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玄武门之变如果是李建成获胜的话 李建成能不能开创出唐朝盛世

玄武门之变如果是李建成获胜的话 李建成能不能开创出唐朝盛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854 更新时间:2024/1/16 4:52:26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唐朝玄武门之变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唐朝历史上最著名的皇权争夺政变“玄武门之变”发生在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的黎明,是由李世民亲自率领的秦王府亲信部众,在太极宫的北大门玄武门外提前做好了埋伏,射杀了前去早朝的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玄武门之变两个月后,李世民顺利地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位宝座,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大唐盛世的局面,但有很多的人却说假如李世民政变失败了,李建成若是胜利了并且做了大唐的皇帝,他同样能开创大唐盛世,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什么这些后人会对李建成有如此高度的评价呢?正所谓无风不起浪,其实这其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李建成并不是像史书上说的那样的一无是处,我查阅很多历史资料,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李建成是绝对有能力做唐王朝的皇帝的,但是李建成在史学家的笔下,却成为了一个只会贪图享乐,庸碌无为的废人,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肯定是是否定的,那有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李建成无能的问题呢?其实是被李世民用强权抹黑了,纵观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自古至今皆是如此:“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下面我们就来介绍李建成的综合领导能力。

李建成以仁治天下

真实的李建成是一位仁厚、胸怀宽广、很有才能的人,他主张以仁治天下,李建成还非常体恤将士,经常与将士们士兵们同吃同睡,赢得了大部分将士们对他的尊敬。有一件事可以说明李建成的仁厚智慧,李世民率领唐朝军队打败了窦建德,却招来了刘黑闼这个世间少有的强势敌人,结果李世民被刘黑闼打的措手不及,还差一点丢掉性命,于是唐军内部商议如何迎敌,李世民坚持己见仍然发动大军继续攻打刘黑闼,而一向以仁厚处事的李建成却说应该以“武力为辅,怀柔为主”的政策平叛敌人。

李渊最终同意了李建成的建议,让李建成带领军队去攻打刘黑闼,李建成对付刘黑闼的办法就是,一方面对河北民众和刘黑闼的部下,采取安抚怀柔的政策,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河北的民众归附于唐王朝并取得他们的信任,另一方面就是对待像刘黑闼这样顽固的抵抗分子,加强武力威胁与打击,很快刘黑闼便众叛亲离以失败告终。后来的事实证明,李建成的战斗策略是非常正确的,他软硬兼施为唐王朝收复河北立下了卓越的贡献,不用我说在这一方面李建成相比李世民更胜一筹。

李建成注重网罗天下人才

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若想成就大事,没有人才是万万不行的!李建成就能很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很注重网罗天下精英人才,他胸怀天下散尽自己的钱财结交天下众多英雄豪杰,由于他对人宽容仁厚,体恤人心,所以他很快就招来了当时的很多优秀的人才。

比如其中的文臣魏征,韦挺,王珪等,而武将有薛万彻,冯立,罗艺、李瑗等。他们其中的很多人都被李世民破格录用,可见李建成的眼光独到,是一个少有的伯乐。而这其中最值得我们说的就是魏征,因为他有大才,又敢于谏言,于是被李世民选入了凌云阁。

李建成的军事能力很强

李建成作为一个未来唐王朝的接班人,他的安全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李渊为了保护李建成并没有让他在前线直接地参与作战,只是让他在后方做一些谋划天下治国策略的事情。但是即使这样,也不能完全掩盖李建成的超强军事能力。

想当年李渊在太原起兵时,那时的李世民年龄还小,身为大哥的李建成,便肩负起冲锋陷阵的重要角色,他帮助李渊赢得了很多次战争。那次李渊在太原起兵,他在去长安的路上,下起了漂泊大雨,路途泥泞难以行走,部队军粮又无法运上来,李渊看形势不太顺利,便有退兵的念头,这时的李建成知道了父亲的意愿,便坚持劝阻李渊不要退兵,李渊再三思量方才同意不退兵。然后李建成看准时机,率先攻克了长安,为后来的唐王朝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等到李世民年龄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并且军事能力逐渐崭露头角的时候,李渊为了保护李建成,便让李世民在前方迎阵杀敌,而让李建成在后方抵御突厥,这样既保证了李世民军事后方的安全,又能不让李建成受到太大的危险。从这里可见李渊对这个大儿子李建成,还有他的能力非常认可。

最后总结,还是那句话:“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李建成最终政变失败了,他就算再有能力也只能被无情地掩盖,但不会长久一直如此。因为历史就像一面镜子,它无时无刻不在照耀着每个历史瞬间,每个历史经典人物,它不会因为在强权之下被永久抹杀,他的真相大白的那一天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事实证明李建成不管是治国理政,还是军事能力,都不逊于李世民,倘若他要是不被杀他将是另一位大唐王朝的英明君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著名女将军秦良玉死后为何立了48座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秦良玉出身于1574年。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她从小即是一个非常不普通的佳,除了普通的写诗做文章以外,她还可以或许像须眉同样骑马射击。因为秦良玉本人即是一个身段非常宏伟的苗族佳,因此她在骑射等方面就有自然的上风。再加上从小父亲就连续非常留意对她的培植,因此秦良玉

  • 李世民很少杀功臣,背后真正原因是?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历代皇帝开创国家,手下必须要有一帮能征惯战、多谋善断的良臣勇将。打天下是一项繁杂庞大的系统工程,非一人之力可为,因此无论哪个朝代兴起之时,都离不开一批优秀人才的鼎力相助。但是到了天下太平之日,这些曾经立下大功的开国功臣们的命运,却大相径庭。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 霍去病因何而死?司马迁为何不如实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霍去病爆亡这几年,发生了什么历史重大事件,从这些历史事件中,我们能看到什么背后的势力纷争?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公元前一一九年,漠北正在大战中,李广因未能立功,导致李广郁闷自杀,李敢(李广儿子)刺伤卫青,为何会有这出戏呢,话说卫青徇私为己,原本李广有正面攻打匈奴

  • 清朝皇太极的四个女人有俩个竟是寡妇!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的妃子多到数不过来,清太宗皇太极有四个比较出名的妃子,除了皇后外这四个女人是他最喜欢的,但是器重却有两个女人是寡妇。这四位妃子分别是关雎宫宸妃、永福宫庄妃、麟趾宫贵妃娜木钟和衍庆宫淑妃巴特马。对于关雎宫宸妃和永福宫庄妃,我们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关雎宫宸妃是皇太极最喜欢的一个妃子(没有之一),而永福

  • 伍子胥逃亡密闻:楚国渔翁为伍子胥守密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伍子胥在逃亡的路上遇到一个好心的渔翁,当这个渔翁给予他帮助以后,伍子胥却千叮咛万嘱咐,要求人家不要暴露了行踪。为了不让人怀疑,渔翁自沉江中而死。然而,有一个问题来了,只有渔翁和伍子胥两个人的事情,后人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当然,这些不会是正史中的记载,不过是一些传记中的文字。但是,传记文字所记录的东西

  • 越王勾践强制早婚鼓励生育:三胞胎可享免费奶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公众的印象中,“计划生育”就是少生孩子,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计划生育的概念是人类有计划地调节自身生殖行为的行为,既包括“减产”,也可以“增产”。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间里,实行的是鼓励国民生育的“计生”政策。不过,关于“少生”、“优生”的提法,倒也“由来已久”,

  • 吴王夫差缘何最终失败?其战略重心产生偏差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最要紧的战略未必是最要命的战略;战略有重心,未必等于战略全面,夫差的成败是一个典型的经营案例。图片来源于网络吴王阖闾在征战越国时受伤而死,嘱咐儿子夫差要报仇。夫差没有忘记父仇,后来灭亡越国,实现了自己对父亲的承诺,但接下来,他似乎陷入了骄傲自满的境地,成天荒淫作乐,忽视勾践复仇的意志,最后亡于勾践。

  • 历史上范增和张良谁的谋略更厉害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范增简介古时诸侯国之间的争霸,争得就是国力,是人才,各国君主最需要的是将才,谋士。范增就是一个非常出名的谋士,他在项羽的手下效力,也是项羽手下最重要的谋士,由于其年龄较大,被项羽尊称为“亚父”。范增,生于公元前277年,死于公元前204年,安徽巢湖人,秦末农民起义时期的著名谋略家。范增参加农民起义军

  • 揭秘秦朝大将蒙恬:深受秦始皇器重却惨遭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神话蒙恬蒙恬出身于名将世家,是秦朝著名的将领。历史上的蒙恬,在祖父和父亲这样名将的熏陶下,从小便胸怀大志。他和其弟蒙毅同时效力于秦国朝廷,并深得秦始皇的重用,尽忠尽责、威武一生,最后为奸人所害,吞药自杀。不过,历史书上的蒙恬再怎么精忠报国,也不如《神话》剧里蒙恬角色鲜活。网络配图最初看电视剧《神话》

  • 三国黑历史揭秘赵云说了什么话让刘备非常恼怒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是怎么得到赵云的三国时期赵云想方设法离开公孙瓒:史书记载:“云以兄丧,辞瓒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云辞曰:“终不背德也。”先主就袁绍,云见于邺。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遂随先主至荆州。” 也就是说,赵云因为兄长去世,前往奔丧从而离开了公孙瓒部队,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