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一代大儒受朱元璋称赞为何朱棣却灭他十族?

明朝一代大儒受朱元璋称赞为何朱棣却灭他十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094 更新时间:2024/1/3 13:47:41

我们都听过“灭九族”这种说法,这算是古代最没有人性的处罚了,只要一人犯罪,牵连可达成千上万。但是明朝一代大儒方孝儒却被朱棣灭了十族,这又是为什么呢?方孝儒自幼好学,学识被濂高度称赞。后来经人推荐被明太祖召见,被赞为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方孝儒毕竟是儒生,与征战半生的朱元璋施政想法完全不同,所以朱元璋虽然称赞他,但也并没有重要他。建帝登基后,方孝儒方迎来仕途上的春天,成为建文帝新政的得力干才。

网络配图

建文帝也的确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其新政使国家得以进一步繁荣,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姚广孝曾经就给朱棣建议说,方孝儒是一代士人之代表,想来他不会归顺,以后可千万不要杀他,不然会让天下读书人不满。朱棣占领南京后方孝儒果然不肯归附,朱棣听从姚广孝的建议并没有杀他,只是将他抓了起来。

网络配图

朱棣要登基做皇帝,为了收拢人心,便隔三差五去招降方孝儒,而方孝儒却誓死不从。某天朱棣押方孝儒进殿,让他起草自己的登基诏书,方孝儒不干,朱棣便说你不怕我灭你九族吗?方孝儒却说灭十族又如?结果朱棣恼羞成怒,便灭了他十族。

网络配图

因方孝儒受牵连被杀者有八百多人,入狱流放的也有数千,这件事在历史上非常典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晚清三大罪臣如果没有他们甲午海战必胜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甲午战争清军阵亡将领,甲午战争清军唯一胜利,甲午战争罪魁祸首是谁

    晚清的灭亡,根本的原因在于清朝机制不断腐朽,以及清朝的一帮不干正事的大臣。中法战争的“不败而败”,并没有让慈禧看清那些庸臣的嘴脸,他们仍然玩弄着权力,也导致了甲午海战的失败,和以后的八国联军入侵。说到甲午海战,有三个人难逃干系,他们是甲午海战的最大罪臣,如果没有他们,甲午海战不会输得那么惨,也不会有

  • 忽必烈东征日本失败始末:诸将失和致军心瓦解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忽必烈东征日本为何失败,忽必烈东征日本的原因,忽必烈攻打日本为什么失败

    自唐代遣唐使以来,中日两国关系逐渐发生了微妙变化。日本逐渐从向中国学习、遣使示好,转而自立门户、反客为主。到明代倭寇屡屡骚扰东南沿海时,中日两国关系已经开始恶化。那么,在明代之前的元代,两国之间又是何种关系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曾作有《木兰花慢》词一首,词中提到“伏波勋业照青编。

  •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八个儿子的最后命运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肥是刘邦和谁生的儿子,汉高祖刘邦几个儿子,刘邦哪个儿子继位

    汉朝的开朝皇帝刘邦共有八子,除了立为太子的刘盈之外,其余七子在刘邦在世时皆被封为诸侯王,希望他们能为汉朝的江山各尽一份力,不过他们的命运也是各不相同。网络配图1、刘肥。虽然刘肥是作为刘邦的长子,但是由于并非嫡出,而是庶出,所以太子的位子轮不到他来继承。刘肥被刘邦封为齐王,管辖七十三城,是当时最大的诸

  • 元世祖忽必烈为何选择先消灭大理再灭大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忽必烈攻打大理国,忽必烈为什么建立元朝,铁木真与忽必烈的关系

    忽必烈进征大理国向来被描绘成是蒙古对南宋所实施的“斡腹”之谋。然而这一段历史的记载却有矛盾之处,有文献记载,忽必烈是1252年(壬子年)从漠北出发征伐南宋,又有文献记载,忽必烈是1253年(癸丑年)受命从河西出发攻打大理,两个说法在时间、地点信息上都有抵牾之处,究竟孰是孰非?图片来源于网络13 世纪

  • 对于不听话的朝鲜汉武帝是怎么采取政策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为什么朝鲜不听话全世界都说中国,为什么不吞并朝鲜,汉朝为什么不收了朝鲜

    在战国时期,燕国是个比较弱的国家,可这弱也是相对的,虽然惹不起那些老大哥们,燕国还是比较轻松的搞定了朝鲜,而后在那里设置了官吏,正式统治那块土地。图片来源于网络后来秦国灭掉了燕国,在那边设立了一个辽东郡,朝鲜就成为辽东郡以外的一个国家。到汉朝的时候,辽东郡属于燕王卢绾的地盘,后来卢绾造反跑去了匈奴,

  • 北宋“狸猫换太子”案幕后惊人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宋和北宋哪个更繁华,南宋与北宋的区别,北宋灭亡的原因

    关于赵祯的身世,有一种至今流传的说法,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主人公的传奇经历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清末成书的小说《三侠五义》称刘氏、李氏在真宗晚年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刘妃工于心计,将李氏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污蔑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将李妃打入冷宫,而将刘妃立为皇后。后

  • 班婕妤被残害汉成帝“牡丹花下死”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班婕妤(前48?——前6年),西汉女文学家,楼烦(今山西省宁武)人。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班固和班超的姑母。汉成帝的妃子,善诗赋,有美德。少有才学,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婕妤是汉成帝的后妃,在赵飞燕入宫前,汉成帝对她最为宠幸。她的父亲是班况,班况在汉武帝出击匈奴的后期,驰骋疆场,建立过不少汗马

  • 清朝第一战神:戎马一生 几乎从无败绩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满清之所以能入主中原,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另一方面,当时满清的战斗力的确挺强,明军和李自成军队不是其对手。纵观整个清朝,有过不少能征善战的将领,但要说到常胜将军,却是一位汉人将领,此人就是岳钟琪。网络配图岳钟琪(1686年-1754年),字东美,号容斋,四川成都人,清代康熙、

  • 了却君王天下事:冯道一生历五朝八姓十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冯道在五代史上是一个异类,他应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官僚,因为他的一生都在做官,并且侍奉了五朝八姓十一帝,最难能可贵的是一直位列宰辅,虽生处乱世,时局动乱,他都能力挽狂澜于既倒之时,使自己永远立于高位不败。生前辅佐了一个个帝王,阅尽繁华与沧桑,死时葬礼达到万人空巷,后周世宗柴荣罢朝三日,以寄哀思

  • 孝惠皇后为什么是历史上第一个处女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她是汉朝孝惠皇后张嫣。野史载其字孟媖,小字淑君,是鲁元公主之女。年少的张嫣成为舅舅汉惠帝的皇后。群臣共除诸吕,拥立汉文帝刘恒为帝。废黜张嫣皇后之位。张嫣去世,终年四十岁,谥号孝惠皇后,与汉惠帝合葬于安陵。图片来源于网络相传,当年刘邦战败于鼓城之时,在路上遇到了自己的儿女,将他们放在自己的马车上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