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北宋宰相苏辙的贡献 苏辙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北宋宰相苏辙的贡献 苏辙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425 更新时间:2023/12/14 20:40:49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任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

宋哲宗即位后,召苏辙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1086年),任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绍圣元年(1094年),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崇宁年间,蔡京当国,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号颍滨遗老。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苏辙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水利

元丰五年(1082年)河归北流后,依然决溢不断。元祐元年(1086年)九月,朝廷命“秘书监张问相度河北水事”,十一月张问“请于南乐大名埽开直河并签河,分引水势入孙村口,以解北京向下水患”,回河东流之议复起。大臣文彦博、安焘、吕大防、王岩叟、王觌和都水王令图、王孝先、吴安持、李伟等,都力主回河东流;右相范纯仁和苏辙、曾肇、赵瞻、范百禄、王存、胡宗愈等则主张维持北流,反对回河。

元祐三年六月皇帝下诏称:“黄河未复故道,终为河北之患。王孝先等所议,已尝兴役,不可中罢,宜接续工料,向去决要回复故道。三省、枢密院速与商议施行。”

苏辙面对回河加速之势,连上三疏,极力反对,大意谓:“议复故道,事之经岁,役兵二万,聚梢桩等物三十余万。方河朔灾伤困弊,而兴必不可成之功,吏民窃叹。”“今小吴决口,入地已深,而孙村所开,丈尺有限,不独不能回河,亦必不能分水。况黄河之性,急则通流,缓则淤淀,既无东西皆急之势,安有两河并行之理?纵使两河并行,未免各立堤防,其费又倍矣。”在疏中他又针对北流致“御河湮灭失馈运之利”,“恩、冀以北,涨水为害,公私损耗”,“河徙无常,万一自契丹界入海,边防失备”等三说进行了反驳,极力主张停止回河之役。元祐四年正月,朝廷下诏停止回河及修减水河;七月,冀州南宫等五埽危急,都水监仍坚主东流或“二股分行,以纾下流之患”。

八月,苏辙再次上疏称:“夏秋之交,暑雨频并。河流暴涨出岸,由孙村东行,盖每岁常事。而李伟与河埽使臣因此张皇,以分水为名,欲发回河之议,都水监从而和之。河事一兴,求无不可,况大臣以其符合己说而乐闻乎?”“臣愿急命有司,徐观水势所向,依累年涨水旧例,因其东溢,引入故道,以纾北京朝夕之忧。故道堤防坏决者,第略加修葺,免其决溢而已。至于开河、进约等事,一切毋得兴功,俟河势稍定然后议。”元祐五年二月、九月,苏辙又两次进言谏阻东流,并要求“罢吴安持、李伟都水监差遣,正其欺罔之罪”,甚至以“修河司若不罢,李伟若不去,河水终不得顺流,河朔生灵终不得安居”之辞相警告。但以太后为主的中枢始终倾向东流,虽时停时作,至元祐七年十月河水已大部东流。绍圣元年(1094年),“尽闭北流,全河之水东还故道”。

这次黄河回复东流,不过仅仅五年时间,至元符二年(1099年),黄河于内黄决口,东流断绝,主流又趋向北流,仍至乾宁军一带入海。积极主张回河的吴安持、郑佑、李仲、李伟等被朝廷加罪,“投之远方”,结束了第三次回河的争论。

文学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上)说“当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上皇帝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亦切中肯綮。史论同父兄一样,针对时弊,古为今用。《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败的现实。《三国论》将刘备刘邦相比,评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也有以古鉴今的寓意。

苏辙在古文写作上也有自己的主张。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养气”既在于内心的修养,但更重要的是依靠广阔的生活阅历。因此赞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例如《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平之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散文的这种风格。

苏辙的赋也写得相当出色。例如《墨竹赋》赞美画家文同的墨竹,把竹子的情态写得细致逼真,富于诗意。

苏辙写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但较之苏轼,不论思想和才力都要显得逊色。早年诗大都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苏轼唱和之作尤多。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晚年退居颍川后,对农民生活了解较多,写出了如《秋稼》等反映现实生活较为深刻的诗。抒写个人生活感受之作,艺术成就也超过早期,如《南斋竹》:“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行到南窗修竹下,然如见旧溪山。”意境闲澹,情趣悠远。苏辙于诗也自有主张。他的《诗病五事》以思想内容为衡量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等都有讥评。如说李白“华而不实”,说“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这看法在宋代有一定代表性。

苏辙著有著有《栾城集》950卷、《栾城后集》924卷、《栾城三集》10卷、《应诏集》912卷、 《诗集传》、《春秋集解》、《孟子解》、《论语拾遗》、《古史》、《龙川略志》、《道德经解》等,并传于世。

书法

苏辙不仅在诗文创作方面才华横溢,而且其书法也颇有造诣。苏辙的书法运笔结字与其兄苏轼颇为接近,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传世墨迹有《雪甚帖》、《雪诗帖》、《车马帖》、《晴寒帖》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北宋宰相苏辙生平简介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苏辙的生平简介,上皇帝书苏辙,苏辙是宰相吗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任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

  •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有何政绩?唐太宗李世民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太宗李世民简历,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唐太宗李世民的功绩

    唐代皇帝。唐高祖李渊次子。隋末,李渊先后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负责镇压今山西地区的农民起义和防备突厥,李世民随父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当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力量日益壮大。李渊、李世民父子看到隋朝将亡,乃于大业十三年(617)在晋阳起兵,接着南攻霍邑(今山西霍县),西渡黄河,攻取长安(今陕

  • 隋炀帝杨广是怎样丢掉江山的?与李密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炀帝被杀经过,玩失江山杨广,李世民见过杨广吗

    历史 隋炀帝杨广(569~618)隋朝第二代皇帝。隋文帝杨坚次子。一名英。开皇元年(581)封晋王。六年,任淮南道行台尚书令。八年冬,为行军元帅统兵伐陈。灭陈后,进位太尉。他平时伪装仁孝俭朴,取得文帝及独孤皇后的欢心后,便与杨素等人阴谋夺取太子位。开皇二十年十月,文帝废杨勇,十一月,立杨广为太子。仁

  • 武则天是怎样称帝的?武则天为称帝都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是谁的皇后啊,武则天自称自己为什么,武则天时期被称为什么

    公元69O年,武则天认为亲临帝位的条件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广造舆论:“武后为弥勒佛转生,当代唐为天子。”接着又一手导演了,以唐睿宗为首的六万臣民上表劝进,请改国号的壮举。至此,水到渠成,则天武后在“上尊天示”、“顺从众议”的“万岁”声中,登临大宝,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改唐为“周”,自号“圣神皇

  • 陆逊和吴国有着血海深仇 陆逊为什么还选择辅佐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孙权吴国首都,陆逊为什么不北伐,孙权骂陆逊

    还不了解:陆逊和东吴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孙策当初曾灭了陆逊的全家老小,陆逊为什么还要辅助孙权?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本就是一个分分合合的过程,有的人上一秒是情同手足的同盟,而下一秒就变成了剑拔弩张的敌人。三国时期便是历史上无法抹去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太平公主为什么会输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安乐公主,历史李隆基喜欢太平吗,太平公主墓志铭

    对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太平公主对李唐有定策之功,太平公主最后为什么会输给自己的侄子?太平公主的下场又是什么?太平公主,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其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705年,参与复辟李

  • 武则天死后 身为女儿的太平公主为何没有坐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太平公主的下场,太平公主埋葬什么地方

    还不了解:太平公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的女儿,武则天死后,太平公主为什么没能当皇帝?都了解,武则天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一个敢跟男性争天下的人,但她却不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因为,在她的统治时期,没有出现明显的“女权主义”元素。她只

  • 有关于李治的形象都是懦弱妻管严 李治真的是一个窝囊的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上的李治软弱吗,历史上李治是个什么样的人,李治是昏君吗

    还不了解:唐高宗李治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治到底是什么样的皇帝?李治是一个窝囊废吗?李治是不是一个英主?几乎所有人都是多面体,纯粹的好人、十足的坏人都极其稀有,古代帝王更是如此。比如唐高宗李治,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把自己老婆也培养成皇帝的皇帝,他经常被塑造

  • 武则天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 武则天是多少岁坐上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怎么当上女皇帝的,武则天之前的女皇帝,武则天多少岁做皇帝

    对女皇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则天一共做了多少年的皇帝?武则天是在多少岁才当上皇帝的?武则天到底在位多少年?有说十五年,也有说二十一年。实际上,准确一点来说,武则天在位十五年,实际掌权二十一年。类似清代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但实际掌权却是六十三年。为什么这

  • 姜维北伐中原如果都成功的话 蜀汉能不能统一全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姜维是魏国还是蜀国,为什么魏蜀吴都没有统一中国,姜维北伐差点成功

    还不了解:姜维北伐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姜维北伐如果成功的话,蜀汉的结局又是什么?蜀汉最后能不能一统全国?曹丕篡汉自立后,刘备在成都登皇帝位,炎汉得以在西川延续。经过与诸葛亮的苦心经营,得以保存大汉益州之地,使得皇道能够延续。刘备死后,诸葛亮重新与东吴修好,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