀时 作为好兄弟的张良为何不帮忙?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良为什么要退隐,谁劝韩信功成身退,韩信和张良结局不同的原因

    刘邦杀韩信,表面上面是个案,其实揭示了开国皇帝与功臣之间的微妙关系。我们还是以“汉三杰”为例。韩信为刘邦忌恨,这多少情有可原或事出有因,那么刘邦杀韩信时候,和韩信称兄道弟的张良为何不相救呢?张良是个足智多谋的人物,《汉书》有云“后韩信破齐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足矣见到

  • 揭秘:为什么说班婕妤是古代最为完美的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你就是这么完美的女人,很完美的女人,充容和婕妤哪个地位高

    班婕妤曾是汉成帝宠幸的后宫妃子,也是着名的西汉女辞赋家,史称她善诗赋,厚美德,因此,她被后代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女人。晋朝顾恺之在他所画的《女史箴图》中,描绘了班婕妤与汉成帝同乘驾舆的情景,把班婕妤的端庄娴静,作为劝导嫔妃们慎言善行、普天下女子以此为鉴的典范,成了美好妇德的化身。梁代钟嵘的《诗品》

  • 王昭君生育了几个孩子?最终王昭君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王昭君有孩子吗,王昭君历史上活多少岁,王昭君的孩子结局

    王昭君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在四人中排名第二,人们常用落雁比喻她的美貌。落雁有一个小典故。昭君被选中与匈奴和亲。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昭君开始了她的和亲之路。王昭君知道此行不会再有回家的一天,心里感到很忧伤。昭君在马上弹起了离别之曲。这时,空中的大雁听到了这样悲苦的曲子,回过头来看。发现了昭君绝世的

  • 文化学者曹溶的成就有哪些?主要作品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作家贾平凹介绍,南戏成就最高的作品,原罪学者steam成就

    通过了解曹溶生平简介得知,曹溶生于公元1613年,卒于公元1685年,享年72岁。在介绍曹溶生平简介的书籍中,都提到了曹溶的生平经历。以今天的地名来说,曹溶是浙江嘉兴人。公元1637年曹溶参加科举考试,随后因考取进士而入朝为官。到了顺治年间,曹溶先后担任河南道御史、顺天学政等多个职位。曹溶不但在经济

  • 一代巾帼豪杰翘楚:小刀会起义军首领周秀英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小刀会周秀英是上海小刀会起义军的女首领,江苏青浦白鹤塘湾人,是周立春的女儿。1852年,周秀英与父亲带领青浦农民发动武装抗粮运动,并于同年9月击退了青浦知县和苏州知府的进攻。小刀会周秀英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巾帼英雄,是一代女中豪杰。她自幼习武,精于刀法,为人仗义,善于同恶势力作斗争。1852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