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的实力比陈友谅要弱 朱元璋是如何打败陈友谅的

朱元璋的实力比陈友谅要弱 朱元璋是如何打败陈友谅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536 更新时间:2024/1/18 16:11:17

很多人都不了解陈友谅朱元璋,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元末农民起义发展到至正二十二年的时候,经过多年的抗元和相互倾轧,在江南形成了三个较为强大的汉族势力。其中以陈友谅的陈汉政权最为强大,势力最广、兵力最多。其次是占据安徽、南京地区的朱元璋的西吴政权,其精兵强将无数,实力仅次陈友谅。然后是占据苏州等江苏地区的张士诚的东吴政权,地域富庶,早早地投靠元朝,战损最小,实力弱但最有钱。

陈友谅和朱元璋都是极大政治野心的两个势力,基本肃清了周围的威胁后,陈友谅一直准备向东发展,意图吞并朱元璋,统一江南,进而一统天下。

部下献城,陈友谅率军东征

公元1362年,随着朱元璋势力的不断扩大,位于江西南昌的陈友谅部下的胡廷瑞,感觉自己迟早是朱元璋的一盘菜,所以早早地把南昌城献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将南昌改为“洪都府”,任命此前战功赫赫的侄子正为大都督,大将邓俞为副,驻防洪都,洪都因其地理位置,成为陈友谅和朱元璋争夺的第一线。

陈友谅得知洪都丢失,气得跳脚,终日打鹰,如今被鹰啄了眼睛。整天压着朱元璋打,到头来地盘没抢下,反倒丢了洪都这块战略要地。

这时也体现出了陈友谅一方诸侯的本色,他没有因为暴怒,就发兵夺回洪都。他冷静判断出未来的双方决战应该就是围绕洪都展开了,仓促出兵,只能给对方送礼。需要找准时机,攻占洪都,进而占领南京,消灭朱元璋。“主不因怒而兴师”,陈友谅一代枭雄,绝对是有争雄天下的资本的。

他没有等待多久,1363年4月,战机就出现了,朱元璋因为和张士诚起了冲突,两方在安丰展开大战,朱元璋派兵增援安丰,此时江南兵力空虚。陈友谅迅速抓住这个机会,组织60万水陆大军,浩浩荡荡沿江东下,围攻洪都。

死守洪都85天,消耗大量陈军

朱元璋获悉陈友谅挥军东进,满朝震惊,很多人都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此时刘基提出策略,应尽快结束东线与张士诚的战斗,派出使者稳住张士诚。然后全力备战,向西迎击陈友谅,在鄱阳湖与之决战。

摆在朱元璋面前的第一个问题是,他需要时间,可是陈友谅不会给他这个时间,朱元璋的吴军备战至少需要两个月,陈友谅的汉军顷刻即到,只能下令洪都死守了。

朱元璋给洪都的朱文正下达,“誓死保卫洪都,等待大军来援”的命令,朱文正接到这道命令后,迅速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对每一个将士说:“城亡与亡,我等誓死保卫洪都城!”

洪都城的两万守军,与陈友谅的六十万汉军,展开了殊死的战斗,他们士气极为高昂,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守住,援军很快就会到来。为了鼓舞将士,朱文正亲自统率自己的亲兵,登上城楼,与将士们战斗在一线。看到作为统帅的大都督都这样作战,全军将士更是不惜死战了。

在最危急的时候,汉军曾一度炸毁城墙,攻进城内,朱文正派遣邓愈率领火枪兵前去迎敌。这时吴军就已经熟练掌握了很多穿越者梦想的三段击,邓愈带领火枪兵轮番射击,顽强反击,将汉军赶出城外。

之后,朱文正迅速组织修补城墙,下次汉军进攻时,面对的又是一块完整的城墙。守卫洪都的吴军就是这么顽强,陈友谅看到这些吴军,心态都崩了,这要是我的属下,该多好啊,还怕统一不了天下吗?

就这样,朱文正率领吴军,一边与汉军顽强战斗,一边趁空隙加固修补城墙,坚守了八十五天,快三个月,陈友谅依然无法拿下洪都。最后城内守军不足三千人了,朱元璋终于率领二十万大军赶到,进入鄱阳湖,与陈友谅决战,陈友谅不得不放弃围攻洪都,转身与朱元璋主力作战。

洪都之战的重要性

洪都自古有“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处于赣江和鄱阳湖的交叉口,其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在随后爆发的鄱阳湖决战中,洪都为朱元璋提供了重要的支点作为,既成为全军的战略后方,提供战略缓冲作用,又与湖口的吴军,形成两个钳子,将陈友谅围在鄱阳湖,难以动弹。

假如洪都被陈友谅占据,恐怕朱元璋想要在鄱阳湖困住陈友谅的战略意图就成了痴心妄想了。以陈友谅几经沉浮的经验,即使鄱阳湖水战失败,他也能依托洪都城阻击朱元璋,最差也能顺利回到武昌,陈友谅强突重围,战死的情况很难出现了。

最后,朱文正的洪都保卫战,极大地消耗了陈友谅的汉军力量,比兵力的损失更可怕的是士气的打击。一场洪都战役,消极了的汉军力量恐怕超过了五万,由此带来的士气的打击,恐怕之后汉军看到吴军,都产生了恐惧心理,这为朱元璋鄱阳湖的胜利打下了基础。可以说朱元璋能战胜陈友谅,朱文正成功守住洪都,绝对是要拿首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还政给汉献帝会是什么下场?刘备会归顺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曹操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曹操年轻的时候,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为了振兴大汉,他孤身去刺杀动董卓,那个时候的他,肯定是充满一腔热血的青年。后来正如曹操所说,他的地位越来越高了,就再也下不来了。或许有人会觉得这句话太虚伪,但事实却是如此。到了后期

  • 康熙曾亲自探望生病的鳌拜,背后真正原因是?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有几大权臣,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鳌拜跟和珅了。和珅主要是贪财,我们这次来说一说比较独断专行,但很有能力的一个人,此人就是鳌拜。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早在康熙的父亲顺治皇帝时,鳌拜就是朝中重臣。史料记载,鳌拜勇武非凡,万夫不敌。被称为“满清第一大勇士”,是满清入关第一猛将。顺治皇

  • 张飞为何会被刘备七年不被重用?他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张飞,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让我们将这段历史回到三国时代的汉中,当时刘备已经夺取了两州:荆州和益州,有了自己的实力,终于可以直接和曹操抗衡了。就在汉中,刘备与曹操一战获胜了,夺得了汉中。而汉中属于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需要有一个信得过的将领来驻守。此时关羽已经镇守着荆州,按说这个位置

  • 云惠的身世是怎样的?她在雍正后宫中为什么一直无名无分?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云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她是雍正后宫一个无名无分的妃嫔,入宫后被雍正皇帝宠幸,成为雍正后宫的一员,她入宫六年便香消玉殒,却偏偏留下了芳名,这在清史上是比较罕见的,乾隆继位后终于给了她正是名分:云答应。一、被皇帝宠幸却无名无分仔细翻阅清宫史料,大家会发现,雍正

  • 中国第一位女宰相的升官之路:上官婉儿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上官婉儿是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女官,也是中国历史上官位最高的女人,世人称她为巾帼宰相。传闻上官婉儿不仅仅聪慧异常,才情满满,而且论相貌,也是数一数二的美人。那么上官婉儿相貌复原图真的很美吗?她又是怎样一步步的坐到中国第一位女宰相的高位的?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上官婉儿与武则天有何仇恨

  •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六国后宫的妃嫔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可六国后宫中的女人该何去何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巩固统治,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功绩流传千古。但有一件事情却让他很头疼,那就是六国后宫中的众多美女该如何处置呢?全部处死太过残忍,全纳入后宫数量又太

  • 循贵妃的家世是怎样的?她在后宫过着怎样的生活?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对循贵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乾隆的后妃团中,循贵妃是年龄偏小的一个,她比乾隆小了47岁之多,她18岁参加选秀被乾隆看中,成为乾隆后宫的一员,疯狂宠幸之后,却情志不遂,终致香消玉殒,不过,死后的她却被乾隆追封为贵妃。乾隆四十一年,即惇妃为乾隆生下十公主的第二年

  • 孙权作为三国中笑到最后的人 孙权为何没有能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三家归晋,大家都调侃说是司马懿熬死了同一个时期的所有对手,成为笑到最后的男人,其实事实并非如此,有一个人还比他晚死一年,此人就是孙权。那么问题就来了,最后统一三国的人为何不是孙权此人呢?要说孙权活得久,这毕竟也是事实,但活得久,并不能代表笑到最后。要是知道,东吴的江山也是下来的,当时的孙坚和孙策都是

  • 明朝灭亡,嘉靖帝需不需要负责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说,大明的灭亡,"道长"嘉靖要负很大的责任,因为他有能力,有作为,就是不正干。史记年不上朝,躲在宫里修道炼丹,还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导致了国库亏空。那么嘉靖要为明朝的灭亡负多大的责任?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嘉靖皇帝十分聪明,甚至比想象中的还要聪明。他一登基

  •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回来了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初年,天下初定,李渊推翻隋炀帝建立了大唐王朝,公元626年,手握兵权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随后逼迫李渊退位,李世民登上皇位。尽管李世民登上皇位的手段一直备受诟病,但其执政之后,励精图治开启了盛极一时的大唐盛世却广为人赞。他以隋亡为鉴,孜孜求治,注意纳谏,继